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嚣尘上的成语解释

综合 2024-11-05 23:54:24

甚嚣尘上的成语解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为大家带来甚嚣尘上的成语解释,快来看看吧。

注音:

shèn xiāo chén shàng

甚嚣尘上

解释:

甚:很;嚣:喧嚷。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淬,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议论纷纷

结构:

联合式

相近词:

满城风雨

相反词:

风平浪静

同韵词:

备位将相、多种多样、惊恐万状、误打误撞、掀风鼓浪、妖形怪状、眼明心亮、气急败丧、装模作样、白衣卿相、......

年代:

古代

出处:

《左传·成公十六年》。

意思:原意形容军中准备战斗的那种忙碌的状态,后来也用来形容对于传闻之事纷纷议论的情况。甚:很;嚣:喧闹。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有一年,楚国和晋国在鄢陵发生了一场战争。战斗开始前,楚共王和太宰伯州犁登上战车,了望和观察晋军的情况。

楚王问伯州犁:“晋军中那几个人骑着马在奔来跑去,干什么啊?”

伯州犁答:“在召集各军将领。”

“你看有不少人会集到一起了!”

“他们在商议作战计划。”

“怎么张起帐篷来了?”

“为了要祭祀祖先,祝祷胜利。”

“帐篷怎么又撤了?”

“那就是要发布命令了。”

“甚嚣,且尘上矣(大声喧闹,而且尘土上扬),这是干什么?”

“这是在填井平灶,准备摆开阵势了。”

“晋军都上战车了……咦,怎么又都下车了?”

“下车进行战前宣誓。”

楚共王和伯州犁所见到的这些情况,说明晋军是指挥有方、行动有序、士气很高、纪律很严的。战斗一打响,晋军果然猛不可当,楚军大败。

上面所说的“甚嚣,且尘上矣”,后来简化而为成语“甚嚣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