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上册物理知识点密度笔记总结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其比值为定值。
2、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公式:ρ=m/v。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单位:*单位是千克/米3(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
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换算关系:1g/cm3=1x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它只与物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混合物质的密度应由其混合物质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决定,而不是等于构成这种混合物的各种物质的密度的算术平均值。
物质密度测量
(1)原理:ρ=m/v
(2)方法:测出物体质量m和物体体积v,然后利用公式ρ=m/v计算得到ρ。
(3)密度测量的几种常见方法①测沉于水中固体(如石块)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石块、水、细线。
第2篇:初二上物理知识点总结_质量与密度
质量与密度也作为中考的考点,质量与密度的转换公式是什么呢?重要知识点又有哪些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二上物理知识点总结_质量与密度,以供大家参阅!
一、质量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6、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
二、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这种*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三、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
利用m—v图像,可以求物质的密度;
初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质量与密度
四、密度的测量
1.测固体的密度
(1)测比水的密度大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
(2)测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细而长的针或细铁丝将物体压没于水中,通过排开水的体积,测出固体的体积。二是在固体下面系上一个密度比水大的物块,比如铁块。利用铁块使固体浸没于水中。铁块和固体排开水的总体积再减去铁块的体积就等于固体的体积。固体的质量、体积测出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1)一般方法: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
(2)液体体积无法测量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借助于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进行测量。测量方法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
b.将空瓶内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1;
c.将瓶中水倒出,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
五、密度的应用
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物质,可以求物体的质量、体积。利用天平可以间接地测量长度、面积、体积。利用刻度尺,量筒可以间接地测量质量。
第3篇:初三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v=s/t
③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m=g/g
g=9.8n/kg。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靠前定律也称为惯*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质叫做惯*。
第4篇:初三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不断努力学习,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初三下物理知识点总结,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
5、电荷在金属杆中可以定向移动,金属是导电的。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导体。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叫做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
二、电流和电路
1、电路的组成:
1)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
2)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的器件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连接电路
2、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三、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只有一条通路,逐个通过各用电器后,直接流回电源负极;切断任何一处电路,整个电路均断开;开关可以串联在电路中的任意位置,并不影响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2、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用电器之间的连接点叫并联电路的分支点。从电源两级到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两个分支点间的个条电路叫支路。切断一条支路,其余各支路仍然工作,因此,干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通断。
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代表,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
1)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2)电流从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流出。
3)估测、试触,选择合适量程
五、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
进户线:火线、零线
2)电能表:测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3)总开关(闸*开关):控制户内与户外的通与断
4)保险丝:当电路中又过大电流,保险丝熔化,自动切断电路(其保护作用)
2、进户的两条输电线中,有一条在户外就已经和大地相连,叫做零线,另一条叫做端线,俗称火线。
六、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为:c
2、比热容的单位:符在物理学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
3、应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q吸=cm(t-t0),q放=cm(t0-t),其中q为热量,单位是j;c是比热容,单位是j/(kg·℃);m为物体质量,单位为kg;t0为物体初温,t为物体末温,单位是℃
4、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很大。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很少,而干泥土的温度升高较多。因此,同在阳光照射下,内陆地区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形成了一年四季温差大,一日之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沿海地区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也小。正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室温比较稳定。有些机器工作时变热,也多用水来冷却。
第5篇:初三物理的知识点总结
把握好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会让你在物理考试中得心应手。下面的是初三物理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你!
初三物理的知识点总结
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
6.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9.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为什么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能够比较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大小。
(2)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也不能和a的像重合?
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
(3)怎么找到a的像的位置?
挪动蜡烛b直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功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有力没距离、(2)有距离没力、(3)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
3.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第6篇: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 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 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 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 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14。2 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 q 表示,单位是焦(j) 。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 1000j。 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 少成正比。 4.热值:把 1kg 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 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 或 q=qv 7.q 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 ,q 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 3(j/m3) ;m 3 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 ;v 表示体积,单位是米 8.*气的热值很大,为 q *=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 的*气在完全燃烧时 所放出的热量为 1。4×108j。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 量损失 14。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 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 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比热容用字母 c 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 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 c 水=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 的水温度升高 (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3j。 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 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
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6.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 降温;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放出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取暖。 7.发生热传递时,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 吸=cmΔt (Δt=t-t0)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 放=cmΔt (Δt=t0-t) 14。4 热机与社会发展 1.热机的种类包括有: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 、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火
-1-
箭发动机等。 2.热机的共同特点:将燃料燃烧时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然后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 械能。 3.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时,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这 四个冲程组成的。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对外做功,其 他三个冲程均为辅助冲程,要靠飞轮的惯*完成。 4.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对比 比较项目: 汽油机 ;柴油机 燃料 :汽油; 柴油 构造 :有火花塞 ;有喷油嘴 吸气冲程 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空气 压缩冲程: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 点燃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压燃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 效率 :20%~30% ;30%~45% 应用 汽车、飞机、摩托车、小型农业机械 ;载重汽车、火车、轮船、拖拉机等大型机械 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6.热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是:①大气污染;②噪声污染 7.人类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是:减少热机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控制废气排放的总量。具体 方面是:①推广使用无铅汽油;②安装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发动机(efi 系统) ;③推广新能 源汽车,如天然气汽车、太阳能汽车、电动汽车等。
初中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①摩擦起电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能量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 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2-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
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c) 。 -19 7、元电荷(e)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e =1。6×10 c 8、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拓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 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 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 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 3。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 转化为电能。 5。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 ②电路闭合 6。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碱、盐水溶液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7。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8。电路的基本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9。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 (断路); (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绝对不允许。 10。电路图:用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必须记住各种电路元件符号) 11。串联: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 12。串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开关只需一个;各个用电器不能*工作(相互影响);电流路 径有且只有一条。 13。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条支路之间互不影响) 14。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开关可以不止一个;各个用电器能*工作(相互不影响);电 流路径不止一条。 15。判断串联、并联电路的常用方法: ①分流法:观察电路中的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经过用电器回到负极的过程中,是否有分支。 如果电流有分支,则电路为并联;如果电流没有分支,则电路为串联。 ②断路法:将电路中的任意一个用电器去掉后,观察其他用电器是否能继续工作。如果其 他用电器
能继续工作,则电路为并联;如果其他用电器不能继续工作,则电路为串联。 ③电路工作特点法:观察电路中的各个用电器能否*工作。如果各用电器能*工作(相 互不影响),则电路为并联;如果各用电器不能*工作(相互影响),则电路为串联。 方法:在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时,如果电路中连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则先把电压表所在 的位置看作断路,把电流表所在的位置看作纯导线,然后再判断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3-
三、电流 (i) 1。*单位:安培(a); =10 微安。 2。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 3。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 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 到电源的两极上。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是 0。02 安;②0-3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0。1 安。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可简要归纳 成:两要、两不、两看清) 记住:要测量谁的电流,则电流表就与谁串联;反之,电流表与谁串联,则表示测量谁的 电流。 四、电压(u) 1。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但有电流则一定有电压。 2。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单位:伏特(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1 千伏=10 伏=10 毫伏。
3 6 6
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 a),
1 安培=10 毫安
3
4。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 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④在不超过电压表量程 的前提下,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 5。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1v; ②0-15v,,每 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5v。 记住:要测量谁的电压,则电压表就与谁并联;反之,电压表与谁并联,则表示测量谁的 电压。 方法:在判断电压表与谁并联时,主要观察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是直接接在哪个用电器的 两端。 6。熟记的电压值:①1 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 伏;②1 节铅蓄电池电压是 2 伏;③家庭照明 电压为 220 伏; ④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 36 伏;⑤工业电压是 380 伏。 五、电阻(r)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则电阻就越大, 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单位:欧姆(Ω); 常用单位:兆欧(mΩ),千欧(kΩ); 1 兆欧=10 千欧; 1 千欧 =10 欧。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基本*质。 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强调:电阻(r)与它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它的电流(i)无关。 5。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大小可以改变的器件。 ①原理:滑动滑片(p)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阻值。 (注:没 改变它自身的总阻值) ②作用:a。保护电路;b。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者各个电阻之 间的电压分配关系。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 50Ω,允许通过的 最大电流是 2a。 ④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被控制电路中使用(即要控制谁则与谁串联;反之,与谁串联则
3 3
-4-
表示控制谁的电流) ; b、接线柱要[一上一下" ; c、闭合开关前应把滑片调至阻值 最大的位置。 6。电阻箱:①作用和滑动变阻器相同;②原理与滑动变阻器不相同 ③使用方法:连接方式与滑动变阻器相同,连入电路的阻值大小=刻度盘指针所指数字×对 应倍数之和。 六、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强调:此结论绝对不能倒过来说。 2。公式:式中单位: i→安(a); u→伏(v); r→欧(Ω)。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 i、u、r 必须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过程(即要 满足[同一*"),才能代入公式中计算;②i、u 和 r 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 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 只是 r 的 确定式,而不是决定式) 。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 r1、r2 串联,串得越多,总电阻越大)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如果 n 个等值电阻(r)串联, 则有 r 总=nr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其原因是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实际意义:用多个小电阻串联起来代替大电阻。 ④分压作用:u1/u2=r1/r2(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压越多,反之分得电压越少) ⑤比例关系: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 率与其电阻成正比,即 w1/w2=q1/q2=p1/p2=r1/r2 u1/u2=r1/r2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 r1、r2 并联,并得越多,总电阻越小)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
电阻:1/r=1/r1+1/r2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其原因是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实际意义:用多个大电阻并联起来代替小电阻。 变形式 r=r1。r2/(r1+r2)此变形式只适用于两个电阻并联的情况,多于两个电阻并联则不 适用。 如果 n 个等值(r)电阻并联,则有 r 总=r/n ④分流作用:i1/i2=r2/r1(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流越少,反之分得电流越多) ⑤比例关系: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 率与其电阻成反比,即 七、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w):电流对用电器做的功(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 ①电功的*单位:焦耳(j)。常用:度(千瓦时)kw。h, 1 度=1 千瓦时=3。6×10 焦耳。 ②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56
w1/w2=q1/q2=p1/p2=r2/r1
i1/i2=r2/r1
③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 w→焦(j); u→伏(v); i→安(a); t→秒)。 ④利用 w=uit 计算时注意:①式中的 w、u、i、t 必须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 过程,才能代入公式计算,即要满足[同一*";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 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⑤其他计算公式:w=i rt(多用于串联电路) ,
2
w=u t/r(多用于并联电路) 常用单位:千瓦(kw)
2
2。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单位:瓦特(w)。 ②利用公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a。如果 w 用焦(j),t 用秒(s),则 p 的单位是瓦(w);
①计算公式:p=w/t=ui(式中单位 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
b。如果 w 用千瓦时(kw。h),t 用小时(h),则 p 的单位是千瓦(kw)。 c。公式中各物理量必须满足[同一*"才能代入公式计算。 ③其他计算公式:p=i r (多用于串联电路),p=u /r(多用于并联电路) ④额定电压(u 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另有:额定电流 ⑤额定功率(p 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⑥实际电压(u 实):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另有:实际电流 ⑦实际功率(p 实):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⑧用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随加在它两端的实际电压而改变。实际电压升高,实际功率增大; 反之则减小。 a。当 u
实 2 2
> u 额时,则 p
实
> p 额 ;(灯很亮,将缩短灯泡寿命,且易烧坏)。
b。当 u 实
成 正比,p1/p2=u1 /u2 ) 例如:一只标有险丝串联在干路火线上。 4。三孔插座与两孔插座的区别和连接方法: 三孔插座多的一孔与大地连接,三脚插头多的一脚与用电器金属外壳连接。 5。电笔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手必须与笔尾金属体接触(氖管发光则为火线,氖管不发光则 为零线) 6。低压电路中的触电形式:单线触电,双线触电 7。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同时工作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i 总=p 总/u)。 8。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九、电和磁 (一)磁场 1。磁*: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质。 2。磁体:具有磁*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 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4。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 极);另一个是南极(s 极) 5。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6。磁化:使原来没有磁*的物体带上磁*的过程。 7。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8。磁场的基本*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9。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0。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方向的假想曲线,不存在且不相交,用虚线表示,在磁体外 部北出南进。 11。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跟磁感线方向和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2。地磁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它们 的交角称磁偏角,我国宋代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二)电生磁
-7-
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电能生磁),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 关。 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 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 螺线管的北极(n 极)。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跟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线圈的绕法有关,且两个决定因素中只改 变其中一个时,磁场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因素同时改变,则磁场方向不变。 4。通电螺线管的*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越强;③* 软铁芯,磁*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6。电磁铁的特点:①磁*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 线圈的匝数和有无铁芯来调节;④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7。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是可实现利用低电压、 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可实现远距离*作,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8。电话基本原理:振动
→强弱变化电流→振动。 (三)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电动机。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3。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结构:定子和转子(线 圈、磁极、换向器) 。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换向器作用: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从而改变 线圈的受力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实现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互换) 。 (四)磁生电 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应用:发电机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 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结构:定子和转子(线圈、磁极、电刷) 。它将机械能转 化为电能。 5。分类: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 6。交流电:周期*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0。02s 十、实验部分 (一)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实验重点: 1。串、 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和技巧; 2。电流表的连接方法; 3。电流表的读数; 4。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 (二) 测量串、 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8-
频率:50hz,
1s 钟内改变电流方向 100 次
7。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实验重点: 1。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和技巧; 2。电压表的连接方法; 3。电压表的读数; 4。 串、 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 (三)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 系。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实验重点: 1。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实验结论不能倒过来说; 3。滑动变阻器的在两个实验中的不同作用: ①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②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保护电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四)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i=u/r) 实验器材,电路图如图所示, 注意:实验之前应把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大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被测电 阻两端的电压;实验中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变型题目: ①[伏阻法"测电阻 其中 ro 的最大阻值已知 基本方法步骤:先把滑片(p)滑到 a 端,记下电压表的示 数(u);再把把滑片(p)滑到 b 端,记下电压表的示数 (u1);ro 两端的电压
为 u2=u-u1,电路电流为 i= (u-u1)/ro; 则 rx = u1ro/(u-u1) 其中 ro 的最大阻值已知 的关
②[安阻法"测电阻
基本方法步骤:先把滑片(p)滑到 a 端,记下电流表的示 数(i1);再把把滑片(p)滑到 b 端,记下电压表的示数 (i1);电源电压 u = i1×rx = i1×(rx+ro); 则 rx = i1×ro/( i1-i1)
(五)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p=ui 实验器材,电路图如图所示: 注意:本实验不能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实验之前应把滑 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大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小灯 泡两端的电压,使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分别高于、低于、等于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同时比较亮度的变化。 (六)探究电磁铁。 实验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实验器材,电路图如图所示: 注意:实验中是通过观察电磁铁 吸引铁钉数目的多少变化来判断其磁*强弱的变化; 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9-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汇总 1、欧姆定律: i
u (变形公式:u=ir r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2、电功: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 w=
u2
u 即伏安法求电阻原理 ) i l r ρ s w= i2 rt (一般适用于纯电阻串联电路) r
r
t (一般适用于纯电阻并联电路)
w (适用于所有电路) t
p= i2 r (主要用于纯电阻串联电路)
3、电功率: p=ui=
u2
p=
r
(主要用于纯电阻并联电路)
4、焦耳定律: q i2 rt (当电路为纯电阻电路时 q=w) 注:纯电阻电路即为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电路 5、看铭牌求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 i
家庭电路干路电流:i=
p总
u
p u
看铭牌求电阻: r
u2 p
6、串联电路:i=i1=i2 7、并联电路:i=i1+i2
u=u1+u2
r=r1+r2(r=nr0)
r1 u1 w1 p1 q1 r 2 u2 w2 p2 q2 r1 i2 w2 p2 q2 r 2 i1 w1 p1 q1
p p1 p2
u=u1=u2 (纯并联电路)
1 1 1 (r r1 r 2 ) r r1 r 2 r1 r 2
r
1 r0 n
8、公共(适用于串联或并联电路) : w w1 w2
2 p实 u 实 9、 2 p额 u 额
q q1 q2
(特例如:实际电压为额定电压的一半,则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的四分之一)
n 3。6 106 j m 10、 p t
(用电能表测用电器实际功率;公式中 n 指用电器工作时电能
表的实际转数、m 指消耗 1kw。h 的电能时电能表的转数、t 指电能表转 n 转所用的时间)
- 10 -
11、在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与定值电 阻的阻值相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 12、 两灯泡串联, 电阻大的灯泡较亮 (p= i2 r ) , 两灯泡并联, 电阻小的灯泡较亮 (p=
u2
r
)
①两灯泡串联时求电路两端能加最大电压,电路电流应取两灯泡中额定电流较小的电流值 u 最大=i(r1+r2) ②两灯泡并联时
求干路中最大电流,电路两端电压应取两灯泡中额定电压较小的电压值 i 最大=u/r1+u/r2
- 11 -
第7篇: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_物理知识点大全
小编知道大家学完之后,就会将知识点还给老师了。为此,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_物理知识点大全,希望大家可以更快的学会哦!
能量与做功
1、做功
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w=f·s
单位:在*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1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n·m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4、机械功原理
⑴使用机械只能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⑵机械功原理是机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机械中的体现。
5、功率
⑴功率概念: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⑵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⑶功率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符号表达式:p=w/t推导式p=fv(f单位是n,v单位是m/s)
⑷功率的单位:在*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是焦耳/秒,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1w=1j/s
6、机械效率
⑴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
⑵公式:
⑶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w=gh。
⑷额外功(w额外):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⑸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w=fs。
⑹总功等于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用+w额外。
7、“能量”的概念: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⑴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⑵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⑶**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8、内能与热量
⑴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⑶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⑷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⑸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⑹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⑺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⑻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⑼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⑽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⑾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⑿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⒀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②q放=cm(t0-t)=cm△t降
⒁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9、内能与热机
⑴燃烧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⑵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或者q放=qv;(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有时候气体的热值可以用q放=qv计算(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立方米;v是体积,单位是:立方米。)
⑶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⑷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飞轮转2周。
⑸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⑹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电学初步
1、静电现象:
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⑹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
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⑵连线要横平竖直;⑶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⑸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
(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⑴路径法⑵拆除法⑶支点法)
3、电流
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⑵电流表的接法: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注意:①在不超过最大测量值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小的量程测量,对于同一个电流表来说,量程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②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用最大的量程试触,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量程。)
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电压
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原因.
⑴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电压2v;我国生活用电电压220v;对人体安全电压≤36v。
⑵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5、电阻
物理学中把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电阻的符号:r
⑴电阻的单位:欧姆;符号:Ω
⑵单位换算关系:1mΩ=1000kΩ1kΩ=1000Ω
6、电阻相关特*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⑴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⑵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⑶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⑷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7、电阻分类
保持阻值不变的电阻简称定值电阻。可以调节变化的电阻简称可变电阻
8、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⑴金属杆:金属杆的电阻很小,其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
⑵电阻丝:圆筒上缠绕的是表面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其阻值较大,标牌上所标的“50Ω”即指电阻丝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
⑶滑片:滑片可以在金属杆上左右移动,滑片的上部与金属杆相连,下端通过电阻丝的接触滑道(刮去绝缘层的部分)与电阻丝相连通。
⑷接线柱:有四个接线柱,一上一下接入电路时,能起到变阻作用。连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⑸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9、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公式:i=u/r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式:u=irr=u/ir
10、欧姆定律意义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决定”这一制约关系。
11、伏安法测电阻:
把导体接入电路,使导体中通过电流,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再用欧姆定律公式算出灯泡的电阻。
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的单位:*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q=it(q是电量);
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常用单位有:千瓦
8.计算电功率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
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u0时,则p<p0;灯很暗,
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第8篇:初三物理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一、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扩散: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三、扩散现象说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四、热运动: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五、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第9篇:物理知识点总结
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通过上面对声音的传的讲解,相信同学们对此知识点可以很好的掌握了,希望同学们认真参加考试。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厚。2、凹透镜:边缘厚,*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透镜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下面是对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讲解,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像距(υ)像的*质应用
u>2ff<υ<2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
u=2fυ=2f倒立等大实像(实像大小转折)
f<u<2f>2f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
u=f不成像(像的虚实转折点)
u<fυ>u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上面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考试成功哦。
中考物理知识点:眼睛和眼镜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是对眼睛和眼镜内容的知识学习哦,供大家参考。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上面对眼睛和眼镜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物理知识,争取做的更好。
中考物理知识点:照相机和投影仪
下面是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内容知识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照相机和投影仪
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以上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吧。
中考物理知识点: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学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很熟悉吧,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在物理中的应用。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