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谁吃了我的粥》绘本故事教案三篇

综合 2024-10-17 14:34:54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2、喜欢吃粥,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锅,米,核桃,红枣。

活动过程:

1、以讨论“粥”导入活动。

师:“什么是粥?”“你们吃过粥吗?”“都吃过什么样的粥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煮粥需要哪些东西呢?”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并回答。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锅和米,我们一起来煮粥,一起尝尝粥的味道吧”

教师在集体面前和幼儿一起煮粥,并放入事先准备的核桃与红枣。

2、在等待粥的过程中,和幼儿一起欣赏故事《谁吃了我的粥?》

师“有一只小熊,他很讨厌吃粥,我们一起来听听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呢?”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认真倾听。当讲到“可怕的***熊”的时候,提问幼儿:“***熊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会有多可怕呢?”幼儿发挥想象

3、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当讲到“第二天吃早饭时,小熊吃了一碗放蜂蜜的粥”时提问幼儿:“小熊原来很讨厌吃粥,可是现在呢?”“为什么现在吃粥了呢?”幼儿回答。

教师继续提问:“你们平时有不吃的菜吗?”“我们能不能挑食?”“挑食了会怎么样?”引导幼儿明白挑食是不好的习惯,挑食不利于大家的身心健康。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到结束。提问:原来***熊是谁啊?

5、粥煮好了,和孩子们一起品尝红枣核桃粥。

延伸活动:

户外游戏,游戏名称:***熊来了

游戏规则:教师扮演***熊,孩子们扮演小动物,当***熊出现时,所有的小动物都要装死,不能动,不能发出声音,等***熊走了,才能随意走动。如果有小动物动了,***熊就要把他抓起来,这个小朋友就停玩一次。

活动目标:

1、认识书的结构(如封面、正文、封底)

2、熟悉故事内容,并能根据画面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绘本《谁吃了我的粥》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图书吗?你们都看过哪些图书啊?

2、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图书,你们想看吗?

二、出示图书,介绍书的结构,如封面、正文、封底。

三、介绍书名,猜测故事内容。

1、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封面,封面上有些什么啊?(题目、作者)

2、封面上画的是什么?根据这个题目和封面上的画面,请你猜猜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四、幻灯片播放故事,教师分段讲述提问。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图画书吧,为了让你们看的更清楚一些,老师把书做成了照片,我们一起在大屏幕上来看这本图画书。

1、讲述p2-5页

提问:

1)靠前段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小熊不想吃粥,妈妈把粥给***熊吃了)

2)你觉得真的有***熊吗?

3)那是谁吃了小熊的粥呢?

2、讲述p6-11页

提问:

1)熊爸爸为了让小熊吃粥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2)熊奶奶又是怎么做的呢?

3.讲述p12-19页

提问:

1)这天小熊和他两个表哥在树林里做了个什么游戏啊?

2)之后小熊有什么异样呢?(异样就是和平时不一样)

3)晚上小熊做了一个什么梦?梦见了什么?

4)你觉得小熊做了这个梦之后会怎么样?

4.讲述p20-25页

提问:

1)自从那天以后小熊变了吗?变成什么样了?

2)现在你知道是谁吃了小熊的粥了吗?

3)小熊知道不是***熊吃了它的粥,那它为什么还要每天都放一碗粥耷到屋外的老树桩上?

五、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

提问:

1.你喜欢这个小熊吗?为什么?

2.我们应该想小熊学习哪些榜样?

六、师幼看图书一起讲述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看了这本图书开心吗?看书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感受到快乐,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多看书哦?

教材分析:

这本图画书故事温馨,情节曲折,视角非常生活化,读来让人会心一笑。似曾相识的事情,让人不由自主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孩子经常会有不喜欢吃的东西,比起生硬的说教,这个故事里的熊爸爸、熊妈妈、熊爷爷、熊奶奶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小熊的心理转变非常孩子气,也非常自然,这将会让许多孩子喜欢上这个可爱的、和自己很像的熊宝宝。

这本图画书始终贯穿着温暖的爱和关怀,看得人心里软软的、香香的,这也许就是作者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吧。

活动目标:

1、感受小熊家温馨快乐的气氛以及故事紧张曲折的情节。

2、理解故事,知道究竟是谁吃了小熊的粥。

3、学习动词"摇""放""采""吃"。

活动准备:

1、生活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吃粥的生活经验并了解"***"的意思。

2、教材教具准备:《谁吃了我的粥》图画书一本、视频展示仪一台、微波炉一台,小碗与小勺每人一套,甜粥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导入话题

(1)教师出示盛甜粥的小盆,询问幼儿:你们吃过粥吗?喜欢吃吗?

(2)教师往粥中加蜂蜜和葡萄干,引起幼儿兴趣,并告诉他们:这是小熊的粥喔!想知道小熊吃掉它了吗?

(3)配班老师扮演的小熊把粥端走了。

2、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紧张曲折的节奏。

(1)教师和幼儿一同翻看图画书,共同认知故事中的人物:小熊、熊妈妈、熊爸爸、熊爷爷、熊奶奶。

(2)讲述《谁吃了我的粥》。

*在每一次小熊去老树桩那儿的时候,请小朋友猜测:他的粥还在不在?被谁吃了?

*引导幼儿体验小熊的粥两次被"***熊"吃掉以后的那种既紧张又有点舍不得的复杂心理。

(3)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用动作理解故事。

*模仿故事中小熊的表情,感受小熊从不喜欢粥到喜欢粥的心理变化。

*模仿故事中的动作:"*""采果子""爬上树张望""放在外面""咝溜咝溜地吃粥",熟悉故事有趣而曲折的情节。

*教师提问:究竟是谁吃了小熊的粥?

3、分享"小熊的甜粥",体验吃粥的快乐。

配班老师扮小熊端着粥出来,在微波炉中热一下,请大家分享。

延伸活动:

出去一起玩"***熊和小熊"的游戏。

场地:没有障碍的道路两条。

材料:大塑料碗人手一个,浆果树若干(用塑料饮料瓶装饰而成)、小桥、石头路、山洞。

规则:幼儿按意愿分别扮***熊和小熊,谁先跑到对面的树桩处(用凳子代替),捧起大碗"咝溜咝溜"地吃粥,谁就胜利了,就可以拿到老师事先放在那儿的奖品。

小班绘本谁吃了我的粥教案与反思2

设计意图:

绘本《谁吃了我的粥?》讲述的是一个非常温馨与风趣的故事。小熊不喜欢吃粥,妈妈对他说,如果不吃的话,就拿去给住在附近的***熊吃。然后,她把粥放在了门口的老树桩上。小熊才不相信有什么***熊呢!可是,等小熊跟爸爸妈妈采完蜂蜜回到家时,发现老树桩上的粥果然被吃光了!真的有***熊吗?***熊真的喜欢吃粥吗?孩子在生活里常常会表现出自己对食物的好恶,就像小熊这样,但想像又是一个奇妙的解决方法,所以,这是一个极其贴近孩子天*的有趣故事!尤其令人想不到的是故事的结尾,它不但用巧妙的设计让我们同小熊一起惊喜地发现“***熊”的真实身份,使这个忽隐忽现于故事中、一直蒙着神秘面纱的角*终于变得明朗起来;也让我们发现了小熊的真诚、善良与热情,使这个任*十足的小孩变得丰满起来、可爱起来,最终为这个所谓的“***故事”涂上了温馨而风趣的*彩。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从中感受小熊从不喜欢吃粥到喜欢吃粥的过程。

2.知道“***熊”的真相,学习小熊乐于分享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

绘本ppt、绘本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观察封面,导入主题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为了让大家都能看到,所以老师把它放到了大屏幕上。”“这是书的封面,我们来看看封面上有谁?小熊为什么看着碗发呆呢?原来它碗里的粥不见了,它的粥会被谁吃了呢?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谁吃了我的粥?》。为什么小熊没吃粥,而被别人吃了呢?想知道粥被谁吃了吗?我们接着看。”

二、理解故事内容——寻找“***熊”

1.播放ppt2——3讲故事内容故事里的小熊不爱吃粥,你们平时有不喜欢吃的东西或者不喜欢做的事情吗?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故事里的小熊不爱吃粥它是一只任*的小熊,他就不吃粥。后来小熊喜欢吃粥了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2.播放ppt4—5讲故事内容小熊的粥还在吗?到底有没有***熊呢?(让幼儿个别预测)

播放ppt6—9、讲故事内容小熊发现他的碗又空了,粥到底被谁吃了呢?猜一猜。如果你是小熊你会相信有***熊吗?(多问几位幼儿)

10——17讲故事内容在树林里,小熊和他的表哥玩了一个什么游戏?吃晚饭时,小熊一点也不饿。爸爸把它抱上楼,放到了床上。到了床上小熊会干什么呢?(睡觉了)晚上小熊做了一个很可怕的梦,你们想知道小熊做什么可怕的梦吗?*就藏在书里。请小朋友轻轻地把椅背上袋子里的书拿出来,直接打开老师帮你夹好的那一页就可以了。

3.播放ppt18—19页讲故事内容小熊做了一个什么可怕的梦?梦见了谁?***熊为什么要追它?***熊吃到粥了吗?粥被谁吃掉了?(被小熊吃掉了)梦里小熊“咝溜咝溜”把粥吃个精光,一点也不剩。你们感觉小熊以后会喜欢吃粥吗?

播放ppt20—22页讲故事内容小熊相信有***熊吗?现在小熊吃粥了吗?以前小熊吃粥吗?你们想知道***熊是谁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4.播放ppt23页,接着他又去帮爷爷和爸爸。但就在它们储藏果子的时候,(咚咚咚)“咦,外面有什么声音?”爸爸突然问。大家都认真听了听,然后打开了门——

你们觉得会是谁来敲门了?会是***熊吃不到粥来敲门了吗?

5.播放ppt24—25页,你们发现是谁敲门了吗?现在知道是谁吃了粥了吗?(讲述故事内容)为什么小熊每次吃完自己的粥,都会再放一碗粥到树桩上呢?为什么要给小动物们吃呢?如果小熊不给小动物吃粥它们会饿吗?原来小熊是个非常有爱心的小熊,愿意和小动物们分享自己的粥。小结:原来一直让小熊很害怕的***熊是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小熊也非常愿意和它们分享自己的粥。这个故事好玩吗?还想听吗?

三、完整边听电子书里的故事边看书。

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椅背上袋子里的书轻轻地拿出来,我们边听故事边看书好吗?等会儿电脑里翻书了,你们也要跟上哦!能跟上吗?(完整看一遍)你们喜欢这只小熊吗?为什么?(小熊以前吃粥吗?现在吃粥吗?它愿意和它的好朋友分享粥吗?)

活动反思:

1.过程流畅,幼儿兴趣高。

小熊是一个任*十足的小孩,他讨厌吃粥,不吃就是不吃!这倒一点不奇怪,因为任*的小孩原本如此。所以它的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一切都发生得那么自然而然,那么合情合理,整个过程流畅,牵动着幼儿的心。

2.选材合适,学会分享。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一个神秘的故事情节往往更容易吸引他们读下去。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设置了引发孩子大胆猜测的提问,以抓住孩子的心弦。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我们采用分享活动的策略

,让孩子从故事中学会分享。说到底,小熊与“***熊”的较量,就是他自己与自己的较量。他在梦中把粥吃了个精光,正是在暗示:他已经战胜了那个任*的自己!

3、提问合理,回应有效。

在整个课堂上,师幼互动较好,回应适中。每一次的提问都能有针对*,尽量做到提问方式(语气、表情、动作)不同,注重回应中幼儿关键经验的提升。

托班我吃啦的绘本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食物的名称,知道它们的吃法;

2、愿意跟随老师一起说说书中短句“我吃啦”;

3、感受分享美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盘子若干(内装面条、三明治、苹果、牛肉饼、面条等替代品)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邀请好朋友到我家吃饭,看我做了好多好吃的!

1、出示盘子里的食物

2、请说说宝宝喜欢吃哪样?

你是怎么吃的?

二、故事阅读

1、出示课件师:做了这么多菜,会请谁来呢?

2、依次出示小喵*、小狗球球、小鸟皮皮、优优课件内容)师:它是谁?猜猜它喜欢吃什么?

3、播放吃面声音师:妈妈长大嘴巴在吃什么?

4、怪兽宝宝胃口最大,看它能吃下这么多东西。

三、好朋友吃得好高兴,他们会说什么呢?

1、边翻书边讲述故事

2、放最后两张课件师:香香甜甜真好吃啊!

3、猜猜吃饱了,他们会干什么呢?(谢谢)

4、播放最后一张课件

5、师:别忘了把盆子收好哦!

中班绘本《老鼠偷吃了我的糖》教案4

一、设计意图:

《老鼠偷吃我的糖》它是一首民间童谣,绘本内容诙谐、幽默,有一种循环式感觉,深受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小班幼儿对于生动形象、*彩鲜艳的读本还是有兴趣的,但是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造成了无法真正走进读本,与读本对话,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一问一答、自主阅读等多种等形式进行教学。

二、活动目标:

(一)感受首尾相连、连环套式故事结构的有趣。

(二)通过阅读、游戏进行感知和表达,在教师的帮助下记忆故事里食物的呈现顺序。

(三)在游戏情景中激发对阅读的兴趣。

(解析:小班的幼儿年龄小,但是可塑*强。根据小班幼儿主要以具体形象为主的思维特点,本活动重点是通过仔细观察绘本来获得阅读信息并理解故事内容,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发展幼儿语言提高口语水平,以及提升自主阅读能力非常重要。)

三、活动准备:

大书、人手一套小书、故事图片一套等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锅顶、锅盖”的游戏

师:今天也有个先生想玩“锅顶、锅盖”的游戏。谁呀?(大书先生)

2.教师边念儿歌,边在大书后面抓出各种图片,幼儿帮着一起念儿歌。

3.老师还带来了巧克力糖呢!看!你们想吃吗?咦!我的巧克力糖呢?谁偷吃了我的糖?我们赶快找谁帮忙?打什么电话?110?要不我们先问问大书先生,说不定它真的知道呢,因为大书先生很聪明的。

(解析:“锅顶、锅盖”的游戏深受幼儿的喜欢,用游戏的形式开始本次的阅读活动,很好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特别是和“大书先生”一起玩游戏,幼儿感觉特别的新鲜,且衔接得很自然,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了铺垫。)

(二)师幼共读绘本。

1.师:我们向大书先生先来告状吧!“大书先生,我要告状,谁偷吃我的糖?”

2.观察封面。猜测画面,想象故事内容。

师:你们觉得是谁偷吃了我的糖呢?。

幼儿:肯定是老鼠,老鼠会偷吃东西的。

3.师幼共同阅读绘本,教师讲述故事情节。

(解析:小班幼儿的阅读主要是凭兴趣,他们的目光往往被自己感兴趣的画面所吸引。所以我开门见山介绍绘本,让幼儿初步了解绘本,并且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三)幼儿自主阅读绘本并讨论。

1.师: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偷吃了我的糖》。我们的小书特别怕疼,所以请你们把它轻轻地放在小腿上。

(解析:以拟人化的口吻教育幼儿图书应轻拿轻放,借机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提问:

(1)老鼠向法官报告什么事?

(2)抓老鼠的猫跑到哪去了?

(3)老虎吃了谁?老虎跑到哪去了?

(4)什么东西淹没了山洞?

(5)云遮住了什么?风吹散了什么?

(6)偷吃糖的老鼠到底到哪去了?

(解析:一本好的图画书每一页都可以激起孩子想象和说的欲望,连环套式故事结构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不厌其烦的进行自主阅读,幼儿很快理解了绘本所描述的内容,在与孩子问答的过程中,可以多增加几遍,师问幼答、师答幼问,或者师指幼之间问答,这样增加他们的兴趣并能从问答中更好的体会。)

(四)游戏表演《老鼠偷吃我的糖》

教师请11位幼儿出来,在台上排出一排,由教师发问,请幼儿按照自己的顺序将出该说的那句话。

1.提问:你来做什么?

2.靠前位幼儿要回答:我来告有老鼠偷吃我的糖。

3.提问:老鼠呢?

4.第二位幼儿回答:被花猫抓走了。(以此类推)

(解析:孩子掌握的非常好,不用老师提醒,就能很顺利地回答每个问题,活泼的孩子在回答时还加上了可爱的动作,孩子也很喜欢玩这种文字游戏。通过活动引导幼儿体会文字的趣味和角*扮演体会戏剧演出的乐趣,活动中互换角*的方式巩固了故事内容,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五)和幼儿进行分享这个活动的感想。提问:

1.最喜欢扮演哪个角*?

2.回答问题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

3.活动进行到最后,是不是已经记得老鼠的每个回答。

4.有没有发现每句话之间的连贯*呢?说说看是什么?

(解析:早期阅读不是一次简单的看书,对于幼儿来说需要大人陪在身边一起看,我们教师作为指导者应该首先先要理解绘本的真正含义,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陪孩子阅读。)

(六)活动延伸。

将图书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

(解析:亲子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充满父子、母子亲情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五、活动反思:

《老鼠偷吃我的糖》,故事本身诙谐、幽默,小老鼠呢?被猫吃了。猫呢?爬上树了。树呢?被人砍了。人呢?被老虎吃了。老虎呢?被水淹了。水呢?被太阳晒干了。太阳呢?被云遮住了。云呢?被风吹走了。风呢?风停了。这样连环套式故事结构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不耐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阅读、讲述、表演。根据这本绘本内容的特点与小班幼儿好奇的求知心理,教师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一个接一个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引入与绘本故事有关的情境中,并在观察、猜测图片信息中获得结果解释疑惑。这样的提问简单有趣但是具体,围绕故事情节而展开,足以吸引幼儿全神贯注地阅读与倾听教师讲述书中的故事。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小书自主阅读既是对整本绘本的回顾和重温,又能培养幼儿初浅的阅读技能和习惯。如指导幼儿在阅读活动中学习按顺序翻阅,这就包括对图片、页码、顺序的识别,还要求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节,逐渐将前后页之间线索联系起来等等。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还不能较好的做到自主阅读,所以我设计了一个个的问题,可以引导幼儿一页一页翻阅;“找找书中最有趣的部分。”帮助幼儿重温故事主要内容。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绘本教学的特点。

[中班绘本《老鼠偷吃了我的糖》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谁的脚印绘本教案5

准备

长卷白纸,脚垫,红、绿两*的颜料盘。

请家长为孩子穿鞋底花纹明显、干净的鞋子。

截取用绘本局部画面放大制作而成的图卡:猫脚、猫脚印,鸟脚、鸟脚印,大象脚、大象脚印,鞋子、鞋印。

目标

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活动的乐趣。

比较脚和脚印,感知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观察鞋底的花纹,用颜料印出鞋印,并能分辨自己的鞋印。

过程

一、感知脚和脚印的关系

1.回顾故事中的主要角*。

师:我们阅读了一本有趣的书《谁的脚印》,小姑娘先遇到了谁?然后遇到了谁?最后遇到了谁?(引导并提示幼儿按序讲出三个动物。)

2.观察脚和脚印,学习配对。

师(出示三张动物脚的图卡):你能从它们的脚看出是什么动物吗?(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将图卡按序贴好。)

师(出示三张脚印图卡):这是谁的脚印呢?是谁的脚印就把它贴到脚的卡片下面。(教师先随机抽出一张,幼儿表达,教师示范对应摆放。然后请两个幼儿把另两张卡片对应贴好。)

师:看看它们的脚和脚印,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脚和脚印很像,外形轮廓一样。)

师(小结):不同的脚就有不同的脚印,脚和脚印的形状相同。

二、观察鞋印

1.观察绘本中小姑娘的鞋子和鞋印。

师(出示小姑娘的鞋子和鞋印图卡):小姑娘的鞋子是什么形状?鞋印呢?(都是长长的。)

师:除了形状相同,还有什么相同呢?(教师揭下鞋子图片放到鞋印上,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大小相同的特征。)

师:鞋印为什么有花纹呢?(鞋底有花纹。)花纹有什么用处?(好看、防止滑倒。)

2.观察自己和同伴的鞋底。

师:请脱下自己的一只鞋子,看看鞋底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幼儿观察并描述。)

师:找你旁边的朋友,把你们的鞋子放在一起,看看鞋底的花纹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不同的鞋子,鞋底的花纹不同。

三、印鞋印

师:今天我们也来用自己的鞋子印个鞋印吧。

1.展开长卷白纸,让幼儿围坐四周。教师边示范边提出*作要求:手拿鞋子,放到颜料盘中轻轻按一按,然后放到白纸上用力按,不要移动,鞋头、中间、鞋跟各按一下。

2.先请女孩用红*颜料来印,再请男孩用绿*颜料印。提醒男孩不要印到女孩的鞋印上。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鞋底和鞋印花纹、大小是否相同,再和旁边小朋友的鞋印比比是不是一样。

四、找鞋印

师:你能找到自己的鞋印吗?

1.请幼儿先分散站到活动室四周,等教师发出信号后,幼儿走到白纸旁找自己的鞋印,指着鞋印说“这就是我自己的鞋印呀”。

2.检查幼儿是否找对,提醒找错的幼儿通过比较花纹、颜*、大小,找到自己的鞋印。

3.调换长卷方向,增加寻找难度,要求幼儿再次寻找自己的鞋印。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看——”“嗯,果然不一样”。

3、在学学、说说、做做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比较情况。

活动难点:

比较牙印的不同,并作出判断。

活动准备:

1、kt板制作大饼。

2、《谁咬了我的大饼》的图书。

3、自制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故事书,小朋友想看吗?

出示图画书1:看,这是什么呀?(大饼)这块大饼是小猪做的,它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的睡着了,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啊?(出示教具:大饼)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那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教师出示大饼:看看大饼上的缺口是什么形状的?(半圆形的)帮小猪猜猜是谁咬了他的大饼?(幼儿猜测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

二.理解故事

1、师:小猪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出示图画书2)它走啊走,遇到谁啦?(小鸟)小猪会怎样问它呢?(请幼儿问)

“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大饼一小块)

师:小朋友帮小猪看看,小鸟咬的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小鸟咬的大饼是三角形(因为他的嘴巴是尖尖的,小小的三角形,所以要出来的牙印是三角形)

和原来的那个牙印一样吗?是不是小鸟咬的呢?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出示图画书3)

2、(出示图画书4)师:小猪又遇见谁啦?(小兔)小兔咬出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猜测)小猪会怎样问小兔呢?“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兔说:“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说完兔子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一块),兔子咬的牙印是怎么样的,(突出小兔的三瓣嘴、门牙)

你们看是不是小兔?(不是)小猪说:果然不一样。(出示图画书5)

3、(出示狐狸的牙印)猜猜这是谁的牙印?小猪又遇见了狐狸,谁来帮助小猪问问狐狸吧,还有谁来用响亮的声音问一问…“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狐狸说:不是我,不是我,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大饼一小块)”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是怎么样的。(大大的三角形)和半圆形的牙印一样吗?

是不是狐狸咬的呢?(出示图画书6)小猪会怎么说呢?(果然不一样。)

4、小猪又遇见谁了?(鳄鱼)小猪会怎样问鳄鱼?猜猜鳄鱼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鳄鱼说:不是我,不是我,你看!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取走大饼一块)鳄鱼咬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尖尖的,锯齿一样)看来也不是鳄鱼咬的。(出示图画书7)小猪会怎么说?(果然不一样。)

5、最后小猪又遇见了谁?(河马)小猪会怎样问河马?河马张开大嘴,轻轻的咬了一小口,看看,大饼变得怎么样了?河马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小鸟的嘴巴要出来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三瓣嘴,狐狸咬了一个大三角,鳄鱼咬掉了一个大锯齿,河马咬掉了半个大饼,他们咬的牙印和这个半圆形的牙印都不一样,所以都不是它们咬的。那到底会是谁咬的的呢,真奇怪!(边总结边出示小动物)

6、教师继续讲述结尾:小猪的肚子也有点饿了,它也咬了一口,啊呜!(吧唧吧唧)真好吃!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原来是小猪自己咬的!真是一只糊涂的小猪呀!

三、送饼干

1、老师这里有许多小饼干,看看上面的缺口是不是它们咬的呢?

2、(分别出示不同缺口的饼干)让小朋友猜猜是谁咬的,然后请个别幼儿送给相应的小动物。(送的时候说一句我送饼干给你吃)

3、这里还有许多饼干,都是这些小动物咬的,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块饼干,仔细看一看饼干缺口是什么样子的,和谁的嘴巴像,就把它送给谁。

4、集体检查送的是不是正确。(请个别幼儿检查)

四、完整地欣赏故事。

完整展示图画书,教师讲述故事。

五、结束活动:韵律《饼干歌》

小猪谢谢你们帮助了他,他还想请你们和他一起做饼干呢!

饼干做好了吗?我们一起洗小手,去吃饼干,看看宝宝咬下来的缺口是什么样子的?活动结束。

中班绘本教案《谁藏起来了》7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中班绘本教案《谁藏起来了》,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活动目标:

1.在猜猜、说说动物特征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记忆能力。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

2.学具准备:小动物图片、房子底板

3.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

活动过程:

一、认识动物,引出话题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群动物朋友来和我们做游戏。为了表示欢迎等会儿见到他们要拍拍手哦。看,他们来了。

——数一数一共来了几位朋友?

——你们看到了谁?它长什么样?

小结:今天可真是开心,牛,河马,兔子,大象,猫还有袋鼠妈妈带着她的宝宝要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二、观察*作,大胆表述

1.猜猜是谁(从不同的表现及特征熟悉不同动物)

——现在动物朋友要和我们来玩“猜猜它是谁”的游戏!它们可是要发生一些小变化的哦,看看你们谁的小眼睛最厉害!

预设问题:

——谁变得不一样了?他怎么了?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谁生气了?你怎么知道的?你能学学他的样子吗?

——谁转过身背对我们了?你怎么知道是它?

小结:不同的动物它的特征及表现是不一样的呢!

2.谁藏起来了(关注身体颜*了解不同动物)

——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呢?

把小眼睛遮起来准备游戏了。我们来到了一片绿*的地方,可能是哪儿呢?

——是谁藏起来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回是谁藏起来了?为什么到了橘黄*的地方牛和袋鼠的身体就会看不见了?

小结:因为牛和袋鼠的身体是橘黄*的,所以到了橘黄*的背景前面它的身体就会看不见了!

——小兔和大象急了,“我们也要躲起来,我们也要躲起来”欸,它们可以躲在什么地方呢?

小结:不同颜*的背景能让不同颜*的动物藏起来哦!

3.谁回家了(从局部特征判断不同的动物)

(1)猜测

——玩累了,动物朋友要回家休息了,这儿有6间房,看看谁最先回家了?你怎么知道是它?谁还有不一样的办法?

——又有动物回家了,这回是哪两个?分别是谁和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作

——看,动物朋友们现在都回家了,你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出他们住在哪个房间吗?

——这里有一些楼房和小动物的图片,你去按照顺序摆一摆,一会我们来说一说,看看谁最会观察,记得最牢?(幼儿*作)

(3)验证

——把你的房子拿过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都摆对了呢?

——开灯喽,你摆对了吗?

小结:从眼睛的不同我们也能判断出它是什么动物。

活动延伸:

——动物朋友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和它们玩游戏可真开心啊!

——这些动物朋友就来自于这本书,名字叫《谁藏起来了》,里面有更多的小动物能和你们做游戏哦,想和他们玩儿的朋友一会可以去看一看哦!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关于动物的绘本,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致的画面非常形象,动物们轮流藏起来,孩了们非常乐意去寻找这些躲起来的小动物。利用画而中不同的动物形象,让幼儿在看看、玩玩、猜猜中寻找躲起来的动物,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

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张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根据一定的线索来找出每一只小动物。每张图中小动物隐藏的位置以及露出部位的多少都是不同的,难度逐渐增加。通过多次游戏,既加深了幼儿对动物外形特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细节特征的认知,还发展了幼儿通过局部来判断整体的能力。

小班绘本故事活动教案8

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游戏环境中更加的容易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接下来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小班绘本故事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希望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知道咬指甲是一种不卫生的行为,会影响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头饰(妞妞)活动过程实录

一、歌曲《敲门》导入

伴随音乐开门出示妞妞图片,今天来了一位新小朋友,她的名字叫妞妞,妞妞以前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不过后来她改正了,让我们一起听听故事里说了些什么吧!

二、多媒体课件阅读

1.介绍故事题目,故事的题目叫《咯吱咯吱》,出示字卡“咯吱咯吱”,是形容一种声音的词。

2.教师和幼儿一起看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看靠前幅图,小朋友在干什么?(听老师讲故事)妞妞的表情是怎样的(高兴)

2)看第二幅图,请小朋友猜测“咯吱咯吱”是什么声音呢?(老鼠叫的声音、开门的声音、吹树叶的声音)幼儿猜测。让我们听听那些小朋友以为是什么声音了?(是小老鼠的声音吧?是小***的声音吧?)“咯吱咯吱”到底是什么声音呢?(是妞妞咬指甲的声音)

3)当小伙伴发现了妞妞咬指甲后,妞妞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不高兴、不好意思)你想对妞妞说什么话吗?(咬指甲不卫生,咬指甲会肚子疼的......)猜一猜老师会对妞妞说什么?妞妞以后还会咬指甲吗?

教师小结:个故事讲了妞妞喜欢咬指甲,被大家发现了,妞妞很不好意思,老师教育了妞妞,妞妞就改正了,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老师讲得时候,请小朋友仔细听老师和小朋友说得话。

4.讨论:

1)你认为还有什么事不好的习惯?你有不好的习惯吗?

2)看到小伙伴有不好的习惯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三、游戏:

送笑脸和哭脸教师逐图出示多媒体课件图片,请幼儿先判断图上的行为好与否,并说出理由,为好习惯的行为总笑脸,坏习惯的行为送哭脸。

靠前幅图:抠鼻子(哭脸)

幼儿:这种行为不正确,抠鼻子容易引起鼻子流鼻血。指甲里还有好多细菌,会引起其他疾病。

第二幅图:刷牙(笑脸)

幼儿:这种行为很正确,我们要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保持牙齿的清洁。

第三幅图:洗手(笑脸)

幼儿:这种行为很正确,我们要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知道手脏了要洗手,户外活动后要洗手.....

第四幅图:乱扔西瓜皮(哭脸)

幼儿: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乱扔瓜皮纸屑会影响环境卫生,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我们要养成废物入箱的好习惯。

四、散*思维练习

1、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讨论:

(1)假如我们在马路上遇到了坏人,应该怎么办?

(2)爸爸妈妈不在家,有陌生人来敲门,我们应该怎么办?

2、教师小结

小班绘本故事元宵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写字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课文。

3、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4、了解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元宵节的快乐及过节时的融融亲情。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放飞想像,体验幸福

1、请生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去年的元宵节,你是怎样度过的?(指名作答)a.元宵节要吃。。生:汤圆。板书汤圆,齐读。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出示课题),齐读二遍

你是怎么记住这几个字的?(提示:“圆”的部首是“方框儿”,全包围结构)红笔标出部首。

3、小组合作识字。(会的帮不会的)

4、全班认读生字。

5、指名口头扩词练习:宵汤圆

二、初识课文,随文识字

1、师范读课文,生用手指。

2、请会读的学生来试读一下?你是怎么学会的(表扬预习的)

3、小组认字比赛:(随机指)评出优秀认字小组。

4、这些生字中哪个字最难记?你是怎么记住的?

5、齐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出示挂图

图上画了什么?两个小朋友急着回家干什么?他们和家人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小结:多快乐的元宵节呀,也许他们在过节时还一起朗读《元宵节》这首诗呢?你们愿意再读一读吗?齐读课文。

2、指名读。(表扬大胆的学生,请生点评)

3、小组比赛读课文。(评出优秀朗读小组)

4、全班拍节奏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我为小组争光: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元宵节的知识?你还知道过元宵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写对联、猜灯谜、闹花灯)

五、作业

背诵课文,写生字,收集对联以开展“我的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