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名字大全

综合 2024-10-21 11:49:36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到现在仍被人称赞敬佩的名人,他们或是文采斐然、饱读诗书的学问家,或是雄才大略的*家,还有值得称颂的巾帼女英雄,可谓人才济济。这些千古传诵的名人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作品而出名,更多的还因为自身的个人魅力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今天就让小编盘点一下古代名人的名字大全吧。历史上有名的皇帝有:1(秦始皇(赢政)*的靠前个皇帝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13(三国魏武帝(曹*)历史上杰出的*家

(三国魏文帝(曹丕)14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18(西晋惠帝(司马衷)*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靠前代皇帝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35(隋炀帝(杨广)*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36(唐高祖(李

(唐太宗(***)一一明君的典范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37

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较早的女皇帝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靠前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最快的皇帝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靠前个皇帝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53(五代十国后汉

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民族的英雄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67(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69(西夏景宗(李元吴)*西夏靠前位皇帝7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75(明惠帝(朱允炆)帝王之旅四年告终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彩的皇帝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88(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帝,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战的英雄90(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血腥人生91(清世祖(顺治)爱新觉罗福临清人关后的靠前位皇帝92(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93(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禛一位扑朔迷离的皇帝94(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95(清仁宗(嘉庆)爱新觉罗颙琰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96(清宣宗(道光)爱新觉罗旻宁满清较早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97(清文宗(咸丰)爱新觉罗奕詝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98(清穆宗(同治)爱新觉罗载淳傀儡皇帝99(清德宗(光绪)爱新觉罗载湉清朝靠前位非皇子人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100(末代皇帝(宣统)*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著名*家有:伊尹、管仲、子产、范蠡、商鞅、张仪、孟尝君、蔺相如、刘邦、萧何、萧何、晁错汉武帝、刘秀、曹*、诸葛亮、孙权、杨坚、***、武则天、王安石、司马光范成大、忽必烈、张居正、努尔哈赤,康熙、左宗棠 著名诗人或文学家:孔子、孟子、屈原、宋玉、李白、杜甫、王维、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王勃、贺知章

陈子昂、王昌龄、白居易、杜牧、温庭筠、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贾谊、司马相如

王逸、东方朔、朱穆、王褒、刘彻、班婕妤、赵壹、秦嘉、班彪、班昭、班固、扬雄 张衡、蔡琰、曹*、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瑀、嵇康、阮籍、何邵、潘岳 左思、陶渊明、郭璞、陈子良、杨素、虞世南、上官仪、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陈子昂、杜审言、朱弯、宋之问、张九龄、常建、储光羲、李颀、高适、岑参、王昌龄 孟浩然、刘长卿、韩愈、韦应物、寒山、顾况、李益、卢纶、张籍、孟郊、元稹、贾岛 李商隐、杜牧、薛涛、罗隐、王翰、崔道融、刘希夷、张谓、张继、马戴、崔颢、王之涣 贺知章、刘方平、于良史、于鹄、祖咏、张若虚、张仲素、徐彦伯、李珣、李煜潘阆 范仲淹、苏舜钦、欧阳修、柳永、王安石、黄庭坚、李之仪、陈与义、张孝祥、陆游 ***、刘辰翁、段克己、岳飞、关汉卿、金仁杰、孔文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 孟汉卿、尚仲贤、郑光祖、纪君祥、张国宾、岳伯川、杨梓、赵孟頫、王冕、汤显祖、龚自珍

历史上有名的女子:(1)吕雉:汉王朝创始人汉高祖刘邦的正配夫人。是*历史上三大女*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靠前个(2)窦漪房:汉朝靠前后(3)卫子夫:、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4)邓绥:东汉和帝邓皇后(81年-121年),东汉女*家(5)*丽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元配妻子和第二任皇后,一代贤后(6)班昭:东汉史学家,也是*靠前个女历史学家(7)谢道韫:著名书法家(8)花木兰:代父从*的奇女子(9)武则天:*历史上较早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10)孝庄:皇太极妃,清朝历史上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11)卓文君?:西汉才女,司马相如之妻,*四大才女之一(12)蔡琰:即蔡文姬,四大才女之一(13)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四大才女之一。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14)梁红玉:巾帼英雄,宋将韩世忠之妻,以少敌多大败金兀术(15)李师师:北宋末年*艺双绝的名妓(16)李清照:*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17)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18)陈圆圆: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19)李香君: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20)董小宛: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21)慈禧太后:清朝皇太后,人称清朝[无冕女皇",其掌权时间长达47年,在清代仅次于康熙帝与乾隆帝

*历史上有名的将*:孙武:吴国名将,成名经典:<孙子兵法>伍子胥:吴国名将,经典之战:伐楚灭越,掘墓鞭尸吴起:魏(楚)国名将,经典之战:灭亡陈、蔡国孙膑:齐国名将,经典之战:围魏救赵乐毅:燕国名将,经典之战:围困即墨廉颇:赵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成名经典:伐齐讨魏赵奢:赵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李牧:赵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经典之战:大破匈奴白起:秦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经典之战:长平之战王翦:大秦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昆吾剑,经典之战:横扫六合蒙恬:大秦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成名经典:万里长城章邯:大秦名将,座驾:五花骢,兵器:龙雀大环*,经典之战:定陶之战项羽:西楚霸王,座驾:踏雪乌骓马,兵器:天龙破城戟,经典之战:巨鹿之战张良:大汉*师,座驾:四驱战车,兵器:羽扇,经典之战:十面埋伏韩信:座驾:五明骥,兵器:鱼肠剑,经典之战:暗渡陈仓,井径之战,垓下之战冒顿:匈奴单于,座驾:大宛,兵器:圆月弯*,经典之战:鸣钲指射,白登之围周勃:西汉名将,座驾:乌骓马,兵器:鬼头*,经典之战:铲除诸吕周亚夫:西汉名将,座驾:踢云乌骓,兵器:七星剑,经典之战:平定七国之乱李广:西汉名将,座驾:千里雪,兵器:梨花*,飞将*,经典之战:马邑大捷卫青:西汉名将,座驾:菊花青,经典之战:攻占[河南地",漠南大捷霍去病:西汉名将,座驾:踏雪无痕,兵器:梅花*,经典之战:决战漠北赵充国:西汉名将,座驾:银鬃马,兵器:雁翎*,经典之战:平定西羌刘秀:东汉开国皇帝,座驾:白龙马,兵器:龙泉剑,成名之战:昆阳之战马援:东汉名将,[马革裹尸"创始人,座驾:大宛马,兵器:象鼻古月*班超:东汉名将,座驾:卷毛兽,兵器:冷血剑,成名经典:[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虞翊:东汉名将,座驾:银鬃马,兵器:****,经典之战:添灶进兵诸葛亮:蜀汉丞相,座驾:四轮车,兵器:鹅毛扇,经典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曹*:东汉丞相,座驾:绝影,兵器:倚天剑,经典之战:官渡之战关羽:汉寿亭侯,座驾:赤兔马,兵器:青龙*,经典之战:斩颜良,水淹七*周瑜:江东大都督,座驾:汗血马,兵器:干将剑,经典之战:赤壁之战吕布:东汉诸侯,座驾:赤兔马,兵器:方天画戟,经典之战:徐州争夺战司马懿:曹魏大都督,经典之战:祁山攻防战陆逊:江东大都督,经典之战:彝陵之战姜维:蜀国名将,座驾:紫电喷云兽,兵器:绿沉*,经典之战:九伐中原杜预:西晋名将,经典之战:灭亡吴国祖逖:东晋名将,经典之战:祖逖北伐谢玄:东晋名将,兵器:三才剑,经典之战:淝水之战韦孝宽:大隋名将,座驾:赤炭火龙驹,兵器:三停*,经典之战:平定三叛长孙晟:大隋名将,座驾:千里追风驹,兵器:五神飞钩*,经典之战:大破突厥高颍:大隋名将,座驾:虎类豹,兵器:崩童户撒*,经典之战:东征高丽杨素:大隋[铁帽子王",座驾:拳毛骢,兵器:虬龙棍,经典之战:大破突厥李靖:大唐名将,座驾:浑红马,兵器:方天画戟,经典之战:

大破突厥秦叔宝:大唐名将,座驾:黄膘马,兵器:八宝驼龙*,经典之战:取瓦岗尉迟敬德:大唐名将,座驾:乌骓马,兵器:水磨竹节鞭,经典之战:玄武门薛仁贵:大唐名将,座驾:白玉驹,兵器:方天画戟,经典之战:东征朝鲜安禄山:胡人,座驾:黄瓜马,兵器:独脚铜人,经典之战:安史之乱李光弼:大唐名将,座驾:青腚马,兵器:透甲*,经典之战: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大唐名将,座驾:九花虬,兵器:方天画戟,经典之战:平定安史之乱李朔:大唐名将,座驾:追风驹,兵器:九齿迎风镗,经典之战:雪夜入菜州李绩:大唐名将,座驾:狮子花,兵器:缠丝*,经典之战:战平高丽刘仁轨:大唐名将,座驾:青鬃马,兵器:豹环柄*,经典之战:孤*镇百济裴行俭:大唐名将,座驾:狮子骢,兵器:抽屉*,经典之战:大破突厥高仙芝:大唐名将,座驾:大宛马,兵器:锯齿飞镰*,经典之战:大破吐蕃朱温:后梁建立者,座驾:浑红马,兵器:三尖两刃八环*,经典之战:破黄巢李克用:五代十国名将,座驾:胭脂马,兵器:虎威戟,经典之战:破黄巢李存孝:五代十国名将,座驾:火焰驹,兵器:溜金槊,经典之战:*骑取长安王彦章:五代十国名将,座驾:干草黄,兵器:浑铁*,经典之战:战五王赵匡胤:北宋皇帝,座驾:赤炭火龙驹,兵器:盘龙棍,经典之战:建立北宋曹彬:北宋名将,座驾:银合马,兵器:齐凤朝阳*,经典之战:战幽洲杨延昭:北宋名将,座驾:万里云,兵器:芦叶*,经典之战:镇三关赵元昊:西夏国王,座驾:雪花马,兵器:朴*耶律休哥:辽国大将,座驾:花斑豹,兵器:丹凤朝阳偃祥三停*穆桂英:北宋名将,座驾:桃花马,兵器:梨花*,经典之战:大破天门阵狄青:北宋名将,座驾:青鬃兽,兵器:神机万胜水龙*,经典之战:破大辽斡离不:金国二太子,座驾:火龙驹,兵器:金顶狼牙棒,经典之战:攻陷东京岳飞:南宋名将,座驾:白龙马,兵器:沥泉*,经典之战:朱仙镇大捷韩世忠:南宋名将,座驾:雪花驹,兵器:金背砍山*,经典之战:黄天荡完颜宗弼:金国四太子,座驾:干草黄,兵器:宣花斧,经典之战:靖康之变成吉思汗:座驾:蒙古马,兵器:蒙古钝*,经典之战:横扫欧亚拖雷:忽必烈之父,座驾:蒙古马,兵器:烂银万胜锤,经典之战:横扫欧亚拔都:术赤之子,座驾:蒙古马,兵器:蒙古钝*,经典之战:建立钦察汗国脱脱:大元太师,座驾:蒙古马,兵器:囚龙棍,经典之战:*红巾*扩廓帖木儿:大元名将,座驾:蒙古马,兵器:虎天钩,经典之战:*红巾*徐达:大明名将,座驾:狮子骢,兵器:錾金*,经典之战:北伐大元常遇春:大明名将,座驾:追风乌骓马,兵器:***湛金*,经典之战:克大都于谦:大明名臣,座驾:汗血马,兵器:莫邪剑,经典之战:保卫*戚继光:大明名将,座驾:赭白马,兵器:神威烈水*,经典之战:平定倭寇俞大猷:大明名将,座驾:黄瓜马,兵器:青虹剑,经典之战:平定倭寇袁崇焕:大明名将,座驾:银*拳花马,兵器:虎眼竹节鞭,经典之战:宁远大捷洪承畈:大明名将,座驾:菊花青,兵器:门扇大*,经典之战:

潼关大伏击郑成功:大明名将,座驾:闪电追风马,兵器:龙泉剑,经典之战:收复*李自成:农*首领,座驾:乌骓马,兵器:花马剑?经典之战:潼关大战,三战开封多尔衮:大清名将,座驾:蒙古马,兵器:鬼头朴*,经典之战:山海关战役吴三桂:平西王,座驾:万里云,兵器:三停*,经典之战:山海关战役康熙帝:皇帝,座驾:汗血御马,兵器:龙泉剑,经典之战:雅克萨之战左宗棠:大清名将,经典之战:消灭捻*,收复新疆曾国藩:大清名臣,经典之战:安庆攻防战,攻克天京陈玉成:太平天国英王,经典之战:三河大捷,打破江南、江北大营,援救安庆李秀成:太平天国忠王,经典之战:大战杭州,战上海,打破江南江北大营,保卫天京石达开:太平天国翼王,经典之战:攻取南京,蕃阳湖战役刘永福:清朝名将,经典之战:中法战争

易经起名 name163 ekbgjndidn

*古代名人名字大全2

*古代名人的名字那简直是太多了,*知识网在这里列举一些特别出名的古代人物供大家参考。

*古代有名的诗人的名字有:孔融 、屈原、李白、杜甫、 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杜牧、李贺、张九龄、王之涣、王勃、皇甫松、李珣、李煜、高适、王维、刘长卿、韩愈、柳宗元、顾况、李益、范仲淹、 欧阳修、陆游、辛弃疾、岳飞

*古代有名的*家的名字有:秦始皇、商鞅、王安石、吕不韦、朱元璋、曹*、赵匡胤、赢政、刘邦、诸葛亮、***、张居正

*古代有名的文学家的名字有:陶渊明、柳宗元、司马迁、文天祥、孙子、庄子、荀子、老子、韩非、司马相如

*古代有名的皇帝的名字有:黄帝、武则天、秦始皇,刘邦,刘桓,刘启,***、李渊、赵匡胤、铁木真、朱元璋、康熙、乾隆、李煜、成吉思汗

*古代有名的女人的名字有:武则天、慈禧太后、陈圆圆、杨玉环、李清照、貂禅、赛金花、文成公主、孝庄皇后、李师师、赵飞燕、蔡文姬、黄道婆、卓文君。

[中华取名网]业务范畴:宝宝取名、个人改名、产品命名、公司取名、品牌设计、商标注册、国学培训等,您有相关问题可与我们联系!(24小时咨询热线:4008-818-369)

古代名人诚信名言大全3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古代名人诚信名言大全]相关文章:

古代名人名言大全4

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5、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员外》

7、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8、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1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11、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1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1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6、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21、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2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古代名人名言大全5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员外>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8、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9、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1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1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6、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1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0、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2、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3、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2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古代名人名言大全6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多少经典古代名人名言,道尽世间哲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名人名言大全,希望喜欢!

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2、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手生荆棘。——朱舜水《答野节问》

3、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4、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5、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6、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7、书犹*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9、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1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1、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2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2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5、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6、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27、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28、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29、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30、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3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2、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33、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3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5、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3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3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41、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4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43、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

44、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4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7、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4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50、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5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52、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3、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54、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55、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56、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57、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5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9、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60、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1、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62、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63、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64、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65、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66、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67、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68、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69、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70、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尤袤

71、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7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73、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74、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75、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

76、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77、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7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79、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80、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陈善

81、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82、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83、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84、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

85、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

86、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87、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王符

88、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89、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90、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91、开卷有益。——赵光义

9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9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9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9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9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97、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9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9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00、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古代名人名言大全30句7

1、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0、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字串6

1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4、书犹*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古代名人故事大全8

名人们的故事就像一幅画卷,把干瘪的道理加以润*,有层次、有宽度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古代名人的故事大家看过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名人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古代名人故事:刘绮燃荻读书

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古代名人故事:苏廷吹火读书

“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古代名人故事: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古代名人故事: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古代名人故事: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古代名人故事:囊萤映雪

古代名人故事大全9

在古代,出现过很多名人,那么他们有什么故事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古代名人故事大全,欢迎参考借鉴。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牛角挂书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王羲之苦练书法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

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闻鸡起舞

东晋时,祖狄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青年时代就胸怀为国立功的大志。

他有个好朋友刘琨,也是一位抱负不凡的人。他们两个同做"司州主簿"(司州,今河南洛阳一带,主簿,掌管文书簿籍的官吏)时,对当时内忧外患的国家危局看法相同,共同怀着光复河山的报国之志,两个人夜间同睡一床,经常谈论国家大事到深夜。

有一天半夜,忽然听得鸡啼。祖狄使用脚踢刘琨说:"你听听,这鸡啼的声音是多么激越昂扬,它是在叫人奋发图强啊!"于是,俩人便披衣起床抽出宝剑,在鸡啼声中舞起剑来。"闻鸡起舞"的成语,就是由这个故事而来的。

孟母择邻

孟子的母亲十分注重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作用,孟子小时候,孟母为了能使他受到良好的教育,曾先后迁居三次。

据说,孟母起初带着年幼的孟轲,住在一所公墓附近。孟轲看见人家哭哭哀哀地埋葬死人,他也学着玩。孟母见了,说:'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不合适!"很快把家搬到了一个集,市的附近。在新家附近,孟轲看见商人们自吹自夸地卖东西赚钱,觉得很有趣,便又学着玩。孟母看在眼里,心里想道:'不行,孩子住在这里也不合适。"于是,她又寻找迁居的合适地方,很快将家搬到了靠近学堂的地方。在这里,孟轲不久就开始学习礼节,提出上学的请求了。孟母这才高兴地说:"这里才是适宜我儿居住的地方。"于是,便在这里住了下来。

后来,孟子果然未负慈母心,成了有名的学者和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