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兰陵王》宋词赏析
周邦彦——《兰陵王》
【年代】:宋
【作者】:周邦彦——《兰陵王》
【内容】:
柳*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作者】: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懂音乐,能自作曲,向来被认为是北宋末年的大词人。其词多写男女之情,讲究形式格律和语言技巧,对词的发展颇有影响。有《片玉词》。
【注释】:
隋堤:汴河堤,隋炀帝时筑。
飘绵:柳絮飘飞。
折柔条:折柳枝送别。
榆火:古时清明日朝廷取榆柳火赐百官。
堠:土堡。
【赏析】:
这首词虽以柳为题,但并非单纯咏物,而是借柳引出离愁别恨,并进一步抒发作者为“京华倦客”的无尽愁怨。其词无处不沉郁,极尽吞吐之妙。
《第2篇:周邦彦《兰陵王》赏析》
【年代】:宋
【作者】:周邦彦——《兰陵王》
【内容】:
柳*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作者】: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懂音乐,能自作曲,向来被认为是北宋末年的大词人。其词多写男女之情,讲究形式格律和语言技巧,对词的发展颇有影响。有《片玉词》。
【注释】:隋堤:汴河堤,隋炀帝时筑。飘绵:柳絮飘飞。折柔条:折柳枝送别。榆火:古时清明日朝廷取榆柳火赐百官。堠:土堡。
【赏析】:这首词虽以柳为题,但并非单纯咏物,而是借柳引出离愁别恨,并进一步抒发作者为“京华倦客”的无尽愁怨。其词无处不沉郁,极尽吞吐之妙。
《第3篇:兰陵王周邦彦词全文注释赏析》
兰陵王① 周邦彦
柳*直②,烟里丝丝弄碧③。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④。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⑤。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⑥。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注释]
①兰陵王:唐教坊曲名。
②柳*直:指长堤上柳树行列齐整,*影连成一条直线。
③烟:指雾气。丝丝弄碧:指柳条丝丝飞舞,显现出一片碧绿的颜*。
④几番:多少次。飘绵:指柳絮飞扬。行*:行旅出发前的情景。
⑤榆火:清明时节取榆柳之火赐百官。《云笈七签》:“清明一日取榆柳作薪煮食名曰‘换薪火',以取一年之利。
⑥津堠(hòu):渡口边的土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状写送客之离愁。全词共分三阕,每一阕有两层意思。上阕前五句写柳,后五句写自己的倦游心情。中阕前四句写送别,后四句设想朋友在离别后的旅途情景。下阕前五句写朋友旅途中的孤寂,最后五句回笔写自己的追忆。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这首词将咏柳和送别结合起来写,更能表现作者要表达的缠绵婉转的情绪。在此词中,有生活细节、有人物活动,有抒情主体的心理意绪,形成词作较为鲜明的叙事*和戏剧*特*。
《第4篇:周邦彦 《兰陵王·柳*直》译文及赏析》
北宋周邦彦《兰陵王·柳*直》
柳*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注释:
本篇又题作“柳”,借咏柳伤别,抒写词人送别友人之际的羁旅愁怀。
兰陵王:词调名,首见于周邦彦词。
柳*直:长堤之柳,排列整齐,其*影连缀成直线。
烟里丝丝弄碧:笼罩在烟气里细长轻柔的柳条随风飞舞,舞弄它嫩绿的姿*。弄:飘拂。
隋堤:汴京附近汴河之堤,隋炀帝时所建,故称。是北宋是来往京城的必经之路。
拂水飘绵:柳枝轻拂水面,柳絮在空中飞扬。行*:指行人出发时的情况。
故国:指故乡。
京华倦客:作者自谓。京华,指京城,作者久客京师,有厌倦之感,故云。
长亭: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人休息,又是送别的地主。
应折柔条过千尺: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习。过千尺:极言折柳之多。
旧踪迹:指往事。又:又逢。
酒趁哀弦:饮酒时奏着离别的乐曲。趁:逐,追随。哀弦:哀怨的乐声。
离席:饯别的宴会。
梨花榆火催寒食:饯别时正值梨花盛开的寒食时节。唐宋时期朝廷在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百官,故有“榆火”之说。寒食:清明前一天为寒食。
一箭风快:指正当顺风,船驶如箭。半篙波暖:指撑船的竹篙没入水中,时令已近暮春,故曰波暖。迢递:遥远。驿:驿站。
望:回头看。人:指送行人。
别浦:送行的水边。萦回:水波回旋。
津堠:码头上供撩望歇宿的处所。岑寂:冷清寂寞。
冉冉:慢慢移动的样子。无极:无边。
念:想到。月榭:月光下的楼台。
月榭:月光下的亭榭。榭,建在高台上的敞屋。露桥:沾满露水的桥边。
译文1:
正午的柳荫直直地落下,雾霭中,丝丝柳枝随风摆动。在古老的隋堤上,曾经多少次看见柳絮飞舞,把匆匆离去的人相送。每次都登上高台向故乡瞭望,杭州远隔山水一重又一重。旅居京城使我厌倦,可有谁知道我心中的隐痛?在这十里长亭的路上,我折下的柳条有上千枝,可总是年复一年地把他人相送。
我趁着闲暇到了郊外,本来是为了寻找旧日的行踪,不料又逢上筵席给朋友饯行。华灯照耀,我举起了酒杯,哀怨的音乐在空中飘动。驿站旁的梨花已经盛开,提醒我寒食节就要到了,人们将把榆柳的薪火取用。我满怀愁绪看着船像箭一样离开,梢公的竹篙*温暖的水波,频频地朝前撑动。等船上的客人回头相看,驿站远远地抛在后面,端的离开了让人愁烦的京城。他想要再看一眼天北的我吆,却发现已经是一片蒙胧。
我孤零零地十分凄惨,堆积的愁恨有千万重。送别的河岸迂回曲折,渡口的土堡一片寂静。春*一天天浓了,斜阳挂在半空。我不禁想起那次携手,在水榭游玩,月光溶溶。我们一起在露珠盈盈的桥头,听人吹笛到曲终……唉,回忆往事,如同是一场大梦。我暗中不断垂泪,难以排遣的是那永远的隐痛。
译文2:
杨柳的浓荫笔直地伸向前方,柔丝在烟霭里闪烁着绿光。长长的汴河堤上,曾经有过多少次,柳枝拂水飘着絮花送人去远方。登临远眺故乡,无人认识久居京城的失意郎。长亭边的大路上,年复一年,送别亲友折下的枝条何止千丈百尺。
闲时重来这熟悉的地方,又在哀伤的曲声中举起酒杯,残灯照着饯别的宴席。梨花开了点榆火,迎来寒食的时光。离船如箭更使人悲伤,竹篙半插在暖暖的春水中,一回头又过了几个驿站,送行人已在天边地方。
满腹的凄凉惆怅,离恨重重堆积在心房。水波在岸边回荡,渡口一片沉寂,冷冷清清。夕阳缓缓下沉,春*茫茫。想旧时水榭携手同观明月,露桥上曾共把悠扬的笛声欣赏。默想往事如同在梦中,泪水无声地洒在衣襟上。
赏析:
自从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说这首词是“客中送客”以来,注家多采其说,认为是一首送别词。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更进而认为是“借送别来表达自己‘京华倦客’的抑郁心情。”把它解释为送别词固然不是讲不通,但毕竟不算十分贴切。在我看来,这首词是周邦彦写自己离开京华时的心情。此时他已倦游京华,却还留恋着那里的情人,回想和她来往的旧事,恋恋不舍地乘船离去。宋张端义《贵耳集》说周邦彦和名妓李师师相好,得罪了宋徽宗,被押出都门。李师师置酒送别时,周邦彦写了这首词。王国维在《*先生遗事》中已辨明其妄。但是这个传说至少可以说明,在宋代,人们是把它理解为周邦彦离开京华时所作。那段风流故事当然不可信,但这样的理解恐怕是不差的。
这首词的题目是“柳”,内容却不是咏柳,而是伤别。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诗词里常用柳来渲染别情。隋无名氏的《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便是人们熟悉的一个例子。周邦彦这首词也是这样,它一上来就写柳*、写柳丝、写柳絮、写柳条,先将离愁别绪借着柳树渲染了一番。
“柳*直,烟里丝丝弄碧。”这个“直”字不妨从两方面体会。时当正午,日悬中天,柳树的*影不偏不倚直铺在地上,此其一。长堤之上,柳树成行,柳*沿长堤伸展开来,划出一道直线,此其二。“柳*直”三字有一种类似绘画中透视的效果。“烟里丝丝弄碧”转而写柳丝。新生的柳枝细长柔嫩,像丝一样。它们仿佛也知道自己碧*可人,就故意飘拂着以显示自己的美。柳丝的碧*透过春天的烟霭看去,更有一种朦胧的美。
以上写的是自己这次离开京华时在隋堤上所见的柳*。但这样的柳*已不止见了一次,那是为别人送行时看到的:“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隋堤,指汴京附近汴河的堤,因为汴河是隋朝开的,所以称隋堤。“行*”,行人出发前的景象。谁送行*呢?柳。怎样送行*呢?“拂水飘绵。”这四个字锤炼得十分精工,生动地摹画出柳树依依惜别的情态。那时词人登上高堤眺望故乡,别人的回归触动了自己的乡情。这个厌倦了京华生活的客子的怅惘与忧愁有谁能理解呢:“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隋堤柳只管向行人拂水飘绵表示惜别之情,并没有顾到送行的京华倦客。其实,那欲归不得的倦客,他的心情才更悲凄呢!
接着,词人撇开自己,将思绪又引回到柳树上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别的地方。词人设想,在长亭路上,年复一年,送别时折断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这几句表面看来是爱惜柳树,而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上片借隋堤柳烘托了离别的气氛,中片便抒写自己的别情。“闲寻旧踪迹”这一句读时容易忽略。那“寻”字,我看并不是在隋堤上走来走去地寻找。“踪迹”,也不是自己到过的地方。“寻”是寻思、追忆、回想的意思。“踪迹”指往事而言。“闲寻旧踪迹”,就是追忆往事的意思。为什么说“闲”呢?当船将开未开之际,词人忙着和人告别,不得闲静。这时船已启程,周围静了下来,自己的心也闲下来了,就很自然地要回忆京华的往事。这就是“闲寻”二字的意味。我们也会有类似的经验,亲友到月台上送别,火车开动之前免不了有一番激动和热闹。等车开动以后,坐在车上静下心来,便去回想亲友的音容乃至别前的一些生活细节。这就是“闲寻旧踪迹”。那么,此时周邦彦想起了什么呢?“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有的注释说这是写眼前的送别,恐不妥。眼前如是“灯照离席”,已到夜晚,后面又说“斜阳冉冉”,时间如何接得上?所以我认为这是船开以后寻思旧事。在寒食节前的一个晚上,情人为他送别。在送别的宴席上灯烛闪烁,伴着哀伤的乐曲饮酒。此情此景真是难以忘怀啊!这里的“又”字告诉我们,从那次的离别宴会以后词人已不止一次地回忆,如今坐在船上又一次回想起那番情景。“梨花榆火催寒食”写明那次饯别的时间,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旧时风俗,寒食这天禁火,节后另取新火。唐制,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催寒食”的“催”字有岁月匆匆之感。岁月匆匆,别期已至了。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周济《宋四家词选》曰:“一愁字代行者设想。”他认定作者是送行的人,所以只好作这样曲折的解释。但细细体会,这四句很有实感,不像设想之辞,应当是作者自己从船上回望岸边的所见所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风顺船疾,行人本应高兴,词里却用一“愁”字,这是因为有人让他留恋着。回头望去,那人已若远在天边,只见一个难辨的身影。“望人在天北”五字,包含着无限的怅惘与凄惋。
中片写乍别之际,下片写渐远以后。这两片的时间是连续的,感情却又有波澜。“凄恻,恨堆积!”“恨”在这里是遗憾的意思。船行愈远,遗憾愈重,一层一层堆积在心上难以排遣,也不想排遣。“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从词开头的“柳*直”看来,启程在中午,而这时已到傍晚。“渐”字也表明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不是刚刚分别时的情形了。这时望中之人早已不见,所见只有沿途风光。大水有小口旁通叫浦,别浦也就是水流分支的地方,那里水波回旋。“津堠”是渡口附近的守望所。因为已是傍晚,所以渡口冷冷清清的,只有守望所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景物与词人的心情正相吻合。再加上斜阳冉冉西下,春*一望无边,空阔的背景越发衬出自身的孤单。他不禁又想起往事:“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月榭之中,露桥之上,度过的那些夜晚,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宛如梦境似的,一一浮现在眼前。。想到这里,不知不觉滴下了泪水。“暗滴”是背着人独自滴泪,自己的心事和感情无法使旁人理解,也不愿让旁人知道,只好暗息悲伤。
统观全词,萦回曲折,似浅实深,有吐不尽的心事流荡其中。无论景语、情语,都很耐人寻味。
赏析二:
“送别”场景并不陌生,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常有,送别也是一种文化,体现不同地域、民族、国家的文化特*。
我国拥有浪漫的诗文化传统,亲人、朋友、英雄在送别和离别时要表达人们之间因长期培养的深情而表现出的依依不舍的质朴真情。如家喻户晓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亲人送别、“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故人分离,“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壮士别离等等。但民间歌颂更多的还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深厚友情,“友情”在*的送别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更说明*自古对朋友之间感情的珍视和尊重。
送别的形式也反映了一定文化特*。
靠前是送别酒,就是朋友即将分离之时,在一起聚餐。唐代诗人王维《渭城曲》就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饮酒是古代文人骚客的爱好,在*古代就形成了丰富的“酒文化”。
第二是送别歌、送别诗。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
第三还有折柳送别。汉代以来,就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隋朝无名氏《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而为何要折柳送别呢?因“柳”和“留”谐音,在送别之时,寄托不舍之情。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从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送别”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其实“折柳送别”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来自《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为后来的送别情景奠定了文化基调。
“送别”传达了情感,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希望自己的朋友在新的一天里,在新的旅程中,有新的收获和新的开始。而古有“落日依依”之说,所以把送别时间常放在傍晚,为了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千古垂杨,都是折残枝”,所谓思力千者,词人须具此心眼。(秋扇词话)
《第5篇:张元干《兰陵王》宋词赏析》
【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兰陵王》
【内容】:
卷珠箔,朝雨轻*乍阁。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怯杯勺。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飘泊。
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作者】:
张元干(1091-约1170),也作张元幹,福州人。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词风豪放,为辛派泀人之先驱。著有《芦川词》、《芦川归来集》。
【注释】:
珠箔:珠帘。
乍阁:初停。
屏山:屏风。
沉水:即沉水香。
中酒:醉酒。
旧京洛:指北宋东京汴梁和西京洛阳。
障泥:垂挂在马腹两侧的的布垫。代指马。
油壁:油壁车。
梳掠:梳妆。
驰道:卸道。
上林:此借指京城的园林。
争:怎。
琼枝壁月:似玉的花枝,如壁的圆月。
“怅别后”二句:比喻世事变迁。传说汉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
【赏析】:
李攀龙云:“上是酒后见春光,中是约后误佳期,下是相思如梦中人。”(《草堂诗余隽》)以上李所云,是就词的结构而言,如深入词的内涵,则可知作者寄托了南渡后家国之恨,境沉郁婉美。
《第6篇:《兰陵王》经典台词赏析》
1、本王只知道,如果今天让你走了,本王定会相思成疾终身遗憾,这是我预料到的未来。
2、我只是钟情与你,我有什么错?
3、我较早觉得疼的时候就是当我醒来,发现我能活下去,是用你的命换来的。而且我有可能见不到你的时候,我才发现,心里的痛是无法停止的。
4、他的霸气,溶于柔情。他的勇谋,输于爱情。
5、我只知道今天我放你走了,本王这一辈子都会遗憾中度过。
6、天女出世,王者降临,得天女者得天下。
7、微笑便是我杨雪舞的*。
8、此生必须同生共死。
9、雪舞,朕对你的心意从来没有输给过高长恭,他可以为了大齐百姓自愿赴死,朕却可以为了你而死,朕较早输的,就是比高长恭晚认识了你一步…
10、你懂它的坚持,可你的主人懂你的牺牲吗?
11、如果连你自己都不认可自己,那么别人怎么会认可你呢?
12、我求求你们盗亦有道,珠宝拿了就快走吧!
13、有时候一个人对一个人的无情,背后是无尽的深情与无奈。
14、江老夫人,你要累死我。你都不生蛋,还织什么妗带。
15、你以为我买你干什么,我家几代单传,我爹天天催着我成婚生子,所以我买了你生几个儿子,让我爹高兴高兴。
16、别人欺负我,我若报复别人,别人只会更讨厌我,若我以微笑面对,总有一天会有人发现,我不是那么糟糕的人。
17、我喜欢上一个我不该喜欢的人。
18、我也不用却扇了。就算这辈子被你捆得牢牢的,吃得死死的,我也,我也心甘情愿。
19、早知道那天是最后一次握着你的手,我便死也不会放开。
20、也许我们谁也无法摆脱自己的命运。
21、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勇冠三*。
22、以后不管本王在不在你身边,你都要好好的梳头,把头发梳开了,心里面的结也就梳开了。
23、不要再让本王听到本王不如谁的话。
24、这一路走来就是为了要守护你的。
25、在我人生最昏暗的时候,是夫人给了我希望,她还给了我们全村人希望。夫人对我来说就像这天上的月亮,照耀我,温暖我。我就算是死也会保护夫人,这就是我韩晓东。
26、爱妃,你梳完这个头就更像天女下凡了。
27、在心爱的女人遇到危险的时候,我怎么可以袖手旁观。
28、此刻,记住我掌心的温度。
29、你满肚子的蛋,不宜激烈奔跑。
30、谁能成为中介乱世的王者,上古神巫后人预知先机……
《第7篇:《兰陵王》经典台词赏析》
1、本王只知道,如果今天让你走了,本王定会相思成疾终身遗憾,这是我预料到的未来。
2、我只是钟情与你,我有什么错?
3、我较早觉得疼的时候就是当我醒来,发现我能活下去,是用你的命换来的。而且我有可能见不到你的时候,我才发现,心里的痛是无法停止的。
4、他的霸气,溶于柔情。他的勇谋,输于爱情。
5、我只知道今天我放你走了,本王这一辈子都会遗憾中度过。
6、天女出世,王者降临,得天女者得天下。
7、微笑便是我杨雪舞的*。
8、此生必须同生共死。
9、雪舞,朕对你的心意从来没有输给过高长恭,他可以为了大齐百姓自愿赴死,朕却可以为了你而死,朕较早输的,就是比高长恭晚认识了你一步…
10、你懂它的坚持,可你的主人懂你的牺牲吗?
11、如果连你自己都不认可自己,那么别人怎么会认可你呢?
12、我求求你们盗亦有道,珠宝拿了就快走吧!
13、有时候一个人对一个人的无情,背后是无尽的深情与无奈。
14、江老夫人,你要累死我。你都不生蛋,还织什么妗带。
15、你以为我买你干什么,我家几代单传,我爹天天催着我成婚生子,所以我买了你生几个儿子,让我爹高兴高兴。
16、别人欺负我,我若报复别人,别人只会更讨厌我,若我以微笑面对,总有一天会有人发现,我不是那么糟糕的人。
17、我喜欢上一个我不该喜欢的人。
18、我也不用却扇了。就算这辈子被你捆得牢牢的,吃得死死的,我也,我也心甘情愿。
19、早知道那天是最后一次握着你的手,我便死也不会放开。
20、也许我们谁也无法摆脱自己的命运。
21、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勇冠三*。
22、以后不管本王在不在你身边,你都要好好的梳头,把头发梳开了,心里面的结也就梳开了。
23、不要再让本王听到本王不如谁的话。
24、这一路走来就是为了要守护你的。
25、在我人生最昏暗的时候,是夫人给了我希望,她还给了我们全村人希望。夫人对我来说就像这天上的月亮,照耀我,温暖我。我就算是死也会保护夫人,这就是我韩晓东。
26、爱妃,你梳完这个头就更像天女下凡了。
27、在心爱的女人遇到危险的时候,我怎么可以袖手旁观。
28、此刻,记住我掌心的温度。
29、你满肚子的蛋,不宜激烈奔跑。
30、谁能成为中介乱世的王者,上古神巫后人预知先机……
《第8篇:少年游兰陵王柳宋词赏析》
少年游
北宋柳永
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兰陵王柳
北宋周邦彦
柳*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注释】(①蘅臯:生长香草的江边高地。②隋堤:汴河之堤,隋炀帝时所修。③寒食:清明前一天为寒食。榆火:朝廷于清明节取榆、柳之火以赐百官。
(1)划线句都借折柳伤别,但写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2)请分析两首词末句中“独自”和“愁”在情感表达上的妙用。(3分)
参考*:
10.答:柳词写的是秋柳,用的是比喻,诗人借伤柳以伤别,一反古人“乐景写哀情”做法,以哀景映衬手法,突出了人间离恨之深。周词写的是春柳,用的是夸张,设想在长亭路上,年复一年,送别时折断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表面看来是爱惜柳树,而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2)答:“独自凭兰桡”句,收景出人,以人物行动见意,把读者引入词情最苦处,“独自”二字下得沉重,写出自己带着深深的别离愁情倚着船浆孤身飘零而去的愁苦况。
“愁一箭风快”“愁”字下得新奇,代行者设想,风顺船疾,行人本应高兴,词里却用一“愁”字,因为有人让他留恋着。回头望去,那人已若远在天边,只见一个难辨的身影,“愁”字包含着无限的怅惘与凄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