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许褚传》的原文及翻译

综合 2024-10-17 13:59:00

《三国志·许褚传》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时汝南葛陂贼万馀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石如?f①斗者置四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贼来取牛,牛辄奔还。褚乃出阵前,一手曳牛尾,行百馀步。贼众惊,遂不敢取牛而走。由是淮、汝、陈、梁间,闻皆畏惮之。

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从讨袁绍于官渡。时常从士徐他等谋为逆,以褚常侍左右,惮之不敢发。伺褚休下日,他等怀*入。褚至下舍心动,即还侍。他等不知,入帐见褚,大惊愕。他*变,褚觉之,即击***他等。太祖益亲信之,出入同行,不离左右。从围邺,力战有功,赐爵关内侯。从讨韩遂、马超于潼关。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馀人,来奔太祖*,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其后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此始也。*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是以超问虎侯,至今下称焉,皆谓其姓名也。

褚*谨慎奉法,质重少言。征南将*②自荆州来朝谒,太祖未出,入与褚相见于殿外。仁呼褚入便坐语,褚曰:“王将出。”便还入殿,仁意忿之。或以责褚曰:“征南宗室重臣,降意呼君,君何故辞?”褚曰:“彼虽亲重,外?也。褚备内臣,众谈足矣,入室何私乎?”太祖闻,愈爱待之,迁中坚将*。

【注】①?fyú:盛浆汤等的器皿。②征南将*:曹仁平定反贼有功,拜征南将*。

译文: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容貌雄俊刚毅,胆力过人。汉朝末年,他聚集少年以及宗族好几千家,共同筑起坚实的壁垒来抵御贼寇。当时汝南(今河南汝南县)葛陂为首的贼寇一万多人攻打许褚的防御,许褚人少打不过,奋力作战极度疲劳。*箭用光了,于是让城中的男女,收集和?f斗一样大的石头放置在四个城角。许褚用石头投掷敌人,所打中的都被击碎。敌人不敢逼近。粮食缺乏,就假装和敌人和战,用牛和敌人换粮食,敌人来取牛,牛都跑了回来。许褚于是走到阵前,用一只手拽住牛尾巴,走了一百多步。敌人都很惊恐,于是不敢来取牛而撤走了。因此淮、汝、陈、梁一带,都畏惧忌惮许褚。

魏太祖(曹*)带兵巡行淮、汝一带,许褚带领众人投靠曹*。曹*见到他认为他很豪壮,说:“这是我的樊哙啊。”当天就任命他为都尉,做自己的近身侍卫。那些起初跟从许褚的侠客,曹*都作为勇士来使用。许褚跟随曹*征讨张绣,率先登上城墙,斩首的敌人一万多,升任为校尉。又跟从曹*在官渡征讨袁绍。当时曹*的侍卫徐他等人密谋*,因为许褚经常侍卫在曹*左右,忌惮他而不敢发动叛乱。等到许褚歇班的时候,徐他等人打算怀藏着*进到曹*帐中行刺。许褚到了住处心神不定,立即回来守卫曹*。徐他等人不知道,进到帐里看到了许褚,非常惊恐。徐他脸*大变,许褚发觉了,当即击***了徐他等人。曹*更加亲近信任他,(和他)一同出入营帐,(叫他)不离自己左右。跟随曹*围攻邺县,奋力作战有功,封爵位为关内侯。又跟从曹*在潼关征讨韩遂、马超。曹*打算向北渡河,到了济河,先让*队渡过,只留下许褚以及一百多勇士留在南岸断后。马超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人,来攻打曹*的*队,箭如雨下。许褚告诉曹*,敌人来的太多,如今*队已经全渡了河,应该撤走,于是扶曹*上船。敌人攻得很急,士兵们都争着过河,船太重将要沉没。许褚处死了争着登船的人,左手举着马鞍保护着曹*。船夫被飞箭射中而死,许褚用右手划船,才过了河。当天,要不是许褚曹*差点丧命。此后曹*和韩遂、马超等人单马会话,身边的人都不带,只带着许褚。马超对自己的力气很自负,暗地打算上前谋害曹*,一向听说许褚的勇猛,怀疑跟从曹*的就是他。就问曹*说:“您有个叫虎侯的将*在哪里?”曹*回头指着许褚,许褚瞪眼看马超。马超不敢发作,于是各自回营。后来过了几天会战,大败马超,许褚***死了许多敌人,升任为武卫中郎将。武卫的称号,就是从此开始的。*中因为许褚的力气象老虎一样而且痴拧,所以给他起个绰号叫作虎痴;所以马超询问“虎侯”,到现在人们还这样称呼,都说这是他的姓名。

许褚生*谨慎,遵奉法律,持重话少。曹仁从荆州来拜见曹*,曹*还没有出来,曹仁进来和许褚在殿外相遇。曹仁叫许褚过来和他私聊,许褚说:“魏王(曹*)将要出殿。”于是回到殿内,曹仁很气愤。有人责怪许褚说:“征南将*(曹仁)是朝廷重臣,他屈尊叫你,你因为什么要推辞呢?”许褚说:“他虽然是宗亲重臣,但是属于地方诸侯。我是内臣,当众交谈就够了,怎能进屋私谈呢?”曹*听说后,更加优待他,升任他为中坚将*。

第2篇:三国志华佗传原文翻译

华佗是我国三国时代的一位名医,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原文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迫捉***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发①,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朐唬嘿⑹跏倒ぃ?嗣??兀?撕?吨?L?嬖唬翰挥牵?煜碌蔽薮耸蟊惨?遂考竟②。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侮***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翻译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人,一说他名叫敷。他到徐州地区去求学,通晓几种经书。华佗通晓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认为他年近百岁却面貌年轻。沛国的相陈硅举荐华佗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任用,华佗都不去就任。又精通医方*物,他治疗疾病,配合汤*不过只用数种*物,心里明了*物的分量比例,不用再去称量,煮熟便喝,告诉病人服*的禁忌和注意事项,华佗离开后,病人的病就好了。如果应当灸治,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温灸七八次,病也就应手消除。如果应当用针治,也不过一两处,下针时说:感觉到***延伸到了某处,就告诉我。病者说已到,于是华佗应声就拔出针,病也很快好了。如果病集结在身体的内部,针*都不能到达,应当剖开割除的,就饮用他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就像醉死,失去知觉,于是开*切除患处。病如果在肠中,就割除肠子的患病部分,清洗肠子,缝合腹部用膏*敷上,四五日,病愈,不痛,病人自己也不觉得,一月之内,伤口就愈合复原了。

华佗走在路中,看见一个人患了咽喉堵塞的病,想吃东西但咽不下,他的家人用车载着他想要去就医。华佗听见了病人的呻吟,停下车过去看,告诉病人说:刚才路边有个卖饼的,向他取三升的蒜泥大醋喝下去,病就应当除去了。家人就依着华佗说的做了,病人立刻吐出一条虫子。后来病人把虫子悬挂在车旁,去拜访华佗。当时华佗还没回来,有小孩在门前玩耍,迎面看见来访的人,孩子们互相说道:好像是遇到了我们的祖公了,车边挂着的病就是*。病者向前进来坐下,看见华佗的北边墙上悬挂了大约十多条这样的虫子标本。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闷,面红吃不下饭。华佗为他切脉说:太守您胃中有数升虫子,将要形成腹内的毒疮,是吃生鱼生肉所造成的。就做了二升汤*,先服下一升,过一会儿再全服完。一顿饭的功夫,吐出了三升左右的小虫,头是红的,都能活动,一半身体还是生鱼脍的模样。苦痛的症状便消失了。华佗说:这病三年后将发作,遇到良医才可救活。后来依照到了华佗说的期限,病果然发作,发作时华佗不在,如华佗所说,陈登得不到救治而死。

太祖曹*听说了华佗的事,就召见华佗,华佗常在曹*的左右。曹*为头风病所苦,每次发作,心里烦乱,眼睛发花。华佗用***膈腧穴。行针结束,病就好了。

第3篇:三国志崔林传原文翻译

崔林字德儒,清河郡东武城人,魏文帝登皇帝位,崔林被任命为尚书,后调出京城任幽州刺史。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志崔林传原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崔林字德儒,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时晚成,宗族莫知,惟从兄琰异之。太祖定冀州,召除邬长,贫无车马,单步之官。太祖征壶关,问长吏德政最者,并州刺史张陟以林对,于是擢为冀州主簿,徙署别驾、丞相掾属。魏国既建,稍迁御史中丞。

文帝践阼,拜尚书,出为幽州刺史。北中郎将吴质统河北*事,涿郡太守王雄谓林别驾曰:“吴中郎将,上所亲重,国之贵臣也。仗节统事,州郡莫不奉笺致敬,而崔使君初不与相闻。若以边塞不斩卿,使君宁能护卿邪?”别驾具以白林,林曰:“刺史视去此州如脱屣,宁当相累邪?此州与胡虏接,宜镇之以静,扰之则动其逆心,特为国家生北顾忧,以此为寄。”在官一期,寇窃寝息;犹以不事上司,左迁河间太守,清论多为林怨也。

迁大鸿胪。龟兹王遣侍子来朝,朝廷嘉其远至,褒赏其王甚厚。余国各遣子来朝,间使连属,林恐所遣或非真的,权取疏属贾胡,因通使命,利得印绶,而道路护送,所损滋多。劳所养之民,资无益之事,为夷狄所笑,此曩时之所患也。乃移书敦煌喻指,并录前世待遇诸国丰约故事,使有恒常。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转光禄勋、司隶校尉。属郡皆罢非法除过员吏。林为政推诚,简存大体,是以去后每辄见思。

散骑常侍刘劭作考课论,制下百僚。林议曰:“案周官考课,其文备矣,自康王以下,遂以陵迟,此即考课之法存乎其人也。及汉之季,其失岂在乎佐吏之职不密哉?方今*旅,或猥或卒,备之以科条,申之以内外,增减无常,固难一矣。《易》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太祖随宜设辟,以遗来今,不患不法古也。以为今之制度,不为疏阔,惟在守一勿失而已。若朝臣能任仲山甫之重,式是百辟,则孰敢不肃?”

景初元年,司徒、司空并缺,散骑侍郎孟康荐林。后年遂为司空,封安阳亭侯,邑六百户。三公封列侯,自林始也。顷之,又进封安阳乡侯。正始五年薨,谥曰孝侯。

(节选自《三国志·第二十四章》)

译文:

崔林字德儒,清河郡东武城人。崔林年轻的时候,成器较晚,宗族的人对他都不看重,只有堂兄崔琰很赏识他。太祖曹*平定了冀州,征召任命他为邬县县长,崔林贫穷没有车马,步行去就任。曹*征讨壶关时,询问哪位官员最有德政,并州刺史张陟推荐了崔林,于是提拔崔林任冀州主簿,又调任丞相署别驾、丞相掾属。魏国建立后,崔林又逐渐提升为御史中丞。

魏文帝登皇帝位,崔林被任命为尚书,后调出京城任幽州刺史。北中郎将吴质统领河北*事,涿郡太守王雄对崔林的别驾说:“吴中郎将,是皇上亲近看重的人,是国家的显贵大臣。他持节统领*事,各州郡没有谁不向他写信致敬,但是崔刺史从来不和他相往来。如果他以边塞没治理好为由***掉你,崔刺史难道能保护你吗?”别驾把这些话都告诉了崔林,崔林说:“我这个刺史把离开这个州看得像脱掉鞋子一样,难道会连累你吗?这个州与北方的匈奴等族接界,应该用清静的政策安定他们,侵扰他们就会触动他们的反叛之心,只会给国家产生顾念北方的忧虑,我只是心中挂念这一点。”任官一届,外族的侵犯骚扰都停息了;但仍因为不会巴结上司,被降职为河间郡太守,公正的舆论都替崔林鸣不平。

后升为大鸿胪,龟兹王派儿子到朝廷来,朝廷赞美他不远千里而来,奖赏龟兹王的礼物很丰厚。其他属国也都派儿子到朝廷来,使者接连不断,崔林担心他们派来的人有的不是真的,只是暂且找些疏远亲属或经商的胡人,借他们来通使命,可以得到封赠的好处,而且沿途还要护送,给国内带来很大的损失。劳苦自己的百姓,在无益的事情上耗费资财,被夷狄讥笑,这是过去留下的祸患。崔林于是发文书到敦煌说明意图,并抄录前代接待各国丰厚或简约的旧例,使接待之礼有固定的标准。明帝即位,赐给崔林关内侯的封爵,又转任为光禄勋、司隶校尉。所辖范围的郡县都罢免了那些不守法纪和犯有过错的官员。崔林治理政务以诚相待,只选择保留那些主要条例,因此离任后常常被*思念。

散骑常侍刘劭作《考课论》,皇帝命令发给百官们讨论。崔林议论说:“查《周官》中考查官吏政绩的记载,它的条文已经很完备,从周康王以后,就已经衰落,这说明考查政绩的方法完全在于执行的人。到汉朝末年,他们的失误难道在于辅佐官吏职责规定不严密吗?当前的战争,又频繁又突然,准备好法令条规,在内外重申,如果或增或减没有常规,确实难得统一啊。《易经》说:‘推行平易简单的政策,就能够符合天下万物运行的道理了。’太祖根据当时的形势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用来留给后世,我们不应该担忧没有可以继承的。把那些用来当作今天的制度,也不会显得太过宽松,只要做到前后一致不要失职就好。如果朝臣能够重用仲山甫这样持重的人,就算制度有缺陷,那么谁又敢不公正严肃呢?”

景初元年,司徒、司空的职位都有空缺,散骑侍郎孟康推荐崔林。第二年明帝任命崔林为司空,封他为安阳亭侯。三公封侯,就是从崔林开始,不久,他又被晋封为安阳乡侯。正始五年崔林去世,谥号为孝侯。

第4篇:《三国志·吴书》原文及翻译

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令,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虎威将*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魏遣张?等攻江陵,?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赤乌五年,征?贾小N航?阎摇⒑?矢鹘???耍?乙?谙瞻??级先缓螅?饰?壹淘?J比凰?奖??人某觯?幌臼蘸希?私?氏录??税偃四嫜凇V艺讲焕??实冉酝恕>拍辏?凑?贾小N航?钚说任湃簧钊耄?什狡锪?Ф先缓蟮溃?灰钩瞿嬷???允し础O仁牵?橐迓砻?臣椋?踔铮?ㄉ罘拗?H涣傩猩鲜柙唬骸奥砻?∽樱?腋憾餮?3冀穹钐焱??旅煽私荩??钏?瘢?鹨?督??街廴???棺憧晒郏?越馍舷轮?蕖N┍菹率冻枷妊裕?鸪己笮А!比ㄊ币直聿怀?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年六*,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蒙卒,权假然节

假:借助

b.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

要遮:拦截

c.归义马茂怀奸,觉诛

诛:***死

d.气候分明,内行修洁

气候:气度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b.“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朱然地位较高,故死为“卒”。

d.《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然多次征战,屡立战功。他曾平定山贼,*关羽,两次征讨?贾校?绕湔蚴亟?晔保?陨俚卸啵?仁刮航?培a等人无功而返,自己由此声名远播。

b.朱然指挥作战,常有奇策。靠前次征讨?贾忻娑圆焕?质剖保?柿彀税偃送蝗幌?鳎坏诙?握魈?贾惺保?致柿炀?右辜涑龌鳌A酱握髡蕉既〉昧耸だ??/p>

c.朱然面临险境,英勇无畏。江陵之战时,敌*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惊恐失*,朱然却镇定自若,毫无惧意,激励士卒,并趁机攻破了敌*两个*营。

d.朱然深受赏识,无人能比。他先后担任山*令、昭武将*、左大司马等官职,孙权对他恩遇有加,他去世时孙权素服举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令,董五县。

(2)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

参考*

4.a(“假”应该译为“给予”。可联系课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大块假我以文章”)

5.b(“迁”既可指升迁,也可指贬官)

6.d(“无人能比”说法绝对,原文是说“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意即功臣名将这个时候还健在的只有朱然,没有谁能够比得上朱然受到的恩宠,而且原文还说“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

7.(1)朱然曾经与孙权一同学习,结下深厚的友谊。到了孙权统领事务时,孙权任用朱然担任余姚长官。后来升迁为山*令,监管五个县。(“恩爱”1分,“统事”1分,“董”1分,句意准确连贯2分)

(2)(姚泰)于是和敌人勾结,谋划作为内应。将要起事时,事情被发现了,朱然治姚泰的罪,***了姚泰。(“交通”1分,“垂”1分,“治戮”1分,句意准确连贯2分)

【参考译文】

朱然,字义封。曾经与孙权一同学习,结下深厚的友谊。到了孙权统领事务时,孙权任用朱然担任余姚长官。后来升迁为山*令,监管五个县。孙权非常惊奇朱然的才能,把丹杨划分到临川郡,朱然担任太守。适逢山贼兴起作乱,朱然*他们,十天就平定了。建安二十四年,跟随*关羽,另外和潘璋到临沮擒获了关羽,升迁为昭武将*。虎威将*吕蒙病重。孙权问:“爱卿如果一病不起,谁可代替您?”吕蒙回答说:“朱然胆识不凡,我认为可以接任。”吕蒙去世,孙权授予朱然节杖,镇守江陵。魏派遣张?等将进攻江陵,张?包围了江陵,朱然内外断绝。当时朱然城中士兵有许多得了浮肿病,能够作战的只有五千人。张?等堆起土山,靠近城池立起楼橹,弓箭如下雨般射入城内,将士都大惊失*。朱然镇定自若无一丝恐惧,激励官吏士兵,趁隙攻破了魏*两座*营。江陵令姚泰带领*队在北门防守,见敌人众多,城中人少,粮食几尽,于是和敌人勾结,谋划作为内应。将要起事时,事情被发现了,朱然治姚泰的罪,***了姚泰。张?等人不能攻克江陵,于是撤兵返回。从此,朱然名震敌国,改封为当阳侯。赤乌五年,征讨?贾小N航?阎摇⒑?矢鞔?焓??耍?阎以谙站?牡胤嚼菇兀?寄苯囟现烊坏耐寺罚??首魑?阎业脑??5笔保?烊凰?陈实谋??惹耙丫?沙鋈チ耍?床患笆章<?希?谑谴?煺氏孪钟械氖勘?税偃送蝗幌?鳌F阎艺桨埽??实榷汲吠肆恕>拍辏?终魈?贾小N航?钚说忍?街烊还戮?钊耄?柿觳奖?⑵锉???私囟现烊坏暮舐罚?烊辉谝辜涑龌鳎??臃炊?〉昧耸だ?T谡庵?埃?橐迦寺砻?秤屑檎┲?模?环⑾趾笾锷绷耍?锶ǚ浅7吲?V烊涣俪龇⑹鄙献嗾鬯担骸奥砻?∽樱?垢夜几汗?鳌N胰缃癯蟹钐焱?址ィ?绞露?苋〉檬だ???苫竦奈锲罚?芄徽鹨?督??耍?街廴???妫?拐嚼?肺等豢晒郏?韵?馍仙舷孪碌姆吲?OM?菹录亲∥宜档幕埃?次乙院蟮男卸?!彼锶ǖ笔笔掌鹱嗾勖挥心贸隼础H缃裰烊幌咨辖荼ǎ?撼忌虾兀?锶ú啪倬谱骼郑?贸鲋烊坏淖嗾鬯担骸罢飧鋈讼惹熬陀凶嗾郏?胰衔?庖欢?岩园斓剑?缃窆?缙溲裕?烊徽婵伤凳歉雒饔诩?碌娜税!迸汕彩拐呤谟柚烊晃?蟠笏韭淼墓僦啊V烊簧砀卟宦?叱*??炔环玻?沸懈呓唷C看卧谡匠。?媪傥<鼻榭瞿芄徽蚨ㄗ匀簟K锶ㄌ氐厝弥烊坏H巫艽蠖级剑?Τ济??飧鍪焙蚧菇≡诘闹挥兄烊唬?挥兴?芄槐鹊蒙现烊皇艿降亩鞒琛I?《?炅耍?罄床∏榻ソゼ又亍K锶ò滋煳?烊坏牟∏椴璺共凰迹?砩衔?烊坏牟∏樗?蛔啪酢W源匆倒Τ疾≈兀?锶ㄇ橐馑??械模?烂勺钪兀?烊黄浯巍D炅??怂辏?辔谑??耆ナ馈K锶ㄋ胤?侔В????床灰选?/p>

第5篇:《三国志·吴书·潘浚陆凯传》原文及翻译

吴书·潘浚陆凯传

作者:陈寿

潘浚字承明,武陵汉寿人也。弱冠从宋仲子受学。年未三十,荆州牧刘表辟为部江夏从事。时沙羡长赃秽不修,浚按***之,一郡震辣。后为湘乡令,治甚有名。刘备领荆州,以浚为治中从事。备人蜀,留典州事。

孙权***关羽,井荆土,拜浚辅*中郎将,授以兵。迁奋威将*,封常迁亭侯。权称尊号,拜为少府。进封刘阳侯,迁太常。五溪***叛乱盘结,权假浚节,督诸*讨之。

信赏必行,法不可干,斩首获生,盖以万数,自是郡蛮衰弱,一方宁静。

先是,浚与陆逊俱驻武昌,共掌留事,还复故。时校事吕壹*弄威柄,奏按丞相顾雍、左将*朱据等,皆见禁止。黄门侍郎谢??语次问壹:“顾公事何如?”壹答:“不能佳。”??又问:“若此公免退,谁当代之?”壹未答??。??曰:“得无潘太常得之乎?”

壹良久曰:“君语近之也。”宏谓曰:“播太常常切齿于君,但道远无因耳。今日代顾公,恐明日便击君矣。”壹大惧,遂解散雍事。浚求朝,诣建业,欲尽辞极谏。至,闻太子登已数言之而不见从。浚乃大请百寮,欲因会手****壹,以身当之,为国除患。壹密闻知,称疾不行。浚每进见,无不陈壹之奸险也。由此壹宠渐衰,后遂诛戮。权引咎责躬,因诮让大臣,语在《权传》。

赤二年卒,浚卒,子翥嗣。浚女配建昌侯孙虑。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丞相逊族子也。黄武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众,手不释书。

好《太玄》,论演其意,以筮辄验。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朱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五凤二年,讨山贼陈毖于零陵。斩毖克捷,拜巴丘督、偏将*,封都乡侯,转为武昌右部督。与诸将共赴寿春;还,累迁荡魏、绥远将*。孙休即位,拜征北将*,假节领豫州牧。孙皓立,迁镇西大将*,都督巴丘,领荆州牧,进封嘉兴侯。孙皓与晋平,使者丁忠自北还,说皓弋阳可袭,凯谏止,语在《皓传》。宝鼎元年,迁左丞相。

皑*不好人视己,郡臣侍见,精莫敢进。凯说皓曰:“夫君臣无不相识之道,若率有不虞,不知所赴。”皓听凯自视。皓时徒都武昌,扬土百姓溯流供给,以为患苦,又政事多谬,黎无穷匮。凯上疏曰:“臣闻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

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久而亡。夫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自顷年以来。君威伤于桀、纣,君明暗于奸雄,君惠闭于群孽。

无灾而民命尽,无为而国财空,辜无罪,赏无功,使君有谬误之愆,天为作妖。而诸公卿媚上以求爱,因民以求饶,导君于不义,败政于淫俗,臣窃为痛心。今邻国交好。四边无事,当务息役养士,实其廪库,以待天时。而更倾动天心,骚扰万姓,使民不安,大小呼嗟,此非保国养民之术也。

臣闻吉凶在天,犹影之在形,响之在声也,形动则影动,形止则影止。此分数乃有所系,非在口之所进退也。昔秦所以亡天下者,但坐赏轻而罚重,政刑错乱,民力尽于奢侈,目眩于美*,志浊于财宝。邪臣在位,贤哲隐藏,百姓业业,天下苦之。是以遂有覆巢破卵之忧。汉所以强者,躬行诚信,听谏纳贤,惠及负薪,躬请岩穴,广采博察,以成其谋。此往事之明证也。

近者汉之衰末,三家鼎立,曹失纲纪,晋有其政。又益州危险。兵多精强,闭门固守,可保万世,而刘氏以夺乖错,赏罚失所,君恣意于奢侈,民力竭于不急,是以为晋所伐,君臣见虏,此目前之明验也。

“臣暗于大理,文不及义,智慧浅劣,无复冀望,窃为陛下惜天下耳。臣谨奏耳目所闻见,百姓所为烦苛,刑政所为错乱,愿陛下息大功,损百役,务宽荡,忽苛政。”

“又武昌土地,实危险而瘠确,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船泊则沉漂,陵居则峻危,旦童谣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臣闻翼星为变,荧惑作妖,童谣之言,生于天心,乃以安居而比死,足明天意,如民所若也。“

臣闻国无三年之储,渭之非国,而今无一年之畜,此臣下责也。而诸公卿位处人上,禄延子孙,曾无致命之节,匡救之术,苟进小利于君,以求容媚,荼毒百姓,不为君计也。自从孙弘造义兵以来,耕种既废,所在无复输入,而分一家父子异役,廪食日张,畜积日耗。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而莫之恤也。民力因穷,鬻卖儿子,调赋相仍,日以疲极,所在长吏,不加隐括,加有监官,既不爱民,务行威势,所在骚扰,更为烦苛,民苦二端,财力再耗,此为无益而有损也。愿陛下一息此辈。矜哀孤弱,以镇抚百姓之心。此犹*鳖得免毒螫之渊,乌兽得离罗网之纲,四方之民襁负而至。如此,民可得保,先王之国存焉。

“臣闻五音令人耳不聪,五*令人目不明,此无益于政,有损于事者也。自昔先帝时,后宫列女,及诸织络,数不满百,米有畜积,货财有余。先帝崩后,幼、景在位,更改奢侈,不蹈先迹。伏闻织络及诸徒坐,乃有千数,计其所长,不足为国财。然坐食宫廪,岁岁相承,此为无益。愿陛下料出赋嫁,给与无妻者。如此,上应天心,下合地意,天下幸甚”。

“臣闻殷汤取士于商贾,齐桓取士于车辕,周武取士于负新,大汉取士于奴仆。明王圣主取士以贤,不拘卑贱。故其功德洋溢,名流竹素,非求颜*而取好服、捷口、容悦者也。臣伏见当今内宠之臣,位非其人,任非其量,不能辅国匡时,群党相扶,害忠隐贤。愿陛下简文将之臣。各勤其官,州牧督将,藩镇方外,公卿尚书,务修仁化,上助陛下,下拯黎民,各尽其忠,拾贵万一。则康哉之歌作,刑错之理清。愿陛下留神思臣愚言。”

时殿上列将何定佞巧便辟,贵幸任事。凯面责定曰:“卿见前后事主不忠,倾乱国政,宁有得以寿终者邪!何以专为佞邪,秽尘天听?宜自改厉。不然,方见卿有不测之祸矣。”定大恨凯,思中伤之,凯终不以为意,乃心公家,义形于*,表疏皆指事不饰,忠恳内发。

建衡元年,疾病。皓遣中书令董朝问所欲言,凯陈:“何定不可任用,宣授外任,不宜委以国事。奚熙小吏,建起浦里田,欲复严密故迹,亦不可听。姚信、楼玄、贺劭、张悌、郭?、薛莹、滕修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愿陛下重留神思,访以时务,各尽其忠,拾遗万一。”遂卒,时年七十二。

子?.初为黄门侍郎,出领部曲,拜偏将*。凯亡后,入为太子中庶子。右国史华核表荐?曰:“?体质方刚,器干强固,董率之才,鲁肃不过。及被召当下,径还赴都,道由武昌,曾不回顾,器械*资,一无所取,在戎果毅,临财有节。夫夏口,贼之冲要,直选名将以镇戍之,臣窃思惟,莫善于?.”

初,皓常衔凯数犯颜忤旨,加何定谮构非—,既以重臣,难绳以法,又陆抗时为大将在疆场,故以计容忍。抗卒后,竟徙凯家于建安。或曰宝鼎元年十二月,凯与大司马丁奉、御史大夫丁固谋,因皓谒庙,欲废皓立孙休子。时左将*留平领兵先驱,故密语平,平拒而不许,誓以不泄,是以所图不果。太史郎陈苗奏皓久*不雨,风气回逆,将有*谋,皓深警惧云。

予连从荆、扬来者得凯所谏皓二十事,博问吴人,多云不闻凯有此表。又按其文殊甚切直,恐非皓之所能容忍也。或以为凯藏之箧笥,未敢宣行,病困,皓遣董朝省问欲言,因以付之。虚实难明,故不着于篇,然爱其指?`皓事,足为后戒,故抄列于《凯传》左云。

皓遣亲近赵钦口诏报凯前表曰:“孤动必遵先帝,有何不平?君所谏非也。又建业宫不利,故避之,而西宫室宇摧朽,须谋移都,何以不可徙乎?”凯上疏曰:“贸窃陛下执政以来,*阳不调,五星失晷,职司不忠,奸党相扶,是陛下不遵先帝之所致。夫王者之兴,受之于天,修之由德,岂在宫乎?而陛下不咨之公辅,便盛意驱驰,六*流离悲惧,逆犯天地,天地以灾,童歌其谣。纵令陛下一身得安,百姓愁劳,何以用治?

此不遵选帝一也;臣闻有国以贤为本,夏***龙逢,殷获伊挚。斯前世之明效,今日之师表也。中常侍王蕃黄中通理,处朝忠謇,斯社稷之重镇,大吴之龙逢也,而陛下忿其苦辞,恶其直对,枭之殿堂,尸骸暴弃。邦内伤心,有识悲悼,咸以吴国夫差复存,先帝亲贤,陛下反之,是陛下不遵先帝二也;臣闻宰相国之柱也,不可不强,是故汉有萧、曹之佐,先帝有顾、步之相。而万??霾欧灿怪?剩?舸蛹伊ィ??阶香耍???逊幔?谄饕岩纾??菹掳?湎附椋?环么笕ぃ?僖宰鸶ǎ?缴芯沙肌O土挤咄铮?鞘亢者澹?遣蛔裣鹊廴??先帝爱民过于婴孩,民无妻者以妾妻之,见单衣者以帛给之,枯骨不收而取埋之。而陛下反之,是不理先帝四也;昔桀、纣灭由妖妇,幽、厉乱在嬖妾,先帝鉴之,以为身戒。故左右不置淫邪之*,后房无旷积之女。今中宫万数,不备嫔嫱,外多鳏夫,女吟于中。风雨逆度,正由此起,是不遵帝先五也;先帝忧劳万机,犹惧有失。陛下临阼以来,游戏后宫,眩惑妇女,乃令庶事多旷,下吏容奸,是不遵先帝六也;先帝笃尚朴素,服不纯丽,宫无高台,物不雕饰,故国富民充,奸盗不作。而陛下征调州郡,竭民财力,士被玄黄,宫有朱紫,是不遵先帝七也;先帝外仗顾、陆、朱、张,内近胡综、薛综是以庶绩雍熙。邦内情肃。今者外非其任,内非其人,陈声、曹辅,斗筲小吏,先帝之所弃,而陛下幸之,是不遵先帝八也。

“先帝每宴见群臣,抑损醇(酉农),臣下终日无失慢之尤,百寮庶尹,并展所陈。

而陛下拘以视瞻之敬,惧以不尽之酒。夫酒以成札,过则败德,此无异商辛长夜之饮也,是不遵先帝九也;昔汉之桓、灵,亲近宦竖。大失民心。今高通、詹廉、羊度,黄门小人,而陛下赏以重爵,权以战兵。若江渚有难,烽燧互起,则度等之武不能御侮明也,是不遵先帝十也;今宫女旷积,而黄门复走州郡,条牒民女,有钱则舍,无钱则取,怨呼道路,母子死诀,是不遵先之十一也;先帝在时,亦养诸王太子,若取乳母,其夫复役,赐与钱财,给其资粮,时遣归来,视其弱息。今则不然,夫妇生离,夫故作役,儿从后死,家为空户,是不遵先帝十二也;先帝叹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其次也,三者,孤存之于心。‘今则不然,农桑并废,是不遵先帝十三也;”先帝简士,不拘卑贱,任之乡闾,效之于事,举者不虚,受者不妄。今则不然,浮华者登,朋党者进,是不遵先帝十四也;先帝战士,不给他役,使春惟知农,秋惟收稻,江渚有事,责其死效。今之战士,供给众役,廪赐不赡,是不遵先帝十五也;夫赏以劝功,罚以禁邪,赏罚不中,则士民散失。今江边将士,死不见哀,劳不见赏,是不遵先帝十六也;今在所监司,民为烦猥,兼有内使,扰乱其中,一民十吏,何以堪命?

昔景帝时,交址反乱,实由兹起,是为遵景帝之阙,不遵先帝十七也;夫校事,吏民之仇也。先帝末年,虽有吕壹、钱钦,寻皆诛夷,以谢百姓。今复张立校曹,纵吏言事,是不遵先帝之*也;先帝时,居宫者咸久于其位,然后考绩黜陟。今州县职司,或莅政无几,便征召迁转,迎新送旧,纷坛道路,伤财害民,于是为甚,是不遵先帝十九也;先帝每察竟解之奏,常留心推按,是以狱无冤囚,死者吞声。今则违之,是不遵先帝二十也。若臣言可录,藏之盟府。如其虚妄,治臣之罪。愿陛下留意。“

胤字敬宗,凯弟也。始为御史、尚书选曹郎,太子和闻其名,待以殊礼。会全寄、杨竺等阿附鲁王霸,与和分争,*相谮构,胤坐收下狱,楚毒备至,终无他辞。后为衡阳督*都尉。赤乌十一年;交址九真夷贼攻没城邑,交部骚动。以胤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胤入南界,喻以恩信,务祟招纳,高凉渠帅黄吴等支党三千余家皆出降。引*而南,重宣至诚,遗以财币。贼帅百余人,民五万余家,深幽不羁,莫不稽颡,交域清泰。

就加安南将*。复讨苍梧建陵贼,破之,前后出兵八千余人,以充*用。

永安元年,征为西陵督,封都亭侯,后转左虎林。中书丞华核表荐胤曰:“胤天姿聪朗,才通行洁,昔历选曹,遗迹可纪。还在交州,奉宣朝恩,流民归附,海隅肃清。

苍梧、南海,岁有旧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自胤至州,风气绝息,商旅平行,民无疾疫,田稼丰稔。州治临海,海流秋咸,胤又畜水,民得甘食。惠风横被,化感人神,遂凭天威,招合遗散。至被诏书当出,民感其恩,以忘恋土,负老携幼,甘心景从,众无携贰,不烦兵卫。自诸将合众,皆胁之以威,未有如胤结以恩信者也。衔命在州,十有余年,宾带殊俗,宝玩所生,而内无粉黛附珠之妾,家无文甲犀象之珍,方之今臣,实难多得。宜在辇毂,股肱王室,以赞唐虞康哉之颂。

江边任轻,不尽其才,虎林选督,堪之者众。若召还都,宠以上司则天工毕修,庶绩咸熙矣。“

胤率,子式嗣。为柴桑督、扬武将*。天策元年,与从兄?俱徙建安。天纪二年,召还建业,复将*、候。

评曰:潘浚公清害断,陆凯忠壮质直,皆节概梗梗,有大丈夫格业。胤身洁事济,着称南土,可谓良牧矣。

文言文翻译:

潘?f传,潘?f,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他成年时跟随宋仲子学习。年纪不到三十时,荆州牧刘表征召他为本州江夏从事。当时沙羡县县长贪赃枉法不修品行,潘?f依法将他***死,全郡都受到震惊。

后来潘?f为湘乡县县令,政绩颇为有名。刘备***荆州,以潘?f为治中从事。刘备入蜀后,留下潘?f掌管荆州事务。孙权袭***关羽,兼并荆州土地,任命潘?f为辅*中郎将,授予兵卒。升任他为奋威将*,封爵常迁亭侯。孙权称帝,以潘?f为少府,晋封为刘阳侯,升为太常。五溪***叛乱结集,孙权授潘?f假节,督率诸*前往征讨。他有功必赏,法令不容触犯,斩***俘虏的反叛者,数近万计。自此各***部落势力衰弱,整个地方安宁平静。先前,潘?f与陆逊都驻守武昌,共同负责留守事务,平叛后回来照旧行事。当时校事吕壹*纵玩弄权柄,上奏审查丞相顾雍、左将*朱据等,他们都被他软禁起来。黄门侍郎谢?在言谈间问吕壹:“顾公的事怎样了?”吕壹回答说:“不会好的。”谢?又问:“如果顾公被罢免职位,谁将接替他?”吕壹没有回答谢?,谢?说:“该不会是潘太常居其位吧?”吕壹半晌才说:“您说的差不多。”谢?对他说:“潘太常常对您切齿痛恨,只是相距遥远对您没有办法而已。他今天接替顾公,明天恐怕就会拿您开*啊。”吕壹十分恐惧,于是解除对顾雍的审查、软禁。潘?f请求朝见,要回到建业,打算尽力倾言劝谏孙权。到建业后,听说太子孙登已经多次劝说而孙权全不听从,于是潘?f大请群臣,企图借聚会之机亲手用****掉吕壹,由自己一人承担罪责,替国家除去祸患。

吕壹私下知道这一情况,托言有病不去赴会。潘?f每次进朝见孙权,无不陈述吕壹的奸诈险恶。由是吕壹受宠渐渐衰退,后来终于被诛***。孙权承认并自责过失,也因此责备朝臣们,其言辞记在《孙权传》中。

赤乌二年(239),潘?f去世,儿子潘翥继承爵位。潘翥的女儿许配给建昌侯孙虑。

陆凯传,(附陆胤传)陆凯,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丞相陆逊同族兄弟的儿子。黄武初年(222),陆凯任永兴、诸暨县长,在此职任上有政绩,被授予建武都尉,带领*队。虽说他统领兵众,但手不离书本。喜读扬雄《太玄》,论评推衍该书含意,用蓍草卜筮便见应验。赤乌年间,陆凯任儋耳太守,征讨朱崖,斩俘贼寇有功,被升任为建武校尉。

五凤二年(255),陆凯在零陵*山贼陈毖,斩***陈毖告捷,被任命为巴丘督、偏将*,封爵都乡侯,转任武昌右部督。他与众将共赴寿春作战,回师后,被升为荡魏、绥远将*。孙休登上皇位,陆凯被任命为征北将*、假节兼豫州牧。孙皓登上皇位,陆凯被升任为镇西大将*,都督巴丘,兼荆州牧,晋封嘉兴侯。孙皓与晋国讲和,使者丁忠从北方回到东吴,劝说孙皓可以攻袭弋阳,陆凯劝止孙皓,其言载于《孙皓传》。

宝鼎元年(266),陆凯被升为左丞相。孙皓生*不喜欢别人看自己,各位大臣侍奉拜见,都不敢违背他的脾气。陆凯劝孙皓说:“君臣之间没有互不相识的道理,倘若猝然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大臣们都不知您往何处。”孙皓听任陆凯看自己。孙皓迁都武昌,扬州地区百姓对逆流供应武昌用度深感痛苦,而且当时政事颇多失误,百姓贫穷匮乏。陆凯上疏说:“臣下听说有道之君,用愉快事情使百姓欢悦;无道之君,用愉快事情使自己欢心。使百姓欢乐者,欢乐就会长久;使自己欢心者,不能真正取得欢乐只会灭亡。百姓者,国家之根本,确实应当重视他们衣食,爱惜他们生命。*平安则国君安稳,*欢乐则国君高兴。自近年以来,国君的威信被桀、纣般的暴行所伤损,国君的圣明被奸恶的野心人物所搅昏,国君的恩惠被宵小们的行径所塞闭。没有天灾而百姓的生命穷尽,无所作为而国家的财库空尽,惩罚无罪者,奖赏无功人,造成国君谬误百出,上天也为之作怪兴祸。然而诸公卿大臣献媚国君以求宠爱,困扰百姓以求富有,诱导国君失却道义,败坏政事污秽风俗,臣下暗自为之痛心。如今与邻国结交友好,四方边境没有战事,应当尽力于停息徭役养育国士,充实国家府库,等待天赐良机。反而去倾覆更改上天旨意,骚扰百姓,让天下不得安宁,大人痛呼小孩哀叫,这确实不是保国养民的办法。“臣下听说吉凶在乎天意,如同影子要靠形体才能显现,回音要有声音才能收听,形动则影移,形止则影静,这种情形的运数有它内在关联之处,而不是由言语来决定进退。过去秦朝之所以丢失天下,因为奖赏轻微而惩罚沉重,政教刑令错乱,*的财力被君主奢侈耗尽,君主被美*迷昏双眼,被财宝蚀磨大志,奸邪之臣在位掌权,贤智之人隐居深藏,百姓兢兢畏惧,天下为之困苦,于是便有了倾巢破卵的悲忧。红潮网

汉朝所以强盛,因为国君身体力行讲求诚信,听从劝谏接纳贤才,恩惠一直泽被到普遍山野之人身上,亲身延请隐居山穴之人,广泛采纳众人意见,多多考察社会风情,以此成就自己的谋略。这些是往事的明确验证。“近代汉朝衰微,三国鼎立,曹魏*失去纲纪,晋朝就取代它的统治。又益州地势险要,兵力精良强大,闭关固守,可保万世基业,然而刘禅的给予与夺取错乱悖谬,赏赐与惩罚失去公平,国君放纵奢侈,民力在没有紧急大事时即已被耗尽,因此受到晋国的*,君臣尽为俘虏。这些是近事的明确验证。“臣下..于大道理,文辞不能完好地表达心意,智慧浅劣,不再作什么奢望,私下为陛下可惜天下而已。

臣下谨奏自己耳闻目见之事,百姓所受到的烦扰苛刻,刑政所受到的破坏错乱,希望陛下能停息无为事功,减少繁杂劳役,实行宽民政策,取消苛政。“另外,武昌这块地方,实在危险而贫瘠,不是能被用来作首都,安国家养民众的地方,居于船上则会沉没漂流,住在高阜则又险峻不安,而且童谣有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臣下听说翼星发生变化,火星作怪,童谣所说,实出于上天旨意,于是用安居比拟死,很能显示天意,也知晓民众所以困苦。“臣下听说国家没有三年的储备,便不能说是个国家,而今却没有一年的积蓄,这都是作臣子们的责任。而各位公卿处在万人之上的职位,优厚的爵禄延续给子孙,竟都没有为国献身的节*,纠偏救弊的办法,只是一味给国君进献一些小利,以此求媚国君的欢心,荼毒天下的百姓,这并不是为国君所深远考虑。自从孙弘创制义兵以来,农事耕种被废除,部队所在再无经济上的输入,而分散一家父子去服不同的劳役,官府供应一天天地增长,国家积蓄一天天地耗尽,百姓有亲人离散的怨忿,国家则有大树露根的趋势,却无人来体恤如此事情。百姓的经济困乏穷竭,只好卖儿卖女,而各种赋税征收仍然催缴频繁,他们的疲惫已到了极点,所在地方的官吏对此不加以庇护和修正。加之一些监官,不仅不爱恤百姓,反而作威作福,所辖地区受到骚扰,那里的百姓更是烦忧万分。*受着这两方面的困苦,财力一再耗竭,这是没有益处只有损害的制度。希望陛下全部撤除这类官吏,怜惜孤苦弱衰的百姓,以此来安定抚慰国人之心。这好比鱼鳖能够免除有毒螫的深潭,鸟兽得以逃脱捕捉它们的罗网,这样四方百姓就会扶老携幼前来归附了。如此以往,民众可以得到保护,先王创建的国家得以长存。“臣下听说沉溺于音乐使人耳听不聪,沉溺于*彩使人目视不明,这些东西对治国没有益处,却有损于各种政事。自过去先帝手上开始,后宫嫔妃加上织造女工,人数不满一百,却有积蓄的粮食,富余的财货。先帝逝后,幼、景继位,变得奢侈起来,不按先帝的脚步走。我听说宫中织造女工和闲坐无事的女子,就有千人之多,计算她们的工作,不足以为国家增加财富,反而坐食官廪粮食,年年如此,实在无有好处。希望陛下选出她们给予嫁妆,嫁给那些无妻之人。

这样,上则顺应天意,下则适于民心,是天下百姓的幸运。“臣下听说殷汤王从商贾中选拔人才,齐桓公从马车夫里选拔人才,周武王从樵夫中选拔人才,大汉朝从奴仆中选拔人才。圣明的君主以贤为取士标准,不拘泥出身的卑贱,所以他们的功德浩荡,名垂青史,他们并非追求外表而取用那些美好服饰、巧语善言、容颜悦人之人。臣下看到当今宫内受宠之臣,都是没有资格呆在他们的职位上,没有能力承受他们应担负的责任,不能辅佐朝廷匡救时弊,反而结党营私互相勾结,陷害忠良遮蔽贤能。希望陛下精选文武大臣,使他们各自勤于职守,州牧、督将,镇守京城之外各地,公卿、尚书,努力修治仁德教化,上助陛下治国,下拯百姓水火,各尽自己的忠心,补救陛下万一的过失,如此则颂扬时局康宁的歌谣就会出现,搁置刑罚不用的盛世就会到来。希望陛下注意斟酌臣下的不当之言。”其时宫中列将何定媚逢奸巧,受宠专权,陆凯当着他的面斥责他:“你看前前后后奉侍君主不忠诚,倾覆混乱国政的人,有哪一个能善终天年的?你为什么专门干那些佞媚奸邪的坏事,堵塞君主的视听?应当自我勉励改正。不然的话,会看到你有无法预料的灾祸!”何定十分痛恨陆凯,盘算着中伤陆凯。

陆凯始终不放在心上,一心为国家办事,正义之气见于言面,上表上疏都直接指责国事不作讳饰,忠恳之言发自内心。

建衡元年(269),陆凯重病,孙皓派遣中书令董朝询问他有什么想说的话,陆凯陈述说:“何定不可重用,应让他担任京城以外的职务,不应当把朝廷大事委托他。奚熙是个小官,却在浦里建起自己的田园,想恢复严密的旧规模,也不可信任。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薛莹、滕?以及我同族弟弟陆喜、陆抗,他们或者清白忠诚勤奋,或者资质才智丰茂超人,都是国家的栋梁,朝廷的贤良辅臣,希望陛下对他们着重留神和考虑,向他们询问时务,让他们各尽忠诚,补正陛下万一出现的过失。”于是陆凯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陆凯的儿子陆?,起初任黄门侍郎,出任京外统领*队,被任命为偏将*。陆凯死后,他入朝为太子中庶子。右国史华核上表举荐陆?说:“陆?体质刚健,才干杰出,意志坚强,有总率*队的才能,鲁肃也不能超过他。及至被征召正当东下时,径直回到京城,经过武昌时,连头也不曾回顾,器械*资,全无所取。他在*事方面果断刚毅,在钱财面前也能保守节*。夏口,是敌*进击我国的要塞,应当挑选名将前往镇守防戍,我暗自考虑,没有谁比陆..更合适。”当初,孙皓常常怨忿陆凯多次冒犯自己的尊严违背自己的旨意,加上何定不止一次的谗毁陆凯,既考虑到陆凯是国家重臣,难以对他施行惩罚,又因为陆抗当时为镇守国防的大将,故此考虑再三还是容忍下去。陆抗死后,孙皓终究迁移陆凯全家到建安。

有人说宝鼎元年(266)十二月,陆凯与大司马丁奉、御史大夫丁固策划,趁孙皓拜谒祖庙时,打算废掉孙皓改立孙休的儿子。当时左将*留平带兵作先头部队。故此将这个计划悄悄告知留平,留平拒绝而不允许执行这一计划,但发誓决不泄密,所以他们的谋划没有取得结果。太史郎陈苗上奏孙皓说天久*但不下雨,风气回旋逆行,将会有人暗地耍*谋。孙皓深深地警惕和戒备着。我(作者陈寿)接连从荆州、扬州来的人那里得到陆凯谏孙皓二十件事的奏章,广泛询问吴国之人,多数人说没有听到陆凯有这些奏章。又阅读奏表见其中文辞特别耿直急切,恐怕这些不是孙皓所能容忍得下的。有人认为是陆凯将奏章藏在小竹箱里,不敢上奏。病重时,孙皓派董朝前来探省询问他有什么要说的话,陆凯才把这些奏章交给了董朝。具体真情虚实难明,故此不著录在书中,但我赞赏陆凯指责孙皓过失的言行,足为后世的鉴戒,故此抄录在陆凯传的后面。孙?派亲信者赵钦口传诏书回答陆凯前述奏表说:“寡人行动肯定遵循先帝之训,有什么不服的呢?您所谏之事不对。又建业皇宫居住不吉利,故此要远避,西宫的房屋也已腐坏朽塌,应计划迁都,凭什么不能搬迁呢?”陆凯再上疏说:“为臣私见陛下执政以来,*阳不调,五星失去正常运行规律,官吏在位不忠,坏人结党营私,是陛下不遵循先帝遗训所招致。帝王的兴起,受命于天,由修养德行而成,岂是因为宫室的好坏所致?而陛下不谘询辅佐朝政的重臣,便决意动用兵马驱驰行动,使六*流散悲惧,逆犯天地神祗,天地就会降灾,儿童就会唱出这方面警告的童谣。纵然使陛下一人获得安稳,而百姓愁苦劳顿,用什么来治理天下?这是不遵先帝遗训的靠前点。“为臣听说拥有国家者以贤能人才为本,夏桀诛***直臣关龙逢,殷汤获得良臣伊尹,这是前朝的明效,今日的良鉴。中常侍王蕃生*通达情理,在朝廷处事忠诚正直,是社稷之栋梁,大吴国的龙逢,而陛下忿恨他说话逆耳,讨厌他直言陈对,将他在殿堂上斩首,还把尸体抛露弃市。全国*对此伤心,有识之士深为悲悼,都认为陛下是吴国夫差再世。先帝亲近贤能,陛下反其道而行。

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二点。“为臣听说宰相是国家的台柱,不能不强壮,故此汉朝有萧何、曹参的辅佐,先帝有顾雍、步骘的相助。而万..其人琐屑小人,平庸无能,先前是跟随人家的家奴,现在越步进入皇宫,对他来说已是够过于恩重了,对他的器使已是够过于超其能力了,而陛下喜好他细芥之能,不问他是否有何大志,使他荣耀地窃据尊贵辅臣的职位,享受超过旧臣的待遇。贤良之士愤慨惋惜,智慧之士惊吓叹息。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三点。“从前桀纣亡国起因于妖妇,幽、厉祸乱根子在嬖妾,先帝深以为鉴,把这些作为自己的警戒,所以他身边不安置淫邪的女*,后宫没有旷怨过剩的女子。如今陛下后宫有女子数以万计,不设置女官,宫外多鳏夫,宫中空悲叹。风雨倒逆吹泻失常,正是由此而起。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四点。“先帝为国忧劳日理万机,尚且担心有什么过失。陛下登基以来,优游嬉闹于后宫,迷惑沉湎于女*。于是使政事多有荒废,下属官吏容纳奸徒。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五点。“先帝崇尚朴素,服饰无精细华丽,宫室无高台之殿,物用不雕刻镂饰,故此国富民足,奸盗不起。而陛下征调州郡财货,竭尽搜刮百姓人力财力,地面铺上彩*的丝帛,宫中充塞朱衣紫绶。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六点。

“先帝治国外则依仗顾雍、陆逊、朱然、张昭,内则亲近胡综、薛综,所以政事和睦协调,国内清明整肃。如今则在外者不能担当重任,宫内者用非其人,陈声、曹辅,本是才识短浅、器量狭小的小官吏,为先帝弃而不用之人,而陛下对他们宠幸非常。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七点。“先帝每次设宴召见群臣,都节制饮酒,臣子们整天都不会发生疏忽怠懈所带来的过失,百官众吏,都能完整阐明自己所要陈述的意见。而陛下却用臣下瞻仰敬畏的尊重拘束他们,用毫无节制的饮酒使他们产生恐惧。酒是成就礼仪之物,饮酒过分则败坏德行,这无异于商纣王长夜饮酒不歇。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八点。“从前汉朝的桓、灵二帝,亲近宦官,大失民心。如今高通、詹廉、羊度,都是黄门宦官,是小人,而陛下却赐赏给他们尊贵的爵位,使他们获得执掌*队的大权。如果长江一线有了危难,战火四起,则羊度等人的*事才干不能抵御敌人是非常明白的事情。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九点。“如今后宫女子旷怨充塞过量,而黄门宦官还在走州窜郡,张贴文告强招民女,有钱人家出钱抵人,无钱人家则女子被强行夺取,怨声载道,母女永别。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点。“先帝在世,也养育诸王太子,如果选雇乳母,乳母丈夫又在服劳役,就赐给他们钱财,供给他们食粮,不时送遣乳母归家,看视自己的子女。如今朝廷不是这样,夫妇生离,丈夫仍被派作劳役,子女无人照料随即夭折,于是这人家就成为无人空户。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一点。“先帝感叹过:‘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服其次,这三者,我常记在心中。’如今则不然,农耕桑织全都荒废。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二点。“先帝选择官员,不拘泥他们出身的卑贱,使他们任职乡闾,检验他们办事的成效,举荐者不虚报,任职者不妄作。如今则不然,浮华不实者登进受用,结党营私者进拔提升。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三点。“先帝时期的士兵,不再让他们服其他劳役,让他们在春季只从事农耕,秋季只专心收割,长江一线发生战事,责令他们拼死效力为国。如今的兵士,迫使他们服各种劳役,官府对他们毫无供养赡赐。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四点。“赏赐本是用来鼓励人们立功,惩罚本是用来禁止人们作恶,赏罚不公允,则官吏百姓离心涣散。如今守卫长江两岸的将士,死者不被哀怜抚恤,辛劳不被奖励赏赐。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五点。

“如今各地监察职任,已经烦多杂乱,兼有朝中使者出使四方,加倍扰乱,一个百姓十个官,怎么忍受得了?过去景皇帝时期,交?反叛,其实就是由这种情况所引起。这是陛下遵循景帝的过失、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六点。“校事之人是官员民众的仇敌。先帝晚年,虽有吕壹、钱钦,但不久全被诛***,以此向百姓谢罪。如今重新建立校事部门,放纵这些密探告发他人。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七点。

“先帝时期,作官者都是久在其位,才被考绩以定其升迁罢黜。如今州县官员,或到位任职不久,便被征召升迁转任,迎新送旧,调动的官员纷纷来往于赴任的路上,劳民伤财,在这方面表现更为突出。这是陛下不遵先帝遗训的第*点。

“先帝每次审查已被判决的案件报告,常留心仔细重新推究案情,所以监狱中无冤屈的囚犯,被处死的人无话可说。如今则违背这种作法。这是不遵先帝遗训的第十九点。

“如果为臣所言能采纳,可将它藏在掌管文书的官府;如果为臣所言虚妄不实,就治办我的罪过。希望陛下重视为臣所奏。”陆胤,字敬宗,陆凯的弟弟。起始任御史、尚书选曹郎,太子孙和听到他的声名,以特殊礼节接待他。适逢全寄、杨竺等阿奉亲附鲁王孙霸,与孙和分庭争斗,暗地相互谗毁结怨,陆胤因此获罪被捕入狱,受尽酷刑,始终没有改口。后来陆胤被任命为衡阳督*都尉。红潮网

赤乌十一年(248),交趾、九真的少数民族反叛者攻陷城邑,交州地区骚动不安。朝廷以陆胤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陆胤进*南方地界,以恩信告喻当地*,极力推行招安纳降政策,高凉贼寇头领黄吴等党羽三千多家都出寨投降。陆胤率领*队南往,再宣示自己的恳切诚意,赠予钱财。于是贼首一百多人,民众五万多家,以及深山僻远不服教管的人,都无不叩头归附,于是交州地区清净太平。陆胤被就地加授安南将*。随即又征讨苍梧郡建陵贼寇,打败了他们,前后出兵八千多人,以补充陆胤*事需用。

永安元年(258),陆胤被征召为西陵督,封都亭侯,后转在虎林。中书丞华核上表举荐陆胤说:“陆胤天资聪明,才智通达,品行端重,过去被用作选曹官职,政绩有可记之处。后在交州,奉命宣扬朝廷恩典,流民归附,边远地域因此肃清。苍梧、南海,年年有暴风、瘴气的危害,暴风则折断树木,飞沙走石,瘴气则毒雾郁结,飞鸟惧不敢过。自陆胤到达交州后,暴风毒瘴完全绝止,商旅平安行路,百姓再无疾疫流行,田地庄稼丰稔。州治面临大海,海水秋天特咸,陆胤又教人蓄海水晒成盐,百姓用盐调味佐餐。恩惠之风吹拂其地,教化之功感动人神,于是凭借天威,招集流散之民。及至他接到诏书将要离开交州时,百姓感念他的恩德,故此忘却眷恋故土,挟老携幼,甘心如影随从,*不怀二心,不须烦劳*队驻守。从来诸将*民众,都以威力相胁迫,没有像陆胤那样能用恩德信义来笼住人心。他奉命在州府任职,已有十余年,其地宾客也有独特风俗,还是珍宝赏玩之物的特产之地,而陆胤的内室却无粉黛戴珠的妻妾,家中却无玳瑁、犀角、象牙之类珍宝,如今大臣,这种人物实在难以多得。他应当放置在京城,辅佐君主,以此可得赞赏唐尧盛世康宁的颂歌。驻守长江的责任,相比而言较轻,不能全面地发挥他的才能,选任虎林都督,能胜任此职的人很多。如果将陆胤召回京都,宠赐他更高的职位,则能完好地修治社稷功业,朝政会由此得到很好的治理。”陆胤去世后,他的儿子陆式承袭了他的爵位,被任命为柴桑督、扬武将*。

天策元年(275),陆式与堂兄陆?一起被流徙建安。天纪二年(278),陆式被召还建业,复任将*之职、侯爵爵位。

第6篇:文言文《新唐书褚遂良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褚遂良,字登善。贞观中,累迁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隶楷。太宗尝叹曰:“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魏征白见遂良,帝令侍书。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

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帝曰:“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恶必记,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帝曰:“朕行有三:一,监前代成败,以为元龟①;二,进善人,共成政道;三,斥远群小,有②受谗言,朕能守而勿失,亦欲史氏不能书吾恶也。”

于时皇子虽幼,皆外任都督、刺史,遂良谏曰:“昔二汉以郡国参治,杂用周制。今州县率仿秦法,而皇子孺年并任刺史,陛下诚以至亲?i四方。虽然,刺史,民之师帅也,得人则下安措,失人则家劳??③。臣谓皇子未冠者,可且留京师,教以经学,畏仰天威,不敢犯禁,养成德器,审堪临州,然后敦遣。惟陛下省察。”帝嘉纳。

西突厥寇西州,帝曰:“往魏征、褚遂良劝我立?文泰子弟,不用其计,乃今悔之。”帝于寝宫侧别置院居太子,遂良谏,以为“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宜许太子间还东宫,近师傅,专学艺,以广懿德。”帝从其言。

帝寝疾,召遂良、长孙无忌曰:“叹武帝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今委卿矣。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而毋忧。”因命遂良草诏。

高宗即位,封河南县公,进郡公。坐事出为同州刺史。再岁,召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兼太子宾客。进拜尚书右仆射。

(取材于《新唐书》)

[注]①元龟:可作为借鉴的往事。②有:或许。③??:guì疲乏。

译文:

褚遂良,字登善。贞观年间,逐步升迁到起居郎。他广泛涉猎文学和历史,擅长隶书楷书。唐太宗曾经叹息说:“虞世南死了,没有与我谈论书法的人了。”魏征禀告举荐了褚遂良,皇帝让他侍奉书法方面的事。皇帝正广泛求购王羲之的法帖,天下人争相进献。然而没有谁能够评断真假。惟独褚遂良论断出处的,没有错误假冒的。

(褚遂良)升任谏议大夫,兼掌管记录皇帝言行的工作。皇帝说:“你记(皇上的)言行,一般做人君的能看不能看呢?”(褚遂良)回答:“现在记录皇帝言行的人,就是古代的左右史官,(皇帝的)善恶一定要记录,(作用在于)告诫皇帝不做非法的事,没听说过天子自己观看(自己的)历史的。”皇帝说:“我有不好的言行,你一定会记录吗?”(褚遂良)回答:“遵守道义不如奉行职守,臣的职责承载在笔上,皇上您的言行我一定会记录。”皇帝说:“我的行为有三方面:一,借鉴前代的成败,把它作为鉴戒;二,引进能人,共同实现为政之道;三,斥退远离小人,或许听到谗言,我能够坚守而不失误,也是想要史官不能记下我的坏处。”

在这时,皇帝的儿子虽然年幼,都外放担任都督、刺史,褚遂良进谏说:“过去两汉用郡国参与治理,间杂使用周代制度。如今设州县全都仿效秦代的法度,而皇子幼年一齐担任刺史,陛下您的确是在用至亲守卫四方。虽然如此,刺史,是*的领导者,用人得当下面就安定稳妥,用人失当辖域就劳苦疲惫。我认为皇子未成年的,可以暂且留在京城,用经学教导(他们),(使他们)敬畏仰慕天子的威严,不敢违犯禁令,养成德行和才能,考察(他们)能胜任管辖州县,然后再勉励派遣。请陛下审察(我的谏言)。”皇帝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西突厥进犯西州,皇帝说:“以前魏征、褚遂良劝我立?文泰的子弟(为王),我没有采纳他们的计策,今日才后悔。”皇帝在寝宫旁另置院落让太子居住,褚遂良进谏,认为“朋友深交时容易产生怨怼,父子沉溺于爱怜时增多过失。应该准许太子偶尔回到东宫,亲近师傅,专心学艺,来扩大美德。”皇帝听从了他的话。

皇帝卧病,召见褚遂良、长孙无忌说:“慨叹汉武帝托付霍光,刘备托付诸葛亮,我今天托付你们啦。太子仁爱孝顺,希望你们竭尽诚心辅佐他。”对太子说:“有无忌、遂良在,你不必担忧。”于是让褚遂良起草诏书。

唐高宗即位,封(褚遂良为)河南县公,(后)晋升郡公。(一度)因事获罪出京担任同州刺史。次年,召回朝廷拜授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兼太子宾客。(最后)擢升为尚书右仆射。

第7篇:文言文《三国志·骆统传》原文及翻译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于宜都,迁偏将*。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译文:

骆统字公绪,是会稽郡乌伤县人。父亲骆俊,官做到陈国相,被袁术***害。骆统的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宾客返回到会稽郡。他的母亲送他,他拜别母亲上了车,脸朝前不回头,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驾车的人说:“夫人还在呢。”骆统说:“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所以才不回头。”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谨。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自己的)饮食。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丈夫死后回到娘家,没有儿子,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骆统说:“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么心思独自吃饱饭!”姐姐说:“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认为骆统有贤德,于是就分发施舍,骆统由此出了名。

骆统因随陆逊在宜都打败蜀*,升任偏将*。黄武初年,曹仁进攻濡须,派非主力部队将领常雕等人袭击中洲,骆统和严圭共同抗击打败了他,骆统封为新阳亭侯,后来任湍须督。他多次陈述有利时政的意见,前后数十次上书。所说的都很好,文字太多所以没有全部载录。骆统年纪三十六岁,黄武七年死。

第8篇:《三国志·蒋琬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师将*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东曹掾杨戏素*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琬承命上疏曰:“昔偏*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为维镇继今涪水*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由是琬遂还住涪。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

(节选自《三国志?蒋琬费?姜维传》)

【译文】

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他二十岁上与表弟泉陵人刘敏都成为当地名人。蒋琬以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刘备入蜀,升为广都县县长。刘备曾在一次外出视察时突然前至广都县,看到蒋琬诸般公务都不管,当时又喝得大醉,故此大怒,要将他治罪***死。*师将*诸葛亮为蒋琬求情说:“蒋琬,乃社稷栋梁之才,其才干不止于治理一个百里的小县。他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表面文章夸饰,希望主公深加考察。”刘备一向敬重诸葛亮,于是没有治蒋琬的罪,匆忙之中只罢免他的官而已。

刘备为汉中王,蒋琬入朝为尚书郎。诸葛亮去世,朝廷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东曹掾杨戏*格向来简略,蒋琬同他谈话,他有时不应不答。有人想在蒋琬面前诬陷他,便对蒋琬说:“您与杨戏讲话而他不答理,其傲慢上级,不是太过分了吗!”蒋琬回答说:“各人心*不一样,就像人的容貌有差异,当面应承背后非议,这是古人告诫人们注意之事。杨戏想要赞成我,但不是他的本心,想要不赞成我,又怕暴露我的不是,所以默然不应,这正是他的诚实之处啊!”又督农杨敏曾经毁谤过蒋琬说:“做事昏昏然,确实不如前人。”有人以此话告诉蒋琬,主管官员请求让他们去推究其事治罪杨敏,蒋琬说:“我确实不如前人,有什么可推究杨敏的呢?”主管官员再次陈说而蒋琬不允推究。主管官员则请蒋琬去责问杨敏说他昏昏糊糊的情状。蒋琬说:“如果不如前人,则处事不合理,处事不合理,则昏昏糊糊。还有什么好问的呢?”后来杨敏犯罪坐监,大家都担心他必死无疑,而蒋琬心中不存成见,故杨敏得以免除重罪。蒋琬的好恶爱憎合乎道义,都像这样。

蒋琬考虑到过去诸葛亮数次出兵秦川,因道途险恶运输艰难,最后都不能攻克,不如改从水路顺势而下。于是多造战船,打算从汉、沔地区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一带。恰逢他旧病连续发作,没有及时去这么做。而大家议论都认为如果不能迅速取胜,退路十分艰难,这并非长远之计。蒋琬接受大家意见上疏后主说:“过去偏*入羌,郭淮失败逃走,考虑事情长短得失,认为凉州是最重要的事情,应当以姜维为凉州刺史。如果姜维出征,与敌人对峙河右之地,为臣则统领大*为姜维后援。如今涪地水*通,可以应急,如果东北一线有战事,奔赴救援不难。”于是蒋琬退还驻守涪县。病情加剧,至延熙九年(246)去世,谥号为“恭”。

【习题及*】

三国志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师将*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东曹掾杨戏素*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琬承命上疏曰:“昔偏*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为维镇继今涪水*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由是琬遂还住涪。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

(节选自《三国志?蒋琬费?姜维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广都长除:授职。

b.或欲构戏于琬曰构:陷害。

c.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毁:诋毁。

d.道险运艰,竟不能克克:克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b.公与戏语而不见应君乃反迎而贺

c.戏之慢上,不亦甚乎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事不当理,则愦愦矣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蒋琬“好恶存道(合乎道义)”的一组是(3分)()

①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②琬与言论,时不应答

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④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

⑤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⑥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

a.②④⑤b.①④⑤c.①②④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琬做广都县令时,经常喝得大醉,什么公务都不管。刘备有一次特意到广都考察蒋琬,看到蒋琬诸事不理,大怒,要将他治罪***死。

b.蒋琬与杨戏说话,杨戏有时不应答他。但蒋琬并不认为他的行为是辱慢自己,而是显示出了他为人实诚痛快。

c.督农杨敏曾经批评蒋琬“做事昏昏然,确实不如前人”,蒋琬承认自己“确实比不上前人”,不同意去追究杨敏的毁谤之责。

d.大家议论认为从水路进攻魏国,如果不能迅速取胜,退路十分艰难,这并非长远之计,蒋琬接受了大家意见,改变了主意。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昔偏*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为维镇继今涪水*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②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

5.d(克:攻破,战胜。)

6.c(助词,无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a项,介词,凭借……的身份。/介词,把。b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d项,连词,那么、就/连词,但是。)

7.b(②写杨戏素*简略,⑥写未能依时出兵。)

8.a(并非特意到广都考察蒋琬,而是一次外出视察时突然前往的。)

9.(1)昔偏*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为维镇继/今涪水*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

(每错、漏、多3处扣1分)

(2)①刘备一向敬重诸葛亮,于是没有治蒋琬的罪,匆忙之中只罢免他的官而已。

(得分点:雅、但、大意)

②有人把这话告诉蒋琬,主管官员请求让他们去推究其事治罪杨敏

(得分点:或、白、大意)

参考译文:

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他二十岁上与表弟泉陵人刘敏都成为当地名人。蒋琬以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刘备入蜀,升为广都县县长。刘备曾在一次外出视察时突然前至广都县,看到蒋琬诸般公务都不管,当时又喝得大醉,故此大怒,要将他治罪***死。*师将*诸葛亮为蒋琬求情说:“蒋琬,乃社稷栋梁之才,其才干不止于治理一个百里的小县。他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表面文章夸饰,希望主公深加考察。”刘备一向敬重诸葛亮,于是没有治蒋琬的罪,匆忙之中只罢免他的官而已。

刘备为汉中王,蒋琬入朝为尚书郎。诸葛亮去世,朝廷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东曹掾杨戏*格向来简略,蒋琬同他谈话,他有时不应不答。有人想在蒋琬面前诬陷他,便对蒋琬说:“您与杨戏讲话而他不答理,其傲慢上级,不是太过分了吗!”蒋琬回答说:“各人心*不一样,就像人的容貌有差异,当面应承背后非议,这是古人告诫人们注意之事。杨戏想要赞成我,但不是他的本心,想要不赞成我,又怕暴露我的不是,所以默然不应,这正是他的诚实之处啊!”又督农杨敏曾经毁谤过蒋琬说:“做事昏昏然,确实不如前人。”有人以此话告诉蒋琬,主管官员请求让他们去推究其事治罪杨敏,蒋琬说:“我确实不如前人,有什么可推究杨敏的呢?”主管官员再次陈说而蒋琬不允推究。主管官员则请蒋琬去责问杨敏说他昏昏糊糊的情状。蒋琬说:“如果不如前人,则处事不合理,处事不合理,则昏昏糊糊。还有什么好问的呢?”后来杨敏犯罪坐监,大家都担心他必死无疑,而蒋琬心中不存成见,故杨敏得以免除重罪。蒋琬的好恶爱憎合乎道义,都像这样。

蒋琬考虑到过去诸葛亮数次出兵秦川,因道途险恶运输艰难,最后都不能攻克,不如改从水路顺势而下。于是多造战船,打算从汉、沔地区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一带。恰逢他旧病连续发作,没有及时去这么做。而大家议论都认为如果不能迅速取胜,退路十分艰难,这并非长远之计。蒋琬接受大家意见上疏后主说:“过去偏*入羌,郭淮失败逃走,考虑事情长短得失,认为凉州是最重要的事情,应当以姜维为凉州刺史。如果姜维出征,与敌人对峙河右之地,为臣则统领大*为姜维后援。如今涪地水*通,可以应急,如果东北一线有战事,奔赴救援不难。”于是蒋琬退还驻守涪县。病情加剧,至延熙九年(246)去世,谥号为“恭”。

第9篇:《三国志·谯周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

原文:

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也。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身长八尺,体貌素朴,推诚不饰。

建兴中,丞相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亮卒于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大将*蒋琬领刺史,徙为典学从事,总州之学者。后主立太子,以周为仆,转家令。时后主颇出游观,增广声乐。周上疏谏曰:“昔王莽之败,豪杰并起,跨州据郡,欲弄神器,于是贤才智士思望所归,未必以其势之广狭,惟其德之薄厚也。是故于时更始、公孙述及诸有大众者多已广大,然莫不快情恣欲,怠于为善,游猎饮食,不恤民物。”

景耀六年冬,魏大将*邓艾克江由,长驱而前。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平,百姓扰扰,皆进山野,不可禁制。后主使臣群会议,计无所出。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惟周以为:“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且政理不殊,则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且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群小之心无一可保恐发足之日其变不测/何至南之有乎于是遂从周策。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

时晋文王为魏相国,以周有全国之功,封阳城亭侯。又下书辟周,周发至汉中,因疾不进。六年,至冬卒。(摘编自《三国志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译文:

谯周,字允南,是巴西郡西充国人。谯周幼年丧父,与母亲、哥哥一起生活。*后,酷爱古籍,笃志好学,家里虽然贫穷,但他不曾治理产业,整天诵读经典文籍,乐呵呵地独自喜笑,有时因而忘记了睡觉吃饭。他精心钻研《六经》,尤其擅长撰写书信,很熟悉有关日、月、星等天体的自然现象;不太喜爱诸子的文章,不全部拿来阅读;身高八尺,衣着外表简朴,诚实而没有矫饰。

建兴年间,丞相诸葛亮兼任益州牧,任命谯周担任劝学从事。诸葛亮逝世于魏国境内的*营中,谯周在家听到消息后,马上前往奔丧。不久便有诏书禁止人们奔丧,只因谯周行动迅速得以到达。大将*蒋琬兼任刺史,升调谯周为典学从事,主管州中做学问的人。后主刘禅立太子,让谯周服侍太子,后调任为家令。当时后主常常外出游玩,增加供奉音乐的人数。谯周上疏进谏道:“先前王莽败亡,群雄一起举事,占据州郡,都想称霸一方,于是贤能的人才聪明的士人纷纷选择归附自己所仰望之人,不一定看那人的势力和地盘的大小,只看他的德行厚薄;所以当时的更始帝刘玄、公孙述及其他拥有大批*队的人,多数都已占有广大的土地,然而他们都放纵情欲,懒得修德施仁,整天游猎吃喝,而不怜惜百姓的财物。

景耀六年冬,魏国大将*邓艾攻占江由,长驱直入。而蜀国本以为敌*不会马上攻来,未作守城的准备。等到听说邓艾已进入*平,百姓慌乱骚动,纷纷逃进山林荒野,不能禁止。后主刘禅召集群臣讨论对策,无人能想出妙计。有人认为蜀国与吴国,本为友盟,可以投靠吴国;有人认为南中七郡,陡峭险阻,容易守御,可以南奔。只有谯周认为:“自古以来,没有寄依别国而作天子的事,现在如果投奔吴国,一定要臣服吴国。而国家的政令和伦理不同,大的能吞并小的,这是自然规律。从这一点看,魏国能够吞并吴国,而吴国却不能吞并魏国,这是很明白的事。同样是做小称臣,哪比得上向大国称臣?与其遭受两次屈辱,哪比得上忍受一次屈辱?再说如果投奔南中七郡,就应该早作准备,然后才能有所凭依。现在大敌当前,灾祸失败将要到来,手下人的心志,没有一个可以保证不改变,恐怕出发的那一天,就会发生不测之变,还能等到您到南中七郡吗?”于是后主听从谯周的建议。刘姓平安无事,整个蜀国也因此而完好,都得力于谯周的谋划。

这时晋文王司马昭为魏国的相国,因为谯周有全蜀归附的功劳,封谯周为阳城亭侯。又下诏书征召谯周,谯周动身到汉中,因病不能前往。泰始六年,到冬天谯周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