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 基本公式知识点总结

综合 2024-10-29 08:55:27

一、库仑定律

二、电场强度

三、场强迭加原理

点电荷场强

点电荷系场强

连续带电体场强

四、静电场高斯定理

五、几种典型电荷分布的电场强度

均匀带电球面

均匀带电球体

均匀带电长直圆柱面

均匀带电长直圆柱体

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

六、静电场的环流定理

七、电势

八、电势迭加原理

点电荷电势

点电荷系电势

连续带电体电势

九、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势

均匀带电球面

均匀带电直线

十、导体静电平衡条件

(1)导体内电场强度为零

;导体表面附近场强与表面垂直

(2)导体是一个等势体,表面是一个等势面。

推论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表面

推论二导体表面附近场强与表面电荷密度关系

十一、静电屏蔽

导体空腔能屏蔽空腔内、外电荷的相互影响。即空腔外(包括外表面)的电荷在空腔内的场强为零,空腔内(包括内表面)的电荷在空腔外的场强为零。十二、电容器的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

圆柱形电容器

球形电容器

孤立导体球

十三、电容器的联接

并联电容器

串联电容器

十四、电场的能量

电容器的能量

电场的能量密度

电场的能量

第2篇: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物理公式整理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s=at^2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

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vo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tg=vy/vx=gt/vo

7.合位移s=(sx^2+s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tg=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与的关系为tg=2tg。(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r/t2.角速度=/t=2f

3.向心加速度a=v^2/r=^2r=(2/t)^2r4.向心力f心=mv^2/r=m^2*r=m(2/t)^2*r

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2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弧度(rad)频率(f):赫(hz)

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

角速度():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gm/r^3)1/2t=2(r^3/gm)1/2

5.靠前(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2(r+h)/t^2h3.6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w=fscosa功是标量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0派/2w0f做正功f是动力

当a=派/2w=0(cos派/2=0)f不作功

当派/2派w0f做负功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功率是标量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1000w=1kw

(2)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p=fv.(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f=ma+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

当f减小=f时v此时有最大值

2)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f不变(f=ma+f)v在增加p实逐渐增加最大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即p一定

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

当f减小=f时v此时有最大值

3.功和能

-

(1)功和能的关系: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功和能的区别: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ek表示

表达式ek=1/2mv^2能是标量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1kg*m^2/s^2=1j

(2)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w合=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

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j)

(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存在于发生**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势能的变化由*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是标量也具有相对*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

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ek1+ep1=ek2+ep2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第3篇: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各章节公式总结

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ρ水=1.0×103kg/m3)

*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ρ水>ρ*v水<v*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f1/f2=l2/l1

五、动滑**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主单位是m21m2=102dm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压力差法)

(2)f浮=g-f(视重法)

(3)f浮=g(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s=nh)w总=w有/ηw总=w有+w额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w总η=p有/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十五、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w=uit=pt=uq(普适公式)

(5)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6)u1/u2=r1/r2(分压公式)

(7)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声速:v=340m/s(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103kg/m3

(3)1kw·h=3.6×106j

【初中物理易错知识点】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他力。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惯*大小和速度无关。惯*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越大。

●惯*是属*不是力。

●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月球上*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

●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第4篇: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大学物理是大学理工科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欢迎来参考!

一、理论基础

力学

1、运动学

参照系。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对速度。

矢量和标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匀速及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图象。运动的合成。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

2、牛顿运动定律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牛顿靠前、二、三运动定律。惯*参照系的概念。

摩擦力。

**力。胡克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导出)。开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卫星的运动。

3、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力矩。刚体的平衡。重心。

物体平衡的种类。

4、动量

冲量。动量。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反冲运动及火箭。

5、机械能

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引力势能。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不要求导出)。*簧的**势能。

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碰撞。

6、流体静力学

静止流体中的压强。

浮力。

7、振动

简揩振动。振幅。频率和周期。位相。

振动的图象。

参考圆。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由动力学方程确定简谐振动的频率。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定*了解)。

8、波和声

横波和纵波。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波的图象。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

声波。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声音的共鸣。乐音和噪声。

热学

1、分子动理论

原子和分子的量级。

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温度的微观意义。

分子力。

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的势能。物体的内能。

2、热力学靠前定律

热力学靠前定律。

3、气体的*质

热力学温标。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普适气体恒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微观解释(定*)。

理想气体的内能。

理想气体的等容、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不要求用微积分运算)。

4、液体的*质

流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表面张力系数。

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定*)。

5、固体的*质

晶体和非晶体。空间点阵。

固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6、物态变化

熔解和凝固。熔点。熔解热。

蒸发和凝结。饱和汽压。沸腾和沸点。汽化热。临界温度。

固体的升华。

空气的湿度和湿度计。露点。

7、热传递的方式

传导、对流和辐射。

8、热膨胀

热膨胀和膨胀系数。

电学

1、静电场

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定律。

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场强,场强叠加原理。均匀带电球壳壳内的场强和壳外的场强公式(不要求导出)。匀强电场。

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屏蔽。

电势和电势差。等势面。点电荷电场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电势叠加原理。均匀带电球壳壳内和壳外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

电容。电容器的连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不要求导出)。

电容器充电后的电能。

电介质的极化。介电常数。

2、恒定电流

欧姆定律。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

电功和电功率。

电阻的串、并联。

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

惠斯通电桥,补偿电路。

3、物质的导电*

金属中的电流。欧姆定律的微观解释。

液体中的电流。法拉第电解定律。

气体中的电流。被激放电和自激放电(定*)。

真空中的电流。示波器。

半导体的导电特*。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机理)。

超导现象。

4、磁场

电流的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匀强磁场。

安培力。洛仑兹力。电子荷质比的测定。质谱仪。回旋加速器。

5、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自感系数。

互感和变压器。

6、交流电

交流发电机原理。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

整流和滤波。

三相交流电及其连接法。感应电动机原理。

7、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电磁振荡。振荡电路及振荡频率。

电磁场和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速,赫兹实验。

电磁波的发射和调制。电磁波的接收、调谐,检波。

光学

1、几何光学

光的直进、反射、折射。全反射。

光的*散。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薄透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

眼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2、波动光学

光的干涉和衍射(定*)

光谱和光谱分析。电磁波谱。

3、光的本*

光的学说的历史发展。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方程。

波粒二象*。

原子和原子核

1、原子结构

卢瑟福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模型。用玻尔模型解释*光谱。玻尔模型的局限*。

原子的受激辐射。激光。

2、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级。

天然放射现象。放射线的探测。

质子的发现。中子的发现。原子核的组成。

核反应方程。

质能方程。裂变和聚变。

基本粒子。

数学基础

1、中学阶段全部初等数学(包括解析几何)。

2、矢量的合成和分解。极限、无限大和无限小的初步概念。

3、不要求用微积分进行推导或运算。

二、实验基础

1、要求掌握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的全部学生实验。

2、要求能正确地使用(有的包括选用)下列仪器和用具: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停表。温度计。量热器。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万用电表。电池。电阻箱。变阻器。电容器。变压器。电键。二极管。光具座(包括平面镜、球面镜、棱镜、透镜等光学元件在内)。

3、有些没有见过的仪器。要求能按给定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仪器。例如:电桥、电势差计、示波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等。

4、除了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生实验外,还可安排其它的实验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但这些实验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不应超过本提要靠前部分(理论基础),而所用仪器就在上述第2、3指出的范围内。

三、其它方面

物理竞赛的内容有一部分要扩及到课外获得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对自然界、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现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贡献的物理学家的姓名和他们的主要贡献。

1.重力

物体的重心与质心

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心:物体的质量中心。

设物体各部分的重力分别为g1、g2??gn,且各部分重力的作用点在oxy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是(x1,y1)(x2,y2)??(xn,yn),物体的重心坐标xc,yc可表示为

xc=?gx

gi

ii=g1x1?g2x2???gnxn?giyi=g1y1?g2y2???gnyn,yc=g1?g2???gng1?g2???gngi

2.*力

胡克定律:在**限度内,*力f的大小与*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k为*簧的劲度系数。

两根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簧串联后的劲度系数可由111=+求得,并联后劲度系数为kk1k2

k=k1+k2.

3.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可用公式fm=μ0fn来计算。fn为正压力,μ0为静摩擦因素,对于相同的接触面,应有μ0>μ(μ为动摩擦因素)

摩擦角:若令μ0=fm=tanφ,则φ称为摩擦角。摩擦角是正压力fn与最大静摩擦力fm的合力fn

与接触面法线间的夹角。

4.力的合成与分解

余弦定理:计算共点力f1与f2的合力f

f=f1?f2?2f1f2cos?

φ=arctan22f2sin?(φ为合力f与分力f1的夹角)f1?f2cos?

三角形法则与多边形法则:多个共点共面的力合成,可把一个力的始端依次画到另一个力的终端,则从靠前个力的始端到最后一个力的终端的连线就表示这些力的合力。

拉密定理: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时,任一个力与其它两个力夹角正弦的比值是相等的。

5.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

力矩:力f与力臂l的乘积叫做力对转动轴的力矩。即m=fl,单位:n·m。

平衡条件:力矩的代数和为零。即m1+m2+m3+??=0。

6.刚体的平衡

刚体:在任何情况下形状大小都不发生变化的力学研究对象。

力偶、力偶矩:二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不在一直线上的平行力称为力偶。力偶中的一个力与力偶臂(两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的乘积叫做力偶矩。在同一平面内各力偶的合力偶矩等于各力偶矩的代数和。

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f=0;对任一转动轴合力矩为零,即∑m=0。

第5篇:物理知识点总结

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通过上面对声音的传的讲解,相信同学们对此知识点可以很好的掌握了,希望同学们认真参加考试。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厚。2、凹透镜:边缘厚,*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透镜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下面是对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讲解,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像距(υ)像的*质应用

u>2ff<υ<2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

u=2fυ=2f倒立等大实像(实像大小转折)

f<u<2f>2f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

u=f不成像(像的虚实转折点)

u<fυ>u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上面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考试成功哦。

中考物理知识点:眼睛和眼镜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是对眼睛和眼镜内容的知识学习哦,供大家参考。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上面对眼睛和眼镜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物理知识,争取做的更好。

中考物理知识点:照相机和投影仪

下面是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内容知识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照相机和投影仪

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以上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吧。

中考物理知识点: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学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很熟悉吧,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在物理中的应用。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第6篇:物理知识点总结

物理知识点总结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1)力具有物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质命名:如重力、*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质可以不同。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形变,简称形变。

(2)*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力。

说明:①*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形变。

②*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力与**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力的理想模型:

①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

②点与平面接触,*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平面与平面接触,*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簧在**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簧本身的一种属*,k仅与*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其他物体的*力应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质上属于*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