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柑者言》文言文翻译

综合 2024-10-26 15:11:55

《卖柑者言》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所写的一篇寓言。通过卖柑者对自己的柑橘“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辩驳,揭露出了那些名不副实、徒有其表,而无真材实学的人或物的丑陋嘴脸。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卖柑者言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原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⑴寒暑不溃⑵。出之烨然⑶,玉质而金*。置于市,贾⑷十倍,人争鬻⑸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⑹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⑺、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⑻外以惑愚瞽⑼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⑽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⑾、坐皋比⑿者,??并押醺沙侵?撷乙玻??苁谒镂庵?砸?慷氪蠊凇⑼铣ど稷诱*?喊汉趺硖弥?饕玻??芙ㄒ痢⒏拗?狄?康疗鸲?恢???窭Ф?恢?龋?艏槎?恢????劲远?恢?恚??英这匏诙?恢?堋9燮渥?咛茫?锎舐恚?泶减范?愧址氏收*?氩晃∥、缀蹩晌罚?蘸闸睾蹩上笠玻坑趾瓮??唤鹩衿渫猓?苄跗渲幸苍眨拷褡邮侵?徊欤??圆煳岣蹋?/p>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21)。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选自《四部丛刊》本《诚意伯文集》

【注释】

(1)涉:经过。

(2)溃:腐烂。

(3)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4)贾:同“价”表示价格。

(5)鬻(yù):这里是买的意思。

(6)若:代词,你

(7)实笾(biān)豆:实,填塞,装满。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两种器具。

(9)瞽(gǔ):瞎子。

(10)食(sì):同“饲”,这里有供养、养活的意思。

(11)虎符:虎形的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12)皋(gao)比(pí):虎皮,指将*的坐席。

(13)??玻?uāng):威武的样子。

(14)干城之具:捍卫国家的将才。

(15)拖长绅:托,通拖;绅,古代士大夫系在衣服外面的腰带。

(16)?荆?ù):败坏。

(17)糜:浪费。

(18)饫(yù):饱食。

(19)巍巍:高大的样子。

(20)赫赫:显耀的样子。

(21)滑(gǔ)稽之流:指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

(22)贸:买。

(23)峨:高,本文指高戴。

(24)昂昂乎:高傲不凡的样子。

【译文】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擅长贮藏柑橘,经历一整年也不溃烂,拿出它们的时候还是光彩鲜明的样子,玉石一样的质地,金灿灿的颜*。放到市场上,卖(比别人的高出)十倍的价钱。人们争相购买他的柑橘。

我买到了其中的一个,切开它,像有股烟直扑口鼻,看它的里面,干枯得像破败的棉絮。我对此感到奇怪,问他说:“如果(你)卖给别人的柑橘,打算用来装满在盛祭品的容器中,祭祀祖先、招待宾客的吗?还是要炫耀它的外表用来欺骗傻子和瞎子的吗?这样欺骗人的行为实在是太过分了。”

卖柑橘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好多年了。我依赖这个用来养活自己。我卖它,别人买它,不曾有人说过什么的,却唯独不能满足您吗?世上做欺骗的事的人不少,难道仅仅只有我一个吗?你还没有好好考虑这个问题。

现在那些佩戴虎形兵符、坐在虎皮上的人,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将才,他们果真能拥有孙武、吴起的谋略吗?那些戴着高帽子,拖着长长带子的人,气宇轩昂的坐在朝堂之上,他们果真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业绩吗?盗贼四起却不懂得抵御,百姓困苦却不懂得救助,官吏狡诈却不懂得禁止,法度败坏却不懂得治理,奢靡的浪费粮食却不懂得羞耻。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骑着大马,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的人,哪一个不是威风凛凛、令人敬畏、显赫的值得人们效仿?可是无论到哪里,又有谁不是外表如金似玉、内心破败得像破棉絮呢?现在你看不到这些现象,却只看到我的柑橘!”

我默默地没有话用来回答。回来思考这卖柑人的话,觉得他像是像东方朔那样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难道他是对世间邪恶现象激愤痛恨之人吗?因而假托柑橘用来讽刺吗?

《卖柑者言》文言文翻译2

《卖柑者言》是一篇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所写的一篇*寓言。讲述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深刻讽刺了有名无实者的丑恶嘴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卖柑者言》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卖柑者言》

作者: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⑴涉寒暑不⑵溃。出之⑶烨然,⑷玉质而金*。置于市,⑸贾十倍,人争⑹鬻之。

予⑺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⑻若⑼败絮。予怪而问之曰:“⑽若所市于人者,将以⑾实⑿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⒀炫外以⒁惑⒂愚瞽也?甚矣哉,⒃为⒄欺也!”

卖者笑曰:“吾⒅业是有年矣,吾⒆赖是以⒇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今(21)夫佩(22)虎符、坐(23)皋比者,(24)??埠?25)干城之具也,果能授(26)孙、吴之略耶?(27)峨大冠、(28)拖长绅者,(29)昂昂乎庙堂之(30)器也,果能建(31)伊、皋之(32)业耶?盗(33)起而不知(34)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35)?径?恢?恚?36)坐(37)糜(38)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39)醉醇醴而(40)饫肥鲜者,孰不(41)巍巍乎可畏,(42)赫赫乎可(43)象也?又何往而不(4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45)类(46)东方生(47)滑稽之流。岂其愤世(48)疾邪者耶?而(49)托于柑以讽耶?

【译文】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擅长贮藏柑橘,经过冬夏也不腐烂,拿出它们的时候还是光彩鲜明的样子,玉石一样的质地,金灿灿的颜*。放到市场上(卖),价格高出(普通柑橘)十倍,人们争相购买柑橘。

我买了一个,切开它,像有股烟直扑口鼻,看它的里面,干得像破烂的棉絮。我对此感到奇怪,问他说:“你卖给别人的柑橘,是将要用来装满在盛祭品的容器中,供奉神灵、招待宾客的吗?还是要炫耀它的外表用来迷惑傻瓜和瞎子的吗?做这种欺骗的事,实在太过份了!”

卖柑橘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好多年了。我依靠这个用来养活自己。我卖它,别人买它,不曾有人说过什么的,却唯独不能满足您的要求吗?世上做欺骗的事的人不少,难道只有我一个吗?你没有好好的思考。

现在那些佩戴虎形兵符、坐在将*坐席上的人,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将才,他们果真能通晓(有)孙武、吴起的谋略吗?那些戴着高帽子,拖着长长带子的人,气宇轩昂的样子像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果真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业绩吗?偷盗四起却不懂得抵御,百姓困顿却不懂得救助,官吏狡诈却不懂得禁止,法度败坏却不懂得治理,白白地浪费国家粮食却不懂得羞耻。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骑着大马,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的人,谁不是高大的外表,令人敬畏,显赫过人,值得效仿?可是无论到哪里,又有谁不是外表如金似玉、内里破败得像破絮呢?现在你看不到这些现象,却只看到我的柑橘!”

我(听了以后)默默地没有话用来回答。回来思考这卖柑人的话,(觉得他像)是像东方朔那样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难道他是对世间邪恶现象激愤痛恨之人吗?因而借托柑橘用来讽刺吗?

【注释】

(1)涉:经过,经历。

(2)溃:腐烂,腐bai。

(3)烨(y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4)玉:像玉石一样。

(5)贾(jià):同“价”,价钱。

(6)鬻(yù):这里是买的意思。

(7)贸:买卖,这里是买的意思。

(8)若:像。

(9)败絮:破败的棉絮。

(10)若:你

(11)实:填满,装满。

(12)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用的两种器具。笾,竹制的食器。豆,木制、陶制或铜制的食器。

(13)炫(xuàn):同“炫”,炫耀,夸耀

(14)惑:迷惑,欺骗。

(15)愚瞽:愚蠢的人和瞎子。瞽(gǔ),瞎子。

(16)为:做。

(17)欺:欺骗人的事。

(18)业:以···为职业。

(19)赖:依赖,依靠。

(20)食(sì):同“饲”,这里有供养、养活的意思。

(21)夫:那些。

(22)虎符:虎形的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23)皋(gāo)比(pí):虎皮,指将*的坐席。比,通“皮”,毛皮。

(24)???guāngguāng):威武的样子。

(25)干城之具:捍卫国家的将才。干,盾牌,文中意为捍卫。干和城都用以防御。具,将才。

(26)孙、吴:指古代著名*事家孙武和吴起。

(27)峨:高,这里名词作动词用,指高戴。

(28)拖长绅:拖着长长的腰带。绅,古代士大夫束在外衣上的带子。

(29)昂昂:器宇轩昂的样子。

(30)器:才能,本领,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31)伊、皋:指古代著名*家伊尹和皋陶。

(32)业:功业。

(33)起:兴起。

(34)御:抵御。

(35)??dù):败坏。

(36)坐:白白地。

(37)糜:通“靡”,浪费。

(38)廪粟:国家发的俸米。

(39)醉:醉饮。

(40)饫(yù):饱食。

(41)巍巍:高大的样子。

(42)赫赫:显赫的样子。

(43)象:模仿。

(4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喻外表华美,内质破败。

(45)类:像。

(46)东方生:指东方朔。汉武帝时曾任太中大夫,*格诙谐,善于讽谏。

(47)滑稽(古书中读作gǔjī)之流:指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

(48)疾:愤恨。

(49)托:假托。

通假字

⒈贾:通“价”,价格。

2炫(xuàn):通“炫”,炫耀。

⒊食:通“饲”,这里有供养,养活的意思。

⒋比:通“皮”,这里指毛皮

5糜:通“靡”,浪费。

中心思想

本文是一篇寓言体散文,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以形象、贴切的比喻,揭示了当时盗贼蜂起,官吏贪qwu,法制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有力地讽刺了那些冠冕堂皇、声威显赫的达官贵人们本质上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欺世盗名的人物,从而有利抨击了元末统治者及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还有社会当下的黑暗,抒发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

卖柑者言的文言文翻译3

《卖柑者言》是一篇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所写的一篇*寓言。讲述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深刻讽刺了有名无实者的丑恶嘴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卖柑者言》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卖柑者言》

作者: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⑴涉寒暑不⑵溃。出之⑶烨然,⑷玉质而金*。置于市,⑸贾十倍,人争⑹鬻之。

予⑺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⑻若⑼败絮。予怪而问之曰:“⑽若所市于人者,将以⑾实⑿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⒀炫外以⒁惑⒂愚瞽也?甚矣哉,⒃为⒄欺也!”

卖者笑曰:“吾⒅业是有年矣,吾⒆赖是以⒇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今(21)夫佩(22)虎符、坐(23)皋比者,(24)洸洸乎(25)干城之具也,果能授(26)孙、吴之略耶?(27)峨大冠、(28)拖长绅者,(29)昂昂乎庙堂之(30)器也,果能建(31)伊、皋之(32)业耶?盗(33)起而不知(34)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35)斁而不知理,(36)坐(37)糜(38)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39)醉醇醴而(40)饫肥鲜者,孰不(41)巍巍乎可畏,(42)赫赫乎可(43)象也?又何往而不(4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45)类(46)东方生(47)滑稽之流。岂其愤世(48)疾邪者耶?而(49)托于柑以讽耶?

【译文】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擅长贮藏柑橘,经过冬夏也不腐烂,拿出它们的时候还是光彩鲜明的样子,玉石一样的质地,金灿灿的颜*。放到市场上(卖),价格高出(普通柑橘)十倍,人们争相购买柑橘。

我买了一个,切开它,像有股烟直扑口鼻,看它的里面,干得像破烂的棉絮。我对此感到奇怪,问他说:“你卖给别人的柑橘,是将要用来装满在盛祭品的容器中,供奉神灵、招待宾客的吗?还是要炫耀它的外表用来迷惑傻瓜和瞎子的吗?做这种欺骗的事,实在太过份了!”

卖柑橘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好多年了。我依靠这个用来养活自己。我卖它,别人买它,不曾有人说过什么的,却唯独不能满足您的要求吗?世上做欺骗的事的人不少,难道只有我一个吗?你没有好好的思考。

现在那些佩戴虎形兵符、坐在将*坐席上的人,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将才,他们果真能通晓(有)孙武、吴起的谋略吗?那些戴着高帽子,拖着长长带子的人,气宇轩昂的样子像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果真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业绩吗?偷盗四起却不懂得抵御,百姓困顿却不懂得救助,官吏狡诈却不懂得禁止,法度败坏却不懂得治理,白白地浪费国家粮食却不懂得羞耻。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骑着大马,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的人,谁不是高大的外表,令人敬畏,显赫过人,值得效仿?可是无论到哪里,又有谁不是外表如金似玉、内里破败得像破絮呢?现在你看不到这些现象,却只看到我的柑橘!”

我(听了以后)默默地没有话用来回答。回来思考这卖柑人的话,(觉得他像)是像东方朔那样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难道他是对世间邪恶现象激愤痛恨之人吗?因而借托柑橘用来讽刺吗?

【注释】

(1)涉:经过,经历。

(2)溃:腐烂,腐bai。

(3)烨(y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4)玉:像玉石一样。

(5)贾(jià):同“价”,价钱。

(6)鬻(yù):这里是买的意思。

(7)贸:买卖,这里是买的意思。

(8)若:像。

(9)败絮:破败的棉絮。

(10)若:你

(11)实:填满,装满。

(12)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用的两种器具。笾,竹制的食器。豆,木制、陶制或铜制的食器。

(13)炫(xuàn):同“炫”,炫耀,夸耀

(14)惑:迷惑,欺骗。

(15)愚瞽:愚蠢的人和瞎子。瞽(gǔ),瞎子。

(16)为:做。

(17)欺:欺骗人的事。

(18)业:以···为职业。

(19)赖:依赖,依靠。

(20)食(sì):同“饲”,这里有供养、养活的意思。

(21)夫:那些。

(22)虎符:虎形的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23)皋(gāo)比(pí):虎皮,指将*的坐席。比,通“皮”,毛皮。

(24)洸洸(guāngguāng):威武的样子。

(25)干城之具:捍卫国家的将才。干,盾牌,文中意为捍卫。干和城都用以防御。具,将才。

(26)孙、吴:指古代著名*事家孙武和吴起。

(27)峨:高,这里名词作动词用,指高戴。

(28)拖长绅:拖着长长的腰带。绅,古代士大夫束在外衣上的带子。

(29)昂昂:器宇轩昂的样子。

(30)器:才能,本领,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31)伊、皋:指古代著名*家伊尹和皋陶。

(32)业:功业。

(33)起:兴起。

(34)御:抵御。

(35)斁(dù):败坏。

(36)坐:白白地。

(37)糜:通“靡”,浪费。

(38)廪粟:国家发的俸米。

(39)醉:醉饮。

(40)饫(yù):饱食。

(41)巍巍:高大的样子。

(42)赫赫:显赫的样子。

(43)象:模仿。

(4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喻外表华美,内质破败。

(45)类:像。

(46)东方生:指东方朔。汉武帝时曾任太中大夫,*格诙谐,善于讽谏。

(47)滑稽(古书中读作gǔjī)之流:指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

(48)疾:愤恨。

(49)托:假托。

通假字

⒈贾:通“价”,价格。

2炫(xuàn):通“炫”,炫耀。

⒊食:通“饲”,这里有供养,养活的意思。

⒋比:通“皮”,这里指毛皮

5糜:通“靡”,浪费。

中心思想

本文是一篇寓言体散文,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以形象、贴切的比喻,揭示了当时盗贼蜂起,官吏贪qwu,法制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有力地讽刺了那些冠冕堂皇、声威显赫的达官贵人们本质上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欺世盗名的人物,从而有利抨击了元末统治者及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还有社会当下的黑暗,抒发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

[卖柑者言的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卖柑者言文言文附译文4

〔明〕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埠醺沙侵?咭玻??苁谒镂庵?砸?慷氪蠊凇⑼铣ど鹫*?喊汉趺硖弥?饕玻??芙ㄒ粮拗?狄?康疗鸲?恢???窭Ф?恢?龋?艏槎?恢????径?恢?恚??逾匏诙?恢?堋9燮渥?咛茫?锎舐恚?泶减范?婪氏收*?氩晃∥『蹩晌罚?蘸蘸蹩上笠玻坑趾瓮??唤鹩衿渫猓?苄跗渲幸苍眨〗褡邮侵?徊欤??圆煳岣蹋?/p>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选自《四部丛刊》本《诚意伯文集》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很会贮藏柑子,经历一年也不腐烂。拿出它来,依然光泽鲜亮,玉石般的质地,黄金似的颜*。放到市场上,售价高出十倍,人们争相购买。我买了一个,把它剖开,像有股烟尘扑向口鼻,看它的里面,干枯得像破棉絮一样。我感到奇怪,问他说:“你出售给别人的柑子,是准备用它装在盛祭品的容器中,供奉神灵、招待宾客呢?还是要夸耀它的外表来迷惑傻瓜和瞎子呢?干这骗人的勾当,太过分了啊!”

卖柑子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种职业,已有好多年了。***它养活自己。我卖它,别人买它,还没听见有说什么的,却唯独不能满足您的需要吗?世上干骗人勾当的人不少,难道就我一个吗?您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啊。当今那些佩带兵符、坐虎皮椅子的人,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人才,他们真的能够传授孙武、吴起的韬略吗?那些高高地戴着官帽,腰上拖着长长带子的人,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好像是朝廷的重臣,他们真的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功业吗?盗贼兴起却不知道抵挡,百姓贫困却不知道解救,官吏狡诈却不知道禁止,法度败坏却不知道整顿,白白地耗费国家仓库里的粮食却不知道羞耻。看看那些坐在高敞的厅堂上,骑着高头大马,喝足了美酒,吃饱了鱼肉的人,哪一个不是庞然大物、令人生畏,哪一个不是威严显赫、可供效法呢?可是无论到哪里,又何尝不是外表象金玉、内里像破絮呢?现在您对这些不去分析明辨,却来查究我的柑子!”

我沉默着,无言答对。回来再想想他的话,觉得他好像是东方朔一类人物,难道他是对世事表示愤慨,对邪恶表示憎恨的人吗?他是假借柑子来进行讽刺吗?

刘基《卖柑者言》文言文及翻译5

《卖柑者言》是一篇寓言体散文,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以形象、贴切的比喻,揭示了当时盗贼蜂起,官吏贪t污,法制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有力地讽刺了那些冠冕堂皇、声威显赫的达官贵人们本质上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欺世盗名的人物,从而有利抨击了元末统治者及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还有社会当下的黑暗,抒发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

卖柑者言

作者: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⑴寒暑不溃⑵。出之烨然⑶,玉质而金*。置于市,贾⑷十倍,人争鬻⑸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⑹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⑺、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⑻外以惑愚瞽⑼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⑽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⑾、坐皋比⑿者,??并押醺沙侵?撷乙玻??苁谒镂庵?砸?慷氪蠊凇⑼铣ど稷诱*?喊汉趺硖弥?饕玻??芙ㄒ痢⒏拗?狄?康疗鸲?恢???窭Ф?恢?龋?艏槎?恢????劲远?恢?恚??英这匏诙?恢?堋9燮渥?咛茫?锎舐恚?泶减范?愧址氏收*?氩晃∥、缀蹩晌罚?蘸闸睾蹩上笠玻坑趾瓮??唤鹩衿渫猓?苄跗渲幸苍眨拷褡邮侵?徊欤??圆煳岣蹋?/p>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21)。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选自《四部丛刊》本《诚意伯文集》

(1)涉:经过。

(2)溃:腐烂。

(3)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4)贾:同“价”表示价格。

(5)鬻(yù):这里是买的意思。

(6)若:代词,你

(7)实笾(biān)豆:实,填塞,装满。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两种器具。

(9)瞽(gǔ):瞎子。

(10)食(sì):同“饲”,这里有供养、养活的意思。

(11)虎符:虎形的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12)皋(gao)比(pí):虎皮,指将*的坐席。

(13)??玻?uāng):威武的样子。

(14)干城之具:捍卫国家的将才。

(15)拖长绅:托,通拖;绅,古代士大夫系在衣服外面的腰带。

(16)?荆?ù):败坏。

(17)糜:浪费。

(18)饫(yù):饱食。

(19)巍巍:高大的样子。

(20)赫赫:显耀的样子。

(21)滑(gǔ)稽之流:指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

(22)贸:买。

(23)峨:高,本文指高戴。

(24)昂昂乎:高傲不凡的样子。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善于贮藏柑橘,经历一个寒暑也不腐烂。把它拿出来,依然*彩鲜艳,玉似的质地,黄金的*泽。放到市场上,价钱高出十倍,人们争相购买。我买了一个,把它剖开,像有股烟尘扑向口鼻,再看看里面,干枯得像破旧的棉絮。我感到奇怪,便责问他说:“你出售给别人的柑子,是将要用来填满盛祭品的器具,祭祀祖先,招待宾客呢?还是要炫耀它的外表来愚弄傻子和瞎子呢?你进行欺骗的行为真是太过分了!”

卖柑子的人笑着说:“我做这个生意好多年了。***这个生意来养活我自己。我卖它,人们买它,不曾有人说什么,却唯独不能满足您的要求吗?世上做这种欺骗行为的人不少,难道只有我一个吗?您实在是没有好好思量啊。现在那些佩带虎形兵符、坐蒙着虎皮椅子的人,一副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将才,真的能够传授孙武、吴起的韬略吗?那些戴着高耸帽子,腰上拖着长长的腰带的人,器宇轩昂的样子好像是朝廷的栋梁之才,他们真的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业绩吗?盗贼兴起却不知道抵御,百姓陷入贫困却不知道解救,官吏奸猾却不知道禁止,法律败坏却不知道整顿,就坐着白白地消耗国家的俸禄却不知道羞耻。看他们,坐在高大的厅堂上,骑着高头大马,喝美酒,吃佳肴的人,哪一个不是外表威风凛凛令人畏惧,显赫过人值得效仿啊?又哪何尝不是外表像金玉、内里像棉絮一样呢?现在你不考察这些,却来察我的柑子!”

我沉默了无言以对。回来想想他的话,觉得好像是像是东方朔那样诙谐多讽、机智善辨的人,难道他是个对世间邪恶现象激愤痛恨之人吗?因而借托柑橘来进行讽刺吗?

文言文《卖柑者言》赏析6

明朝的另一位开国元老就是刘基,此人是文韬武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能掐会算精明过人。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文言文《卖柑者言》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卖柑者言

明代: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赏析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埠醺沙侵?咭玻??苁谒铩⑽庵?砸?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径?恢?恚??逾匏诙?恢?堋9燮渥?咛茫?锎舐恚?泶减范?婪氏收*?氩晃∥『蹩晌罚?蘸蘸蹩上笠玻坑趾瓮??唤鹩衿渫猓?苄跗渲幸苍眨拷褡邮侵?徊欤??圆煳岣蹋?/p>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这是一篇著名的寓言体讽刺散文,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靠前部分以洗炼的笔墨记述了故事的经过,可说是全文的引子,作者先写柑子外表具有金玉之美,其中却如败絮之劣,在一优一劣而形成的鲜明对比之中,自然而然地引起发问,“将炫外以惑愚瞽也?”也自然而然地引出指责,“甚矣哉,为欺也!”作者在此突出一个“欺”字,这是全文的核心,也是贯串始终的主线,看似不经意地提出,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正是这个文眼,才引起卖柑者大段的深刻的议论。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通过卖柑人之口,揭露那些达官绅士欺世盗名的真相。文章的构思非常巧妙,“卖者笑曰”一个“笑”字用得很好,首先表现在后面的大段议论只是由一个小商贩在谈笑诙谐中说出,这就亲切又可信;其次表现了一个普通人对那些不可一世的人的鄙视。小商贩的回答也是巧妙之极,用一句反问“而独不足子所乎?”它揭示面对“欺”道横行的社会,人们已经麻木。紧接着再用一个反问“而独我也乎?”这个反问比前一个反问更有份量,它既突出了言者对“欺”道横行社会的强烈憎恨,又使愤懑之词如流涌出。为证实自己的论点,卖柑者以排比句式,历数了行“大欺”的人。先用两个长排比句描写武将“??埠醺沙侵?摺薄⑽墓佟鞍喊汉趺硖弥?鳌保?灾?敫套印办侨弧蓖獗硐喽哉眨唤幼庞至?梦甯龆膛疟染浣衣镀涫抵剩??词俏牟荒苤喂?⑽洳荒苤尉??凇N?烁?绽炀≈碌匦?棺约悍呤兰敌爸?楦校?恼掠钟昧礁龇次示浣?蟹锤唇衣丁7锤唇衣妒孤舾陶摺敖褡邮侵?徊欤??圆煳岣獭币痪渲冈鸬糜欣恚??赖糜辛Α?/p>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尾,作者没有写自己如何慷慨激昂地响应卖柑者之言,却是“退而思其言”,这样既使文章形成一种跌宕美,也表明作者在深思熟虑之中品味其言的真谛所在,承认其言的真实*和合理*。

这篇文章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以形象、贴切的比喻,揭示了当时盗贼蜂起,官吏贪-,法制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有力地讽刺了那些冠冕堂皇、声威显赫的达官贵人们本质上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欺世盗名的人物,从而有利抨击了元末统治者及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还有社会当下的黑暗,抒发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

《卖柑者言》文言文赏析7

《卖柑者言》抨击了元末统治者及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还有社会当下的黑暗,抒发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卖柑者言》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

卖柑者言

作者: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⑴寒暑不溃⑵。出之烨然⑶,玉质而金*。置于市,贾⑷十倍,人争鬻⑸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⑹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⑺、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⑻外以惑愚瞽⑼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⑽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⑾、坐皋比⑿者,??并押醺沙侵?撷乙玻??苁谒镂庵?砸?峨大冠、拖长绅⒂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劲远?恢?恚??英这匏诙?恢?堋9燮渥?咛茫?锎舐恚?泶减范?愧址氏收*?氩晃∥、缀蹩晌罚?蘸闸睾蹩上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21)。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选自《四部丛刊》本《诚意伯文集》

【注释】

(1)涉:经过。

(2)溃:腐烂。

(3)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4)贾:同“价”表示价格。

(5)鬻(yù):这里是买的意思。

(6)若:代词,你

(7)实笾(biān)豆:实,填塞,装满。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两种器具。

(9)瞽(gǔ):瞎子。

(10)食(sì):同“饲”,这里有供养、养活的意思。

(11)虎符:虎形的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12)皋(gao)比(pí):虎皮,指将*的坐席。

(13)???guāng):威武的样子。

(14)干城之具:捍卫国家的将才。

(15)拖长绅:托,通拖;绅,古代士大夫系在衣服外面的腰带。

(16)??dù):败坏。

(17)糜:浪费。

(18)饫(yù):饱食。

(19)巍巍:高大的样子。

(20)赫赫:显耀的样子。

(21)滑(gǔ)稽之流:指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

(22)贸:买。

(23)峨:高,本文指高戴。

(24)昂昂乎:高傲不凡的样子。

【译文】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善于贮藏柑橘,经历一个寒暑也不腐烂。把它拿出来,依然*彩鲜艳,玉似的质地,黄金的*泽。放到市场上,价钱高出十倍,人们争相购买。我买了一个,把它剖开,像有股烟尘扑向口鼻,再看看里面,干枯得像破旧的棉絮。我感到奇怪,便责问他说:“你出售给别人的柑子,是将要用来填满盛祭品的器具,祭祀祖先,招待宾客呢?还是要炫耀它的外表来愚弄傻子和瞎子呢?你进行欺骗的行为真是太过分了!”

卖柑子的人笑着说:“我做这个生意好多年了。***这个生意来养活我自己。我卖它,人们买它,不曾有人说什么,却唯独不能满足您的要求吗?世上做这种欺骗行为的人不少,难道只有我一个吗?您实在是没有好好思量啊。现在那些佩带虎形兵符、坐蒙着虎皮椅子的人,一副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将才,真的能够传授孙武、吴起的韬略吗?那些戴着高耸帽子,腰上拖着长长的腰带的人,器宇轩昂的样子好像是朝廷的栋梁之才,他们真的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业绩吗?盗贼兴起却不知道抵御,百姓陷入贫困却不知道解救,官吏奸猾却不知道禁止,法律败坏却不知道整顿,就坐着白白地消耗国家的俸禄却不知道羞耻。看他们,坐在高大的厅堂上,骑着高头大马,喝美酒,吃佳肴的人,哪一个不是外表威风凛凛令人畏惧,显赫过人值得效仿啊?又哪何尝不是外表像金玉、内里像棉絮一样呢?现在你不考察这些,却来察我的柑子!”

我沉默了无言以对。回来想想他的话,觉得好像是像是东方朔那样诙谐多讽、机智善辨的人,难道他是个对世间邪恶现象激愤痛恨之人吗?因而借托柑橘来进行讽刺吗?

【赏析】

世界是不公平的,也不可能公平。其实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首先,没有人愿意来维持这个公平,其次,即使有人愿意也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再次,即使有人愿意也有这个能力,他也没有这个时间,把世上人一一称过。所以就有了际遇这种说法。因为同做一件事,有人直上青云,有人苦痛挣扎,使人长叹却又无奈,只能归之于际遇。而有人对这不公平是极看不开的。豁达二字易书难行。所以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墨子著《非攻上》。而刘基有《卖柑者言》。

墨子下笔,比庄子要谨慎得多。只为了说明攻打敌国,***百人,百重死罪这个观点,他就耗费了好大篇幅。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开辩之前先退十里,墨子竟然退了百里!连***无辜的人属不义,也要*一番。为防被别人钻空子,他费时费力,做了个极长,极严密的连环锁。从“窃”“桃李”,到“攘人犬豕鸡豚”,到“取人牛马”,到“***不辜人”,“?l其衣裘,取戈剑”,到“***十人”,到“***百人”,到“攻国”。这七样之间,环环相扣。采用的是步步紧逼的踏实辩法。墨子这个方法,辩则辩矣,可惜没有才,不能令人拍案叫绝。

刘基的《卖柑者言》也与公平有关。这篇文章认为在朝做官的那些人,没什么真才干,只是欺世盗名,还得享厚禄,是不公平的。这个观点极难辩明。大略来讲,要*两点。

一、在朝做官的人没有才干;

二、让这些人做官是不公平的。其中又有两大难点。

1、在朝做官的人很多,难以一一具数。

2、如列举事实说明做官人没有才干,难免引起争论。同一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有定论。

刘基却是山人自有妙计。未曾开辩,先来买柑。如果说庄子是一箭穿心,墨子是**环列,刘基这里却是一片祥和地在买水果。这水果很妙,普通的“柑”在这时候早就坏了,而杭州的这一位“卖柑者”却有独特的秘法,能使这柑放很长时间都不坏。他卖的柑“玉质而金*”,这叫金玉其外,可是剖开一看,“乾若败絮”,这叫败絮其中。刘基当然要生气了,要是我也会生气,白那么好看,又不能吃,有什么用?刘基说,你把这“柑”卖给人,是让别人用它来拜祖先,款待宾客,还是用它的外表来迷惑傻瓜的?!你这不是在骗人吗?!这一段,就是刘基挖的陷阱。你如果不知这是陷阱,自然会跟着刘基一起去骂“卖柑者”是骗子;就算知道这是陷阱,也没法去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柑”说什么好话。通过这个“柑”,那些应该不赞同刘基观点的人,也不管情愿不情愿,都被他骗了过去。猎物既已进来,第二段就收网!收网之前,还要摆摆姿态。卖者笑说,我卖这个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别人买了都合用,怎么就不称你的意。言下之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虽不光彩,可已是众人默认的,怎么刘基还这么不识时务?又以刘基的不识时务,冷嘲众人的太识时务。接着是两句反问。“今夫??⒎?⒆?薇日*??埠醺沙侵?咭玻??苁谒铩⑽庵?砸?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这两句话真是尖*刻薄到了极点!它把做官者分为武将、文臣两种,分别诘问。刘基是明代人,“孙、吴之略”和“伊、皋之业”经过那么多年的传颂,几成神话,谁能如此狂妄,把自己比做神话呢?可既没有“孙、吴、伊、皋”的能力,又怎么敢做“干城之具”、“庙堂之器”呢!《古文观止》在这里评道:“文臣、武将,何处可置面目?”只这两句话,就让文臣、武将,有苦说不出,有脸无处摆。这两句话说得极聪明,极占上风,只是不太厚道,怪不得孔子要说:“巧言令*者,鲜矣仁。”后边又说,“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径?恢?怼薄U饫锼亢敛桓?某肌⑽浣??诒绮档幕?幔?还芄?蹋?晃式峁?L煜掠械谅?有。好,那就是盗起而不知御。民困?吏奸?法??有。那就是败絮其中了。“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这就是金玉其外。于是,刘基作结:“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把这“柑”与“文臣、武将”牢牢捆在一起。“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最后还要冷冷问一句,这些国家大事你都不分辨,偏偏要来管我这小小的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大鸣不平之音。

同样是关于公平的观点,庄子恃才,墨子拘泥,刘基却进退俱有章法,寻出弱点,立刻一剑刺去,得理绝不饶人,此为辩才。

《卖柑者言》中用以揭露封建官僚道貌岸然的嘴脸,后来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卖柑者言》以它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独到、闪耀着哲理光芒的思想内容感染读者,这不仅为后人认识封建社会提供了范文,而且也为今天的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应引起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