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易箦》文言文
《曾子易箦》文言文
《曾子易箦》文言文1
原文: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②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③,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④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⑤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选自《礼记》
【注】①箦(zé)席子。②乐正子春曾参的弟子。曾元、曾申曾参的儿子。③睆(huǎn)光滑。④季孙鲁国大夫;曾子受其赐箦,非礼也。⑤革通“亟”,危急。
译文:
曾子卧病在床,病情危急。乐正子春坐在床边,曾元、曾申坐在脚头,童仆手拿蜡烛坐在角落。童仆说“华美而光滑,(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吧?”子春说“住口!”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 (童仆又)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赐给的,我没有换它下。(曾)元,(扶我)起换竹席。”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经不起挪动,希望能等到天明,再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他(童仆)。君子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小人爱人以无原则迁就。我还要求什么呢?只要能死得合乎正礼,就行了。”(大家)扶起(他的身体)然后更换竹席,他回到席子上还没躺安稳就去世了。
《曾子易箦》文言文2
作品原文
曾子易箦
曾子(1)寝疾(2),病。乐正子春(3)坐于床下,曾元、曾申(4)坐于足,童子隅(5)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6),大夫之箦(7)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8)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9)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10)矣,不可以变(11)。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12)。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13)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14)席未安而没(15)。
作品注释
(1)曾子:即曾参,孔子弟子。
(2)寝疾:病倒,卧病,此偏向于病倒。寝,睡卧。疾,小病。
(3)乐正子春:曾参的弟子。
(4)曾元、曾申:都是曾子的儿子。
(5)隅:名词作状语,在角落。
(6)华而睆(huǎn):华美,光滑。
(7)箦(zé):席子。
(8)瞿然:惊叹的样子。
(9)季孙︰鲁国大夫;曾子受其赐箦,非礼也。
(10)革:通“亟”,指病重。
(11)变:在此指移动
(12)姑息:无原则的宽容
(13)正而毙︰谓合于正礼而殁。
(14)反:同“返”。
(15)没:同:“殁”,死。
原文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作品译文
曾子躺在床上,病危。曾子的弟子子春坐在床旁边,曾元、曾申坐在床脚下,童仆坐在角落拿着蜡烛。童仆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子春说:“住嘴!”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童仆又)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的,我没有啊。(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您的身体啊)。(如果)幸运地到了早晨,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他(童仆)。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小人爱人以无原则迁就。我还有什么苛求啊?我能得到(封建礼教的)正道而死去,也就足够了。”(曾元)扶着抬起(他的身体)然后更换竹席,把他送回席子,还没躺好就死了。
作品赏析
文章的宗旨是显而易见的,不是暴露“礼”的`崩坏,而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礼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曾参是以身护礼的典范。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讲,以曾参为榜样,那是迂腐至极的。但抛开曾参所守“礼”的内容,他那种严于律己,知错必改的精神,也是令人感动的。“君子爱人以德,细人爱人以姑息”,将“德”的内容以新易旧,仍然是富有生命力的名言。
临终易箦,对于曾子来说,不过是其一生中最微乎其微的生活细节,而这个细节正是回光返照中一道耀眼的闪光。《礼记》的原创者,对于这个细节做了简洁而生动地描绘。虽用字不多,但侍疾的场景具体,人物的情态毕现。尤其是童子童言无忌,口无遮拦;曾参表态坚决,语重心长,都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曾子在病重之际还坚持要更换与自己身份和地位不符的床席,乃至在更换床席的过程中死去,表现了曾子恪守礼法的坚定信念,更体现儒家礼法至上的观念。这是一个极端的“克己复礼”的事例。
曾子
相关阅读
《礼记·檀弓上》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