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原文及译文

综合 2024-10-26 22:08:55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柔从兄于,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宗从之。太祖①平袁氏,以柔为营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成还,皆自励,成为佳吏。

高干既降,顷之以并州叛。柔自归太祖,太祖欲国事诛之,以为刺奸令史。处法允当,狱无留滞,辟为丞相仓曹属。鼓吹②宋金等在合肥亡逃。旧法,*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奏尽***之。柔启曰:“士卒亡*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正如前科,固已纥其意望,而猥复重之,柔恐自今在*之士,见一人亡逃,诛将及己,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太祖曰:“善。”即止,不***金母、弟,蒙活者甚众。

文帝③践阼,以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萨侯。民间数有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辄***,而赏告者。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辄赏。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又将开凶狡之群榴诬罔之渐,诚非所以息奸省讼,缉熙治道也。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以隆天父养物之仁。”帝不即从,而相诬告者滋甚。帝乃下诏:“敢以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于是遂绝。

帝以宿嫌,欲枉法诛治书执法④鲍勋,而柔固执不从诏命。帝怒甚,遂召柔诣台⑤,遣使者承旨至廷尉考竞勋,勋死乃遣柔还寺⑥。

初,公孙渊兄晃,为内侍。先渊未反,数陈其变。及渊谋逆,帝不忍市斩,欲就狱***之。柔上疏曰:“晃及妻子,叛逆之类,诚应枭县,勿使遗育。而臣窃闻晃先数自归,陈渊祸萌,虽为凶族,原心可恕。臣以为晃信有言,宜贷其死;苟自无言,便当市斩。今进不赦其命,退不彰其罪,闭著囹固,使自引分,四方观国,或疑此举也。”帝不听,竞遣使赍金屑饮晃及其妻子,赐以棺、衣,殡敛于宅。

景元四年,年九十薨。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注】①太祖:曹*。②鼓吹:*中鼓吹手。③文帝:曹丕。④治书执法:官职。⑤台:尚书台。⑥寺:廷尉官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奸吏数人,皆自引去引:避开,退去

b.狱无留滞狱:监狱

c.辟为丞相仓曹属辟:征召

d.息奸省讼讼:打官司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卒亡*/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

b.士卒亡*/诚在珂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

c.士卒亡*/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

d.士卒亡*/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因高柔是高于的从弟,高干在并州叛变,曾想株连***柔,但看高柔政绩不错以为令史,后征召他做了丞相仓曹属。

b.曹氏父子信赖高柔,委以重任,高柔每有所谏,便即采纳,只在***鲍勋一事上未采纳他的意见,鲍勋死后,才让其回官署。

c.高柔头脑灵活,善于保全自己,看袁绍大势已去,他归顺曹氏并竭尽忠心,使自己不但没被诛***,还当了丞相仓曹属。

d.公孙晃事前多次告发其弟公孙渊谋逆,因此事发后明帝不忍将公孙晃公开处斩,想在狱中悄悄***掉他,高柔谏阻没有奏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旧法,*征士亡,考竞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

(2)臣以为晃信有言,宜贷其死;苟自无言,便当市斩。

参考*

4.b(案件)

5.c

6.b(“便即采纳”错)

7.(1)依旧法,*队出征而*士逃跑者,要将其妻儿老小投在狱中拷问至死。曹*担心这样还是不能制止逃亡,更加重了刑罚。(“亡”“考竟”“妻子”“更”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我认为公孙晃确实有揭发公孙渊的言论,就应该宽恕他的死罪;如果他没有这样的言论,就应当公开处斩。(“信”“贷”“苟”“市”各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高柔,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人。高柔的堂兄高干,是袁绍的外甥,在黄河以北召高柔去,高柔带着族人跟从了他。太祖曹*平定袁氏,任命高柔为菅县县长。县里的人都听说过高柔的大名,有几个行为不正的县吏,全都自动地离去。高柔教化说:“过去邴吉为政时,官吏曾经有过失,都还能够容忍他们。何况如今这几个官吏,对我并无过失!召他们回来复职。”(那些离去的县吏)又全回来了,都深为感激自觉改过,全成为好的县吏。

高干投降曹*后,不久又在并州反叛。高柔自己投归曹*,曹*想借故***掉他,就任命他为刺奸令史。高柔执法公允得当,官司中没有滞留的案件,曹*又征召他为丞相仓曹属。*中乐手宋金等人在合肥逃跑。依旧法,*队出征而*士逃跑者,要将其妻儿老小投在狱中拷问至死。曹*担心这样还是不能制止逃亡,更加重了刑罚。宋金的母亲、妻子和二个弟弟都被抓到官府,主管官员奏请将他们全部***掉。高柔上奏说:“士卒逃离*队,实在可恨,然而我私下里听说这些人中常有后悔的。我认为就应该宽恕他的妻儿老小,一来使这些逃贼忐忑不安,二来可以诱引他们产生回返的想法。如果按照原来的旧法,就已经断绝了他们回返的愿望,假如再加重刑罚,我唯恐如今在*中的兵士,看见一个人逃跑,害怕自己被株连,也会跟着一起逃走,以免同样遭到***害。这样加重刑罚不是用来制止逃跑,而是助长了逃跑。”曹*说:“对!”立即停止处罚,没有***宋金的母亲、弟弟,蒙受不***而活下来的人很多。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任命高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给关内侯爵位。民间屡屡有的谣言,文帝非常痛恨,一有传谣言的人就***,奖赏告发的人。高柔上书劝谏说:“如今传谣言的就***,告发的就奖赏,这既使有过失错误的人没有改正自新的机会,又将使凶险狡诈之徒诬陷欺骗的恶习逐渐地滋长,这真不是用来消除奸伪、减少诉讼、清明社会风气的治国之道啊。臣以为应废除制裁谣言奖赏告发的法令,以发扬光大上天养育万物的仁德。”文帝没有立即听从,而相互诬告的人越来越多。文帝于是下诏书命令说:“有敢于告发别人有之言的人,以他告发人的罪名给他治罪。”此次(相互诬告的现象)就没有了。

第2篇:三国志·魏书十三节选原文及译文解析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同郡陶丘洪亦知名,自以明见过歆。时王芬与豪杰谋废灵帝。芬*呼歆、洪共定计,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芬*疏而不武此必无成而祸将及族子其无往洪从歆言而止。后芬果败,洪乃服。举孝廉,除郎中,病,去官。灵帝崩,何进辅政,征河南郑泰、颍川荀攸及歆等。歆到,为尚书郎。董卓迁天子长安,歆求出为下?令,病不行,连从蓝田至南阳。时袁术在穰,留歆。歆说术使进*讨卓,术不能用。歆欲弃去,会天子使太傅马日?安集关东,日?辟歆为掾。东至徐州,诏即拜歆豫章太守,以为政清静不烦,吏民感而爱之。孙策略地江东,歆知策善用兵,乃幅巾奉迎。策以其长者,待以上宾之礼。后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孙权欲不遣,歆谓权曰:“将*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效心,岂不有益乎?今空留仆,是为养无用之物,非将*之良计也。”权悦,乃遣歆。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

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公卿尝并赐没入生口,唯歆出而嫁之。帝叹息,下诏曰:“司徒,国之俊老,所与和*阳理庶事也。今大官重膳,而司徒蔬食,甚无谓也。”三府议:“举孝廉,本以德行,不复限以试经。”歆以为:“丧乱以来,六籍堕废,当务存立,以崇王道。夫制法者,所以经盛衰。今听孝廉不以经试,恐学业遂从此而废。若有秀异,可特征用。患于无其人,何患不得哉?”帝从其言。

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三》,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芬*疏而不武此/必无成/而祸将及族/子其无往/

b.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芬*疏而不武此/必无成/而祸将及族子/其无往/

c.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芬*疏而不武/此必无成/而祸将及族/子其无往/

d.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芬*疏而不武/此必无成/而祸将及族子/其无往/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孝,孝悌之人;廉,清廉之士。后来合称孝廉,即察举孝子廉吏。范晔《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说的是张衡被推举后,没有应荐。

b.崩,本义是山倒塌,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从周*始帝王死称“崩”。《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c.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给皇帝的书信、奏章。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也作上表推荐,如本文的“表天子征歆”。

d.《三国志》,两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与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汉书》、班固的《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歆论人议事有远见。王芬邀约他和同郡知名人士陶丘洪参与废除皇帝一事,华歆不仅没有参加,还阻止陶丘洪参与。后来废除皇帝一事果如他所料。

b.华歆择木而栖。他劝说袁术进**董卓,袁术不听,华歆当即离去投靠孙策。以幅巾束发前往迎奉,得到孙策的礼待。

c.华歆清正廉洁。任豫章太守,处理政事清静不烦扰,受到官民的感激爱戴。进京赴任,面对赠送的钱物,巧妙谢绝,赢得众人钦佩。

d.华歆一向清贫自守。俸禄赏赐用来救济亲戚故旧,家里没有多余的储藏。曹丕为此叹息不已,并下诏书表彰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5分)

(2)若有秀异,可特征用。患于无其人,何患不得哉?(5分)

参考*

4.(3分)c

5.(3分)d【解析】范晔的《后汉书》、班固的《汉书》。

6.(3分)b【解析】“袁术不听,华歆当即离去投靠孙策”错,原文意为袁术不听,华歆想要离去。恰逢马日?征辟为掾,才离开。

7.(10分)翻译:

(1)(5分)考虑到我独自远行,将因怀藏美玉而获罪(成为被***的理由),希望各位宾客替我考虑。(“单车”1分,“怀璧”1分,“愿”1分,句意2分)

(2)(5分)如果有特异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的人才,可以特别征召使用。担忧的是没有那些人才,哪里担忧有人才而不能得到呢?(“秀异”1分,“特征”1分,“何患不得哉”句式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华歆字子鱼,平原郡高唐县人。议事论人公正持平,始终也不毁谤伤人。同郡人陶丘洪也是个知名人士,自认为见解明智超过华歆。当时王芬与一些豪杰人物谋划废掉汉灵帝。王芬暗中呼喊华歆、陶丘洪共同商定计策,陶丘洪想要前去,华歆劝阻他说:“废立皇帝是一件大事,连伊尹、霍光都感到为难。王芬*格疏忽又没有勇气,这次必定不能成功,灾祸将要涉及族人,你还是不要去!”陶丘洪听从了华歆的话没有去。后来王芬果然失败,陶丘洪这才服气。华歆被举荐孝廉,任命为郎中,患病,辞官。汉灵帝去世后,何进辅政,征召河南人郑泰、颍川人荀攸和华歆等人。华歆到达后,任尚书郎。董卓把天子迁到长安,华歆请求出京任下?县令,因病不能成行,于是从蓝田到了南阳。这时袁术在穰城,留下了华歆。华歆劝说袁术让他进**董卓,袁术没有采用他的建议。华歆想要离去适逢天子派太傅马日?安定关东,马日?征召华歆为属官。华歆向东到了徐州,朝廷下诏,任命他为豫章太守,因在处理政事上清静而不烦扰,受到官吏民众的感激爱戴。孙策攻占江东,华歆知道孙策善于用兵,就以幅巾束发前往迎奉。孙策知道华歆有德有才,用对尊贵客人的礼节接待他。后来孙策死了。太祖正在官渡,上表向天子推荐,征召华歆。孙权不想让他走,华歆对孙权说:“将*您奉帝王之命,才与曹公交好,情义尚未巩固,假使我得以为将*报效忠心,岂不是有益吗?现在白白留下我,这是养了个没用之人,这不是将*的好主意。”孙权高兴了,于是送华歆入京。为华歆送行的宾客旧友有一千多人,赠送银两数百。华歆都没有拒绝,秘密地各自写好标记,到了临走时,把各种礼物都聚在一起,对众宾客说:“我本来没有拒绝各位的心意,但所接受的终究太多。考虑到我独自远行,将因怀藏美玉而获罪(成为被***的理由),希望各位宾客替我考虑。”众人于是各自收回了自己的赠品,对华歆的德行表示佩服。

华歆一向以清贫自守,俸禄赏赐都用来救济,送给亲戚故旧,家里没有一担米的储藏。朝中大臣曾经一起被赏赐了罚没为奴的女子,而只有华歆把她们放出嫁人。曹丕为此叹息不已,并下诏书说:“华司徒是国家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的长者,他的行为符合天地之道,深得民众之心呀。今天大官们都有丰盛佳肴,只有他是简单的蔬菜佐饭,并且很不计较。”三府建议:“举荐孝廉,本来应以德行为标准,不再用考试经书来限制。”华歆认为:“天下*以来,六经毁坏衰败,应当务必给以保存扶持,以发扬王道。制定法令,是用来治理衰落的事业的。现在听任举孝廉不用经过经学考试,恐怕经学事业就要从此废弃。如果有特异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的人才,可以特别征召使用。担忧的是没有那些人才,哪里担忧有人才而不能得到呢?”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太和五年,华歆逝世,谥号是敬侯。

第3篇:三国志魏书曹彰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曹*)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时太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太子(曹丕)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留长安。大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曹彰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彰读《诗》《书》课:督促。

b.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属:连接。

c.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及:达到。

d.召彰诣行在所诣:前往。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太祖尝问诸子所好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b.尔其戒之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c.虏乃退散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d.斩首获生以千数以地事秦,犹报薪救火

13.下列记述曹彰言行的句子,可以作为曹*“黄须儿竟大奇也”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的一组是

①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②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

③“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④“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

⑤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

⑥如太子言,归功诸将。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③⑤d.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彰年少时,善于射箭、骑马、驾车,本领高强,力量超人,能徒手击***猛兽。

b.曹彰早年曾立志做将*,主张赏必行,罚必信,在日后的战斗中实现了自己的初衷。

c.在敌人处于优势的情况下,曹彰临危不惧,善于听取下属意见,制定正确策略,坚守要道,使敌*退散。

d.曹彰用兵有方,战功卓著,曹*大为赞赏并封他为任城王。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意气益厉,乘胜逐北

(2)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3)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

*为:

11.c12.b13.d14.d

《三国志魏书曹彰传》

译文: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曹彰自小善于射箭御马,臂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搏斗,从不躲避险阻。曾经多次从*征伐,志气慷慨激昂。曹*见此,常教训他说:“你这孩子就是不想读书,不仰慕追求圣贤治国的道理,而只喜欢骑马击剑;这些东西只能让你成为凡夫而已,又怎么能达到尊贵的程度呢!”(于是)便督促曹彰去学习《诗经》《书经》。曹彰向左右诉说:“大丈夫一律应该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带领十万*队驰骋沙场,驱除戎狄,立大功、建封号,又怎么可以待在这里作博士呢?”曹*曾问众儿子喜欢做什么,让其各言其志。曹彰说:“喜欢做将*。”曹*问:“做将*要怎样?”曹彰答道:“要披坚执锐,遇到危难不迟疑,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听罢大笑。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任命曹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事。临出发之际,曹*训诫曹彰道:“我与你居家时虽为父子,受命时却为君臣,如今凡事须按照王法来行事,你千万要警戒!曹彰起*北征,*队开入涿郡边界,突然遇上约数千骑乌丸叛*。当时曹彰*兵马未集,只有步卒千人左右,马匹也只有数百匹。于是曹彰用田豫之计,坚守要隙,胡骑向后退散。曹彰见状,出营追之,亲身搏战,举箭射向胡骑,应弦而倒者相继不绝。战过半日,曹彰铠中数箭,但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追击败兵。直至桑干,离开代郡二百余里之遥。*中长史、诸将皆认为*队刚涉远地,兵马疲顿,而且此行又已受节度(*事上的调度限制),命我等不得过代郡,不可深入敌阵,免得做出既违令又轻敌的行为。曹彰说:“带领*队出征,只要是有利我*的事便要做,说什么节度呢?胡*出走不远,我们追而讨之,必能大破他们。如果因为遵从*令而放跑敌人,也不是好的将领。”于是出阵上马,号令*中:“晚出击者,斩。”

(举*追击)一日一夜便与乌丸叛*相战,曹彰带领士兵奋进击讨,果然大破敌*,斩首及生擒者累以千数。曹彰于是以比平常情况双倍的赏赐犒赏将士,将士无不喜悦。当时鲜卑轲比能带领数万骑从旁观望两*强弱,看见曹彰力战,而所攻者皆破,于是向魏*请服。北方都已安定。其时曹*身在长安,召曹彰前去相见。曹彰从代北回来,经过邺城,太子曹丕向曹彰说:“你刚刚得大功,如今往西诣见主上,最好不要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曹彰到了长安,如太子所言,把功劳归于属下诸将。曹*大喜,用手捋着曹彰的胡须说:“黄须儿竟大奇也!”曹*东还后,便让曹彰做行越骑将*,留守长安。曹*到洛阳后不久,便得了重病,派驿马往召曹彰,但曹彰未至,曹*去世了。曹丕即王位,曹彰与其他诸侯均向国归顺。黄初二年,曹彰进公封王。黄初三年,册立为任城王。黄初四年,曹彰进京朝觐时,得了急病,暴毙于府邸中。追谥曰威。

第4篇:《三国志魏书桓阶传》原文及译文解析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父丧还乡里。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后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袁举州以应绍。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故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今表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明府必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羡曰:“然则何向而可?”阶曰:“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孰敢不服?今若举四郡保三江以待其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羡曰:“善。”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迁赵郡太守。魏国初建,为虎贲中郎将侍中。时太子未定,而临?侯植有宠。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宜为储副,公规密诔,前后恳至。

魏书称阶谏曰:“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而大王甫以植而问臣臣诚惑之于是太祖知阶笃于守正深益重焉又毛?、徐奕以刚蹇少党,而为西曾掾丁仪所不善,仪屡言其短,赖阶左右以自全保。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遣徐晃救之,不解。太祖欲自南征,以问群下。群下皆谓:“王不亟行,今败矣。”阶独曰:“大王以仁等为足以料事势不也?”曰:“能。”“大王恐二人遗力邪?”曰:“不。”“然则何为自往?”曰:“吾恐虏众多,而晃等势不便耳。”阶曰:“今仁等处重围之中而守死无贰者.诚以大王远为之势也。夫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外有强救,大王案六*以示馀力,何忧于败而欲自往?”太祖善其言,驻*于摩陂。贼遂退。文帝践阼,迁尚书令,封高乡亭侯,加侍中。阶疾病,帝自临省。后阶疾笃,遣使者即拜太常,薨,帝为之流涕,谥曰贞侯。子嘉嗣。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桓阶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而大王甫以植而问臣/臣诚惑之/于是太祖知阶笃于守正/深益重焉/

b.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而大王甫以植而问臣/臣诚惑之/于是太祖知阶/笃于守正/深益重焉/

c.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而大王甫以植而问臣/臣诚惑之/于是太祖知阶/笃于守正深/益重焉/

d.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而大王甫以植而问臣/臣诚惑之/于是太祖知阶笃于守正深/益重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汉代选举官员的科目,推举孝悌之人和廉洁正直之士。《陈情表》作者李密就曾被举荐为孝廉。

b.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魏时丞相、大将*及司徒、司空等府内置西曹掾。

c.阼是指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的台阶,用来借指帝位。践阼,是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后指帝王即位。

d.古代等级森严,天子之死谓之“崩”。“薨”,是用来称诸侯或大官的死。普通老百姓的死称为“不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桓阶受孙坚的举荐入仕,后来孙坚战死,桓阶为了报答提携之恩,不惧危险,向刘表请求为孙坚治丧。

b.桓阶劝说太守张羡在官渡之战中支持曹*,并准确地预见了官渡之战曹*胜利、袁绍覆灭的结局。

c.毛?、徐奕为人刚直少同党,对丁仪等不友好,多次出言攻击他们,全靠桓阶调解才保全他们。

d.曹仁被关羽围困,徐晃救援未成。曹*想亲征,询问群臣意见,群臣认为非亲征不能解围,唯独桓阶反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府必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羡曰:“然则何向而可?”

(2)今仁等处重围之中而守死无贰者,诚以大王远为之势也。

参考*

4.a

5.d普通老百姓的死称为“死”。

6.c原文表述为“为西曹掾丁仪所不善”,因此应为丁仪对毛?、徐奕等人不友好。

7.(1)您想要建立功业昭明道义,保全福禄远离灾祸,不应该跟他做法相同。张羡说:“既然如此,那么我倾向哪一方才行呢?”

(2)如今曹仁等人处于重重围困之中拼死坚守而没有叛变,确实是因为大王在远方为他们造势。

参考译文

桓阶,字伯绪,是长沙临湘人。长沙太守孙坚推荐桓阶为孝廉,朝廷任命他做尚书郎,因父亲去世回到乡里。正赶上孙坚攻打刘表战死,桓阶冒着危难到刘表处请示参加孙坚丧事,刘表认为他讲道义而赞许他。后来魏太祖(曹*)与袁绍在官渡相互对抗,刘表率领荆州来响应袁绍。桓阶劝说长沙太守张羡:“办大事不从道义出发,没有不失败的,所以齐桓公率领诸侯来尊崇周天子,晋文公驱逐了叔带来接纳周王。现在袁绍违反了这一点,可是刘表响应他,这是招致灾祸的做法。您想要建立功业昭明道义,保全福禄远离灾祸,不应该跟他做法相同。”张羡说:“既然如此,那么我倾向哪一方才行呢?”桓阶说:“曹公虽然力量弱小,但依仗道义而起兵,拯救朝廷的危难,接受皇帝命令而*有罪的人,谁敢不服从?现在如果占据四郡据有三江之地来等待一曹公来到,为他做内应,不也行吗?”张羡说:“好。”曹*平定荆州,听到桓阶曾为张羡出过计谋,很惊奇,征召他为丞相掾,升任赵郡太守。魏国初建,任虎贲中郎将侍中。当时太子还未定,临茁侯曹植又有宠。桓阶多次在曹*面前说曹丕有品德,年龄大,应立为太子。公开说和密谏,前后十分恳切。魏书记载桓阶劝谏说:“如今太子仁义在你各个儿子中是最好的,名扬海内,仁慈圣明明达世情,天下没有谁不知道,然而刚刚大王拿曹植来问我,我确实迷惑不解。于是曹*知道桓阶恪守正道,更加看重桓阶。另外毛玢、徐弈因刚强不阿和不结帮派,西曹掾丁仪对他们很不友好,多次在曹*面前说他们的短处,全靠桓阶调解才保护了他们。曹仁被关羽围攻,曹*派徐晃前去救援,没有解围。曹*准备亲自南征,因此询问群臣。

大臣们都说:“大王要不快点走,就要失败了。桓阶独自说:“大王你认为曹仁等人遭到战事,能够正确处理吗?回答说:“能。“大王你是否怕他们二人不全力以赴吗?.回答说:“不。“既然这样,那么你为何要亲自出征?“我恐怕敌人势众,徐晃等力量不够。”桓阶说:“如今曹仁等人处于重重围困之中而没有叛变,确实是因为大王在远方为他们做后盾。处于必死之地,一定有以死抗争的想法。外有强大的援救。大王巡视六*以表示有余力,何必忧虑失败而亲自前往?”曹*认为他的话很对,驻*于摩陂,敌*后来撤退。曹丕登基,升桓阶为尚书令,封高乡亭侯,加封侍中。桓阶生病,曹丕亲临探问。后来桓阶病重,曹丕派遣使者加封太常,桓阶死,曹丕为他痛哭流涕,谥号贞侯。儿子桓嘉继承爵位。

第5篇:关于《三国志·魏书·李典传》原文及翻译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乾。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诸将击兰、封。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整卒,典徙颍*令,为中郎将,将整*,迁离狐太守。

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绍破,以典为裨将*,屯安民。太祖击谭、尚于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粮。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典与诸将议曰:“蕃*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昱亦以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苤?1敢坏┥胀腿ィ??手罹?坊髦??湓唬骸霸粑薰释耍?***赜蟹?D系老琳??菽旧睿?豢勺芬病!??惶??胗诮?分??淞羰亍??裙?朐舴?铮?讲焕??渫?龋?竿??戎粒?松⑼恕4游и???ǎ?肜纸?Ц吒捎诤?兀?鞴艹杏诔す悖?云浦?Gú堵步???舛纪ず睢?/p>

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自*徙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纯邪?”典谢曰:“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非慕纯也。”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余口居邺。太祖嘉之,迁破虏将*。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辽欲奉教出战。进、典、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辽破走权。增邑百户,并前三百户。

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中称其长者。年三十六薨,子祯嗣。文帝践阼,谥典曰愍侯。

译文:

李典字曼成,是山阳钜野人。李典的叔父叫李乾,有英雄气概,在乘氏聚合了几千家宾客。初平年间,带领众人追随太祖,在寿张击败黄巾*,又跟随太祖打击袁术,征讨徐州。吕布作乱,太祖派李乾回到乘氏,慰劳当地各县。吕布手下的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降李乾,想让他一起叛乱,李乾没有听从,他们就***了李乾。太祖让李乾的儿子李整带领李乾的兵马,与其他将领一起攻打薛兰、李封。薛兰、李封被打败后,李整跟随太祖平定兖州各县立了功,慢慢地升迁为青州刺史。李整死后,李典调任颍*县令,任中郎将,带领李整的*队,后升任离狐太守。

当时太祖和袁绍在官渡对垒,李典率领宗族和部下向太祖*中输送粮食布匹。袁绍被打败后,太祖任命李典为副将*,驻*于安民。太祖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二人,让李典和程昱等人率领宗族和部下用船运送*粮。适逢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带兵驻扎在黄河上游,断绝了李典程昱运粮的水道,太祖命令李典和程昱:“如果船只不能通过,就下船从陆路运送。”李典与将领们商议说:“高蕃的*队铠甲少却依仗占据着水道,他们心理懈怠,攻打他们一定会取得胜利。*队中可以不执行内廷的命令,如果对国家有利,自己拿主意是可以的,应该尽快攻打他们。”程昱也认为正确。于是,李典率*向北渡过黄河,攻打高蕃,打败了他,水道因此恢复畅通。刘表让刘备向北扩张,刘备到了叶城,太祖派李典跟随夏侯??挚顾?恰A醣敢惶煸绯可栈儆?乩肴ィ?暮???旄鞑孔坊髁醣福?畹渌担骸霸羧宋薰释巳矗?骋伤?且欢ㄓ新穹?D媳叩缆废琳??菽旧畛ぃ?荒茏钒!毕暮??惶??胗诮?黄鹱坊髁醣福?畹淞羰鼐??O暮??热斯?幌萑氲腥说姆?魅Γ?髡讲焕??畹渎示?巴?仍??醣竿??苑降木缺?搅耍?沤馍??Ю肴ァ@畹渌嫣?嫖Чペ?牵??瞧蕉ê螅?肜纸?黄鹪诤?*?Я烁吒桑?诔す愎ゴ蚬艹校?即虬芰硕苑健I?尾堵步???舛纪ず睢?/p>

李典的宗族和部下三千多户人家,都居住在乘氏,他自己请求将宗族和部下家属迁往魏郡。太祖笑着说:“你想效仿耿纯吗?”李典谢恩说:“我驽笨怯懦,功劳微薄,但是蒙受的恩宠和封赏过于丰厚,实在应该让全宗族人都出力;再说征伐之事还没有平息,应该充实都城,以便(随太祖)控制天下,不是郊仿耿纯。”于是把宗族和部下一万三千多人移居到邺城。太祖嘉奖他,提拔他任破虏将*。他同张辽、乐进驻扎在合肥,孙权率众包围了他们,张辽想领命出战。乐进、李典、张辽平时不和睦,张辽担心他们不答应,李典慷慨地说:“这是国家大事,只看将*的计谋是怎样的,我怎能因为个人恩怨而忘了国家大义呢!”带领部众与张辽一起打退了孙权。于是他又获得一百户的封地,连同以往的,共三百户。

李典喜好学问,尊重有学问的人,不跟其他将领争功。尊敬有才能的士大夫,小心翼翼得犹如自己不如别人,因此*中人都称他是忠厚的人。他三十六岁时逝世,儿子李祯继承他的爵位。文帝登基后,追加李典的谥号为愍侯。

第6篇:《三国志·吴书》原文及翻译

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令,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虎威将*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魏遣张?等攻江陵,?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赤乌五年,征?贾小N航?阎摇⒑?矢鹘???耍?乙?谙瞻??级先缓螅?饰?壹淘?J比凰?奖??人某觯?幌臼蘸希?私?氏录??税偃四嫜凇V艺讲焕??实冉酝恕>拍辏?凑?贾小N航?钚说任湃簧钊耄?什狡锪?Ф先缓蟮溃?灰钩瞿嬷???允し础O仁牵?橐迓砻?臣椋?踔铮?ㄉ罘拗?H涣傩猩鲜柙唬骸奥砻?∽樱?腋憾餮?3冀穹钐焱??旅煽私荩??钏?瘢?鹨?督??街廴???棺憧晒郏?越馍舷轮?蕖N┍菹率冻枷妊裕?鸪己笮А!比ㄊ币直聿怀?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年六*,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蒙卒,权假然节

假:借助

b.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

要遮:拦截

c.归义马茂怀奸,觉诛

诛:***死

d.气候分明,内行修洁

气候:气度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b.“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朱然地位较高,故死为“卒”。

d.《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然多次征战,屡立战功。他曾平定山贼,*关羽,两次征讨?贾校?绕湔蚴亟?晔保?陨俚卸啵?仁刮航?培a等人无功而返,自己由此声名远播。

b.朱然指挥作战,常有奇策。靠前次征讨?贾忻娑圆焕?质剖保?柿彀税偃送蝗幌?鳎坏诙?握魈?贾惺保?致柿炀?右辜涑龌鳌A酱握髡蕉既〉昧耸だ??/p>

c.朱然面临险境,英勇无畏。江陵之战时,敌*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惊恐失*,朱然却镇定自若,毫无惧意,激励士卒,并趁机攻破了敌*两个*营。

d.朱然深受赏识,无人能比。他先后担任山*令、昭武将*、左大司马等官职,孙权对他恩遇有加,他去世时孙权素服举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令,董五县。

(2)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

参考*

4.a(“假”应该译为“给予”。可联系课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大块假我以文章”)

5.b(“迁”既可指升迁,也可指贬官)

6.d(“无人能比”说法绝对,原文是说“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意即功臣名将这个时候还健在的只有朱然,没有谁能够比得上朱然受到的恩宠,而且原文还说“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

7.(1)朱然曾经与孙权一同学习,结下深厚的友谊。到了孙权统领事务时,孙权任用朱然担任余姚长官。后来升迁为山*令,监管五个县。(“恩爱”1分,“统事”1分,“董”1分,句意准确连贯2分)

(2)(姚泰)于是和敌人勾结,谋划作为内应。将要起事时,事情被发现了,朱然治姚泰的罪,***了姚泰。(“交通”1分,“垂”1分,“治戮”1分,句意准确连贯2分)

【参考译文】

朱然,字义封。曾经与孙权一同学习,结下深厚的友谊。到了孙权统领事务时,孙权任用朱然担任余姚长官。后来升迁为山*令,监管五个县。孙权非常惊奇朱然的才能,把丹杨划分到临川郡,朱然担任太守。适逢山贼兴起作乱,朱然*他们,十天就平定了。建安二十四年,跟随*关羽,另外和潘璋到临沮擒获了关羽,升迁为昭武将*。虎威将*吕蒙病重。孙权问:“爱卿如果一病不起,谁可代替您?”吕蒙回答说:“朱然胆识不凡,我认为可以接任。”吕蒙去世,孙权授予朱然节杖,镇守江陵。魏派遣张?等将进攻江陵,张?包围了江陵,朱然内外断绝。当时朱然城中士兵有许多得了浮肿病,能够作战的只有五千人。张?等堆起土山,靠近城池立起楼橹,弓箭如下雨般射入城内,将士都大惊失*。朱然镇定自若无一丝恐惧,激励官吏士兵,趁隙攻破了魏*两座*营。江陵令姚泰带领*队在北门防守,见敌人众多,城中人少,粮食几尽,于是和敌人勾结,谋划作为内应。将要起事时,事情被发现了,朱然治姚泰的罪,***了姚泰。张?等人不能攻克江陵,于是撤兵返回。从此,朱然名震敌国,改封为当阳侯。赤乌五年,征讨?贾小N航?阎摇⒑?矢鞔?焓??耍?阎以谙站?牡胤嚼菇兀?寄苯囟现烊坏耐寺罚??首魑?阎业脑??5笔保?烊凰?陈实谋??惹耙丫?沙鋈チ耍?床患笆章<?希?谑谴?煺氏孪钟械氖勘?税偃送蝗幌?鳌F阎艺桨埽??实榷汲吠肆恕>拍辏?终魈?贾小N航?钚说忍?街烊还戮?钊耄?柿觳奖?⑵锉???私囟现烊坏暮舐罚?烊辉谝辜涑龌鳎??臃炊?〉昧耸だ?T谡庵?埃?橐迦寺砻?秤屑檎┲?模?环⑾趾笾锷绷耍?锶ǚ浅7吲?V烊涣俪龇⑹鄙献嗾鬯担骸奥砻?∽樱?垢夜几汗?鳌N胰缃癯蟹钐焱?址ィ?绞露?苋〉檬だ???苫竦奈锲罚?芄徽鹨?督??耍?街廴???妫?拐嚼?肺等豢晒郏?韵?馍仙舷孪碌姆吲?OM?菹录亲∥宜档幕埃?次乙院蟮男卸?!彼锶ǖ笔笔掌鹱嗾勖挥心贸隼础H缃裰烊幌咨辖荼ǎ?撼忌虾兀?锶ú啪倬谱骼郑?贸鲋烊坏淖嗾鬯担骸罢飧鋈讼惹熬陀凶嗾郏?胰衔?庖欢?岩园斓剑?缃窆?缙溲裕?烊徽婵伤凳歉雒饔诩?碌娜税!迸汕彩拐呤谟柚烊晃?蟠笏韭淼墓僦啊V烊簧砀卟宦?叱*??炔环玻?沸懈呓唷C看卧谡匠。?媪傥<鼻榭瞿芄徽蚨ㄗ匀簟K锶ㄌ氐厝弥烊坏H巫艽蠖级剑?Τ济??飧鍪焙蚧菇≡诘闹挥兄烊唬?挥兴?芄槐鹊蒙现烊皇艿降亩鞒琛I?《?炅耍?罄床∏榻ソゼ又亍K锶ò滋煳?烊坏牟∏椴璺共凰迹?砩衔?烊坏牟∏樗?蛔啪酢W源匆倒Τ疾≈兀?锶ㄇ橐馑??械模?烂勺钪兀?烊黄浯巍D炅??怂辏?辔谑??耆ナ馈K锶ㄋ胤?侔В????床灰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