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踯躅的功效与作用

综合 2024-10-30 04:43:58
羊踯躅的功效与作用:羊踯躅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花,羊踯躅别名黄杜鹃、羊踯躅花、闹羊花、惊羊花、老虎花、石棠花等,羊踯躅有祛风除湿、定痛、***虫的功效,羊踯躅有治疗风湿痹痛、偏正头痛、跌扑肿痛、龋齿疼痛、

羊踯躅的功效:
羊踯躅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花,羊踯躅别名黄杜鹃、羊踯躅花、闹羊花、惊羊花、老虎花、石棠花等,羊踯躅有祛风除湿、定痛、***虫的功效,羊踯躅有治疗风湿痹痛、偏正头痛、跌扑肿痛、龋齿疼痛、皮肤顽癣的作用,羊踯躅有毒,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忌服羊踯躅。
*名:羊踯躅
功效分类:外用*、祛风*。
科属分类:杜鹃花科。
别名:黄杜鹃、羊踯躅花、闹羊花、惊羊花、老虎花、石棠花、黄喇叭花、水兰花、老鸦花、豹狗花、黄蛇豹花、三钱三、一杯倒、一杯醉、黄牯牛花、石菊花、苗杜鹃花、闷头花、山茶花、黄花花、雷公花、黄花女、毛老虎。
*味:辛;*温;有毒。
归经:肝经。
功效:祛风除湿;定痛;***虫。
主治:风湿痹痛;偏正头痛;跌扑肿痛;龋齿疼痛;皮肤顽癣;疥疮。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0。6g;煎汤,0。3-0。6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坡、石缝、灌丛或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来源:羊踯躅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花。

羊踯躅的作用:
1、羊踯躅治风湿痹,身体手足收摄不逐,肢节疼痛,言语蹇*:踯躅花不限多少,以酒拌蒸一炊久,取出晒干,捣罗为末。用牛乳一合,暖令热,调下一钱。
2、羊踯躅治瘌痢头:鲜闹羊花擦患处;或晒干研粉调麻油涂患处。
3、羊踯躅治风痰注痛:踯躅花、天南星。并生时同捣作饼,甑上蒸四、五遍,以稀葛囊盛之,临时取焙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丸,温酒下。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食后服。
4、羊踯躅治皮肤顽癣及瘙痒:鲜闹羊花五钱。捣烂擦患处。
5、羊踯躅治妇人血风走注,随所留止疼痛:踯躅花、干蝎、乌头各半两,地龙二十条。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煎荆芥酒下,日二。
6、羊踯躅治风虫牙痛:踯躅一钱,草乌头二钱半。为末,化蜡丸豆大。绵包一丸,咬之,追涎。
7、羊踯躅治左瘫右痪:生干地黄、蔓荆子、白僵蚕各一两,五灵脂半两,踯躅花、天南星、白胶香、草乌头各一两。上为细末,酒煮半夏末为糊,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分作四服,酒吞下,日进二服。
8、羊踯躅治疟疾:羊踯躅花一分,嫩松树梢五钱。水煎服。
9、羊踯躅治跌打损伤:三钱三二钱,小驳骨一两,泽兰二两。共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
10、羊踯躅治神经*头痛、偏头痛:鲜闹羊花捣烂,外敷后脑或痛处二至三小时。

羊踯躅用*禁忌:
羊踯躅有毒,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忌服羊踯躅。
<本草求原>:中其(闹羊花)毒者,黄糖、黄蚬汤、绿豆可解。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羊踯躅,有毒部位:叶和花。中毒症状:开始时恶心,呕吐,腹泻,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动作失调,呼吸困难;严重者因呼吸停止而死亡。解救方法:酌情考虑催吐或洗胃及导泻;服蛋清、活*炭及糖水;亦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并给***,保暖;如血压下降则给去甲(基)肾上腺素;如呼吸困难可给氧,必要时行人工呼吸。民间用栀子汁解毒。

踯躅的近反义词2

踯躅近反义词

近义词】:动摇、观望、踟蹰、夷犹、游移、迟疑、彷徨、徘徊、犹疑、犹豫、夷由。

【反义词】:果断、坚定,

【注音】[zhízhú]

【释义】踯躅:形容慢慢地走,徘徊不前,同踟躇。

【基本解释】

(1)徘徊不前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始踯躅于燥吻。——《文选》

(2)用脚踏地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虫踯躅不受制。——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古代等同于“彳亍”(chi4chu4)。

【详细解释】

1.以足击地,顿足。《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越月逾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踯躅焉,踟躕焉,然后能去之也。” 王先谦集解:“踯躅,以足击地也。”《宣和遗事》后集:“帝止之不可,但踯躅於地,大哭而已。” 《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须臾,烈焰亘天,皆不胜其苦,哮吼踯躅,皮肉焦烂。” 《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魏犨腾身跨在那兽身上,双手将他项子抱住,那兽奋力踯躅。”双手将他项子抱住,那兽奋力踯躅。”

2、徘徊不进貌。《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明陈子龙《小车行》:“叩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清 韩程愈《睢阳袁氏(袁可立)世系谱序》:“越岁,鼓棹而北,踯躅湖上,林和靖先生相周旋,而与参(袁赋诚)再忽至。”何其芳《画梦录·墓》:“以后他的影子就踯躅在这儿的每一个黄昏里。”

3、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唐白居易《题元*溪居》诗:“晚叶尚开红踯躅,秋房初结白芙蓉。” 清赵翼《肇璜殁后其子以君手植杜鹃一本见贻》诗:“一枝踯躅赠留贻,老瓦盆经手泽滋。”郭沫若《杜鹃》:“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

【黄羊角功效与作用】黄羊角的功效3

<*辞典>

[名称]黄羊角

[出处]<吉林中草*>

[拼音名]huánɡ yánɡ jiǎo

[来源]为牛科动物[b]黄羊[/b]的[b]角[/b]。

[作用]①解热作用黄羊角水煎液4克/公斤灌胃,使人工发热的家兔于2小时体温开始下降,6小时后恢复正常,而2克/公斤灌胃,则作用甚微。②抗惊厥作用给蟾蜍淋巴腔注射其水煎液0。1克/公斤及0。2克/公斤,对苯甲*****(淋巴腔注射15毫克/只)所致的惊厥能显着的减少惊厥率,并增加恢复率,而对**士的宁*的惊厥(淋巴腔注射0。06毫克/公斤)则不能降低惊厥率,但能非常显着的增高恢复率。黄羊角水煎液给小鼠灌胃10克/公斤,对苯甲*****(皮下注射600毫克/公斤)所致的惊厥,不能减少惊厥率和增加恢复率,对**士的宁(皮下注射1毫克/公斤)所致的惊厥,虽能减少惊厥率和增高恢复率,但都不显著。此外,蟾蜍淋巴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0。2克/只,能非常显著地加强****(腹腔注射4毫克/只)的毒*而使蟾蜍死亡。水煎液2克/公斤及4克/公斤给小鼠灌胃,每天1次,连续7次,能加强****的毒*。小鼠腹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80克/公斤,未见有毒*反应,观察3天亦无死亡。

[功效]<吉林中草*>:"平肝熄风,清热解毒。治痫症,中风,小儿惊风,肝火炽盛,温热病等。" (黄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附方]治小儿感冒发热:黄羊角二钱。水煎三小时,滤过,再加热浓缩,然后于滤液中兑蔗糖,制成黄羊角糖浆。分十次服,每日三次。(<吉林中草*>)

[摘录出处]<*辞典>

<中华本草>

[名称]黄羊角

[出处]出自<吉林中草*>

[拼音名]huánɡ yánɡ jiǎo

[英文名]mongolian gazelle horn

[来源]*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羊的角。[b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br]采收和储藏:一般冬季捕猎后,将角从基部锯下,干燥。

[原形态]黄羊,中等大小偶蹄动物。成兽体长超过1。1m,体重可达30kg左右。鼻面较宽, 耳较短,颈细长,颊无面纹。雄羊角一对,角短较直。除角尖外,均有明显的环棱,角尖向内弯。角因个体差异而有变化。雌羊无角,但相当于角的部位有明显突起。四肢较细,后肢略长于前肥。臀部有白斑。尾短,长仅8-10cm。其冬毛厚而*浅,全身为浅红棕*,杂有白*长毛伸出;腹毛白*,臀部白斑极为显着。夏毛浅棕黄*,吻鼻部略带棕*,尾亦棕*。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草原丘陵和半荒地带。具集群*,奔跑甚速。以禾本科植物及豆科牧草为主食。[br]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

[*状]*状鉴别,本品呈长圆锥形而侧扁,略呈[s"形,长约2cm。表面来棕*或灰黑*,不甚光滑,除先端外,角中下部均有等距的椭圆形环脊17-20个,其下部间距较密,约5mm,环脊的一侧较平坦,不连成环状。内有骨塞,透明。气味弱。[br]显微鉴别,黄羊角纵切片:用10%*氧化钾处理后装片,组织强胞呈淡棕*或灰棕*,细胞内含少量灰*或棕**素颗粒,常相聚成团或相连成丝状。[br]粉末特征:淡棕*。与羚羊极相似。惟基本角质细胞含棕*或灰棕**素颗粒。

[作用]1。解热作用:黄羊角水煎液4g/kg灌胃,使人工发热的家兔于2小时体温开始下降,6小时后恢复正常,而2g/kg灌胃,则作用甚微。[br]2。抗惊厥作用:给蟾蜍淋巴腔注射其水煎液0。1g/kg及0。2g/kg,对苯甲*****(淋巴腔注射15mg/只)所致的惊厥能显着的减少惊厥率,并增加恢复率,而对**士的宁*的惊厥(淋巴腔注射0。06mg/kg)则不能降低惊厥率,但能非常显着的增高恢复率。黄羊角水煎液给小鼠灌胃10g/kg,对苯甲*****(皮下注射600mg/kg)所致的惊厥,不能减少惊厥率和增加恢复率,对**士的宁(皮下注射 1mg/kg)所致的惊厥,虽能减少惊厥率和增高恢复率,但都不显着。此外,蟾蜍淋巴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0。2g/只,能非常显着地加强****(腹腔注射4mg/只)的毒*而使蟾蜍死亡。水煎液2g/kg及4g/kg给小鼠灌胃,每天1次,连续7次,能加强****的毒*。小鼠腹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80g/kg,未见有毒*反应,观察3天亦无死亡。

[*味]味咸;*寒

[归经]肝经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解毒。主温热病高热神昏痉厥;小儿感冒发热;小儿惊风;中风;青盲内障 (黄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剂量可用至30-50g;或研末冲。

[附方]治小儿感冒发热: 黄羊角二钱。水煎三小时,滤过,再加热浓缩,然后于滤液中兑蔗糖,制成黄羊角糖浆。分十次服,每月三次。(<吉林中草*>)

[各家论述]<吉林中草*>:平肝熄风,清热解毒。治痫症,中风,小儿惊风,肝火炽盛,温热病等。

[摘录出处]<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汇编>

[名称]黄羊角

[拼音名]huánɡ yánɡ jiǎo

[别名]蒙古瞪铃、蒙古原羚

[来源]牛科动物[b]黄羊[/b]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的[b]角[/b]。镑丝用。

[*味]甘、淡,平。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解毒。用于小儿感冒高热,小儿惊风,中风,瘟病发热。 (黄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1-3钱,水煎2-3小时。

[备注](1)[b]黄羊油[/b]治痔疮,用适量涂患处。

[摘录出处]<全国中草*汇编>

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4

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羚羊角是平肝息风中*,用于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肝火上冲,胃气不降,卒然吐血者,可与大黄、肉桂配伍。肝经无热者不宜。

羚羊角的功效:
羚羊角是平肝息风中*,用于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1、羚羊角片:除去骨塞,入温水中浸渍,捞出,镑成纵向薄片,晾干即成。
2、 羚羊角粉:除去骨塞,锉碎,研成细粉即成。
*名:羚羊角
*味:味咸;*寒。归肝经、心经。
功能: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
主治:用于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宜单煎2小时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脾虚慢惊患者禁服。
羚羊角适合人群: 脾虚慢惊禁服。
羚羊角食疗作用: 羚羊角味咸、*寒,归肝、心经
质重镇降;具有清热镇惊,平肝熄风,明目退翳,凉血解毒的功效
主治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抽搐,小儿惊风,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膜,热毒下血,斑疹,疮毒。
羚羊角做法指导:
1、 温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抽搐者,可与钩藤、菊花、生地、竹茹等配伍。
2、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羞明者,可与龙草、黄芩、栀子、草决明等到相伍。
3、肝火上冲,胃气不降,卒然吐血者,可与大黄、肉桂配伍。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5至3克,宜先煎2小时以上;研末,每次0。3至0。6克;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或磨汁涂敷;或研末调敷。

羚羊角的作用:
清热镇痉,平肝熄风,解毒消肿。主治高热神昏、谵语发狂、惊痫抽搐、目赤肿痛等症。肝经无热者不宜。
1、羚羊角治伤寒时气,寒热伏热,汗、吐、下后余热不退,或心惊狂动,烦乱不宁,或谵语无伦,人情颠倒,脉仍数急,迁延不愈: 羚羊角磨汁半盏,以甘草、灯芯各一钱,煎汤和服。(<方脉正宗>)
2、羚羊角治中风手颤,de曳语*: 羚羊角(镑)一两,犀角(镑)三分,羌活(去芦头)、防风(去叉)各一两半,薏苡仁(炒)、秦艽(洗)各二两。共研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竹叶汤下,渐加至三十丸。(<圣济总录>羚羊角丸)
3、羚羊角治小儿夜啼及多惊热: 羚羊角屑一分,黄芩一分,犀角屑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锉),茯神一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服之。(羚羊角散)
4、羚羊角治时气七日,心神烦热,胸脯不利,目赤,不得睡卧:羚羊角屑、黄芩、枝子仁、黄连(去须)、川升麻、枳壳(敖炒微黄,去瓤)各一两。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竹叶汤下三十丸。(羚羊角丸,⑥方以下出<圣惠方>)
5、羚羊角治心肺风热冲目,生胬肉:羚羊角(镑)、黄芩(去黑心)、柴胡(去苗)、升麻各三分,甘草(生锉)一两。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服。(<圣济总录>羚羊角汤)
6、羚羊角治眼卒生白翳膜: 羚羊角屑半两.泽泻半两,甘菊花一两,葳蕤半两,菟丝子半两(酒浸三日,曝干,别捣为末)。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羚羊角散)
7、羚羊角治痘后馀毒未清,随处痛肿: 羚羊角磨汁半盏,以黄耆、金银花各二两,煎汤和服。(<本草汇言>)
8、羚羊角治偏风,手足不随,四肢顽痹: 羚羊角(镑)一两,独活(去芦头)二两,乌头(*裂,去皮、脐)三分,防风(去叉)一分。锉如麻豆。每服五钱*,以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腹、夜卧各一。(<圣济总录>羚羊角汤)
9、羚羊角治阳厥气逆、多怒: 羚羊角、人参各三两,赤茯苓二两(去皮),远志(去心)、大黄(炒)各半两,甘草一分(炙)。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宣明论方>羚羊角汤)
10、羚羊角治血虚筋脉挛急,或历节掣痛: 羚羊角磨汁半盏,以金银花一两五钱,煎汤一碗,和服。(<续青囊方>)
11、羚羊角治产后中风,身体反张如角弓: 羚羊角屑三分,独活一两,当归三分(锉,微炒),防风一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半两,细辛半两,桂心半两,麻黄一两(去根、节)。捣,粗罗为末。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羚羊角散)
羚羊角和藏羚羊角某些主要化学成份蛋白质、如胆固醇、*脂类、脂肪*及其甘油脂等,基本相同.除丝氨*、甘氨*含量相近外,其余13种氨基*的含量藏羚羊角均高于羚羊角.就微量元素而言,藏羚羊角也均高于羚羊角。实验还*,藏羚羊角提取液对实验动物具有错静、止痛、退热及降压的作用。

淫羊藿的功效与作用5

淫羊藿的功效与作用: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前叶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朝鲜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等的茎叶。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筋键骨的功效。别名:刚前、仙灵脾、仙灵毗、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

淫羊藿的功效:
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前叶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朝鲜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等的茎叶。别名:刚前、仙灵脾、仙灵毗、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三枝九叶草、牛角花、铜丝草、铁打杵、三叉骨、肺经草、铁菱角、羊合叶、洋火叶。
*制方法:
1、淫羊藿:拣净杂质,去梗,切丝,筛去碎屑。
2、炙淫羊藿:先取羊脂油置锅内加热熔化,去渣,再加入淫羊藿微炒,至羊脂油基本吸尽,取出放凉。(每淫羊藿100斤,用炼成的羊脂油25斤)
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筋键骨。
主治:阳痿遗精;虚冷不育;尿频失楚;肾虚喘咳;腰膝*软;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四肢不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剂量可用至15g;或浸酒、熬膏,入丸、散。外用:煎汤含漱。

淫羊藿的作用:
1、淫羊藿治更年期综合征:淫羊霍、仙茅各15克,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各9克。水煎服,每日1 剂。对妇女更年期表现为高血压、头晕耳鸣,腰膝*软,下肢不温者有良效。
2、黄芪羊藿汤:黄芪30g,淫羊藿15g,五味子6g。煎汤。本方以黄芪补肺益气,淫羊藿温肾阳,五味子补肾敛肺。用于肺肾两虚,喘咳短气。主治阳痿,遗精早泄,精冷不育,尿频失禁,肾虚喘咳,腰膝*软,筋骨挛急,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四肢不仁。
3、淫羊藿治偏风,手足不遂,皮肤不仁:仙灵脾一斤;细锉,以生绢袋盛,于不津器中,用无灰酒二斗浸之,以厚纸重重密封,不得通气,春夏三日,秋冬五日。每日随*暖饮之,常令醺醺,不得大醉。(<圣惠方>)
4、淫羊藿治风走注疼痛,来往不定:仙灵脾一两,威灵仙一两,芎藭-两,桂心一两;苍耳子一两。上*,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仙灵脾散)
5、淫羊藿治牙疼:仙灵脾,不拘多少,为粗末,煎汤漱牙齿。(<奇效良方>固牙散)
6、淫羊藿治目昏生翳:仙灵脾、生王瓜(即小栝楼红*者)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茶下,日二服。(<圣济总录>)
7、淫羊藿治遗尿:淫羊藿120克,仙茅90克,炒山*90克,五倍子15克。晒干,微烘,研末,每天早晚各服6克,盐开水调服。适用于阳虚型遗尿症。

淫羊藿用*禁忌:
*虚而相火易动者木禁服。

上一篇:发布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