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条》阅读练习及*

综合 2024-10-22 06:45:43

一张纸条

上初中,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父母*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找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制。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阅读题: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梦寐以求:

(2)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制。如法*制:

2、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写出文中两个表现我十分喜欢《格林童话》的词语有:___________。

(2)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风平浪静在短文中指_______________。

(3)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制。如法*制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

(4)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类似的错误在短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

3、一张纸条是谁留在什么地方的?从文中哪句话榀以看出这张纸条对我的教育极大?抄写下来。

参考*:

1、(1)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2)依照成法*制*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2、(1)痴迷梦寐以求

(2)父母似乎没发现我拿钱的事。

(3)像上次一样,打开写字台的抽屉,私自拿出里面的钱去买书。

(4)不让父母知道,私自打开抽屉,拿父母的钱买书。

3、是父母留在抽屉的。从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条的尊严这句话看出的。

《两张纸条》阅读练习及*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两张纸条

那天,我妈骑三轮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说,她遇着好人了。

坐在沙发上,还自顾自絮叨起米。

当我听见“那人把我的三轮碰歪了”,我这才把头转向母亲,发现她衣服上粘满尘土。我妈却仿佛捡了大便宜似的,仍滔滔不绝。

“马路上一一个人也没有,他却制住车子,跑过来扶我,问我摔坏了没有。我踢蹬踢蹬腿,再甩甩胳膊,说,没事儿。他仍然不走,非让我走几步。确定我真的没事后,又把我搀到车上,说,骑上去试试,看车摔坏了没有。

你说一个***家怎么婆婆妈妈的,于是,我推开他说,快走吧,我也该回家做饭了。我蹬起三轮就走了。哪曾想,他又追了上来,塞给我一张纸条,说是他的手机号……

这时,我忙不迭地问我妈,纸条呢?我妈说扔了。说完,站起身来就往厨房走。我妈突然哎哟-声。我问怎么了,她朝我摆摆手说,没事儿。可是,第二天,我妈就起不来床了。

我把我妈送进医院。当我把做b超,ct等检查单拿蛤医生时,医生说得马上做手术。我在**住院手续时不停地抱怨母亲,*地想,一定把那个“好人”找出来。面对一-笔不菲的费用,我用命令的语气对妈说,你再好好想想那条。我妈迟迟疑疑地说,想不起来了,一边不停地在各个衣克里摸来摸去。我妈突然颤抖着声音喊,找着了。真是老天有眼。

我用发颤的手指按下那个号码。关机。一连几天,都是这两个字。这就是您老人家遇见的好人!

我妈却仍然辩护说,兴许人家手机没电了呢。但明显没了底气。

那天是个很好的天气。然而,阳光有多明娟,我心里就有多*晦。但我不敢再埋怨我妈。这件事情以后,她在我面前像个债务人似的,一天到晚大气都不敢喘,让人心疼。

出院后一天,我家门铃响了,我开门一看,一位头发花白,脊背略为佝偻的大叔,手里拎着一口袋水果,拘训地站在我家门前。木等我开口,母亲急慌着把他让进屋里。

他吞吞吐吐地说,家里出了点事,一直脱不开身……

我明白了,打断他说,您啥也别说了,十万元的住院费。

我妈连忙打圆场;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他说,那天悠走后,我不放心,悄悄跟着,您进了家门才离开。他忽而把头转向我说,您请假照顾大娘,单位要扣钱的吧,一并算到我头上。

我妈接过去说,这可使不得,要不这样吧,十万,咱们一人摊一半。再说,那天要不是我急着回家做饭,也不会*.*

他说,这钱怎么能让您拿呢?稍作犹豫,他不好意思地接着说,我一下拿不出这么多,我先给您打个欠条行不行?您放心,我一定尽快还清。

我没好气地说,又来一张没用的纸条?

他的脸腾地红了,说,对不起,那天我手机丢了,换了新号。

说完,他一癀一拐地走向书来,准备蛤我打欠条。他注意到,我有意无意看着他不太自然的走姿,于是,提起裤脚,坦然地说,两条假腿,车祸中没的,撞他的人跑了。

……(选自赛博中学金银花李传鹏《小小说月刊》),有删节)

19.文章中,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心理发生了五次变化,请根据示例进行概括。

(1)冷淡(2)_________(3)______(4)________(5)纠结

20.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

那天是个很好的天气。然而,阳光有多明媚,我心里就有多*晦。

21.从全文看,以“两张纸条”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2.小说以省略号结尾,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如果将情节补充完整,你认为“我”还会要求“大叔”还钱吗?请作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

19.(1).(2)焦急(2).(3)埋怨(抱怨)(3).(4)愤怒(生气)

20.运用反衬(或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我在母亲车祸后,既心疼母亲,又愤怒被人欺骗的郁闷心情。

21.①标题新颖别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线索作用,纸条贯穿全文,由“失号码条”到“得号码条”,最后“打欠条”,使文章结构连贯,一步推动情节的发展。③刻画人物形象,正是通过这两张纸条的展示,揭示大叔诚信、善良的*格。④深化文章主题,大叔作为车祸的受害者,反而始终坚守诚信的美德,发人深省。

22.(1)不会。结尾处既点出了大叔同样是车祸受害者、生活十分困难的事实,也通过“有意无意”这神态描写,暗示了“我”态度的变化。“我”放弃让大叔还钱情节的补充,更能表现出对善良、诚信美德的褒扬。(2)会。从全文来看,“我”的家庭并不富裕,十万元并不是个小数目,情节中也有“母亲”“人摊半”的暗示,而且“我”的态度一直比较恶劣。通过要求“还钱”这一结尾的补充,更能流露出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日益论丧的忧虑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