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文言文翻译

综合 2024-09-11 12:17:59

银烛文言文翻译

《银烛》写了两个人物,一是丰庆这个人为官清廉,为人所敬仰;二是某县令是个贪官,人们对贪官当然是嗤之以鼻。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银烛文言文翻译,仅供大家参考。

银烛

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某墨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庆佯曰:“试爇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注释

1、明天顺间:明朝天顺年间

2、为:担任

3、部:规定,程序

4、行:巡视,考察

5、墨:贪墨,贪财

6、爇(ruò):点燃,焚烧

7、辄(zhé):就

8、顾:对

翻译

明朝天顺年间, 丰庆担任河南布政使一职,按照成例巡察各县,有一个地方的县令是个大贪官,听说丰庆要来了,十分害怕,就把银子熔铸成蜡烛的样子送给丰庆,丰庆先前并不知道这是银子,后来才知道不是,一会,侍者来拿蜡烛,丰庆故意说:"点燃蜡烛。"侍者说:"点了,可是不能燃"丰庆笑着说:"不能燃怎么能当蜡烛呢?"仍旧把它装在先前的筐子中,第二天,全部还给县令,并对县令说:"你送的'蜡烛不燃,换成能燃的吧,从今后千万别再这样了。"县令出来后,更加害怕了,就辞官走了,丰庆也没有把这事告诉别人。

启示

人生在世,都会面临很多诱惑。无论做官,还是经商,还是做学问,它们都会不期而遇。所以,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远离那些容易让自己蒙受诽谤的事情和人物,才能保持自己的名誉。丰庆不直接揭发县令的行贿之举,反而给对方留下了面子,让他主动辞职,也不失为是做事讲究方法的表现。

阅读习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丰庆为河南布政使( )

(2)顾谓令曰(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汝烛不燃,易可燃者

3.县令饰白银为烛以献的目的是

4、联系全文分析,丰庆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做,担任 (2)说,对说

2、你的蜡烛不能够燃烧,换可以燃烧的

3、希望丰庆不要追查他的贪财行径,保住官位

4、他是个清廉正直的人,是个做事讲究方法策略的人(是个照顾别人面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