电影刘三姐观后感
说起民族电影,我首先想到的总是<刘三姐>。不知道说到这有些同学会不会笑我老土。但确实,记得十年前自打妈妈给奶奶买了一碟1960版的<刘三姐>电影vcd后,奶奶和邻居家的姑婆们总爱在午后一面惬意地饮茶一面乐悠地看刘三姐电影,而且百看不厌啊!当时我有空的话也常常会和老人家们一起品味品味经典,七八岁时刚刚开始看是不懂什么意思的,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积累在看了一遍又一遍后,久而久之便对这部电影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至今这张碟子还在好好地保存在家里,偶尔奶奶怀念年轻时那个特殊的年代了也会再放出来,所以它不但是一部电影,更多程度上是一种精神,一种不畏强权冲破羁绊的精神! 特殊的时代背景赋予了这部电影特殊的意义。60年代的*正处于解放和反封建的大潮之中,封建黑暗势力的*还是存在的,女*在旧社会本是最*柔、最被*和约束的对象,所以正在这样的*束缚下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绝对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以歌斗智,是刘三姐对地主强权的不服,也是她所代表的千千万万女*同胞渴望冲破羁绊,追求自由的体现!我很喜爱剧中刘三姐朴实的形象,她不倾国倾城,但她那眼神那神态一分一毫的流转,传递的感情都是那么的逼真那么的亲切。她不仅勤劳而且充满了智慧,以山歌为武器,与封建势力斗争,同时也用她婉转动听的山歌表达了心中对阿牛的爱慕。与她斗歌的莫老爷败后觉得很没面子便派了***手*了刘三姐,并且威逼利诱,企图收买她。但是刘三姐绝不低头宁死不屈,最后就在她准备被被***后村民靠智慧救出了她,结果便和阿牛哥在大榕树会歌终于终成眷属。 每一次再看完这部电影总会再有感慨,除了佩服山歌那富有生活情趣很贴切,而且又具有文学*彩的歌词外,其实每一次都会被里面的主人公以及那些老百姓身上的精神深深地打动,正是因为刘三姐正确的阶级立场和她敢为人先的精神,她才成为了广西人心中的精神偶像!电影<刘三姐>不愧是最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的巅峰之作。它不仅仅给我们年轻一代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是给上一辈,老一辈的人们留下更难忘的回忆······
电影《刘三姐》观后感2
<刘三姐>观后感
在我很小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叔叔家看到他们在看电影<刘三姐>。我那是也还没有认识多少个字,听不懂里面的人在唱什么,但是觉得声音很好听,听了一下就睡着了。脑海里只模糊留下刘三姐唱歌时微红俊俏的脸庞,和那生气时的杏眼圆瞪。
记得是高一那年,上音乐课,老师利用教室里的多媒体电视给我们观看了<映像刘三姐>,介绍了张艺谋在拍摄过程中的花絮。也正是至此,我才有机会真正的把影片<刘三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如果说<映像刘三姐>是人为的壮美巨画,那<刘三姐>则是最令人耳边绕梁三日的音乐盛宴。我流连其中,赏心悦目,改用古人一句话:怎一个[棒"字了得。
<刘三姐>在音乐表达效果上分为三部分:音乐,歌词,情感。这三部分分开来说有不同的表达寓意,合起来又意义相承,达到共同的表达目的。就音乐而言,里面所使用的乐器全都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特*,如二胡,快板,唢呐等。电影开始的时候,给我们展示了桂林山水静画般的美景,绿水青山,接着一曲悠长的笛声轻轻撩开画面,打破漓江水的平静。就像阳光冲破沉湿的空气刺入森林深处,惊醒了困睡的金丝雀,发出清晨的靠前声最美的清嘀。这是远处传来了刘三姐的歌声。
那一段是清唱,未见人来却闻歌。歌声顺风而播,顺水而流,清脆动人,宛如漓江水搬清澈,如划过天际的飞鸟,不留一点多余的雕琢痕迹,更加衬出桂林山水的美景。
在影片里面唱什么山歌,用什么背景音乐都是很有讲究的,其中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三姐和三个秀才船上对歌的那一段。由于我自己也是门外汉一个,,听不出里面用了什么乐器,也道不出导演用了什么音乐技巧,也只能浅薄的谈一下自己的感想。当秀才唱山歌时只用了一两种乐器,而且唱到最后总会停顿一下,然后提上去,这样的表达效果使观众感觉到秀才们的那一停顿,像是在思索,也是在犹豫,表明了他们的歌都是从书上死的,与刘三姐对歌时的词穷形象突兀出来。而到刘三姐唱歌时,快板打出很快的节奏,还有各种乐器的配合,没有一丝停顿,显出刘三姐的聪明才智。同时快节奏也表现出受地主**的愤怒与反抗。两种音乐一对比,导演想表达的感*彩已无须多言。
好音乐配上好歌词才是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的作品。影片在歌词方面也是有很大的讲究的。歌词多次体现了受*老百姓的艰苦。正如刘三姐在影片开始所唱:[财主刁,半夜举起***人*,害我不死偏要唱,唱的大河起波涛。"刘三姐的山歌不是普通的山歌,它比钢*还锋利,与财主的凶残做斗争,不卑不亢。其中她在阿牛家里骂莫管家的那一段,骂得大快人心:[天下怪事样样有,敬酒不吃吃罚酒,山中老虎都见过,难道怕你这条狗!"
全影片的歌词分为两种,一种是叙事类的,一种是对话类的。叙事类的如刘三姐开头唱的那段:[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山歌又如泉水流,深山老林处处有„„"叙述了刘三姐的身世与遭遇。
而在阿牛家与乡亲们对歌的那一段就是对话类的。[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刘三姐借山歌表达了她对乡亲们的感激之情,没有好茶饭,却有好山歌,山歌好比茶饭敬亲人。而乡亲们唱的:[山歌好呢,好似热茶暖头心。世上千般咱无份,只有山歌属穷人。"劳动*付出的最多,却最后什么也没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说明了剥削的苛刻。但是
刘三姐不悲观:[莫讲穷,山歌能把海填平,上天能赶乌云走,下地能催五谷生。" 除此之外,男女青年们再茶山上对情歌那段和刘三姐与三个秀才船上对歌那段堪称经典。
之前我在想,刘三姐唱山歌,一不会让财主少块地,二不会伤财主一分财的,他们为什么那么害怕呢?最后联想到鲁迅,我明白了。他们怕的不是山歌本身。他们怕的是山歌唱到了百姓的心里而掀起的那股反抗力量。山歌永远是充满力量的山歌!
而在情感方面,分为三种。靠前种是人物形象。[财主刁,半夜举起***人*,害我不死偏要唱,唱的大河起波涛。浪滔滔,河里鱼虾都来朝,急水摊头唱一句,风评浪静姐逍遥。"表现刘三姐不畏势力,勇敢坚强的形象。[不种芝麻他吃油,不种桑田他穿绸。穷人血汗他喝尽,他是人间强盗头。"短短几句话,不带一个脏字,却一针见血的骂出财主凶残贪婪的嘴脸。[好笑秀才*气多,快回书房读子曰,子乎也者学会了,才好*晃脑壳。"秀才求学只为官,只为财,不关心民间疾苦,如此*腐,可悲可叹!
第二种是表达*的愤怒。这一点在前面也已经提到,也是影片重点想表达的东西。[穷人造屋富人住,穷人织布富人穿,哪根线时富人纺,哪块砖头富人搬?十担香茶九抵税,十萝稻米久当捐,剩下一萝养女儿,财主又把饭碗端。"*生活的凄苦,表现的不仅仅是愤怒,更是深深的恨。[莫夸财主家豪富,财主心肠比蛇毒,塘边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叶枯。"
最后一种是男女之情。至此,山歌已经被赋以人文的寓意。山歌不仅可以用来反抗恶势力,也可以用来传达爱情。采茶山上的[心想唱歌就唱歌,心想打渔就下河。你拿竹竿我拿网,随你撑到哪条河。"[什么水面打跟斗呢,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鸭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楼,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斗的是智,传递的是情。
刘三姐在绣绣球时唱的:[花针引线线穿针,男儿不知女儿心,鸟儿倒知鱼在水,鱼儿不知鸟在林。"这里的鸟儿指的就是刘三姐自己,而鱼儿无须多言就是阿牛。表达少女对感情的淡淡的忧愁,希望对方知道自己的心,却又无法直言的羞*。
刘三姐被财主*,后被救出。清晨,阳光静静铺在水面上。一竹排小船在漓江上流动。晨暮如烟,没有之前半夜救刘三姐的喧闹,只有安静的水流声,观众之前紧张的心也放了下来,静静欣赏着美景。一首[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要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刘三姐与阿牛结交百年。从此留下佳话一段。
电影刘三姐观后感3
精品文档
电影刘三姐观后感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千百里外的群众都知道刘三姐住在这里,纷纷长途跋涉赶来见她与她对歌,并邀请她去自己的家乡安顿生活,可谓百鸟朝凤。劳动*唱山歌是生活中多么重要的事情呢,而那些一样能歌善舞的老百姓还是拜刘三姐为歌仙,刘三姐能达到这样的感召力,怎是因唱歌而已呢?看看刘三姐刚烈的个*,爱憎分明写在脸上,唱起歌来那不是悠扬婉转而是气宇轩昂直逼云霄,她随口骂来恶霸,听得劳作的*可是解气。
以前的精神基本寄托在山歌上,刘三姐到了哪儿,她的精神随歌传播到哪儿,整一个成为农民反抗强权的领袖,是任何地方恶霸的眼中钉。于是当地的莫地主开始想方设法不让刘三姐唱歌,又不敢对她明*明*,怕的就是群众的暴-动。所以便有了刘三姐与三秀才对歌的一出绝妙好戏,原来地主是不会唱歌的,那些读之乎者也的书生只会*晃脑,背着歌书,而你看刘三姐却张口就来,毫不思索,傲气俏皮,她的歌声、她的智慧全在艰辛的劳作和大自然的灵气中浑然天成。地主和秀才们斗不过歌,丑态毕露,民众得了胜。地主不甘心设计抓了刘三姐,可地主的丫鬟也是刘三姐的歌迷,出谋划策助她逃跑,外又有阿牛哥和群众们设局相救,刘三姐终于逃出虎穴,同阿牛哥在一起,漂流漓江,四处传歌。
1 / 3
精品文档
就在那棵千百年的大榕树下,刘三姐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绣球,情意绵绵的定情之歌<缠藤树>就这样诞生了„„[刘:山中只见缠藤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竹子当你收不收,笋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牛:连就连,我俩结交订百年,那个九十九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好一个奈何桥上等三年。生死没有争个你先我后,对于九死一生的刘三姐,对于生死毫不知命数的阿牛,有的只是彼此在一起,以漓江山河为家,以歌为引。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或许刘三姐并不想当什么领袖,她只是拥有更为本真的锐气,可这锐气势不可当,歌声传遍天涯时,民众的心就更为坚定了,也更多了精神的慰寄。
影片取材于广西民间传说,主人公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擅长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的残酷剥削和*,而且继续不断在新的地方,用自己的歌声鼓舞民众,唤起大家与封建势力做斗争。影片创作者为刘三姐设计的山歌,朴素生动,具有强烈生活气息和浓郁地方*彩,符合人物*格,用歌而不是台词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影片是新*靠前部音乐风光故事片,片中悦耳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桂林山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2 / 3
精品文档
3 / 3
刘三姐电影观后感4
精品文档
刘三姐电影观后感
原在山上以砍柴维生的刘三姐因反抗地主,地主断藤落江想致她于死地,却不料刘三姐命福,在遇龙河上脚踩葡萄藤,手摇青竹搞,一路高歌痛斥地主,歌声传扬,被老渔夫和阿牛哥收留。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千百里外的群众都知道刘三姐住在这里,纷纷长途跋涉赶来见她与她对歌,并邀请她去自己的家乡安顿生活,可谓百鸟朝凤。劳动*唱山歌是生活中多么重要的事情呢,而那些一样能歌善舞的老百姓还是拜刘三姐为歌仙,刘三姐能达到这样的感召力,怎是因唱歌而已呢?看看刘三姐刚烈的个*,爱憎分明写在脸上,唱起歌来那不是悠扬婉转而是气宇轩昂直逼云霄,她随口骂来恶霸,听得劳作的*可是解气。
以前的精神基本寄托在山歌上,刘三姐到了哪儿,她的精神随歌传播到哪儿,整一个成为农民反抗强权的领袖,是任何地方恶霸的眼中钉。于是当地的莫地主开始想方设法不让刘三姐唱歌,又不敢对她明*明*,怕的就是群众的暴-动。所以便有了刘三姐与三秀才对歌的一出绝妙好戏,原来地主是不会唱歌的,那些读之乎者也的书生只会*晃脑,背着歌书,而你看刘三姐却张口就来,毫不思索,傲气俏皮,她的歌声、她的智慧全在艰辛的劳作和大自然的灵气中浑然天成。地主和秀才们斗不过歌,丑态毕露,民众得了
1 / 3
精品文档
胜。地主不甘心设计抓了刘三姐,可地主的丫鬟也是刘三姐的歌迷,出谋划策助她逃跑,外又有阿牛哥和群众们设局相救,刘三姐终于逃出虎穴,同阿牛哥在一起,漂流漓江,四处传歌。
就在那棵千百年的大榕树下,刘三姐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绣球,情意绵绵的定情之歌<缠藤树>就这样诞生了„„[刘:山中只见缠藤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竹子当你收不收,笋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牛:连就连,我俩结交订百年,那个九十九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好一个奈何桥上等三年。生死没有争个你先我后,对于九死一生的刘三姐,对于生死毫不知命数的阿牛,有的只是彼此在一起,以漓江山河为家,以歌为引。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或许刘三姐并不想当什么领袖,她只是拥有更为本真的锐气,可这锐气势不可当,歌声传遍天涯时,民众的心就更为坚定了,也更多了精神的慰寄。
影片取材于广西民间传说,主人公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擅长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的残酷剥削和*,而且继续不断在新的地方,用自己的歌声鼓舞民众,唤起大家与封建势力做斗争。影片创作者为刘三姐设计的山歌,朴素生动,具有强烈生活气息和浓郁地方*彩,符合人
2 / 3
精品文档
物*格,用歌而不是台词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影片是新*靠前部音乐风光故事片,片中悦耳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桂林山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3 / 3
《印象刘三姐》观后感作文5
今天,是我们到桂林的第三天晚上,我们一起去看了一场大型歌舞剧,它的名字叫做《印象刘三姐》。
据说,《印象刘三姐》是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漓江山水剧场之核心工程,由我国著名导演王潮歌、张艺谋等人出任总导演,制作人历时五年半努力制作完成。
《印象刘三姐》集漓江山水、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以及*精英艺术家创作之精华,是全国靠前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它用了目前国内最大的环境艺术灯光以及独特的烟雾效果,能创造出如诗如梦的视觉效果,剧场音响被藏了起来,与漓江山水融为一体。它的表演舞台,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舞台有着大大的不同,原来,它是以漓江水的一大块水域为舞台,几座山峰为背景,组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天然剧场。“山水剧场”坐落于广西阳朔漓江、田家河交汇处,与闻名遐迩的书童山隔水相望。《印象刘三姐》同样表现了一种淋漓尽致的豪华气派,自古以来就美的桂林山水头一回让人领略到华丽的彩灯之下的优美、柔美、娇美、艳美和神秘的美。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想一睹《印象刘三姐》的风采吗?
《印象刘三姐》观后感范文6
一片广袤无垠的天穹,一座座挺立山峰。一波碧水在这儿漾起一曲诗情的山歌《刘三姐》。这如画的山水在烟雨中守候了多少年,才展现了这完美的姿态演绎着山间最真切的情。
风吹了,雨下了,歌声传来了。没有人看到这夜晚的黑暗,因为有一种明媚在这朦胧中盛开。她,一首灵动的《刘三姐》;她,一个动人的刘三姐。她唱着她,但在我们心中她们已经融在了一起。经典山中情歌唱响在无垠的山水中,树林、竹楼、微弱的雨滴……都化成了情歌的旋律,在天簌中飘扬。
小船儿正渐渐飘远。忽然,一盏隐约的渔灯,穿过岁月的夜幕,缓缓向我们驶来,它带着一种古朴,带对自由生活的希望。当它化成满江渔火之时,领略真的是漓江生活的别样风情。热烈,*。江上便红绸翻飞,人们心中涌动着的的热情。耳边传来雷鸣般的鼓声!靠前乐章的红*印象骤然调动起我们的情绪。鲜红的绸缎在朴实的动作下舞动,挥舞出一曲欢歌。红绸挥动的是喜悦,是期望,是理想。岸边,跳动的火焰染红了半边天。小伙子们热情的呼唤美丽的姑娘,姑娘们也在岸上起舞。伴着江风的悠扬歌声与轻盈舞姿吹动在我们的心中。
“连就连,我俩结交定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又是一阵纯净的恋歌。轻柔的光洒在江面,没有粼粼波光,只是清*而又原始的美感,带着淡淡的,即将离别的忧愁。出嫁的姑娘“新娘”披上霞彩般的嫁衣,踏上小船,挥手告别……
渔火渐渐走远,灯光已经熄灭,印象之幕全剧终。但刘三姐的歌仍在天地间唱颂着,仍在我们心间回荡。魂牵梦绕,挥之不去!没有传统故事的情节,没有熟悉的场景。但也正是在这犹如陌生之中追寻一种亲切的纯真的美丽。回归自然,回归自我。清澈的漓江会跳舞,秀丽的青山会歌唱。我们就是在这种热烈与轻柔之中,感受山水*的心灵。
他们的热情如一种灵动,他们的轻柔似一丝淳朴。他们在用心演绎着一切,哦,不,不是演绎,是他们内心最真情的剖白。无数观众,会为之动情,会为之思考,会明白不论是哪一种感情,一种真心的投入,才是让你让我最大的心动与感动。
是这片山水的馈赠,是这曲多情山歌的洗礼,让我们沉寂于最纯净的自己。而这一切在记忆深处刻上永不磨灭的印象,留下永久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