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

综合 2023-11-25 10:12:19

王立群读史记

  王立群读《史记》64_秦始皇27:集权皇帝-王立群

  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称谓在以前都称王。被人堂而皇之地用过。于是一个新称号诞生了。于是皇帝出现了。

  一天,嬴政坐在大殿上,接到使者的消息,说齐田建愿意做五百里地的封君,举国投降。不战而降缩短了,为齐王的愚昧而好笑。大臣们听到使者汇报,都在高呼万岁,嬴政向大臣们提问,天下大定,不能再叫秦王了,该叫什么呢?说完,无声。手下大臣商量后,向嬴政报告,古代有名的莫过于三皇五帝。天、地、泰三皇,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尊贵的莫过于他们,而地盘比我们小多了。所以,一块儿商议,建议改称泰皇,嬴政讲去泰留皇,留帝,叫皇帝。自己拍板。大臣说,所有命令叫制书和诏书。本人自称朕。这个定下来提了第二个。

  过去要根据先王表现概括一下,叫谥,这个做法不好,是后代君王议论前代,这儿开始不要谥,我叫始皇帝,下边叫二世三世直到万世。从此后历朝历代再也没人改变称呼。这种做法表现心理是头脑开始发热了。前三十五代没有完成的事他不到十年完成了。他觉得可以传之万世,不可能改朝换代了,不允许后代议论是取消了后世的任何批评。称文武都有一定标准。

  为什么这样?制、诏,陛下,亲属太上皇后太后,皇后,还有相关的礼仪制度,为什么在统一后立刻为自己正名呢?三点:一正名;二神化;三圣化。正名,帝王都重视正名,先秦诸子非常重视正名,名不正言不顺,这是大事了。统一天下后,就是要定一个称呼。神化,称帝过程,就是树绝对权威的做法。皇,天人之总称;帝者天号,这两个神圣的字拼在一起,是神化自己。圣化,皇帝意识强烈的帝王。把自己放在一个至尊至圣至大的位置上。一以龙自居,这是民族文化的象征,这是神物,是民间百姓对皇帝的俗称。秦百姓称他为祖龙。临死前,叫今年祖龙死,传到他耳中,谶,脸沉下来,好久没说话,他说祖龙,人之先。垄断心态,他以后只有皇帝才能称朕,表现的正是他惟我独尊的意识。所有权力控制在一人手中。根本目的是加强控制。

  夺了周朝江山,如何向天下人解释呢?这存在一个问题,为自己寻找合法依据。历代帝王玩四种把戏,一是符谶、德运、传国玺、封禅。要么全做,要么做几条,证明自己合法。秦始皇怎么做呢?一是,没有出现祥瑞,说五百年前,打猎打到一条黑龙。德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奉天承运,是奉天命,承德运。德运是战国时形成的哲学学说。由阴阳发展到五行,把每个王朝与金木水火土相配,秦说成是水运的王朝。齐国邹衍提出的,王朝更替,是五行相克的结果。周是火,秦是水,又与五色相配,水配黑,再与东西南北中相配,水配北,秦说是水取代了火,北冬黑,取代了周的夏南红。所以,《英雄》上始皇衣服主色调是黑。不懂五德只看热闹。规定水运王朝,主六,水是阴,火是阳,水运王朝,以为吉,八卦中尚六,车要六尺长,三十六郡,这是德运说,玄乎。用这种说法来论证自己的合法性。当时人们信它。大家承认了他。传国玺,秦昭襄王想换和氏璧,把赵灭了,到手了,让李斯写了八个字,刻成了传国国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个重要。传国玺,看得见,摸得着,这个成了物质化的表现。每个当皇帝的人都想得到传国玺,到宋代才丢了。第四个,封禅,在泰山顶上祭天,梁父山祭地,同时举行。二十八年,前219年,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只有易姓而王的人,治理天下太平的人可以,其他人不能。这些一块来搞,证明自己的合法。证明自己是奉天承运的,其他人不要学,想夺走,不合法。只有我一人是的。

  皇帝继位考虑的是巩固江山,目的从舆论上完成对天下统一。

  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在政治上高度统一,不允许纷争,用五德说自己的合法性。思想上不行,还要从组织上保证天下统一。灭完六国后,丞相王绾提了建议,三个国家太远,不好控制,建议封你的儿子做诸侯王,交给大臣们议论,一边倒,赞成。只有一个反对,李斯,廷尉,道理是,刚开始封你的儿子,血缘近,不会闹矛盾,越传越远,几代后,远了,就要争地,争权,这是周天子闹的原因。还会走老路,所以不能封,只能实行郡县,三十六郡。郡县制产生了。

  最早的郡是产生于晋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到战国时县比郡低,七雄都设立郡,再在下边设县。秦从商鞅后就合并成邑。郡县制从组织上保证了绝对权力。太守县令由皇帝亲自任命,不能世袭,保证皇权的权威。中央政府实行三公九卿制。

  王立群读《史记》65_秦始皇28:统一制度-王立群

  (秦始皇在文化上控制天下,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统一文字,战国时期天下的文字,不但各国的政治、经济是分裂的,文字也不统一,我这里边拿了一个表,这个表上写了两个字,上面这一行都是马匹的马,大家看,这是齐国的马,楚国的马,燕国的马,韩国的马,赵国的马,魏国的马,写法都不统一。第二行是安全的安,这六国的安全的安的写法,也不一样。这个文字的不统一,是因为异体字、简化字太多,随意简化,随意地写一个同音字,这样一来导致文字不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他把文字统一了,统一以后天下的马,都写成这个了,安全的安,都写成这个了,这两个字是小篆的马和安。这说明,在战国时期,六国的文字差异很大。

  文字的差异就带来了一个大问题,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呢?文字的混乱,甚至于达到不可辨认,这就麻烦了,假如秦始皇下了一个诏书,秦始皇的诏书用秦国的文字写,到了赵国不认识,到了韩国不认识,你说这皇帝的诏书怎么贯彻?所以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原因是两大原因。第一,文字本身混乱。第二,便于政令统一,这是最重要的目的了。其实秦始皇他统一文字,他的根本出发点还是为了巩固统一,你别秦始皇弄个“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人家连这八个字都看不懂,你还谈什么天下统一?就无从谈起。所以,文字的统一是政令统一的前提,而政令的统一又是保证国家统一的必要措施。所以秦始皇在文字上下了很大工夫,要统一文字。那么,秦始皇究竟是怎样统一文字的呢?他又是怎样统一度量衡的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第二十八集《统一制度》。)

  政治与组织上保障帝国的统一,这么大地方肯定要考虑能不能控制得住。

  文化与经济上呢?文化上,重要措施是统一文字,涉及三方面,一为什么?二用什么来统一?三怎么样看待这件事情?前提是文字的混乱,战国时期天下文字也不统一。是因为异体字简化字太多,随意性大,导致不统一。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带来一个问题,达到不可认。一文字本身混乱,便于政令的统一。政令统一是天下统一的必要措施。

  第二个,怎么统一呢?一、把六国文字一道命令一下子废除,制定统一的文字标准。只能用手写,必须下令废除,再制定。有重要记载,《说文解字》东汉许慎,在书中写有序。“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大致说要统一文字,罢了不同的文字,然后写了三部标准的字书,现在都失传了。能看到的只有在巡游时的刻石,碑上的字都是李斯写的。泰山上的刻石,小篆,整齐漂亮,不好写,不好认。许多出土的简上看到的字不是小篆,而是秦隶,有些人认为既用了小篆又用了秦隶。两者区别小篆整齐和谐,但写起来麻烦。隶书简洁,蚕头燕尾。

  秦始皇用小篆,我觉得一是说文上说的,二是刻石,都是小篆,只能说明用小篆统一的。为什么能挖的却是隶书?一种说法主张的是两种兼有;我的看法是用小篆失败了,大体上发展是这样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文字就为了交流,有没有生命力取决于是否便于书写和认。我觉得小篆虽然漂亮但不好用,就出现了隶书。

  第一,什么是隶书?西晋有人写过叫程邈的人做劳役时发现用小篆非常难写,就发明了代替他的隶书,被秦始皇发现了,赦免了他,所以叫隶书,我不赞成,隶是隶属的意思。是简便书写的形式。隶属于大篆,在书写过程中改造大篆。我们今天提出的说法在学术界也有少数人主张,但我觉得符合实际。秦代早就有了隶书。例子八零年在四川发现的青川木椟,是一个文告,一个“三”字一个“而”字与今天的隶书接近得很,说明在秦武王时期就出现了隶书体,统一文字的作法对,但犯了错误,不用最好写的,而是用最华美的去统一。漂亮却不实用。所以,秦始皇推行小篆,却没有被百姓接受。秦始皇爱美,连文字上也有表现,出发点好。文字流行有规律,从俗从简。违背这个,就不去用。

  要肯定统一文字功不可没,主观加强统治,客观上大大加强了思想的统一。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地方太大,方言众多,听不懂,幸亏有文字,全能懂。就弥合了方言带来的障碍。文字成了跨越时空的载体,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凝聚有巨大力量。采取华美的,没采用简便易写的,结果失败了。倒是隶书通行天下。在秦代没有真正完成,在汉代真正完成了。小篆就成了中国文字书写中最短命的一种,流传的时间最短。原因在书写工具上,毛笔,传说是蒙湉发明的。隶书取代也是因为书写工具。现在圆珠笔也不好写。

  经济上呢?统一货币度量衡,战国时有布币刀币秦半两金币多种,不统一怎么交换?还有一弊端,谁都可以造,秦始皇实施两点,制造收归国有了。汉景帝时出现叛乱,就因为吴王可以造币,秦始皇只允许国家发行,把全国货币统一成上币黄金和下币秦半两的钱,全国统一了,掌握了国家命脉。统一货币上非常成功。既实用,放在哪儿都行,还因外圆内方符合哲学观点。立即通行天下,光靠权力推行,不行。文字要好写,钱币要实用。统一度量衡是三种量具,度量长短,量容器,量重量。尺子战国传了四把尺子,22.3cm,22.5cm,22.7cm,23.1cm。混乱得很,所以战国时的度不统一,留传下来的都不统一。量具名称大小不一,各国不一样。秦始皇看到这一点带来两大弊端,交换无法进行。收税怎么收?不统一,就不公平,肯定得统一才行。便于交换向国家纳税。这是必然的。以后都是23.1cm。秦始皇的剑是七尺长,就可以知道多长了。

  这些都是为了巩固刚刚统一的国家,对中央集权的帝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王立群读《史记》66_秦始皇29:万里长城-王立群

  (秦朝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肇始,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作为秦朝的缔造者秦始皇,他废分封,设郡县,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开创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文明”,因此秦始皇给后世留下了 “千古一帝”的美誉。然而修建举世瞩目绵延万里的长城,却给秦始皇带来了毁誉参半的历史评价:有人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保障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因此长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有人认为修长城反映了秦始皇的暴政,那一块块浸有民夫血汗的城砖,就是秦始皇蹂躏百姓的一个历史印记,民间传说中的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就反映了人们对秦王朝暴政的痛恨。而据史书记载,这个给秦始皇后世带来巨大影响的长城,它修建的起因其实就是源于一个人的一句话,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秦始皇为什么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修建万里长城呢?

  长城像一条巨龙绵延上万里,它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长城不愧是世界上罕见的建筑奇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的劳动力来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而且那个时代没有任何机械,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因此有人认为,长城的修筑记载了秦始皇蹂躏百姓的一个重要证据,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就反映了当时修筑长城劳役的残酷,寄托了人们对秦王朝暴政的痛恨。那么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究竟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这个故事与秦始皇的暴政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呢?

  通过王立群教授的介绍可以看出,历史上孟姜女哭的并不是秦长城,而是山东的齐长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其实与秦始皇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这个源远流长的民间传说,也反映了我国历代广大劳动人民对于封建官府政不惜民力,给人民增加过重负担的忿怒与抗议,只不过把矛头的焦点都对准了秦始皇修万里长城。那么我们抛开民间传说,又该如何历史地看待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第二十九集《万里长城》。)

  秦始皇为帝后多次在各地巡游,目的多,其中前215年,第四次巡游后,他在等一个人方士卢生,卢生要来向他汇报,找长生不老药,等了好久,卢生来了,看他拿出什么药带的是书。书上有重要的话,亡秦者胡也,提供了两点,一秦要灭亡,二是胡来灭,秦始皇震惊,断定是胡人,匈奴。据说因为这一句话来修万里长城。这成了中华的象征。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首先这有触动,这是他信任的方士。书上的话他深信不疑。带来的刺激太大。王朝国运的终结,是担忧的。我觉得还有蒙带三十万大军也表明了匈奴对他的威胁。说这个民族儿能骑羊,引弓射。小时就能骑羊背上就能射,再大点就能打猎了,成年了就是射箭极精的人。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善射,对农耕民族来说威胁极大。秦赵燕都与匈奴交界处修了自己的长城,秦始皇兼并六国过程中,赵燕顾不上匈奴了,秦也顾不得匈奴,统一六国时其实匈奴趁着混战,占了河套阴山等地。这也应当是秦始皇决定修长城的重要原因。蒙恬主持这件事,北逐……,秦代长城西边是从甘肃临洮到辽东,四年修成,快。利用了旧长城,西段,用的是秦的,中间用赵东边用燕国的。

  汉到明历朝历代都在建,今天看到的是明代的。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军事效应是不可低估的。在保护农耕民族的同进,百姓付出了巨大代价。罪犯民工军人都要参加,死不少人。有关长城死亡人数较多的记载是郦道元水经注“死者相属……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秦代民谣说生男孩掐死,生女儿好好喂养,长城是用男儿尸骨堆就的。

  孟姜女的故事原型是《左传》中一段记载,原话与修长城无关系。杞梁,作战死了妻子见到了齐王,她不答应在路边祭奠,要到家里去祭。这里的杞梁妻,是齐国一个大夫战死与长城无关。后来的《礼记》记载发生了变化。曾子记载时有评价,其妻迎其柩,哭得厉害。到汉代,又演变了,一个大学者刘向,和儿子刘歆第一次大规模整理中国图书,叫老百姓献书,刘向负责整理。《烈女传》《说苑》中都有。“其妻闻之而哭”,城崩了。这是第一个新的细节。先把丈夫陈尸城下,哭崩了,然后葬了,自己投水而死。增了殉情自杀的事。这时还不叫孟姜女。唐代又变化了。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这个故事。一个是敦煌发现的,曲子词中出现了“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说她们是一个人。可以断定最早的是唐代。还有送寒衣的情节。第二个变化是,唐诗歌盛,诗僧,贯休,写过《杞梁妻》“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匈奴,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写了死了许多人,一边筑城一边筑人。杞梁妻子哭得崩了城,再哭把丈夫的尸骨从城里崩出来了。哭倒长城骂倒秦。直接与长城对等起来是唐代,这完全是民间故事与文献不同,至少,一史书没有记载哭长城的事。二谁也哭不倒长城。汉代著名学者王充,说“夫言向城而哭者,实也,城为之崩者,虚也”,批判了这一点。但这是真实的民间故事。各种民间文艺都有,老百姓都爱听。民间故事看作民间舆论,可以看出:秦始皇是暴君;修长城是暴政;老百姓对暴政极其反感。出现这个故事是老百姓没有话语权,这个故事刚好提供了一个平台。这是一个文化现象。几个人都是文化符号。秦始皇是中国封建史上一切暴君的代表,长城是一切文化暴政的符号,孟姜女也是反暴政的符号。

  怎么看待万里长城呢?首先修长城击匈奴是巩固的一项重要措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没有停止战争,派五十万打百越,征百越用了五十万军队,完成统一后动用八十万南征北战,这是一个整体,都是巩固江山的一个步骤,把楚国灭了,并不是南国界线,应该到海边。这时候,都是秦的版图,都是继续完成兼并后对国家的统一大业中。还修了直道和驰道。南北的叫直道,是与长城对应的,是交通线也是运兵的快速通道,是调兵的快捷途径。驰道更大,有通往多方向的,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四面八方的公路网。有些地段类似火车,是马拉的。许多办法只为巩固帝国。

  第二点,集权皇帝,工程皇帝,统治十二年中修长城,修皇陵,修宫殿,大兴土木,全国到处是建筑,所有的划分为两类,一类为个人,生前与死后享受,应批判,另一类,有利有弊,民不聊生,却确实对抵御有功。长城与皇陵相比应该有积极意义。

  元清不修,其他都修,明代最厉害。要是没作用,谁愿意修成这样的?

  王立群读《史记》67_秦始皇30:生死茫茫-王立群

  (当秦始皇自称皇帝,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之时,一个新的苦恼也出现在他的面前。那就是死亡。人有生老病死,这是谁都不能回避的问题,秦始皇也不例外。而面对着自己巨大的成功,秦始皇不甘心自己最终死亡的结局,他要寻找长生不老。于是一场闹剧就上演了。那么在这场闹剧中,谁是主角呢?他们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

  这和秦始皇第二次巡游有关,在他第二次巡游的时候,他遇到一个人,这个人几乎改变了秦始皇的后半生。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徐福。徐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一个方士。

  那么徐福为什么能够深刻地影响秦始皇呢?因为徐福他向秦始皇介绍了在他看来一个闻所未闻的一种新文化,就是神仙文化,也就是神仙思想,那么什么是神仙思想呢?就是在战国时期开始流行,在中国的齐地,也就是山东沿海一带流行着一种思想,就是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是仙人,这种人是永远不会有死亡的。而一般的人,我们是必然有死亡的,而一般的凡人如果吃了仙药,也可以成仙,这就是神仙思想。所以,一听说吃了仙药可以成仙,秦始皇特别感兴趣。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在人间可以说是无所不能。但是让他惟独感到遗憾的就是不能避免死亡。所以当秦始皇听到徐福的神仙思想时,他顿时觉得眼前一亮,长生不老不正是自己现在最大的心愿吗?那么当秦始皇达到痴迷状态时,他会做出什么事情呢?

  秦始皇为长生不老,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由于史料的局限,我们不知道秦始皇追求长生还有哪些有意思的故事。但是我们知道,秦始皇在接受徐福神仙思想的同时,就派徐福出海寻药,那么接受了这个“艰巨”任务的徐福会给秦始皇带来什么消息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第三十集《生死茫茫》。)

  面对大好河山,锦衣玉食,当然想永远活下去。徐福灌输了长生不老的思想,形成了著名的徐福东渡,成了著名的航海家。

  秦始皇是一个巡游的皇帝,执政时曾五次巡游,第二次是在第二年,外出去东巡游,影响极大。到泰山举行封禅,遇到了一人,改变了他一生,这是徐福。他是一个方士,方术之士,是懂得阴阳五行神仙学说的人。徐福为什么能深刻影响呢?他向秦始皇介绍了闻所未闻的文化,神仙思想。这是战国时期流行的齐地流行的一种思想,认为一种仙人,永远不会死亡的。我们是死亡的,如果吃了仙药也可以成仙。这在统一中国前在齐国一带流传。秦始皇没有听过,他觉得眼前洞开一个新天地,诱惑太大。秦始皇特别感兴趣,齐地产生思想,一是海市蜃楼的影响,这是独有的光学现象,当时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就以为是神仙世界。秦国看不到这一点。二是五行学说。齐邹衍提出五行说,五行相生相克在齐地也流行得早,按这个理论,齐地主生的,让人想起长生。三是三神山,齐地流传蓬莱方丈瀛州等三座山,曾在海上寻找过,这也是海市蜃楼。山有有仙药,可遇不可求,可见不可登。第二次东巡来到齐地,登泰山,遇到徐福,介绍了这些,影响非常大。人间无所不有,惟独是死亡,让他忧虑。这说明他至高至上至尊,只有死亡不能免。感到一把利剑是死亡之剑,只有神仙说可以解除。秦立即达到痴迷的程度。

  表现是第一立即答应到海上寻找三神山的要求,要船要人要钱替你找仙药,他可不是好忽悠的人,徐福一番话说动了他,在二十八年派他出海。在入海后,寻找到第二个信任的方士卢生,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到卢生时是一批人,都从秦始皇那儿得到财政补贴,找仙药,第三点自称真人。朕曾被他垄断,九年,到了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下诏书,“自谓真人,不称朕”。这说明秦始皇思想重大转折了。真人是什么?卢生兜售的,就是仙人,进到水里不沾水,进到火里不灼热,能腾云,长生不老,这四大特点,他最看重的是长生,所以,改称真人。

  卢生说找不到仙药,是从中作梗的,是物有害之者,是恶鬼,不除,真人见不到,向他提出第三个观点,要除恶鬼,这时秦始皇完全相信这一套,卢生提出办法,一定要在居住的地方不让别人知道。否则恶鬼跟着来了。秦始皇完全相信了。他奢侈得很呢,有二百七座照六国建造的宫殿。如果在地下穿过,就谁也看不出,想法从空中连接起来,叫复道。工程浩大,秦始皇觉得这样做就避开了恶鬼,下三道命令:京城宫殿一律相连,泄露住处的斩无赦。第一就杀随从,宫殿间复道,看见李斯,从下边过。车多人多,不满意,说了几句,过了一段又看见了,清装了。意识到有人透露给李斯了。于是,查那天有谁,问中间谁泄露的,不敢承认,没有的肯定不会承认,结果没有一人承认,一怒,全部杀光。传出来后,以后再说没有一个人传外了。

  第二件事,花精力求仙,一直找不到仙药,徐福好多年没消息,其他方士出各种点子,整天到处躲着住,卢生说还有恶鬼,他后来说手下博士说《仙真人诗》,可以看出对真人非常仰慕,每到一处都唱这个歌。第三件事,是曾经下过一道令,把腊月改日子,这一个月要腊祭,秦把它改为嘉平。因为当时有一个叫茅的人,曾祖父成仙了,成仙前就流传一首诗“神仙得都茅初成,驾龙上升入泰清,时下玄洲戏赤城,”要学我的话,要把腊改成嘉平。说明求仙的心情多么迫切呀。

  到了三十七年,临死前第五次巡游,在齐地遇到了徐福,回来了。从秦始皇巡游改变其人生观隔了九年。拜见秦始皇,说找到了三仙山,遇到了一个麻烦,大鱼老添乱,挡着船,靠不了岸,派一个弓剑手,射那个鱼,马上派人送回来。高兴得很。本来恼火,现在高兴了。信了,对他没有惩罚。一生中遇到的方士中最高明的一个,从他兜中忽悠了两次,要得更多。当天晚上,梦见与海神打仗,找博士做梦,轻易出现不了,又提到大鱼,他立即准备弓剑,走海路,要亲自射大鱼,竟然碰到了条,真射死了。对徐福非常相信。有另一个传记记的有一点不同,说徐福到神山见到海神,问是不是派来的,是西土皇帝求药的,说给礼品太少了,只能看不能要。要童男童女,要百工,就给仙药,给了三千人,百谷种子,记载影响极大。据说,带着这些人住下来,长大了结婚了,称王了,不回来了。成为中外交通史上的热点。是从哪里出海的,去了哪儿,有两种说法有人说避秦难,徐福要童男童女,完全具备了海上移民的条件。在秦始皇的支持下,搞大规模的移民,说日本人是徐福的后代。

  这是第五次大巡游。一走,没有消息,秦始皇死了,没有人再查徐福了。去了哪儿,自己去研究。最成功的神仙学家是徐福。这是高手,骗了秦两次。秦始皇信呀,要不信,能吗?他什么都不缺,只缺长生。

  难道人生必死也不知道吗?这场骗局中成就了航海壮举。秦始皇实际上知道要死亡的。大建陵墓,不就等着自己死吗?废除谥法,长生不老就不可能有二世。第三,别人告诉他有人传话,忙说祖龙不是自己,大求仙药,也能说明这一点。三百多方士,都在向秦始皇兜售,有人跟着学。秦始皇怎么即位的,是一个个地走了,他才却位,不是说明这一点吗?他对死亡还有一定认可的。反过来,在求仙时就承认了人要死的。其实在生死间不定的。其实最大成功不是长生,而是死无憾。这是他不懈的追求,他也并没有因为这个而忽略国家的治理。但有两件处理不好,留下千古骂名。关注。

  王立群读《史记》68_秦始皇31:焚书坑儒-王立群

  (人们谈到秦始皇,就要谈到焚书坑儒,说到秦始皇的残暴,还要说到焚书坑儒,所以这个焚书坑儒跟秦始皇是一而二,二而一,几乎是不可剥离,到了这么一个程度。所以呢,我们这集专门讨论一下焚书坑儒的问题。

  这里边有三个问题,第一,怎么发生的。焚书坑儒这两件事怎么发生的。第二,为什么这两件事和秦始皇的关系这么密切,密切到不可剥离的程度。第三,评价。我们今天怎么来看待这件事。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讲一下。

  焚书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其实是比较晚的,并不是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就发生了,而是在始皇三十四年发生的焚书事件,始皇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13年,这个时候距秦始皇的死亡,已经只有几年的时间了,也就是说这秦始皇最后几年出现的事情。这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有一次啊,举行一个盛大酒宴,有一个博士就上来讲了一番话,他说过去的秦国非常地小,偏处西陲,也只不过是千里之大,现在的秦帝国,可以说是日月所照之处无所不在,所以由昔到今,秦帝国的国土是翻了多少倍,而且现在诸侯都被平了,都建立了郡县,所以大秦王朝可以传之万世,所以他很高兴,这是一个博士给秦始皇的祝酒词。当然这个话说完以后,秦始皇心里很得意。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博士站出来,这个博士我们要特意提一下,这个人叫淳于越,他提出应该实行分封制,李斯反对,认为应该法后王。第二要废私学。从而引发秦始皇下发了焚书令,这是焚书令。而坑儒则是方士们非议秦始皇,从而导致了坑儒事件。那么,焚书坑儒的具体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第三十一集《焚书坑儒》。)

  留下千古骂名的就是梵书坑儒。到底怎么发生的?怎么评价呢?

  残暴的就会说到,说到二世亡国,讲到专制主义,讲文化浩劫也要讲到这一点。有三点:

  一、怎么发生的?这是晚年时发生的。有人说,国家大秦可以传之万世,秦始皇听了博士的祝酒词,他很得意。淳于越是齐地博士,他在听过这个词之后说,我听说商周之所以传千年,重要原因是分封功臣子弟做诸侯,可以辅佐天子,可以使国运长远。现在,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天下,只有一个皇帝,没有分封,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没有人帮你稳定大局。所以,他说不能都实行郡县制。秦始皇听到这里,下令,交给大臣们廷议。两人针锋相对,这是封建与郡县有政见争论。李斯出来说话了。他本力主郡县制,他说了最重要的两点,要法后王,中国古代不同法不同礼,面对情况不一样。应当法后王,不能法先王。还提出废私学。统一前,有私学极多的局面。各家学说不同,批判评论,人们的思想混乱。提出办法,请批准,除秦史官的书其他各国历史书一律销毁。民间藏的诗书一律销毁。如果谁聚众谈论要杀头,以古非今要论罪。三十日要销毁。官员不报也同样治罪,城旦。医药农书不毁,主要毁诸子的书。下令照办。这就是梵书令。

  坑儒,在第二年的事。方士卢生与侯生商议,找几年找不到仙药,肯定要处罚他们,私下里谈到秦始皇的为人为政,各方面的负面评价。侯生说他以为自己从古至今没有人能超过他。手下七十多博士的话并不听,事无巨细都由他说了算,专权,而且每天要亲自看许多公文,一百二十斤。大丞都讨好他,怕罪。两人议论完了逃了。都是重点资助的人,携巨款逃跑了。但做事不密,被知道了,震怒,刺激了他。受骗了,找不到仙药;议论时都知道了。朝堂上对方士清算了一番,一批是拿了钱是不辞而别,一批是拿了钱没有消息,没有一个好家伙,查。搜捕,进行审讯,互相揭发,一统计,四百六十人,全抓了。秦始皇下令活埋,通告天下,长子扶苏劝阻他。被贬他去做监军。这是始皇三十五年。或为妖言。这就是坑儒。

  二、今天如何评价这件事呢?第一,后果是开愚民之先河,想达到巩固的目的。用暴力控制,开了不好的头。第二,本来两种政治制度的争论,采取的是梵书的办法来解决,这不能解决的。郡县一个危害在当前,分封一个在后代。各有利弊,他片面用暴力镇压实际上是愚味的作法。没处罚淳于越,这叫明智。但采纳李斯的是愚蠢。第三,中国历史上大多数人不赞同梵书,对先秦的古籍是一种破坏,不可能达到巩固的目的。唐代有人写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焚书坑》)帝业虚是随着梵书而虚弱了,带来的是根基的动摇,只有自己一个人锁住了,坑还没冷,山东变乱就起来了,灭秦的刘项都是不读书的人。梵书没达到巩固的目的。另外,说法不准确。坑的是术士,阴阳五行派的学者。不是纯粹的儒士。王充也是坑术士。班固也称杀术士。汉代典籍都没变坑儒,而是说术士。所以坑儒的说法不准确。那么坑儒说来源呢?是西晋魏宏第一次提到,范晔又提到。从西晋后出现的。汉人从来不提。应该相信汉人更准确些。卫宏还编了一个新说法。他说秦始皇统一文字,用隶书小篆统一文字,怕天下人不服,招进京城,封为郎,派人在骊山有地热的地方种瓜,让人讨论,争得厉害,秦始皇说,去实地考察,骗到骊山考察,下令从山上推土,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是他编的坑儒说。与司马迁记的完全不同。这种新说在唐代极为通行。这里面秦始皇坏透了。说明唐代得到普遍的批评,宁可相信卫宏的新说。这是流行的根本原因。多数是因言获罪,昭示秦文化专制的既定国策。历史往往与统治者的初衷相背的。把他们赶到对立面去了。陈胜吴广起义时就有一大批投奔到了其手下了。这是坑儒梵书所没有想到的。这两件错事等于为灭亡做了准备。不久,就走进了晚年。

  王立群读《史记》69_秦始皇32:始皇之死-王立群

  (秦始皇通过焚诗书坑术士,清除了思想文化上对集权统治的不利因素,至此秦始皇已经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秦帝国,这终于让一生追求集权的秦始皇没有了后顾之忧。人到中年的秦始皇,此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与死神做斗争。为了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在四十九岁的时候又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五次大巡游。秦始皇原本是想追求长生不老的,没成想自己却由此走向了不归路,并引发了一个千古疑案---秦始皇命丧沙丘。那么秦始皇的这次巡游究竟具有怎样的背景呢?秦始皇为什么会蹊跷地死在巡游路上呢?让我们跟随王立群教授沿着秦始皇人生的最后轨迹,透过重重迷雾,一起揭秘秦始皇之死。

  秦始皇是一个很怕死的皇帝,所以他痴迷神仙学说,一直追求长生不老之药,哪怕是屡屡被骗还终生不悔;秦始皇也是一个迷信的皇帝,统一六国之后当他听到“亡秦者胡也”这句谶语的时候,他就迫不及待地派了三十万大军征伐匈奴。所以秦始皇面对这三件诅咒自己的咄咄怪事,他决定通过巡游来化解危机,那么秦始皇在这次巡游路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奇遇呢?

  千古一帝秦始皇能够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一个高度集权的秦帝国,但最终却被死神击败。人终有一死,但是秦始皇死得太蹊跷,首先秦始皇的死因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其次秦始皇死的这个地方充满神秘色彩,相传沙丘宫原本是殷纣王豢养禽兽的地方,这个地方四面荒凉,宫室空旷深邃,发生不测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从古至今围绕着秦始皇的死因人们众说纷纭,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秦始皇之死呢?

  王立群教授从史料中,为我们细致分析了秦始皇之死的病死说的各种可能,但是也有人认为即使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生病,但秦始皇是否因此就一命呜呼,还是令人怀疑。秦始皇并不像历史上有些封建帝王那样体弱多病。遍查史籍,也没有发现他患有任何疾病的记载,而且他的身体一向健壮。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当年秦始皇在面对荆轲行刺的时候,他在惊慌中还能挣脱衣袖,绕着柱子逃跑,始终没让荆轲追上。因此有人认为秦始皇不会因为一次生病就命丧黄泉,这里面一定隐藏着谋杀阴谋。那么究竟谁最有可能谋杀秦始皇呢?王立群教授对于秦始皇的死因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第三十二集《秦始皇之死》。)

  高度集权的秦帝国,人到中年,考虑的与死神作斗争。四十九岁时,开始第五次大巡游。却走了向了不归路,命丧沙丘。蹊跷。

  当皇帝十几年中五次外出巡游,前210年,是最后一次,这是挽救生命之旅。荧惑守心,陌生,古代人们心中,自然界的星象有两种最为人关注,一是五星连珠,金木水火土五星相连是最吉利的。天文家推演有两次一次是吕后称制,一次是武则天称帝时。这两次史学家不记了。可以看出历史也有差误。凶是荧惑守心,秦始皇三十六年,荧惑代表一种星,今天的火星,守心指一个星宿,二十八宿之一。现代天文学叫天蝎座。火星靠近了天蝎座在那儿呆了段时间,心星有三颗,最亮的一颗代表皇帝。另外两颗代表皇子,本是火星靠近了心星,古代却解释为侵犯了帝位。对秦始皇心理影响大。

  第二件事,陨石事件,东郡这一年掉下一块陨石,落下来后,有人在上边刻了始皇死而地分。透露了两个信息,死过就会被分割。上报后,秦大惊,逐户查,一无所获,下令,把周围的百姓杀光。第二,要烧石头,但心里的阴影没有散。

  沉璧事件,这一年秋出现的事,一使者经过华阴县时,遇到一个人,手拿玉璧,替我送到,今年祖龙死,使者莫名其妙,想问这个人,突然间消失了。回来后,献给了秦始皇。听了后,脸色大变,沉默了许久,说山鬼只知道一年的事,不知道更多的事。对身边人说不指我。可以看出三件事让他闹腾。这璧是当年祭江用的,想不到又被人送回来了。占卜,说一要迁;二要出游。迁徙许多人。

  第二年,是三十七年,前210年,第五次巡游,来到了会稽,到临沂,遇见了走了九年的徐福,其实两年前,坑儒时还骂过他。徐福没逃,只是有鱼在作怪,支持了他,给了许多东西,二次出海了。送走不久,走到平原津,生病了,古代病指重病,病重了。上病益甚。秦始皇感到不妙,讨厌说到死的事。没有人敢说他死的事。有病后没有一个大臣商量后事怎么办。

  他写了一封信,要召长子扶苏从蒙恬的北方主持丧葬,写好了,盖了章,说明他预感到了要死了。招来赵高,草密诏书,要把兵权交给蒙恬,写好后,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死了。留在赵高手中。只有李斯赵高和胡亥知道。中车府令,管车队的,赵高还有行符玺事,负责管调兵的虎符,与玉玺,这深得信任。车队没停迅速前进,走到沙丘,病故。一般讲五十岁病故于沙丘。

  死因在史书中无载,死之地神秘,这里荒凉,人们众说纷纭。两种说法:

  一、病死说,有人认为自幼小有病,与长相有关。史记中载,在统一前尉缭描述,秦王为人蜂准(高鼻梁),长目挚鸟膺(猛禽,像鸡胸),豺声(可能有支气管炎)。文献是重要依据,但不能全信。这个印象不好,说一大堆坏话,不太可信。我觉得这不可靠。因累致病说,说累,一过劳,勤政,看公文论斤称,每天看约今天六十斤的文章。还要批字,大权独揽,一切都管,一生忙碌。防止皇权旁落。巡游皇帝,累不累取决于路况车况季节时间。驰道比不上高速,车比不上今天的车,一坐九个月,时间都很长,季节重要,七月死在河北,够热的了。劳累对他的影响大。遗传致病,曾祖父七十六岁,祖父不行,安国君大约与父亲相差二十岁,可能五十来岁死的。异人是居中,我估计死时不到四十岁。他活到四十九,差不多。高温致病,发病到死亡都是在炎热的夏季。

  二、谋杀说,郭沫若写过小说,表明他懂医,写他得了癫痫病,车上放了铜冰鉴,碰到了头。发现左耳,有一寸长的铁钉,说有人把他害死的。是胡亥害的。可能是扶苏。另一种说法是赵高害死的`。他整天伴随,不愿意让扶苏继位,他想谋害秦。第三种,说是李斯,扶苏要重用蒙氏兄弟。我认为没有文献,纯靠逻辑思维。也不太站得住。不大可靠。

  最终病死在途中。死前犯了许多错误。临死前犯错误更大,没有立太子,诏书也没有发出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不立太子太后?

  王立群读《史记》70_秦始皇33:秘不发丧-王立群

  (上一集讲到秦始皇原本想通过巡游来避灾,没想到在巡游路上命丧黄泉,秦始皇的意外死亡让手握大权的丞相李斯非常犯难。秦始皇的死亡引起了秦帝国“瞬间的权力真空”,在没有确立新的接班人之前,丞相李斯决定秘不发丧。问题是秦始皇死的时候正好是炎热的夏季,尸体的腐烂不可避免地要散发出难闻的臭味,随行的大队人马不可能闻不到。而且秦始皇是一个勤政皇帝,在巡游途中他还要批阅公文,如果长时间地不办公也难免引起怀疑。那么李斯怎样才能做到秘不发丧呢?李斯决定秘不发丧的背后究竟有着难言之隐呢?

  命运就是爱捉弄人,千古一帝秦始皇生前是发号施令,荣光无限,可是他死后却不得不与一车臭鲍鱼为伍,这绝对是秦始皇生前所没有想到的,而且做件事的人竟然是他生前最依仗的大臣丞相李斯,那么李斯为什么要用这种冒犯秦始皇尊严的办法来掩盖秦始皇的死亡的消息呢?

  秦始皇虽然通过强权和武力控制了天下,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秦帝国,但是压迫有多大,反抗就有多强烈,通过王立群教授的分析可以看出,秦始皇生前所统治的天下其实并不太平。为了不使秦始皇死亡的消息传扬出去而引起乱子,所以丞相李斯决定秘不发丧,然而让丞相李斯最担心的还是,一旦公布秦始皇的死讯,很可能会造成秦朝王室的权力之争。因为秦始皇在世的时候既没有立皇后,又没有立太子。那么秦始皇生前为什么没有立皇后,立太子呢?王立群教授将带领我们一起探究这个历史谜团。

  秦始皇当政之后不仅没有立皇后,而且在十二年的皇帝生涯中也没有立太子。秦始皇不会不明白,太子是一国的储君,天下的根本,储君立,江山才能稳固,群臣才能安心,而且秦始皇自称始皇帝,想让自己的帝业能够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他就更应该立太子,那么秦始皇为什么生前没有立太子呢?这里面透露出秦始皇怎样的心理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第三十三集《秘不发丧》。)

  但历史往往是充满意外。本是出游化解灾难,却死在了路上。陪同出行的李斯面临大难题,要不要公布这个消息。他的权力很大,怎么做,他最犯难,最后决定秘不发丧。现实的问题是怎么让他人相信他还活着,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第一个问题,怎样做到让文武认为他没有死呢?假供膳,臭鲍鱼,把真相掩盖,就让他正常生活工作。还要在尸体发臭后,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是人的尸体。前者,他每天还要正常上膳,肯定有人代他吃。这个至少享受了皇帝的生活。处理朝政时,要向车汇报工作。皇帝通过宦官来传话。肯定有两人一个吃一个传话。第二条麻烦,七月里边高温,尸体很快腐烂,李斯想办法,找臭鲍鱼,这样,两种气味混合了,鱼味盖过了,不知道了。掩盖真相总有办法。车队不敢停,沿着路线一直走到北边的九原郡,完成了预定的路,迅速南下返回咸阳。

  遇刺客,逢盗贼,天下不稳,这是秘不发丧的第一个原因。前218第三次巡游时,博浪沙遇刺,几十辆豪华车上,行刺的人是张良,刺客掂大铁椎,大约六十斤,来个大投掷,砸过去,不知道是哪一辆,砸了个稀巴烂,但他不在那个车上。张良行刺是他父亲辅佐韩国国君做国相,五世相韩。可以想象他对韩国复国之情是多么深,家里死了三百个,全部变卖家产,重金收买刺客,来刺秦。极为震怒,举行二十天严打,张良隐姓,安然撤退了。代表的是六国的刻骨仇恨。六国公族怀着仇恨,他们时刻想杀秦始皇,其他人在等着第二年,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形势不称稳,这是李斯担心的。逢盗贼是始皇三十一年,在咸阳带便服在都城里遇盗贼,情况危急,四人武功高强,打跑了他们,在微服私行时都能遇到,这次严打十天。

  皇室的权力之争,没有立太子和王后是第二个原因。不立太子和王后,没有第二个皇帝这样做,这是危险的。太子是国之根本。太子非常重要,夺位。生前大失误。皇帝活,死后就可以皇太后掌管政权,可以发挥作用。丞相为难。李斯也是非常担心。为什么不立皇后?多不胜选,看花眼了,也不好选。后宫有多少佳丽,每灭一国,就把宫殿画下来,仿造一个,二百七十座,美女有万余人。西晋司马炎也是美女一万,不知道去哪个地方睡觉,坐羊车,走得慢,随便走,停在哪儿,就在哪儿投宿。很多美女发愁。聪明的就在傍晚割很多青草,羊一闻见,吃草,就在哪儿留宿。他就不知道了,蒙了。那只是三国美女,秦却是六国七国的美女,万余人。怨母仇女,怨母仇女,母亲刺激大,母亲遭到流放了,杀了二十多个,茅焦劝过他,不利于统一中国,秦始皇放了他和母亲,从此后,对女人产生偏见,认为母仪天下的女人太难找了。看谁都觉得达不到标准。对女性讲贞节的,巡游时,在南方刻了一块石,“饰省宣义,有子而嫁;背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X诚。”前三句不允许改嫁。后三句不允许男女间苟且。寡妇清事件,名叫清,尊重。她经营丹砂产业,不改嫁,秦始皇表彰她。建怀清台。可以看出他提倡贞节的。所以,秦始皇在选皇后时难选一个合适的。热衷求仙,不顾家庭。两次见徐福间念念不忘长生不老。条件太高。三个时间段,13~22岁间可以完婚,立皇后,没有立。22~39,又可以立,又没立,可能是统一六国。39~50岁,实际上立不了了,自视甚高,至高至上,哪个女人配得上?抬高自己的时候只能单身了。

  不立太子,有二十余子,留下姓名的有四个,扶苏,胡亥,还有十位公主。二十三个人都可以选,但他没选取原因有:仇女,难在儿子中母亲都看不上;最器重的是扶苏,在坑术士上劝阻他,恼怒下派去蒙恬身边去了。他离京是大事。这是扶苏的失误,失去了两个机会,被立为太子非常大可能。离开政治中心,可能失去许多机会。离开了政治中心后,长城军团负责人是蒙恬,带来李斯的嫉妒,可能更信任是蒙恬,李斯是深得信任的丞相,带来两次机会的错过。这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怕死。这是根本。承认自己死亡,对他来说,这是痛苦的现实,不敢承认和面对这个现实。避免直接面对立太子的尴尬现实。求仙之心强烈。越不敢承认,越不敢面对立太子。意志抵挡不了规律,决心成仙的秦最终走完了生命旅程。最后竟然以一具腐烂发臭的尸体走进了皇陵。

  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三十四)沙丘政变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了,他带着对大好河山的眷恋离开了危机四伏的大秦帝国。秦始皇沙丘病故以后,出现了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什么事情呢?一个由秦始皇口授记录下来,加盖了秦始皇玺印,已经封好的诏书,没有发出来。这个诏书不是一般的诏书,它是关系到秦帝国第一次最高权力交接的一个重要诏书。但是这个诏书没有发出。于是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政治漏洞。为什么说是一个巨大的政治漏洞呢?因为秦始皇的诏书,是立扶苏为继承人,知道的范围非常小,皇子中间只有一个,大臣中间只有一个,身边人中间只有一个。再一个呢,玉玺是在赵高手里面,只要胡亥、赵高、李斯联手,就可以在信息被封锁的情况下,另写一份遗诏,然后加一个玺印,谁都说不出来真假。所以这个政治漏洞就在于诏书变遗诏。而发现这个政治漏洞的人,一定是一个在政治上最敏感的人,这个人是谁呢?是赵高,赵高首先发现了这个政治漏洞。赵高是谁呢?赵高是赵国王室的一个远亲,他是赵国王室的远亲。他有一大优势,两手绝活,改变了他的一生。他一大优势就是为人强力,史书记载叫为人强力,什么叫为人强力呢?就是赵高这个人办事非常勤奋,很勤勉,是这么一个人。赵高办事的勤勉,后来就被秦始皇所知道了,这是他一大优势。两手绝活,第一,赵高的书法写得很好,特别是小篆,写得极其漂亮。

  另一个绝活就是赵高通法律,他的法律非常好。而秦国是讲以法治国,赵高通晓法律,再加上办事的勤勉,被秦始皇知道了。秦始皇就重用了他。那么现在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赵高会做出什么事情呢?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秦始皇这只老虎死了,接下来就是猴子的天下,下面会上演什么样的一幕呢?从今天开始,河南大学王立群老师继续带领我们走近秦末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冷眼观察面对权力诱惑时最本真的人性角逐。故事还是从秦始皇死后说起吧。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第三十四集《沙丘政变》。)

  出现非常奇特的事,是一个由他口授记录下来,加盖了印的诏书,没发出来。这诏书没发,不是一般的诏书,是关系到秦帝国最高权力交接的重要诏书。封建帝国的政权危急时,有一个最高权力交接的时候。这个诏书正是化解危机的,却没发出,体现他个人遗愿的诏书为什么没发出呢?史记有两篇有载。《秦始皇本纪》记载的主要内容是长子扶苏来接任。“未授使者”。《李斯列传》记的是,要扶苏将军权交给蒙恬,其他一样。也写到未授使者。两处都记载了,但是诏书,没发出来,“未授使者”,可以理解为,一是他没让使者去发;二是,秦始皇病危无法支配;三是,有人从中作梗。那么,这三种可能里,哪个是真实呢?我的看法是不好讲。分别分析一下,秦始皇没让立即发,也有这种可能,一是,秦始皇对自己的死亡心理准备不足。这是一种可能。另一种原因可能是秦始皇的个人自负,他觉得自己威风八面,没人敢对他不遵从。他认为自己至尊至上,所以认为即使有不测,没人敢改变他的意志。这两点决定了诏书没发出。要知道这时他才五十岁。所以,他没让使者发,有这种可能。第二种情况呢,写好后病重,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这种可能也有。因为,秦始皇对自己的闭幕,心理准备不足,所以诏书写得晚,太子也没早立。与汉武帝比,就可能知道,秦始皇的匆忙,汉武帝的从容。临死前三天,汉武帝又立了新太子,五位顾命大臣都叫到身边,明确要他们辅佐这个小儿子,三天后,他走了。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秦始皇不行,他觉得自己早着呢,到时却来不及了。所以没明确立太子,也没召顾命大臣。当他意识到这是问题时,还没认识到是大问题。所以,秦始皇有三大漏洞,没明确太子,没明确顾命大臣,也没督导发出诏书。这是致命的,二十几个儿子都可以当二世呀。这是漏洞呀。再者,没顾命大臣,现在,只有赵高李斯胡亥知道,这个范围小,赵高就能一手遮天呀。这么重要的事,不亲自抓,仅仅是盖个印,哪个环节出问题,怎么办?秦始皇没想到,他死后,连尸体都腐烂了。第三种情况,人从中作梗有没有可能呢?

  不太好讲,因为诏书写好后放在赵高那儿。只有赵高可以从中作梗。不是秦始皇亲自督促,发不发,只有赵高知道。如果有人,就是赵高作梗。有没有这种可能?也不太好讲。有,也有可能,秦始皇病危时,赵高的小算盘开始打了。但是说他未咽气前,扣下来不发,估计这种可能性不太大。毕竟秦始皇厉害。万一病好了呢?不发,赵高就吃不了兜着走。最可能是赵高摸着石头过河。可能性最大的是赵高在观察。所以,三种可能都有。究竟哪个是真的,不敢妄谈。

  这个诏书不发,关系太大,因为这是巨大的政治漏洞。因为秦始皇之死,立继承人,知道的范围小,再者,玉玺在赵高手中,只要三人联手,就可以另写遗诏,诏书变遗诏,就是漏洞。发现这个政治漏洞的人一定是政治敏感的人,这是谁呢?

  这是赵高,是赵国王室的远亲,怎么来到秦国的呢?记载得简单。有人说是先人作为人质来到秦国的。母亲犯罪过,刑满后在隐官这个地方工作。这是劳动场所,兄弟们出生在这儿。赵高出身不好,不是贵族血统。他有一大优势,为人强力,赵高办事勤奋。后来被秦始皇发现。有两手绝活,一是写字漂亮,是书法家,二是通法律,秦国讲究以法治国。所以,赵高这两手绝活,让秦始皇重用了他,让他担任了中车府令,专门管皇帝的车马,官不大,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所以赵高也想变重臣,高官是跟出来的。所以,他要在秦始皇的二十几个儿子中找一个可以跟的,将来就可能变成重臣,赵高得有三个条件,一是受宠爱,二是好忽悠,三是傍得上。得够得着,扶苏不好忽悠,扶苏也傍不上。所以,赵高选了胡亥,三条都合,所以,胡亥成了他选择的对象。真贴上了。这是赵高的本领。之前,他在皇子中选中了猎物,教胡亥法律,成了老师。胡亥能不能听他的呢?第一想改变遗诏的就是赵高,胡亥能听他的吗?改遗诏,并杀兄夺位,胡亥能同意吗?

  要看胡亥两点,一是他是什么样的人,二是看赵高的游说。赵高的工作进行了三次,一次是找胡亥说清楚先皇去世,长子扶苏负责丧事,然后要继位,一旦继位了,你什么也没有了,这是要挑起胡亥的不满,便于做手脚。胡亥回答的是,“明君知臣,明父知子”,叫大哥当,我没什么可说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第一次游说,被胡亥拒绝了。赵高不死心,他懂得对外界诱惑的抵抗是有限度的。赵高不死心,第二次找胡亥,讲两点,当今天天下的权势取决于你我与李斯三人。外人不知道,我手中有玉玺,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这一切。第二点,为人之臣与为人之君差别太大了。但是,胡亥又拒绝了。讲了三条:废兄立弟,不义;不奉父诏,不孝;能力不行,不能。这三点,这是儒家的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不对,是坑的术士。胡亥的三不就是儒家思想。否则,胡亥哪来的这一套思想?这没让赵高灰心。赵高觉得事关重大。胡亥称帝,赵高就可能掌控江山,所以成不成对赵高关系太大。话也未说绝,胡亥只是拒绝,并没要治赵高的罪。所以赵高来了第三次游说。这次说,因为人都有软肋,利害就是软肋。赵高讲了一个历史故事。当年,夏朝的夏桀,商汤灭夏桀是臣灭君,历史没人说他不对。因为夏桀是暴君。再一个武王灭商,纣王死,这个故事流传广,胡亥当然知道,这也是以臣弑君,这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事。但是儒家的看法是顺天命应人心。说明臣子也可以弑君。再一件事,魏国国君弑父,夺取了皇位,孔子都不谴责,这是以子弑父,这本是最不孝的,历史并不谴责。你现在是以弟弑兄,怎么不可以呢?胡亥听进去了。赵高还说,办大事,不要拘小节,崇尚大德的时不要讲小的,实际是抓大放小。反过来呢?“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否则会后悔。正反两面一讲,胡亥听进去了。胡亥接受了他的意见。这是沙丘政变的关键,拿下了胡亥。胡亥可以与他合谋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是赵高是首发难者,胡亥是合伙人,两人却办不成,绕不开李斯,这是丞相,还手握重权。李斯的权力足以抓捕赵高,拿不下他来,合谋不可能实现,所以,要想成功,必须拿下李斯。能听吗?能联手吗?是大问题。

  (唐人论秦的特点:形式多样,有诗歌、辞赋、奏疏、散文等;内容上看有批评也有肯定。唐太宗借秦始皇来自戒,取得了贞观之治的成果。杜牧的《阿房宫赋》评秦:秦始皇过度骄奢淫逸,秦国灭亡主要是内因,历史教训很难借鉴。唐朝大部分人最终评论秦始皇为暴君。柳宗元认识到秦始皇郡县制的可贵,这是他对秦始皇的肯定。)

  两汉儒生的评价揭开了对秦始皇评价的序幕。这只是序曲,而唐明清的评价越来越深入。汉是第一个强大的帝国,时间长,第二个长时期的王朝是唐。唐是怎么评价秦始皇的呢?一是形式多样,诗歌辞赋等;二是有批评也有肯定。唐人的评价中出现了肯定的声音。所以我们从唐人评秦的史料中看出,历史没有因为秦始皇渐行渐远而忘掉,反而充满了关注。首先,秦始皇成了反面教员,留给后人的丰富遗产是政治制度,两千年没因为秦的速亡而扔掉。刘邦杀了项羽,在山东定陶当了皇帝,大家看起来是平常事,但是纵观中国的制度史,这是大事,秦始皇的皇帝制度得到了延续。刘邦摒弃了诸侯的分封制,采取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得到了青睐,谁都想当皇帝,连洪宪皇帝都想当,袁世凯这时还想当。可见皇帝多么引人呀。最大好处是拥有财富与权力。天下与百姓都是他的。还有,皇帝即使说错了,百姓也会听命,对错都有人高呼万岁。皇帝制度确立了至尊至高至上的地位,皇帝成了不受约束的,也带来了麻烦。一旦不受约束,皇帝就成了制度的破坏者,要想延续,就得想办法约束权力。商靠神权,周靠诸侯,那皇帝手下最要的是政治智慧。拥有权力的都怕失去权力,皇帝怕的是失去皇权,所以,皇帝警示教育的最好教材就是秦始皇,秦始皇成了对皇帝进行警示教育的最好人选,这是古人的政治智慧。

  唐代,唐人写诗歌,来警示皇帝。唐诗是明珠。唐诗中著名诗人李白,写过《古风》,第三首中写过秦始皇派徐福入海求长生不老药。“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在地宫中埋的是骨灰,这是李白借秦始皇来告诫唐玄宗别求仙了,再求也是死,拿秦始皇警示有结果吗?举太宗的例子,今天能看到记载,“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朕今欲造一殿,材木已具,远想秦皇之事,遂不复作也。”(《贞观政要》)想起秦始皇的事,不做了。为的是希望唐能多延续一些年。可见确实有警示作用。

  唐代写秦始皇的作品中,有一篇特别有名,是杜牧的《阿房宫赋》,是赋作中的精品。只有六百多字,写得非常有名,把壮丽与宏伟,美人写得绘声绘色。“阿”是靠近的意思。房是房子。其实是想建一个宫殿,还未取名。为什么想建?因为想到秦始皇的宫殿太小,容纳不下。阿房宫,今天看是烂尾楼,始建于始皇三十五年,只修了两年,秦始皇死了,二世接着修,没修完。起义军打到咸阳时,没建成。阿房宫多大?说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一个宫殿可以容纳万人,可以树五十丈的旗帜。杜牧的评论是,秦始皇创建的帝国速亡的原因是因为秦始皇过度骄奢淫逸,太重视自己的享乐了。“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剥夺百姓,百姓就不能享受了,不恼恨吗?结尾深刻地谈论原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段话,写得深刻。他认为,六国的灭亡是六国自己做得不好,族秦者,秦也,灭秦的也是秦自己。一个帝国的灭亡主要是内因。对臣民不施仁义,不爱百姓,百姓就会抛弃你。三是历史教训很难借鉴。秦人没来得及反思,后人哀叹,但是后人在感慨时,又难吸取教训,又让后来人再来哀悼。这是一个规律,王朝的兴替就是后人总结前人的教训,却也永远总结不完。

  唐人论秦的论点第三个是把秦始皇看作是暴君。坑术士有两种说法,《秦始皇本纪》记载的是方士们骗他,还逃亡,惹得秦始皇恼火了,抓了审了,被一块杀了六百多人。还有另一说,《古文奇安序》中说,把天下读书人召到骊山,有温泉,种了瓜,这在当时是奇迹,让他们去集体考察,到了时,秦始皇用机器突然间向山谷中封土,全部活埋了。这两条记载,出处不同,里边有两个问题,两个人是不同时代人,卫宏是东汉人,司马迁早于卫宏,一般人信前者。卫宏的新说没有说来源,这里纯粹是阴谋,秦始皇的形象不一样,但是唐代出现重要的文化现象。秦前的史籍到汉代读不懂了,出现了许多注释,还有,汉人的著作到唐时,也读不懂,出现了许多注释,像张守节写的史记注释。李善为《文选》作注。唐代顶尖学者都在为汉代著作作注。他们都引用的是卫宏说,而不是司马迁说。这不是偶然吧?为什么?说明唐代四个顶尖级学者都认可卫宏说。都认可秦始皇的暴君形象。我们看出,唐人看秦始皇是极其阴险的暴君,这是共同的认识。

  唐代论秦的名家真多,李白、杜牧、柳宗元。柳宗元写过《封建论》,独树一帜,充分肯定了郡县制,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制度。他认为兼并六国后,全国推行郡县制是最正确的作法。在文中他讲过有名的话:“秦之失在于政,不在于制。”在于政治,不在于制度,没有把暴政与郡县制完全否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肯定秦始皇的是柳宗元,高度评价的是郡县制,他还认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郡县制是公天下,是大公无私,没有把土地全部封给儿子,而是作为郡县统一管理。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所以评价非常高。为什么唐人重视郡县制?人们对历史的评价总是从现实出发的,超越自身的评价不可能。唐代的现实是中唐时最大的是藩镇割据,唐初年,中央政府在边境的重要府设立都督府,这时设了十个,都有节度使,这是所谓的藩镇,最有名的是河朔三镇,魏博成德幽州,三州。这在安史之乱后,由于中央实力削弱,不得不封的,封给安禄山与史思明手下,有三大职责:可以扩充军队,可以任命官吏,可以收取赋税。死后,由部下继位,形成了著名的藩镇割据,后来发展到四十多,反叛,对中央政权形成极大威胁。柳宗元认识到郡县制要强得多。藩镇当时影响极大。柳宗元正是看到这一点,高度评价秦始皇的。秦始皇死后将近千年,柳宗元才成了他的知音。历史的魅力正在这里,千年后,后人体会到其价值。唐人明显与汉人不一样了,论秦出现重大转折,有肯定有否定。

  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四十六)千古一帝

  从宋代到民国,对秦始皇的评价还是集中在坑术士上,有几个重要的评论者,南宋郑樵是大学问家,一生埋头著书,写过著名的《通志》,在其中写过两篇文章,《秦不绝儒学论》,有许多新看法,关于坑术士,是把意见不合的人杀了;秦始皇未尝废儒学,未尝不用儒学,只是一时之间的冲动,没有禁止儒学。依据有六点:刘邦建汉后有非常有名的儒生陆贾,这就是秦代的儒生,如果真坑的话,陆贾哪能活得了?还有郦食其,也是大儒,也是从秦过来的。还有制定朝仪的叔孙通,也是。还有一百多弟子,也是学儒学的。二世在危亡时召了三十多博士商议国事。项羽死后,鲁国的百姓不投降刘邦,刘邦是拿着项羽的人头,他们才降了。据此,他认为秦没有废儒,儒学对当时的影响极大。郑樵的观点,是第一次为坑术士事件翻案。这是大学问家,影响大。第二点,他认为焚书与秦始皇无关,责任在萧何与项羽。萧何要的是天下的地图,各地的人口等,拿走这些书,真正的经书没有拿。户口与税收的书取走了,项羽烧了余下的书,所以,对中国古代典籍伤害最大的是他们二人。南宋的大学者,郑樵的观点是这些。“自汉以来,书籍至于今日,百不存一二,非秦人亡之也,学者自亡之耳。”学者自己消灭的。这话的意思是汉代人为先秦注经,烦琐的注书让经书完了。这种办法导致经书非完不可。这个说法影响太大了。等于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翻案了,引发了后人的震惊了。后人第一个反对他的是孙承恩,《秦儒》中反驳他说,陆贾等确实活到了汉,这三个儒生当时没得到重用;二世确实是召集了三十多博士,但是博士杂,分管不同,不是纯儒呀。这个交锋在我看来,孙承恩更客观一点,郑樵的用意在说明,历史不能离得太近,距离太近没办法评价。

  郑樵之后,清与民国大家,朱彝尊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不要责怪秦始皇,是逼得无奈了,当时依法治国,不允许法律之外的言论,从战国到秦代这时有特点是处士横议,民间的读书人对朝政可以指手划脚,秦始皇对此现象开始能容忍,后来越来越不能容忍。后来就借着淳于越事件引发了焚书坑儒,当时焚书是为了统一。他认为,秦始皇要坑的是乱道之儒。他得出结论是乱发议论的儒生逼得他没办法。是处士焚的书。这是公然为秦始皇开脱罪责。

  刘大(木魁),是清桐城派的代表,《焚书辩》说“六经之亡,非秦亡之也,汉亡之也。”是汉代搞得它失传。“书之焚,非李斯之罪”,在项羽。是项羽烧了书。民国时期,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提到:“秦焚书,六经未因此而亡,秦坑儒,儒生未因此而绝。”康有为也认为秦始皇不是灭六经的罪魁祸首。清代著名学者的讲法,让我们明白,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受指责最多的是焚书坑儒,可是到宋与民国时被人们翻案。这说明人们对秦始皇的评价随着时间推移在发生变化。

  后代有关秦始皇的评价集中在两点,焚书坑儒与分封制。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写过《读通鉴论》,提出著名的观点,夫封建之不可复也,势也。历史的趋势决定只能搞郡县不能搞封建,封土建国。搞封建制集中在周代,是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功臣,先朝后裔,这些人成了诸侯,这些人再封给卿与大夫,这种制度开始分的时候,由于周天子力量强,可以号令天下,因为血缘近,和睦相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关系远了,诸侯国有的经营得好,有的经营不好,或强或弱,强弱不平衡了,以强凌弱不可避免。最后凭实力说话了。这样出现了国力最强的诸侯,打着周天子旗号来维持秩序。随着霸业交替,诸侯国不断分化,形成新的强国,强要吞并弱,导致兼并。兼并到最后,只剩下几个大国,是战国七雄,一个最强的吞并了其他国,这是天下大势,是上千年的必然,没人能改变得了。这种情况下,一国兼并天下后,面临的选择是要么重蹈覆辙再分封再争霸再兼并,不想重蹈覆辙就实行郡县。这是王夫之的看法。秦始皇被惹得一把火烧了。还有一个好处,封建制,世代是诸侯,是终身制,弱点是贵以承贵,是贵族就世代是贵族,百姓就没有出头之日了。实行科举制,寒门子弟就可以有盼头了。这是王夫之的看法。

  清代顾炎武写过九篇文章,《郡县论》提到两点,封建演变成郡县制是一个过程,代替是历史的必然。“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这种说法最深刻。前者周天子权力越来越小,而秦始皇的郡县制相反,权力都在上边。有辩证法的味道。这就是清代时,关于郡县与封建之争,顾炎武看得最清楚。

  袁枚有自己的看法,郡县制有三条:1封建有利于出思想家,百家争鸣出自周,在封建制下,中间有许多管不到的地方,比较自由,出现孔子等,到了郡县制,思想一统一,再也出现不了了,管死了。2诸侯中有贤的有不贤的,百姓拥护贤的,封建制底下,百姓选贤君的自由度大,搞郡县没有这种自由了。3郡县制郡守是皇帝派的几年一任,还没熟悉,就要调走了,不利于为百姓做好事。诸侯王一生在这儿,兢兢业业些。但是要是残暴的呢,一生不是没出头日?袁枚的话有合理的也不有合理的。但是明清的思想家对此的讨论超过了汉唐。民国时还有梁启超,写过《战国载记》:“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而统一之愈于分争,则明甚也,以开汉以后之局,夫谁能御之,而秦与他国,又何择焉?秦并六国,实古代千余年之大势所趋。至是而始成熟,非始皇一人所能为,亦非秦一国所能为,其功罪尤非一人一国所宜任受也。”天下统一是大趋势,阻挡不住;统一之利远远胜于分裂,谁统一不重要;秦国跟秦始皇统一天下不是一国一人之功,秦始皇的过错也不能由他一个人承担。这关键,这是梁启超的看法。

  明代李贽不能忘记。评价秦始皇中,是重量级人物。说了三点:“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是圣是魔,未可轻议。”一出世,加上李斯的辅佐,掀翻一个世界。“祖龙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又以扶苏为子,子婴为孙,有子有孙,卒为胡亥赵高二竖子所败,惜哉。”李贽的评价集中在千古一帝,千古英雄,这种评价最高。终结了封建制,是帝国时代的开创者,了不起的是在政治制度史上把封建制终结了,这是历史大趋势,又开创了皇帝制度,是新制度的开创者,是圣是魔,不可以轻易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