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法知识点梳理
三位数笔算加法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一
进位加法
连续进位加法
三位数笔算减法不退位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退一当十
退位
连续退位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买电器(口算加减法)
知识点:
1、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回收废电池(三位数笔算加法)
知识点:
1、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要对齐。
2、能运用估算的方法初步检验计算结果的对错。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小图书馆(三位数笔算减法)
知识点:
1、掌握三位数减法(不退位、退位、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计算过程中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减,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再减。
2、能运用估算的方法初步检验计算结果的对错。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2篇: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三位数加减法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对于学好其它课程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三位数加减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位数笔算加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一)
不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
连续进位加法
三位数笔算减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退一当十)
不退位
退位
连续退位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买电器(口算加减法)
知识点:
1、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回收废电池(三位数笔算加法)
知识点:
1、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要对齐。
2、能运用估算的方法初步检验计算结果的对错。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小图书馆(三位数笔算减法)
知识点:
1、掌握三位数减法(不退位、退位、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计算过程中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减,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再减。
2、能运用估算的方法初步检验计算结果的对错。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位数连加
1、逐步用脱式计算。
2、三个数摆在一起也可用竖式直接计算。
3、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三位数连减
1、逐步用脱式计算
2、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有些问题可以直接写出结果。
三位数加、减混合
逐步用脱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可以用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
知识点:
1、能正确计算三位数连加法,逐步脱式计算,也可以三个数摆在一起用竖式直接计算
2、能正确估算三位数连加法。
3、能运用连加等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运白菜(三位数连减法)
知识点:
1、能正确计算三位数连减法,逐步脱式计算。
2、能运用连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有些问题可以直接写出结果(读图表题)。
买洗衣机(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
1、能正确进行三位数加减混合的计算,逐步脱式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第3篇:小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期末考试快到了!大家准备好了吗?小编为您带来了小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希望您多加练习,相信会提高您的考试成绩,加油哦!
三位数连加
1、逐步用脱式计算。
2、三个数摆在一起也可用竖式直接计算。
3、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三位数连减
1、逐步用脱式计算
2、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有些问题可以直接写出结果。
三位数加、减混合
逐步用脱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可以用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
知识点:
1、能正确计算三位数连加法,逐步脱式计算,也可以三个数摆在一起用竖式直接计算
2、能正确估算三位数连加法。
3、能运用连加等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运白菜(三位数连减法)
知识点:
1、能正确计算三位数连减法,逐步脱式计算。
2、能运用连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有些问题可以直接写出结果(读图表题)。
买洗衣机(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
1、能正确进行三位数加减混合的计算,逐步脱式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第4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梳理
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最后将它们的积加起来。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积的变化规律:
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例如1:已知:a×b=215,则a×b×2=()。
这是把b扩大了2倍,而积也应扩大2倍。即215×2=430,所以a×b×2=(430)。
例如2:已知:2×a×b=200,则a×b=()。
这是把a缩小了2倍,而积也应缩小2倍。即200÷2=100,所以a×b=(100)。
②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例如:已知:a×b=510,如果a扩大了5倍,b缩小5倍,则积是(510)。
③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倍,则积就扩大m×n倍。
④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则积就缩小m×n倍。
④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如果mn则积扩大(m÷n)倍。如果mn则积缩小(n÷m)倍。p=
6、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第5篇: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知识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分数加减法二
认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方法要灵活处理,可以先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也可计算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后,再进行通分的;也有先部分进行通分,算出部分的结果后,再第二次通分的。注意:具体的题型具体分析,尽量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整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分数加法中同样适用。
看课外书时间(分数与小数)
将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除以分母;一种是先把分数化为十进分数,然后再划为小数。注意:靠前种是一般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分数化为小数,而后一种是特殊的方法,需要根据分母的数值确定能否运用。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的方法: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第6篇:高数知识点梳理
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法。个人觉得下册开始的内容都非常的重要了。多元函数求极限和求连续*非常的重要。一定要理解清楚,并通过辅导书来熟悉相关解题的方法。高阶偏导数主要就是注意中间变量,一定不要漏了项,多找两道题熟悉熟悉,应该没有问题。而对于全微分,也是要很熟悉定义是什么。比如,你可以自己问自己,对于多元函数,可微,连续,可导之间的联系,以及一元函数的可微可导的关系。可微是否连续,可微是否可导,等等。这些理解清楚了,那么题目就会好做的多了。再来就是隐函数的求道和多元函数的极值。这两个部分能说的就很多了,我也归纳不出来,大家可以从历年真题里看看曾经出过什么相关的题目。以此来熟悉难易程度。而梯度和方向导数,记得一个公式就可以了。
第九章重积分。二元三元的重积分。要熟悉相关的计算方法。比如直角坐标,极坐标等等。以及换元的方法。至于和物理方面联系的质心,引力,转动惯量等等,我个人觉得熟悉知道就可以了,不需要做太多的题目。重积分的应用毕竟很久没有考了,到底现在考的可能*有多大,我也说不好,但是看看总归没错。这章还主要是方法的问题,考小题的可能*以及和别的章节联合出题的可能*居多。
第十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重点中的重点。每年必出的,方法很多样。格林公式,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要非常的熟悉很清楚。相信大家看书看到后面对于曲线积分曲面积分的做题方法会出现混乱,我当年也是如此过的。解决办法就是从上一章开始把书本上的例题理顺一遍,反复来一两次,相信大家都能很清楚了。同时,这章的课后习题也推荐做一做,非常不错,能帮助大家熟悉好概念和方法。
第十一章无穷级数。也很重要。审敛*是一个关键的东西。判断敛散*是这里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傅立叶级数一定要牢记,非常有可能考到这个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不会很难,只要记住公式,基本上只需要做简单的变换就能很好的作出相关的题目。我当时没有复习一般周期函数的傅立叶级数,因为我觉得考到的可能*不大。而且只要正弦余弦的记住了。很容易就推出一般周期函数的了。这章的总复习题也推荐大家熟悉熟悉。
第十二章微分方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这章压根就是记公式的一个章节。只要公式记住了。基本上就能做的出来。历年真题里单考这方面知识点的还真有,而且单独的一道大题也很有。所以,只要好好背熟这里的公式熟悉相关的做法。相信这个部分一定能成为你的拿分项目。
剩下的提一提,线*代数的问题吧。老实说,我本来觉得对于考研数学,概率是靠前简单的,线代是第二简单的。但是10年的考题看来,概率有提升难度的趋势。而线代,我觉得好好的看李永乐的那本线代讲义,一般没有什么问题。那里几乎也穷举了各种线代的例子。只要稍加领悟,一般线代不成问题。
而对于概率,这里得好好的说一下。本来以为概率一直是送分的项目。但是10年的时候,概率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了一把。题目比较的难,也是许多人失误的地方。其实吧,要说题目的变换*和难度深度,远没有高数那么大。但是就是考的是那些边角料的地方。让人看似有些印象,但是实际上仍然做不出。只能在考场上干着急,打乱了自己的做题节奏。所以,对于概率,我提醒一下大家,一定要把考纲中规定的东西仔细看好。一个地方都不能遗落。这样才能保证,在考场上看到的题目是自己已经熟悉过的知识点。才不会手忙脚乱的慌张做题。
好了,对于数学方面的*,估计也就发到这里了。我也得准备期末考试了,希望11年的各位考生考出好成绩。向着自己所向往的方向一帆风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