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登鹳雀楼》原文及赏析
古诗《登鹳雀楼》原文及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登鹳雀楼》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一】
这是一道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作者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
说到“著名诗人”,并不是说他做诗很多(比如清朝某位明君一生写诗四万,我们也不称其“著名”),而是说他做的诗非常“经典”,现存其六首诗当中,便有两首顶级绝句,除了《登鹳雀楼》之外,还有那首《出塞》(又名《凉州词》),都是妇孺皆知的名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寥寥十个字,便勾勒出一幅雄浑壮美的山水图画。其气象毫不亚于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付回”;而其笔法的“随意”、“直白”,又能和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相比。《红楼梦》四十八回,香菱论诗道:“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我们有时习惯于另辟蹊径、故作高深,反而把诗句弄得不伦不类、生涩怪病。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来时的路。唐诗的高明就在于它的自然和率真!自宋以后,诗词中强用生词的、狂用典故的,比比皆是,但纠其实质却十分苍白,还不如一位老农直来直去一吼一哭来得快活!
以至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纳兰词时这样讲:“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诗贵在清新自然。“汉人”玩儿惯了文字游戏,反而不如“满人”的“返璞归真”了。(当然这话有点绝对)。
而《登鹳雀楼》的高明之处,更是在于结句,不经意间引出了“登高――望远”的哲意来。哲理诗在宋代比较流行,很多文人做诗也力求挖出哲理来,然而“相请不如偶遇”,与其刻意地“编排”,不如自然的流露!
【赏析二】
鹳雀楼早已不存,故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西面,黄河中的一个小岛上,高三层,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水,为唐代登览胜地。许多诗人都曾登临赋诗。畅当这首诗在宋代曾获很高评价,与王之涣同题名作并举。
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感觉来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有意趣。从思想境界看,则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而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中条山脉西接华山。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这二句与前二句一气相贯,既以显出楼高望远,更以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宋人沈括称赞这诗和王之涣诗都“能状其景”(《梦溪笔谈》)。但景以情见,物由志显,能状壮阔山河,正因诗人胸怀高尚。这诗和王诗都是这样的情景交融的好诗。由于时代、遭遇、处境的不同,因而两诗的意境不同。王之涣是盛唐诗人,而畅当则是经历战乱的中唐诗人。他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进士擢第后,仕途淹滞,有志不骋,也曾隐游,“拙昧难容世,贫闲别有情”(《天柱隐所重答韦江州》)。他自视清高,志不苟俗,又不甘困顿,有一股冲决樊篱的激情。因而登临赋诗,抒怀励志,瞩目高远,激情迸发。从当时历史条件看,应当说,这诗的思想内容是进步的。而这种励进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可取的。
【赏析三】
王之涣,字季陵,很有才华,他一生游历过许多地方,而且还到过祖国的边疆地区。他的诗作感情充沛,气势雄浑,很受人们欢迎,常常“传乎乐章,布在人口”(谱上乐曲流传,活在人们口头上),可惜流传到现在的太少了,只有绝句6首,《登鹳雀楼》就是其中之一。写的是登上鹳雀楼眺望所见的景色和感受。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的黄河边上。登楼远眺,视野极为开阔。此诗乃作者登楼而作。那是一个日落前的傍晚,诗人登上鹳雀楼,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渐渐西沉,而黄河自远方奔腾而来,又滚滚地向大海奔去。
诗的前两句很精彩,写登高所见:极目远眺,辽阔的高原的尽头,日头傍山,就要落下去了(主要写天空);湍急的黄河,波涛里闪烁着落日的霞光,欢快地奔腾着,好一派气势磅礴的画卷(主要写河流)。两句有静有动,从大处写起,描摹入神。
实写几笔之后,作者施展联想的才能,陡然宕出新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眼前的景物阔大壮美,已是异常迷人,但是祖国山河气象万千,神州景色万紫千红,要想饱览美景迭出的万里江山,就必须再登上一层楼,站得更高些。写到此处,嘎然而止。登上更高处,观赏到何种景物,作者却是点墨未着,只是唤起读者去想像。
诗人从实写引出虚写,构思高超。随着读者经历见闻的不同,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构成的画面上,每个人的脑海里,都会展现出自己可以联想到的、最美丽的各种各样的奇景异色,那画面是用多少具体的描绘都难以反映出来的。同时,在这两行诗中,作者写出了这样的一番道理:站得越高,望得越远。这便使诗句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被后人广为传诵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