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的经典名言名句

综合 2024-10-20 18:11:23

1、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j,绝学无忧。

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

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4、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9、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2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3、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2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7、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3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5、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8、勇於敢则***,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3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0、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1、治大国,若烹小鲜。

4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43、治人事天,莫若啬。

4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

48、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50、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5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2、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5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5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5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之,孰敢?

58、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9、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60、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6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62、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63、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居左,上将*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6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5、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66、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67、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68、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69、五*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70、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7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7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7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7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7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76、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78、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79、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8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8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8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8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7、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8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8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90、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9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9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9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9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96、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9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8、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9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00、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道德经》经典名言名句2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为无为,则无不治。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5。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2。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1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

1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6。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7。柔弱胜刚强。

18。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9。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2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2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3。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24。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25。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6。治大国若烹小鲜。

2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30。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3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2。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35。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道德的经典名言名句3

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母何以逆,愿尔辈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母。(古楹联)

释:对女儿没有不爱的,对儿媳没有不憎的,劝告天下当婆母的,把爱女儿的心减下三分来爱儿媳;妻子为什么要顺从,母亲为什么要抵触,愿那些作儿子的,把顺妻的想法去顺从母亲。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孔子)

释:德行浅薄而在要位上,知识少而谋划大事,力量小而负重任,没有不坏事的。

君子言忧不言乐,然而乐在其中也;小人知乐不知忧,故忧常及之。(宋·叶适)

释:君子讲谨慎如何解忧,不去讲逸乐,其实乐在其中;小人只知逸乐不知忧虑,所以忧愁的事常找上他。

善誉人者,人誉之;善毁人者,人毁之。(宋·邓牧)

释:善于赞誉别人的人,人们也赞誉他;善于抵毁别人的人,人们也抵毁他。

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安。(宋·苏舜钦)

释:人生的交往可耻的是苟合,只有讲道义才是可贵的、长久的。

与邪佞人交,如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愈污;与端方人处,如炭入薰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宋·许榧)

释:和心术邪佞人交往,象雪进了墨池一样,虽然化成了水,其颜*越脏;和品行端方人相处,象炭进了薰炉一样,虽化成了灰,但香气不灭。

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古诗句)

释:贤良的品德没有磐石那样坚固,光要虚名又有什么益处呢!

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己之过。(宋·杨万里)

释:见到别人的过错,象自己有了过错去总结接受教训;听到说别人的过错,也象自己发生了过错去总结接受教训。

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

释:别人对我有恩有好处,不可以忘掉;我对别人有恩有好处,不能不忘掉。

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汉·杨雄)

释:人必须先要自爱,然后人们才会爱你;人必须先要自敬,然后人们才会敬你

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明·刘基)

释:道德不广大高尚就不能吸引人、凝聚人;气量不宽宏就不能使人们安全、安定。

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宋·李觏)

释:没有道德的人作官,这样的官就不能够教育下属树立道德;对没有功劳的奖赏,这样的奖赏就不能激励人们去立功。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淮南子·人间训》)

释:天下有三种情况最危险:一是缺乏道德的人受到过多宠爱,二是才能低下的人占着高位,三是没有大功的人享受丰厚的俸禄。

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脔之味,能败十世之德。(清·唐甄)

释:一个指头大的漏洞,能流干涸了千里之河;贪婪一片细肉的味道,能败坏人们多年积成的道德。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释:最上面的是树立道德,其次是建立功绩,再其次是著书立说,这些都是很长时间不会消失的,因此可以称作是不朽的。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

释:人们敬重官是敬重作官人的品德,而不是官职官位使作官的受人敬重;做人、作官应是德行比才能高,而不应让才胜过德。

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明·薛喧)

释:一有错误的念头要立即遏制住,一有错误的举动要立即改正过来。

刻薄***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

释:刻薄奸诈的终归不会赚便宜,忠厚老实的人终归不会吃亏。

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再三须慎意,靠前莫欺心。(《重订增广》)

释:责怪别人的心来责怪自己,把爱惜自己的心来爱护别人。切切需要谨慎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欺心。

进德修业,要个木石的念头,若稍涉矜夸,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恋,便堕危机。(古楹联)

释:树立道德进行事业,要有个真实无妄的念头,如果稍微涉及有骄傲自满过于夸张,就走向欲境;济世治国,要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如果一为名利所缠绕,就要出现危机。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不为穷困而改节。(《重订增广》)

释:芝兰生长在深山密林中,不因为没有人而不吐芬芳;君子修养自己树立道德,不为穷困而改变节*。

道德经名言名句4

   道德经名言名句

   1、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j,绝学无忧。

   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道德经名言名句5

1、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j,绝学无忧。

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

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4、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9、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2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3、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2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7、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3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5、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8、勇於敢则***,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3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0、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1、治大国,若烹小鲜。

4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43、治人事天,莫若啬。

4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

48、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50、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5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2、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5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5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5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之,孰敢?

58、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9、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60、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6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62、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63、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居左,上将*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6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5、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66、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67、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68、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69、五*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70、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7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7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7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7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7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76、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78、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79、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8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8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8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8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7、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8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8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90、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9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9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9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9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96、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9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8、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9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00、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道德经名言名句6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4、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7、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8、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1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5、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16、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

17、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19、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2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1、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

22、五*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6、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27、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8、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2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1、天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3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6、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37、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9、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40、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42、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3、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4、慎始如终,则无败事。

45、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

4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7、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4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49、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5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1、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5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5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4、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5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57、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5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5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60、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61、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62、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6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6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5、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6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67、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68、生命,除了生命本身之外,一无所有。

6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7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7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72、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上善若水。

7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74、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之后,必有凶年。

75、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76、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戮的人。喜欢***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77、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7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7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8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8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8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4、勇于敢则***,勇于不敢则活。

85、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8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87、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8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89、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90、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91、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9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93、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94、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95、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9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9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关于道德的名言名句7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把“德*”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我愿*,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卢梭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孟德斯鸠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教育的较早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托马斯·莫尔

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关于道德的经典名言名句8

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托马斯·莫尔

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

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恩格斯

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加里宁

当前的任务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掘矿石,提炼生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纯钢。——列宁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知耻近乎勇。——孔丘

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胡志明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关于道德修养人格的经典名言名句9

凡是与虚伪相矛盾的东西都是极其重要而且有价值的。——高尔基

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吴玉章

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丘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我愿*,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知耻近乎勇。——孔丘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凡是与虚伪相矛盾的东西都是极其重要而且有价值的。——高尔基

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吴玉章

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丘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达尔文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优秀服饰。——都德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i?i者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

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宣永光

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