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1500字

综合 2024-10-15 05:10:02

地震片让我感受到的

今天,电影《唐山大地震》在我们的泪水中结束了,看了之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走出电*,还沉浸在唐山的泪水里,来到热闹的街市,看着人们脸上满足的笑容,欢乐的气氛强烈的渲染着我,我却无动于衷,眼前不停地出现电影里那些令人心碎的镜头,黑*的废墟,*沉的天空,憔悴的脸庞,空洞的眼睛,绝望的泪水……

电影刚开场,镜头里出现的是唐山地震前人们生活的场景,有的忙着买菜,有的忙着回家,有的忙着乘车……虽然他们所做的事情各有不同,但他们有着同样幸福满足的笑容,很快就夜深了,各家各户陆陆续续的关灯歇息,了刚才还亮着万家灯火的城镇,顷刻间就漫入了黑夜之中。

“嘀嗒,嘀嗒,嘀嗒……”时间在不紧不慢的流逝着,死神大人也在一步一步靠近熟睡的人们,沉浸在美梦中的人们对马上就要面临的危险浑然不知。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天空霎时就变了脸,大片大片的紫*在天空中蔓延开来,屋顶的灯在晃动,频率越来越快,幅度也越来越大,桌子上的水杯被震落在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人们被惊醒,醒来的人们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明明在睡觉前一切都还好好的,怎么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在可怕的晃动?不知是谁在喊“啊,是地震,地震了,地震了!”此时人们像疯了一般,全都害怕得尖叫起来。屋子里的东西都在晃动,人们难以站稳,想跑出去却随着屋子的晃动摔倒在地上,头顶的东西不断的砸下来,墙壁很快就出现了裂缝,大楼快要塌了,人们拼命的跑到街上,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窜,轰然间,大楼接二连三的坍塌,很多的人们被压在了废墟中……

地震终于过去了,才短短的几分钟,让在地震后幸存的人们觉得世界都变了,昨日的欢歌笑语,昨日的玩耍嬉戏,在今天没了,全没了。眼前的废墟是那么的可怕,那么的狰狞,人们的生命是那么的脆弱。哭天喊地的叫声,听起来是那么的绝望,那么的凄凉,那么的令人心碎。我没有经历过地震,不知道地震带来的恐惧,看到这里,我发现自己流泪了,电影很真实的再现了当时地震的场景,当接二连三砸下的重物把人们掩埋时,我看着很害怕也很担心,当听到人们绝望而凄烈的惨叫时,我无比心痛。我在这场电影里很真实的感受到了地震所带来的恐惧和悲痛。

震后的镜头,是一片废墟,幸存的人们满身的血和泥,满脸的泪水,衣衫褴褛,头发凌乱不堪,在废墟中绝望的寻找着自己的亲人,她们抱着一丝丝希望声音嘶哑的叫着亲人的名字,有的挖出了自己亲人的尸体,抱住不放,撕心裂肺的叫唤着死者的名字,看到他们是那么痛苦,我的心*地疼着,我很明白失去亲人是个什么样的滋味,那种痛,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形容得出来的,只有失去过亲人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幸存者心中的痛苦。

很小的孩子失去了双亲,年迈的老人失去了儿女,健全的人失去了双腿,心碎的父母失去了子女……他们在无助的哭喊着,他们被痛苦深深的折磨着,地震后的唐山是泪水的唐山,是痛苦的唐山,是可怕的唐山。荧屏前的我被痛苦的气氛所渲染,不停地拭擦脸上的泪水。这是一幕人间悲剧,一幕我们不愿再看到的人间悲剧,一幕无人导演却令我们心碎的人间悲剧。啊!我的同胞受难了!

电影结束,我们无声无息的向外走去,每个人脸上的泪痕都未风干。心中的悲痛并没有随着电影的结束而消退,走到外面,感受着暖暖的阳光,心中情感此起彼伏,回到家,我迅速的记下了这篇“地震片让我感受到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00字2

时间将一切梭织成过往,无论是幸福还是苦难。当这些记忆通过文字和镜头淋漓再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便具备了超越历史本身的重量。

电影《唐山大地震》以灾难为蓝本,带给人们的不是想象中的绝望和恐怖,而是满满的温情和希望。它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以时间为叙事顺序,以人物命运为叙事线索,展开了一幅幅生活画面。

电影讲述了这样的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时间为23秒的7.8级大地震。一对双胞胎姐弟同时都被压在了一块水泥板的两头,母亲只能万般艰难地做出“救弟弟”的选择。后姐姐奇迹般的生还后被一个*人家庭收养,最后在加拿大定居,但“救弟弟”这三个字纠结在她心头。32年汶川大地震中,姐姐与经商成功的弟弟意外重逢。姐姐心头的伤痕、母亲心灵的枷锁,最终在滚烫的亲情*消雪释。

这部电影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无论是票房,还是观众的精神冲击,冯小刚都是“孤独求败”。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剧本的成功。思索这个剧本的创作,能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启示。

(方登方达姐弟俩享受着爸爸刚买的电扇带来的清凉。)

一、小视角大主题

反映唐山大地震这个题材的角度很多,事例也是多不胜数。选择一个什么角度、选择哪些事例,是构成剧本的关键。在众多的材料中,编者选取了最和老百姓贴近的素材——一个家庭三个人的命运波折作为主。这个视角相对官兵抢险、*救助这样大的角度来讲显得微乎其微,但是,这个角度最为贴近百姓生活。这的视角好像就是在诉说的每一个震后余生的人,在这三个人身上,有每一个震后余生的人影子。

这样一个小的角度,举重若轻,将影片的主题毫不费力地反映出来。

(方登因未婚先孕无颜见父母而悄然出走,现突然带着女儿回家,养父又惊又喜。)

二、情节繁简的处理

方登从加拿大赶赴汶川救灾休息中听到两人对话,从一人对往事的回忆中知道了那人就是弟弟方达。对于这上天的恩赐,姐弟俩一定是悲喜交加、感慨万千。剧本也应该设计一个煽情的场面。但这里却用墨极省,这场戏仅拍到方登眼神的惊喜就戛然而止了,连姐弟的相认的场面都没有。我想当时所有观众都觉得这是歌不可思议的节省。但当看到后面的情节,你才会理解编剧的良苦用心。姐弟相认后,俩人坐车回家去见母亲。母女相见的情节将感情推向了高潮。试想,在衔接如此紧密的的相认情节中,用煽情的方法来处理前一个相认的话,是不是对后一个相认情节是个冲淡呢?假如人们已经对靠前个相认已经是泪水汹涌,对第二个相认是否变得不再那么感动呢?

这样的省略在影片中俯拾即是。比如方达的在杭州打拼的过程、方登出国产子的过程。对于姐弟俩的母亲元妮的刻画,则是细致入微。

(*格倔强的方登不顾养母的反对毅然报考了医学院。)

三、元妮台词的成功描写。

影片中元妮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

“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世界上还有哪个男人用命对我好?这辈子,我就给你爸当媳妇,值。”

“我哪也不去。就在这个家住着。我烧纸的时候都给你爸你姐念叨二十多年了,现在老了,念叨不动了,在这守着,你爸你姐来了家里好有人守着。”

一个女人,30多年来不管生活多难多苦,不管遇到多大的诱惑,都默默坚守着心中的这份感情。这些话,朴实无华却感天动地。

人物的语言的成功,不在乎多么华丽,也不在乎多少,在乎是否真实地表达了人物的内心,在乎是否能触动观众的内心。

(方登的男友见到方登的父亲来兴师问罪,心中愧疚而紧张。)

四、方登塑造的遗憾。

冯小刚在谈及演员的表演时曾说:徐帆演得很好,张静初演得还可以。张静初的演技给人不好的原因除了她自己对角*的把握还不够到位之外,剧本也有一定的责任。

有一场戏是张静初的重头戏:母女到公墓去给父亲扫墓,方登心中的坚*终于融化,跪在地上连续对母亲说“对不起对不起”。要按说这场戏应该很震撼人心,可我竟然没有觉得有什么感动。我想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哭戏太多,这个情节在大家预料之中,因在潜意识里有这个准备,所有不容易再动感情。二是铺垫情节太少少,方登的哭喊来得太快,观众觉得太突兀,跟不上电影的节奏。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00字3

刚看完《唐山大地震》回来,很感动,很精彩,值得一看!几次眼泪湿润了眼眶,但是还是忍住了。坐在我旁边的@li晓琪(我妻子)应该是哭了好几次吧。看完这部电影,很振奋人心。触动了我的心灵。真正的感觉到活着真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首先感谢冯小刚导演拍出那么伟大的作品,再次感谢徐帆的精彩演出,感谢影片中的方登,方达,感谢陈道明的父爱,感谢所有的演员,感谢华谊兄弟公司。

晚上7点钟的时候还在家里,但是刚好来了客人,本来打算不去看的,但是想想还是去了,今天不去,明天还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呢。接着就冲冲忙忙跑去吉安有名的小吃店《好口福》,随便点了一些吃的,刚好吃到7:30,直奔*,今天是我高中后第二在吉安*看电影,上一次是看《叶问2》,显然这次的人气很旺,在全国的电视节目,各界传媒密集报道冯导的《唐山大地震》后,上座率非常的高,看得出来老板也很高兴,吉安奥斯卡*应该从来没有那么火过。

8点开启了大荧幕,但是看了起码有20分钟的贴片影片和商业广告。这是我靠前次接触到了贴片的电影,因为之前很少去电*看,都是网上下载来看,看不到贴片。记忆中的广告有,*人寿和360***毒,这下这两个公司品牌更加深入全国*的心的。

影片开始,由一个悠扬的曲调配合着远景拉近景的拍摄方式,让人们很快的回忆起1976年的唐山,很快的让观众了解到了地震之前的唐山,工业的那么的发达,唐山*是多么的安详的过着每一天。蜻蜓的出现,让观众意识到地震差不多开始上演了,也让全国*对地震来临之前有了一个常识。晚上了,元妮的两个孩子都安然入睡了,可是他们夫妻俩还在工厂加班,没有想到的是,他们那个时代是那么的开放,能够在车里那个,而且天气那么热,一句话很搞笑“天气那么热,全唐山人可能就我们俩干这个吧”,呵呵,让我们轻松了一下。紧接着,地震开始了,23秒,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面融入我们的眼前,太悲哀了,一夜之间,整个唐山变成了废墟,*开始自救,接着全国的*都参加到了抗震救灾中,经历过地震的*,心里非常难过,但是他们还是坚强的站了起来,团结起来,抢救地下被埋的*。哭声一片,看着那些凄凉的画面,我的眼睛开始湿润。在影片中,元妮在选择只能救一个自己亲身孩子的时候,她选择了救弟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社会观念。但是幸好的是,女儿坚强的活了下来。影片开始围绕母女相见和灾后*的生活展开描述,有些话语配得很好,让观众轻松轻松,不然总在悲伤中。和我一同观看的一个朋友最后和我说,这个都像一个喜剧片,我说:怎么可能是呢。

《唐山大地震》中不少群众演员参演,他们大多有过家人在大地震中罹难的经历

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母女相识的那场戏,徐帆哭得太真实了,触动了很多人的心。此时,我都还想回到过去,回到妈妈每天照顾我们生活起居的时代,真的很想,很想投入妈妈的怀抱。

结尾的时候,影片展现了23年后的唐山,高楼大厦,马路上车水马龙,一个新的唐山融入*的眼前,这是对身还者的一个安慰。影片结束音乐响起,唐山市**为逝者立的墙,密密麻麻的姓名,一排排,还请到了一位亲身经历过地震的唐山人,他说了一句话:改明我再来看你们。这个场面,让我心情很沉重,久久不愿离去。想结尾时候听到尚雯婕的《23秒32年》,但是还是没有听到,才知道这个不是片尾曲,是推广歌曲,听过很多次,很振奋人心的一首歌曲。

一个地震,死了20多万人,他们都是无辜的。为什么地球是那么的残忍。一点情面也不讲。可能是老天对人类的警告,不要盲目的发展经济,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人类。要善待地球,天人合一,这个是我心中永远的理念!

最终的启迪:活着真好!

在此,为地震中遇难的同胞表示沉重的吊念!你们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