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优秀教学设计
引导语:守株待兔这篇语言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而有关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
2.能错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3.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复述故事。
4.能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
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
二,图片导入,揭题解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另一则寓言,出示图片,指图示意生读课题。
2板书课题,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
(1)伸出小手一起写课题。
(2)理解词义及题目:株什么意思?指图,这就是树桩子,树被砍去留在地面的部分。。
守株待兔什么意思?大声朗读课题。
3.了解作者:
《守株待兔》是谁写的?(韩非子,姓韩名非,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家。)
4.了解学生对故事的掌握情况。
指课题,在此之前,谁听过、看过这个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你真会讲故事,生活中处处能学习语文。今天啊,我们学习的是文言文。请你回忆一下,文言文学习哪三步曲?
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
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想象画面复述故事感情道理
请大家打开书109页,朗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开始:
1.易读错的句子。
会读了吗?考考大家。
出示:
(1)折颈而死
过渡:谁来读?
(指名读,评价颈字读得很规范,再指名读,齐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怎么读?(指名读)有没有不同的读法?指名说,适时评价,听了来了吗?他是这样断句的。
①读好断句。
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话应该这样读,自己试试。练习读--指名读--补充读--齐读。
过渡:为什么这样读,一会理解了咱们就明白了。像老师这样,在书上做好记号。
2.巩固耒字:
这句话里啊,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出示图片,看,这就是耒,上面用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现在这个耒字已经演化成汉字的一个部首。凡是以它做偏旁,都一定与耕作或古代的用具有关系,想一想咱们学过的字,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耕耘)
板书:耕耘。
这是一个词,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过渡:这句话谁来读?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指名读)
这里面为是多音字,既可以读:出示章节,也可读,出示字节
在字里里啊,为(二声)有这些意思,为(四声)有这些意思,想一想,这个字在句中什么意思?
小结:我们读音的时候啊,可以结合字意来读。知道怎么读了吗?再读一遍。
过渡:把这三句放到文中,好好地读一读。
3.读出韵味
自由练读,指名读,集体读。
三、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过渡语:课文会读了,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读读这个小故事,请你轻声地读课文,要求:借助注释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好,开始。
1.轻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2.交流理解
交流靠前句:
(1)谁读懂了靠前句话?指名说:先读原句,再说意思(评价:非常正确)
过渡:在这句话里啊有个走出示
(2)巩固走的意思
出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是什么意思?(跑)
百兽见之皆走读百兽见之皆走,走什么意思?
儿童急走追黄蝶,读儿童急走追黄蝶,走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走啊都是跑的意思,看来这个字古今古今意思差别很大很大。
(3)想象画面
我们想一下,当这个种田人捡到兔子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句子,问什么意思),这里面啊有个复字,复什么意思?小结:看来看工具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
种田人为了什么放下手中的农具而守在树桩子旁边?指名说(侥幸得到兔子)
小结:正是这个原因,种田人才放下了农具,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因的后面要停顿。一齐读读。
看看书中插图,仔细这个种田人眼神和动作,展开想象,想象一下,当他白捡到一只兔子以的,会怎么想?
指名说--补充说--补充说
小结:要是一直有兔子,那该多好啊!追问:他会怎么做?
指名说,提示观察一下他眼神怎么做的?(死死盯着)
--指名说(恐怕把兔子错过去)
引读:正是这样的原因,他才:出示句子,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指名读,再读,一起读。
导读:靠前天过去,第二天,这个种田人还是--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这时候他的庄稼已经--,可是,他却依然--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过渡: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兔子来撞死,对于他这种想法,你能一个词形容呢?(白日做梦
教师板书: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心存侥幸
(3)交流第三句:
他这样,结果会怎样呢?生自由答,引导读书上句子
适时板书:一无所获为宋国笑
出示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追问:笑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加上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自己先练练。
指名说--评说
小结:加上自己的想象,故事就形象多了。
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被为宋国人嘲笑?
3.感悟道理
(1)生谈自己的理解
出示格言等引导理解:想到我们平时积累的格言、歇后语之类的话了吗?出示:
生自由读读,瞎猫碰到死耗子--碰巧了
不劳动者不得食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就是种田人的邻居,你打算怎么劝他?可以用上这些格言。。
(2)读了这则寓言,你懂了什么道理?其一:做事不能不能不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板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其二: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四、背诵课文,活学活用
指导背诵:懂得这么深刻的道理,我们通背诵下来吗?自由背,齐背(提醒,别把韵味丢了)
五、总结作业:
1.回家把《守株待兔》这个小故事绘声绘*地讲给你的家人听。
2.回家找来《曾子***猪》《老马识途》这两则寓言读一读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2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读守株待兔、树桩、撞树、乐滋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
过程与方法:
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要想有收获,必须付出劳动。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和课文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们做个游戏好吗,看图片猜谜语,沈老师跟大家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是《守株待兔》(板书课题:守株待兔)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读一遍。听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
2、这个题目背后又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拿起课本,自由朗读课文吧!
三、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同学们的字词掌握得很好,我相信课文也一定读得很好。再次读课文。
(一)学习靠前自然段。
课文读完了,老师要检验一下你们的读书成果。你们知道谁守株待兔吗?种田人为什么会守株待兔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1、这只野兔怎么会一头撞在树桩上呢?
2、“窜”是什么意思?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
3、什么原因,野兔会这么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呢?大家猜一猜?
4、想一想这段我们该怎么读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这时候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白捡”指什么?
2、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出示: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都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极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这句话读好吗?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正因为有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从此-----
出示: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在树桩上。)
1、“从此”是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
2、种田人丢下锄头,把锄头扔得远远的,看来他是真的不想再拿起锄头干活了。他是一个农民,他本来应该去干什么呀?
3、“整天”是什么意思?
4、(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别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在-----守株待兔。锄头丢掉了,庄稼不管了,什么事儿都不干了,他一心只想着再白捡野兔。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劳就可以收获,用一个词就叫“不劳而获”。(板书:不劳而获)
5、你们想,他坐在树桩旁等野兔时会怎么想呢?
6、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种田人的心里还是那个想法:兔子会来的,兔子一定会来的!他还坐在树桩旁边等着。可结果摆在他面前的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我们一起把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读一遍。(生齐读第3自然的最后一句话)你们觉得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注意哪些词语?
(师生齐读)最后,种田人不但再也没有得到野兔,而且田野长满了草,庄稼全完了。用个词语来说,就是——(板书:一无所获)
7、引导学生说理明白寓意。
四、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图)
你们看,那个种田人执迷不悟,还在那儿傻傻地等着,做着他的白日梦呢?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师生扮演进行对话。
五、总结
是啊,做事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不然最后终将一无所获。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能有收获。
六、课外阅读
(过渡):这就是寓言故事。寓言,总是借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它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推荐课外读物)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后我们可以去读读这本《*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存在侥幸地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存在侥幸的心理。
2、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守株待兔多媒体教学课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2.创设情境,出示课件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听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释题。
(1)。揭示课题,正音。
(2)释题: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伊始,让孩子听故事,能够很快地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面地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2)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捡到兔子)
(3)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窜—乱跑;撞—碰)
(4)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
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名读、齐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第自然3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板书:整天坐守庄稼全完了
(2)齐读第3自然段。
3.理解寓意。
(1)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2)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3)老师总结寓意。(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4)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4)老师总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5)齐读课文。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带着问题自主地大声读书,争当读书小能手。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动下自主地投入学习,读书、写字。】
三、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5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问题。
3.指导写字。
4.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带着问题自主地大声读书,争当读书小能手。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动下自主地投入学习,读书、写字。】
四、拓展活动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设计理念: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人前大胆地说;大胆地讲。】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4
引导语:守株待兔用于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或者比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以下是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供大家学习: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2.字词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词语。
3.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寓言故事,看看今天的小故事里藏着什么大道理。一齐读课题,个别读。
2、师:“守”是个生字,一起跟老师写。谁能给守找个朋友。
3、质疑:读了课题有不懂的地方吗?(守?株?待?守株待兔?谁守株待兔?为什么守株待兔?)这些问题的*就在故事里边。
二、初读解题:
1、请小朋友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老师请三位小朋友读三小节,其他小朋友想一想,课文哪一句话最能写出题目的意思?
3、指名读出句子。(示句)
这是个长句子,里面藏着四个生字宝宝(生字显红),谁来读读这四个新词。(生读)——小朋友,你们知道“锄”为什么是金字旁吗?瞧,这就是锄头,它是农民伯伯种田时用来除草、松土的工具。那“桩”为什么是木字旁?出示树桩。——现在生字宝宝躲到句子里了,谁还会读?(生读,师引导读好长句子)
4、解题:小朋友,其实题目“守株待兔”四个字每个字的意思在这句话里都能找到,谁找到了?那“守株待兔”的意思就是——。
5、你们真了不起,能根据句子读懂字词的意思,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请小朋友齐读这句话,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师故意把“丢”读成“放”,比一比,意思有什么不同?
三、学习1、2段。
1、是的,故事里的种田人再也不种田了,专门坐在树桩边等兔子,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下如此大的决心去守株待兔。请小朋友们认真默读第1、2小节,找出有关的句子,并想想从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想好了可同桌交流一下。
2、汇报:
句子一“一天,他在田里——死了”
(1)谁先来汇报,生读句子并说体会。
(2)野兔不知怎么的,撞死在树桩上,其实这段话里,有一个字与兔子撞死的关系很大,请你们圈出来。——“窜”是个生字(显红),谁再来读。——“窜出来”也就是(生说)——师点拨:怎样的“跑”才叫“窜”?(飞快地跑、慌慌张张地跑)
(3)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只野兔会这么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大家来猜猜看。
(4)朗读:野兔也许受到敌人的袭击,他慌不择路飞一般窜出树林,谁再来读读这句话。(靠前句显红)——点拨1:如果把“忽然”读得稍快一点就好了。从“忽然”你知道了什么?点拨2:我感觉到你把“忽然”读快了,为什么?——是呀,这的确是非常意外的事,谁还能把“意外之喜”读出来。——齐读。
句子二:“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指名读出句子并说体会。
(2)“白捡”就是指白天捡对吧,生说。——不用花力气就得到东西,用一个词来说就叫——(不劳而获)
(3)朗读:面对这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我们带上乐滋滋的表情来读读这句话。——点拨:我感觉你们是不慌不忙地跑过去-—再读一次。
句子三: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1)引读句子:他提着野兔——
(2)自己试着读好这句话。
(3)展示朗读:生1读,你强调了“每天”,为什么?——生2读,老师感觉到种田人特想得到一只野兔。——我们一起把种田人的美梦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4)评判:小朋友,你们作为旁观者来帮他分析分析,他做的美梦能实现吗?为什么?
(5)是呀,野兔撞死在树桩上,这只是一个意外,不可能天天都发生,也许几十天以后,也许几十年以后,也许永远也碰不上了,像这样很少发生的事情,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偶然、偶尔”。
四、回归第三段。
1、就是因为一次偶然碰到的好事,种田人(引读)
2感悟“整天”:种田人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让我们想象一下“当————,种田人————。”
3、朗读: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他毫不动摇地在那儿守株待兔,谁来读。——你读出了种田人的决心。——此时,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种田人?(愚蠢)——带上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4、种田人为什么守株待兔,现在你们明白了吗?用上“因为种田人看见————,他想——-,所以————。”
5、同学们,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在——。他守株待兔换来的结果是什么?齐读。——谁能用四个字来说说结果?(一无所获、一无所有)
五、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1、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师:老师现在就是种田人。我在这里等兔子,都快等了一年了,这兔子怎么还不来呀!
生:兔子不会再来了,你还是回家种田吧!
————
师:我都等一年了,放弃的话太可惜了。你们看种田人真的是执迷不悟,谁能用道理来劝劝他,让他心服口服。
生:要想有收获,要付出劳动才行。
——————
师:谢谢你们的教育,我现在已经懂了,这件事是偶然发生的,要想有收获,不能靠运气,要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我呀,把这个教训牢牢地记住。出示名言。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范文5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学生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期,他们的心理也进一步发展了。学生们对许多事物仍然抱着很大的好奇心。另外,学生们在学习中乐意自主发现,也开始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当他们在探究中取得收获,就希望与人分享,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许,如果常听到批评,责备,他们会灰心丧气,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随着学习要求的明显提高,我班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不适应*有所显露,个别学生一时难适应这样的学习要求,难适应思维上质的飞跃,开始出现了两极分化,出现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因而在教学中,我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特殊情况,就设计了一些有坡度的教学步骤,让他们也有所得、有所悟,力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先讲那个种田人怎样得到一只野兔,接着讲以后他是怎么做的,最后讲结果怎样。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初步掌握归类识字的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教学重点、难点:
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解题
1、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2、谁能把题目读一读?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3、质疑:根据这个课题,你能提几个问题吗?板书:怎么等?等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了。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这些生词你会读吗?
(2)请大家帮忙为这些生字找好朋友。
3、再次解题:你们都已读了课文,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解释一下课题是什么意思了吗?
三、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种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结果呢?板书:庄稼全完野兔没来(课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一)研读课文,知道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1、田里的庄稼怎么会全完的呢?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把它用横线划下来。
2、学习句子:从此他丢掉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在树桩上。
(1)自由读读句子,看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交流预设:
(3)朗读指导:
a、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先自己准备一下,指名读。
b、你对他的朗读满意吗?那你能试一试吗?
c、寓言的朗读和其它课文的朗读有点不一样,它就好象在讲一个笑话故事,听老师来读一读。
d、谁还愿意读?
e、一天、两天、三天,从此他再也不出门劳动了,就在树桩旁傻等,让我们一起读,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4)小结:种田人整天什么农活也不干,也难怪,他的庄稼全完了!
3、学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板书预设)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二)研读课文,知道不能凭着运气生活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没有劳动,所以庄稼全完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又没等到野兔呢?
2、读靠前自然段,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窜是什么意思?笔直地向前跑,能叫窜吗?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窜就是没有方向地乱跑)
3、什么原因,野兔要这么慌乱地从树林了跑出来,四人小组想象野兔窜的种种原因。
小结:你们刚才说的种种情况确实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因为这些原因,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就撞到的可能*大吗?
4、种田人意识到这一点了吗?从哪里知道?能给乐滋滋换一个词吗?(喜滋滋、美滋滋、乐呵呵、乐哈哈、喜洋洋)
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极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这句话读好吗?
6、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正因为有了这种不
切实际的想法,所以从捡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树桩旁傻等(课件:靠前天……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每天,他就是在那儿撞运气,可直到最后,他还是没又等到兔子。
7、学到这儿,你又明白了什么?(板书: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三)朗读全文,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如果你看见那个种田人,你会怎样劝他?找你的好朋友说说。
3、小结:靠碰运气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能有收获。
四、指导背诵
可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背,也可整篇背诵。
五、布置作业
板书预设:
野兔没来(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守株待兔
庄稼全完(不劳动不会有收获)
评价:
本课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载。教学中我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守株待兔》优秀教学反思6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拾到一只撞去世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去世的兔子,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这一道理。
一、谈话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
1、同学们学过很多寓言故事,你能说出哪些寓言故事的名字?
2、学习生字“守”,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生字。
3、了解寓言。
通过本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习故事打下基础,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状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3页,听清老师的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边读边记边想:
(1)读(圈出生字)
(2)记(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可以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3)想(组词语)。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对故事有一个整体了解,扫清生字障碍,把故事读通顺,读准确,为展示做好准备。
三、学习生字
活动一:我会读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概括课文内容。
填空:古时候一个种田人,白捡了一只_______,从此他_______,整天_______,结果_______。
活动二:我会认
守:注意读音翘舌sh,识字方法_______,组词()。
窜:重点纠正读音_______。请生做窜的动作。
用“窜出来”说一句话。
撞:注意读音翘舌zh,识字方法_______,组词()。
活动三:我知道
桩:形声字。组词树桩。知道树桩什么样吗?
此:些字去掉下半部。运用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锄:形声字。组词锄头。你知道有哪些带“锄”字的古诗吗?
活动四:我来讲故事
两个组pk讲故事
活动五:我会写
今天我们一起写写“此”、“锄”,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本环节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展示环节中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生字,如加一加、减一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利用导学案,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开展自学活动。在活动中注重生生互动,引导其他小组成员适时地帮助展示小组给“守”扩词,真正实现了生生对话。讲故事环节精心设计,小组成员pk,调动了同学们讲故事的积极*。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在这节课里还有做得不足的地方,如开展自学活动时对学生的要求不够明确,个*话评价语言不够到位,也不够丰富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
《守株待兔》的优秀教学设计7
一、自主识字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学一则寓言,看看这则寓言能令我们明白什么,好吗?
2、(板书:守株待兔)谁能读准这个题目(提示:株是翘舌音)
3、读了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就题目质疑)除了这些疑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就内容质疑)(老师相机板书:谁?为什么?结果?)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内容
为弄明白这些问题,我们来仔细地读一读课文。注意首先,我们要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次。
(自由朗读,老师贴三个生字“窜、撞、锄”)
二、合作交流
谁能读准这三个生字?你读得真准,请你告诉我们,要读好这三个字,应该注意什么?(齐读)
读准了字的发音,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板书:读)(请三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听他们读得对不对)(读后评议)
为了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的疑问,我们在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板书:想),找找问题的*。(自学课文)
把读懂的问题告诉小组的同学,还可以说说通过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小组学习)
(小组汇报)通过小组学习,你们小组知道了什么?说给大家听听(板书:说)(老师相机贴出种田人`树桩和兔子,让学生明白树桩是什么,以及寓言的大概内容)
(教师小结学生汇报)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原来这则寓言说的是一位种田人为了等zhuang死在树桩上的兔子,而每天守在树桩旁边。现在,你们还有疑问吗?
三、品读领悟
1、种田人守在树桩旁,在想些什么呢?(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他在想:兔子啊!赶快来吧!”
2、种田人的梦想能实现吗?“不能”为什么不能实现?(学生回答:因为兔子不会再来zhuang死在树桩上了)
那么,上次兔子zhuang死的事是一次——(学生回答:意外,偶然)
3、你从课文哪些句子看出那次是一次意外?(自由读课文,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你从哪个词看出这是一次意外?(学生汇报,老师点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
(指导朗读)这是一件多么奇怪,又令人感到意外的事呀!你能读好这两句话吗?(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范读,齐读)
4、种田人知道野兔是偶然zhuang死的吗?从哪看出他不知道?
(自由读二、三段课文`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你从哪个词看出种田人不知道那是一次偶然的事?
(指导朗读)这个种田人拾到一只还不够,还要“每天”“整天”坐在树桩等待,看来他的确认为兔子还会再来zhuang死在树桩上,真是个又愚蠢、又贪心的人啊!你们认为他的行为可笑吗?你能读好这两句话,让我们觉得他又愚蠢、又贪心、又可笑吗?
5、你能上来劝劝他吗?(请一位同学当种田人,请个别同学上来劝他)
(学生表演)“嗨,朋友,你不用再等了,野兔不会再来了。”
“……”(老师点拨)看来大家都认为野兔是不会常常zhuang死在树桩的。上次野兔自己zhuang死的事是一次(引说,意外、偶然、特殊情况)
6、同学们,我们可不能像种田人那样,将偶然的事当成经常发生的事,总在梦想着不劳而获。
四、巩固延伸
同学们,让我们把这则寓言背下来,记在脑子里,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要作傻事,好吗?
《守株待兔》教案设计8
《守株待兔》是二年级的一篇课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守株待兔》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守、窜”等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丢、此”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在读中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掌握故事梗概,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4、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等。
教学重、难点:
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师)
积累寓言故事(生)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1、孩子们,你们读过寓言故事吗?谁能说说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从中明白了什么?
小结:寓言故事短小而精悍却能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守株待兔(“守”是翘舌音,跟老师来写)请同学们大声地齐读课题。
3、理解“守株待兔”
二、学习新知
(一)初读课文
1、作者怎样细致地描写“守株待兔”这则故事,它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了这节课你们就会知道的。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认读生词
1)、认读词语
窜出来、撞死、树桩、从此、锄头
2)、认读生字
窜、撞、桩、此、锄
跟同桌交流一下这些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这些字在读时,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平舌音、翘舌音)
3、指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谁来给刚才读的同学点评一下。
3)、小结:只要我们认真就能把课文读通、读顺。认真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研读课文
1、带着问题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种田人在地里干活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他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后来他又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2、回答问题
种田人在地里干活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死了。)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什么怎么了?)兔子为什么会死了?指导用急促的语气读一读。
看到野兔撞死了,种田人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种田人急忙跑过去,……)
此时,种田人的心情怎样?(高兴)
你能用哪些词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呢?(美滋滋……)
想一想,种田人为什么乐滋滋地走回家?(因为他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所以……)我们还可以说:种田人乐滋滋地走回家,是因为……
指导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
当种田人有了这种想法之后,他是怎样做的呢?(从此他丢下了锄头……)
1)、“从此”指的是什么时候?
2)、比较: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种田人丢下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结合语境来理解)
3)、看图:此时,种田人又会想些什么?
种田人有着美好的梦想,这只能是痴人妄想,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齐读。(日子一天……)
种田人为什么会一无所获?
此时,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
3、理解“守株待兔”寓意
学了课文,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4、练习讲故事。
为了让人们以此为戒,孩子们你们愿不愿当宣传员,把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呢?下面请大家练习讲一讲。
谁能看图讲一讲?今天回家你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听,好吗?
三、识字、写字
1、读字
守、丢、此、桩、肥
2、指导写字
1)、这些字按结构怎样分?
2)、书写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指导书写“此”“丢”(笔顺)
4)、范写“丢”
下面请同学们在语文书上,先描后写两个。注意写字姿势。一拳……
四、巩固练习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窜(cuànchuàn)喘(cuǎnchuǎn)锄(chúcúzhù)
2、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庄+()(偏旁)=()(新字)()(组词)
巴+()(偏旁)=()(新字)()(组词)
去+()(偏旁)=()(新字)()(组词)
3、《守株待兔》告诉我们:
(1)、昨天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我再等,不会捡到的。
(2)、昨天偶然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我们不能抱侥幸心理,守着再能捡到兔子,这是不行的。
4、续写小故事
听了我们的劝说,种田人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五、课堂总结
1、学了《守株待兔》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守株待兔》告诫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对偶然发生的事情不能抱侥幸心理,我们只有脚踏实地、认真地去做才能有所收获。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教学要求:
1、认读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理解寓意。
课时划分:
两课时
靠前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爸爸、妈妈一定给你们讲过不少的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短但有趣,都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一则寓言,看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就题目质疑。
3、教师小结,归纳问题(谁?为什么守株待兔?结果怎样?)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次。
2、大家一起读课文。
3、学生读文,找出要求认读的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5、学生用生字词组词说句。
6、再读课文,再读文中巩固绳子的认读,整体感知。
7、指名反馈:这则寓言讲谁的一个什么故事?
三、图文结合,理解寓意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农夫守在树桩旁,心理想写什么?
3、这个农夫为什么要坐着等兔子撞到树桩上来呢?
4、讨论:种田人的梦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5、集体反馈:教师小结寓意:野兔是不会常常撞死在树桩的,上次是偶然,我们怎么能把偶然当必然呢?农夫怀着这种侥幸的心理在那等呀等,等到的结果是什么呢?
6、如果一天,你经过那里,你会怎么劝他?
7、教师小节:我们可不能象农夫那样,将偶然的事当成经常发生的事,总是梦想着不劳而获。
四、朗读课文,读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巩固复习,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学生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拓展延伸,讲故事
1、总结全文:小朋友们,你们读了寓言后知道了什么道理?
2、说一说身边存在的这种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
3、拿出收集的寓言故事与同学交流。
4、讲故事,说说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推荐学生阅读《伊索寓言》。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启发学生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3、指名反馈,教师强调。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教学目标:
1、学习寓言《守株待兔》,学会8个生字。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理解寓意。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有一点感想。
教具准备:
录音磁带、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寓言常对坏人、坏事、坏思想进行辛辣的讽刺,让读者在笑声中受到教育。而夸张手法的运用,可以加强讽刺的力量,可以突出作者想要强调的东西,使寓言的主题更加鲜明。今天,我们再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出示生字卡片)
1、读准字音。
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部首学习生字。
株、待、窜、撞、桩、捡、锄
(2)重点分析生字。
滋
三读寓言故事,理解课文内容(出示图片)
1、读课文,标段落,看看每段的意思是什么?请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说。
教师引导:我们在想一想,野兔为什么没有再来,田里的庄稼为什么全完了?找出重点词语。
学生说。
教师讲:对。那个种田人把偶然的事情当成能天天发生的事是错误的。他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兔子,兔子没来,庄稼不去种也全完了。
2、请大家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先听录音,再说寓意)
学生说。
教师讲:不劳而获的思想是错误的。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只有老老实实地做事,才能获得成功。
3、看课文插图,说图意。
学生说。
四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古时候种田人看见撞死的野兔
急忙跑白捡乐滋滋心里想
丢下锄头整天坐长满野草庄稼全完
五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按要求写词语
abb:
abab:
3、积累来自寓言的成语。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认读9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继续培养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和分析合体字字形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培养学生注意倾听和评价朗读的能力。
3.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主动努力做事,而寄希
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学习重点1.会认读9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一)看图激趣,故事导入。
1.(出示本课的三幅图)同学们,你们都爱听故事吧?故事的种类可多了,有民间故事、
历史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等。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成语故事。请你看看图中有谁?
他在干什么?结果怎样?
2.谁能用简短的句子或词语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
3.借助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4.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守株待兔”这个词语的意思?
5.你们看图后的猜想和给故事起的名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瞧,这是三颗不同颜*的星星(出示星)想不想得到?这是需要经过努力的。只要把字读正确,把句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争夺绿星开始。
请大家一边看课文,一边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圆圈画出来,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
音读准。(4)小结:同学们真不简单哪!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顺利地得到了靠前颗绿星,
请大家夸夸自己吧!
2.现在我们要夺取第二颗黄星。
(2)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兔子是怎么死的?农夫是怎么想的?
(3)引导学生朗读“他想,这可是白捡来的便宜,不费一点力就能吃上美味的兔肉”。
(要读出农夫强烈的侥幸心理。)
(4)板书:捡
(5)看第二幅图,进行发散想象。农夫越想越高兴,请你根据课文的内容想想,他心
里在想什么?又在为什么高兴?(农夫为白捡了兔子而感到高兴。他认为自己占了大便宜,
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兔子撞死在树桩上。)
(6)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靠前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
(7)小结:大家真了不起!我们不光读通顺了句子,还读出了语气,得到了第二颗黄
星。
3.摘取红星,现在开始!
让学生看投影读一读:
第二天,他又来到田里。他想,说不定还会有兔子撞到树桩上,要是再得到一只就好了。
他干脆不干活了,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兔子来撞树桩。(还可以怎样读呢?)
②农夫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③再次运用读书的方法使学生感悟到成语的意义。
师:一天过去了,农夫整天守在树桩旁边??
师:两天过去了,农夫整天守在树桩旁边??
师: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农夫整天守在树桩旁边??
(4)揭示成语含义:这就叫侥幸心理。板书:等侥幸心理师:结果怎么样呢?
板书:田荒
(三)朗读全文,感悟成语意义。
2.教师通过手势和板书点拨意义。并板书“一事无成”。
(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为学习课本的规范语言做准
备。
以此种方法了解学生对故事的主
题把握的情况,从而发现学习的小骨干。
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就可以分别得到绿、黄、红三颗星。咱们比一比,看谁最先得到三颗星。
(3)出示词语卡片,进行认读。这些字是我们读书的障碍,要想得到绿星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shǒuzhūdàitùɡǔdàihuānɡmánɡtáozǒu
守株待兔古代慌忙逃走
zhuànɡduànjiǎnqǐtùròudédàopánɡbiān
撞断捡起兔肉(得)到旁边
①指名读字词,同学间互相正音。注意“捡”是前鼻音,“慌、撞、旁”是后鼻音。
②去掉词卡上的拼音再读词。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③全班齐读生字词。(教师要采用先按顺序读,再打乱顺序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练
习。)
(1)请小朋友们自己轻声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多读
几遍,读通顺后再接着往下读。
(1)指名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回答问题:什么叫“守株待兔”?成语中的“株”指什么?“待”是什么意思?
(3)师生边读边讨论进行探究*学习。
①农夫是怎么做的?
生:等着兔子来撞树桩。
生:等着兔子来撞树桩。
生:等着兔子来撞树桩。
生:他的田荒了。
1.学生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9守株待兔
兔子撞死农夫待兔
错看成
偶然必然
不要存侥幸心理
不要幻想不劳而获
课题29守株待兔教时八、294
学习目标1、正确规范地书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注意倾听和评价读的能力。
3、巩固复习,总结全文。
学习重点规范地书写6个字。
自主积累词语。
过程与方法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读一读。
守株待兔干活跑过来放下兔肉
2.提取要写字再读一读。
兔活跑过放肉
3.你还能给带点字组成什么词语。
(二)识字写字。
1.分析字形。
(1)“兔”容易与今后要学的“免”字混,可以用歌诀的方法强化记忆:小兔,小兔,白又白,短短的尾巴真可爱。(教师用粉笔把点描成红*)
(2)左右结构的字:活跑过放
(3)“肉”容易与“内”字混,要强调里边还有一个人。
2.指导写字。
(2)在本上试写一个请同学评评写得如何。
(3)老师进行巡视,对同学写字的情况进行适时的表扬。
(三)巩固练习。
1.摘苹果游戏:从苹果树上摘下苹果,读一读写在苹果后面的词语中。
2.我的词语库:把你喜欢的词语抄写在书上。
兔:小兔白兔兔宝宝
活:生活干活活动活命活泼
跑:跑步长跑跑动逃跑
过:过桥过来过去对过过年过节
放:放心放学放假放下放*
肉:猪肉肌肉鸡肉烤肉腊肉
先启发学生找到以上的4个字,再依次说一说怎样记字形。
(1)学生拿出写字本,先进行描写,初步感受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练习写字。
板书设计
29守株待兔
兔活跑
过放肉
守株待兔古代慌忙撞断捡起兔肉得到旁边
二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优秀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拾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这一道理。
教学要求:
1、认读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理解寓意。
课时划分:
两课时
靠前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爸爸、妈妈一定给你们讲过不少的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短但有趣,都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一则寓言,看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就题目质疑。
3、教师小结,归纳问题(谁?为什么守株待兔?结果怎样?)
二、自渎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
1、学生自渎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次。
2、大家一起读课文。
3、学生读文,找出要求认读的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5、学生用生字词组词说句。
6、再读课文,再读文中巩固绳子的认读,整体感知。
7、指名反馈:这则寓言讲谁的一个什么故事?
三、图文结合,理解寓意。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农夫守在树桩旁,心理想写什么?
3、这个农夫为什么要坐着等兔子撞到树桩上来呢?
4、讨论:种田人的梦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5、集体反馈:教师小结寓意:野兔是不会常常撞死在树桩的,上次是偶然,我们怎么能把偶然当必然呢?农夫怀着这种侥幸的心理在那等呀等,等到的结果是什么呢?
6、如果一天,你经过那里,你会怎么劝他?
7、教师小节:我们可不能象农夫那样,将偶然的事当成经常发生的事,总是梦想着不劳而获。
四、朗读课文,读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巩固复习,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学生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拓展延伸,讲故事。
1、总结全文:小朋友们,你们读了寓言后知道了什么道理?
2、说一说身边存在的这种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
3、拿出收集的寓言故事与同学交流。
4、讲故事,说说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推荐学生阅读《伊索寓言》。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启发学生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3、指名反馈,教师强调。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守株待兔的优秀教案10
教学要求:
1、认读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理解寓意。
课时划分:
两课时
靠前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爸爸、妈妈一定给你们讲过不少的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短但有趣,都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一则寓言,看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就题目质疑。
3、教师小结,归纳问题(谁?为什么守株待兔?结果怎样?)
二、自渎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
1、学生自渎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次。
2、大家一起读课文。
3、学生读文,找出要求认读的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5、学生用生字词组词说句。
6、再读课文,再读文中巩固绳子的认读,整体感知。
7、指名反馈:这则寓言讲谁的一个什么故事?
三、图文结合,理解寓意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农夫守在树桩旁,心理想写什么?
3、这个农夫为什么要坐着等兔子撞到树桩上来呢?
4、讨论:种田人的梦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5、集体反馈:教师小结寓意:野兔是不会常常撞死在树桩的,上次是偶然,我们怎么能把偶然当必然呢?农夫怀着这种侥幸的心理在那等呀等,等到的结果是什么呢?
6、如果一天,你经过那里,你会怎么劝他?
7、教师小节:我们可不能象农夫那样,将偶然的事当成经常发生的事,总是梦想着不劳而获。
四、朗读课文,读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
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巩固复习,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学生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拓展延伸,讲故事
1、总结全文:小朋友们,你们读了寓言后知道了什么道理?
2、说一说身边存在的这种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
3、拿出收集的寓言故事与同学交流。
4、讲故事,说说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推荐学生阅读《伊索寓言》。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启发学生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3、指名反馈,教师强调。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一,寓言两则,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守株待兔优秀教案11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初步掌握归类识字的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教学重点、难点: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解题
1、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2、谁能把题目读一读?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了。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这些词你会读吗?(窜出来树桩撞死锄头庄稼乐滋滋)指名读,齐读。
(2)如果让你给这六个字分类,你会怎么分?
小结:你们一个个都很棒,已经学会了归类识字,这可是识字的一种好办法!
3、再次解题:你们都已读了课文,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解释一下课题是什么意思了吗?
4、质疑:根据这个课题,你能提几个问题吗?板书:怎么等?等的结果?
三、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四、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种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结果呢?板书:庄稼全完野兔没来(课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一)研读课文,知道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1、田里的庄稼怎么会全完的呢?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把它用横线划下来。
2、学习句子:从此他丢掉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自由读读句子,看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交流预设:
a、丢掉了锄头可以知道他没有到田里去锄过草,没有到田里去挖过地。(是呀,锄头可是种田人最重要的劳动工具,现在他连锄头也不要了,又怎么去劳动呢?)
b、你是怎么理解整天在树桩旁等着这句话的?你们看,早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他已经坐在树桩旁等了;中午,太阳高照,他没回家休息,还是坐着等;傍晚,太阳已经下山了,他仍旧在等,从早到晚,他一直都在等。
c、他在树桩旁傻等,人家在干什么呀?想象说话: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还在等……是呀,一田到晚,他什么活也不干,一心只想着等兔子,他是多么渴望得到兔子呀!
(3)朗读指导:
a、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先自己准备一下,指名读。
b、你对他的朗读满意吗?那你能试一试吗?
c、寓言的朗读和其它课文的朗读有点不一样,它就好象在讲一个笑话故事,听老师来读一读。d、谁还愿意读?
e、一天、两天、三天,从此他再也不出门劳动了,就在树桩旁傻等,让我们一起读,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4)结:种田人整天什么农活也不干,也难怪,他的庄稼全完了!
3、学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板书预设)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二)研读课文,知道不能凭着运气生活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没有劳动,所以庄稼全完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又没等到野兔呢?
2、理解窜,窜是什么意思?笔直地向前跑,能叫窜吗?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窜就是没有方向地乱跑)
3、什么原因,野兔要这么慌乱地从树林了跑出来,四人小组想象野兔窜的种种原因。
(1)后面有猎人追赶
(2)受伤了
(3)有野兽追击
(4)他发现前面有好玩的东西
(5)他想到森林外面去玩一玩
(6)他想出去找朋友玩
(7)他和别的野兔比赛跑步
……
小结:你们刚才说的种种情况确实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因为这些原因,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就撞死的可能*大吗?
4、种田人意识到这一点了吗?从哪里知道?能给乐滋滋换一个词吗?(喜滋滋、美滋滋、乐呵呵、乐哈哈、喜洋洋)
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极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这句
话读好吗?
(1)指名读
(2)每天都白捡一只野兔,这是一件多美的事呀,谁再来读读?
(3)不是一只,也不是两只,三只、四只……而是每天都有一只呀,还想读吗?
(4)让我们都来做做这样的美梦吧!齐读
6、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正因为有了这种不
切实际的想法,所以从捡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树桩旁傻等(课件:靠前天……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每天,他就是在那儿撞运气,可直到最后,他还是没又等到兔子。
7、学到这儿,你又明白了什么?(板书: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三)观看动画,加深理解
1、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这个故事,现在想看看动画吗?
2、现在,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请你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小结:靠碰运气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能有收获。
(四)、说说身边的人和事
其实像种田人一样,因为一次碰到好运气,就想永远靠碰运气过日子的人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你能说一说吗?
五、课外阅读
(过渡:寓言,总是借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它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老师这还有一则寓言故事,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
1、自由读读寓言,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推荐课外读物。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后我们可以去读读这本《*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二,寓言两则,希望对你有帮助!
守株待兔优秀教案12
一、导入
1、 观看动画片《守株待兔》。
2、 谁能给这一小段动画片起个名字呢?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 释题。
5、 大屏幕出示预习问题:
谁在大树桩前等兔子呢?他为什么要一直等待兔子呢?最后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
1、 为了弄明白这几个问题,我们来仔细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 出示生字“窜、撞、锄”,谁能读准这三个字?应注 意什么?
用生字组词,造句,并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3、 再读课文(男女生赛读,学生评议)
4、 自读课文,把你读懂的问题告诉同学。
5、 教师小结。
三、品析课文
1、 出示图片,思考:图中有谁?在干什么?想什么呢?
2、 种田人的梦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那么,上次兔子撞死的事是一次()?
3、 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那次是一次意外?(自由读课文,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你从哪个词看出这是一次意外?
指导朗读:读出奇怪,让人感到意外的语气。
4、 种田人是这样理解的吗?从哪看出他不知道这是偶然的事?(在书中找句子,词语)
指导朗读:读出他愚蠢、贪心、可笑的语气。
5、品析句子,感悟有无“整天”一词的区别。
6、你能上来劝劝他吗?(生表演)
7、思想教育:我们可不能像种田人那样,将偶然发生的事当成经常发生的事,总是梦想着不劳而获。
四、 背诵课文
让我们把这则寓言背下来,记在脑子里,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要作傻事,好吗?
[守株待兔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守株待兔13
那个农民后悔极了,可庄稼上已经长满了野草,他没办法,只好每天都可等着兔子,可等了好几天,都没有兔子来。
有一天,一位商人经过这里,见一位农民在垂头丧气地坐着,商人好心地问:“兄弟,你怎么垂头丧气的?”农民没好气地说:“唉,你不知道我去年在这里碰上了好运气——一只兔子在***农活的时候,一头撞在了一个树桩上,死了,我就幸运地有了一只死兔子,当晚我又想如果早晨那样有一只兔子,我就每天坐在那个树桩上等兔子来撞树桩。可我都等了一年多时间了,一只兔子都没撞到树桩,我现在都后悔极了呢。”商人听了,同情地说:“别伤心,兄弟,我要帮你想个办法。”于是,商人想啊想,灵机一动,兴奋地说:“兄弟,我想到了个办法。你去买几十颗大树的种子,再种起来,而且这里的树木上,你在***的地上种,不就有许多兔子来撞大树了吗?”农民听了,点点头,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可又说:“我都没钱了。”商人掏出好多钱给农民,农民就千恩万谢地走了。
农民买好种子后,开始种大树了。不就,这些***的土地变成了大片森林。农民又在苦等,可都没有兔子,农民气得火冒三丈,怒气冲冲地去找商人算账。他找到商人后,生气地说:”你的方法真不管用,怎么连一只兔子都没来?“商人说:“你不是得到了好多钱嘛?”农民一想,说:“我知道我得到什么了,是树。”“对了,你能把种的树给卖了,就有许多钱。”农民一听,向商人道谢走了。
守株待兔优秀小学作文14
我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
有一天兔子一家正在发愁,因为它家附近多了只狼,这只狼虎视眈眈的盯着它们。为了避开它,兔子一家好几天没有进食了,这样下去他们一家会饿死的,可是要怎么办呢?勇敢的兔妈妈说她要出去寻找食物,不要让大家再挨饿了。
第二天早上兔妈妈来到一片葱郁的树林,他心惊胆战,生怕自己被敌人发现,于是它飞快的跑了起来,突然他看见一个黑影从眼前闪过,兔妈妈害怕了,但它今天必须找到食物,于是它闭着眼睛往前冲,但由于速度过快撞到了木桩上昏迷不醒。正在田里种田的农夫听到了,便跑了过来看到这儿有个兔子,心里美滋滋的把它带回了家,回到家他妻子看见了说,你不是去种田了吗,怎么还去市场上买了一只兔子呢?他说是这只兔子自己撞到树桩上的,他妻子兴奋的说,天下竟有如此好事,倒不如我们直接在那儿盖个房子,天天等着的兔子就行了,也不用去田里整天辛苦劳作了。夫妻俩一拍即合,造房子的时候,丈夫还把窗户建到能看见木桩的位置,床就放在旁边,可以舒服的躺在床上等待兔子。
兔爸爸天黑还不见兔妈妈回来,便出去寻找,一不小心也撞在了树桩上,又被农夫给逮到了,这下农夫对守株待兔深信不疑。
于是农夫每天就趴在床上等待撞到树桩上的兔子,可是再也没有兔子在树桩上了。时间长了,农夫田里的庄稼由于没人管理,渐渐的庄稼都枯死了。
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以逸待劳的事情,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守株待兔的教案15
同学们学过很多寓言故事,你能说出哪些寓言故事的名字?下面请看一组图画,(出示:树桩、农夫和幻想中不断奔跑而来的兔子)你想到了哪个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
二、识字。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能告诉老师你们预习了什么吗?(熟读课文,学习了生字)一起来看看你们生字认识得怎么样!(出示“守、窜、撞、桩、此、锄”)
1、整体读一遍
2、个别识记
守:拆字法识记,组词。
窜:重点纠正读音。让生比划窜的动作。用“窜出来”说一句话。
撞:拆字法识记,组词。
桩:形声字。组词树桩。知道树桩什么样吗?生说,出示树桩图片。
此:些字去掉下半部。出示。
锄:形声字。组词锄头。知道锄头是什么样子吗?出示锄头图片。
三、初读课文。
同学们真聪明,学会这么多生字一定累了,轻松一下。听叔叔为我们讲故事。(出示)叔叔讲得怎么样?想不想试一试?(想。)那就把书打开,美美的朗读吧。在读课文的时候老师有一个要求:边读边划出最能解释“守株待兔”意思的话。开始读吧。
谁愿意勇敢地站起来朗读课文?
揭示题意。
能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吗?(屏幕显示,在课文中注下划线)都来读读这句话。你能用简短的语言说说什么叫守株待兔吗?(种田人坐在树桩旁边等兔子)
概括主要内容。
这个种田人为什么坐在树桩旁边等兔子?结果怎样?让我们再回到课文当中,快速的默读课文,用三两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四、细读课文。
靠前自然段(抓重点字词句为主)
看来,这个故事还得从兔子说起。课文哪一段是讲兔子xx在树桩上的?(出示兔子xx在树桩上的底图,靠前自然段)读这一段,想这一部分当中的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用得好?(重点品味“窜”字,出示兔子窜出来xx的过程)师:兔子xx,种田人就……生:白捡了一只兔子。
第二自然段(感情朗读、表演)
种田人的心情怎么样?(高兴)用书上的词来说就是——美滋滋。带着这样美滋滋的心情来读,最好用自己的语调和表情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自读,指一人读。你能到前面来美滋滋地一边走一边把种田人白捡兔子后的的心里话说一说吗?
第三自然段(和靠前段学习方法一样)(出示第三自然段,背景是种田人坐在树桩旁,庄稼长满了野草。)
接下来种田人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呢?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在学习这一自然段的时候,用和靠前自然段同样的方法,也就是——生:抓字词句来体会。
(抓住“整天”说明种田人不劳而获的思想很严重。抓住“一天一天”“再也”“长满”重点体会种田人的悲惨下场。)
五、点明寓意。
好,我们去看看种田人(出示)这个种田人多可怜啊,假如你从这个种田人身边走过,你想对这个可怜的种田人说点什么呢?那现在老师就是那个种田人,哎呀,我现在已经等了一年了呀,这只兔子怎么还不来呀?(师生情景对话)
……
是啊,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
生活中,有没有守株待兔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呢?
六、布置作业。
回去把这个故事和其中的道理说给身边的人听,好吗?
《守株待兔》续16
那个种田人在树桩旁等啊、等啊,足足等了三个月,而且还在树桩周围布置了一幅网套。
有一天,终于有一只野兔落网了。种田人急忙跑过去一把抓住兔子的耳朵。心想:三个月的时间没有白费,今晚可要好好美餐一顿。突然,野兔开口说话了:“你要***我,我死而无怨。但是我告诉你,我的身体内有一颗珍珠,如果你***了我,这颗珍珠也会随之消失;如果你把我放下,我就把这颗珍珠给你。”种田人心想:有了这颗珍珠我还用在这里等吗?荣华富贵近在眼前啊!种田人听信了兔子的要求,把兔子放下了,兔子一溜烟窜回了树林。
种田人后悔莫及,他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新守株待兔17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种田人的田野里长满了杂草,庄稼全完了。
种田人坐在树桩旁,做了一个美梦。他梦到自己又看到了一只兔子撞在了田边的树桩上,一命呜呼了。然后,又来了一只,两只,三只……正当种田人心花怒放手舞足蹈的时候,种田人醒来了,觉得自己又冻又饿,有气无力,肚子饿得咕咕叫。突然,只见金光闪烁,一位老爷爷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语重心长地对种田人说:“种田人,你不要再等了。所谓守株而待兔,必定一事无成。你要想丰衣足食,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得勤劳做事,而不是在树桩旁等着兔子送上门来,这是懒惰。你要记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完,老爷爷就不见了。种田人听了老爷爷的话,恍然大悟。
后来,种田人专心种田,每天给庄稼锄草、施肥、捉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于,他成为了一个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