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从会稽还原文及译文
【导读】本文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德行》篇,这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本文的主人公王恭出身于东晋士族太原王氏,又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皇后之兄,官至五州都督、前将*、兖青二州刺史,镇守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但他早年竟连坐的竹席也只有一领,送人之后自己只好坐草垫子。《晋书》本传说他死后“家无财帛,唯书籍而已”。晋代士族统治集团的贪财荒淫、穷奢极欲,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王恭却家无长物,算是难能可贵的了。成语“身无长物”,就是来源于王恭的这则故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凭裙带关系,占尽了先利,这样的人物,自古就有很多。人常在河边走,会不会湿了鞋子呢?这也成为了环境影响人的口实;王恭却洁身自好,不受污染,给世人作出了榜样!
【原文】王恭[1]从会稽[2]还,王大[3]看之。见其坐六尺簟[4],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5]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6]不悉恭,恭作人[7]无长物[8]。”
【译文】王恭从会稽回来,王恭的族叔王忱去看他。王忱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于是对他说:“你从东晋国都建康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给我吗?”王恭没有回答。王忱离开后,王恭就把这张席子给王忱送去了。王恭自己却没有竹席可以坐了,于是就坐在草垫上。事后,王忱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本来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王恭回答说:“您并不了解我,我从来就没有多余的东西。”
【注释】
[1]王恭:字孝伯,晋人。
[2]会稽:郡名,治所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3]王大:王忱,字元达,小字佛大,亦称阿大,晋人。
[4]簟:音[diàn],即竹席,一说细苇席。
[5]荐:草垫子。
[6]丈人:古代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
[7]作人:为人。
[8]长物:长,音[zhàng];多余的东西。
第2篇:王恭从会稽还阅读训练及译文
王恭从会稽还
【原文】
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见其坐六尺簟(diàn)④,因语恭:“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⑨物。”
【注释】王恭:东晋重臣。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王大:王恭的族叔。簟:竹席子。⑤东:会稽在东晋国度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⑥一领:一张。领,量词。⑦荐:草垫。⑧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可译为“您”。⑨长(cháng):多余,剩余。
【参考译文】
王恭会稽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能拿一张给我吗?”王恭没有回答。王大离开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原本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王恭回答:“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阅读训练】
1.解释:
卿:你,对人的尊称举:拿、把谓:以为、认为
对:回答说悉:熟悉,了解
3.上文有“恭无言”,王恭没说什么,是因为_______(用原文回答)。
无余席
4.上文即成语“身无长物”的出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
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第3篇:《王恭从会稽还》阅读*及译文
【原文】
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见其坐六尺簟(diàn)④,因语恭: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⑨物。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恭:东晋重臣。②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③王大:王恭的族叔。④簟:竹席子。⑤东:会稽在东晋国度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⑥一领:一张。领,量词。⑦荐:草垫。⑧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可译为您。⑨长(cháng):多余,剩余。
【参考译文】
王恭会稽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能拿一张给我吗?王恭没有回答。王大离开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原本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王恭回答: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卿:你,对人的尊称②举:拿、把③谓:以为、认为
④对:回答说⑤悉:熟悉,了解
2.翻译:
①可以一领及我?
译文:能拿一张给我吗?
②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译文:我原本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
3.上文有恭无言,王恭没说什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答:无余席
4.上文即成语身无长物的出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答: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第4篇:文言文《王恭从会稽还》阅读*
王恭从会稽还
【原文】
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见其坐六尺簟(dian)④,因语恭: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⑨物。
【注释】
①王恭:东晋重臣。②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③王大:王恭的族叔。④簟:竹席子。⑤东:会稽在东晋国度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⑥一领:一张。领,量词。⑦荐:草垫。⑧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可译为您。⑨长(chang):多余,剩余。
【参考译文】
王恭会稽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能拿一张给我吗?王恭没有回答。王大离开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原本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王恭回答: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卿:你,对人的尊称②举:拿、把③谓:以为、认为
④对:回答说⑤悉:熟悉,了解
2.翻译:
①可以一领及我?
译文:能拿一张给我吗?
②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译文:我原本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
3.上文有恭无言,王恭没说什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答:无余席
4.上文即成语身无长物的出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答: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第5篇:滑稽列传原文及翻译
滑稽列传,出自《史记》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六十六。小编整理的滑稽列传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查阅。
滑稽列传的原文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梗、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的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垄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之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盂。”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馀,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此知可以言时矣。
滑稽列传的翻译
优孟原是楚国的老歌舞艺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王。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有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棺椁盛殓,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死马。左右近臣争论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庄王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庄王问:“那怎么办?”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刻花纹的美玉做棺材,用细致的梓木做套材,用?f、枫、豫、樟等名贵木材做护棺的木块,派士兵给它挖掘墓穴,让老人儿童背土筑坟,齐国、赵国的使臣在前面陪祭,韩国、魏国的使臣在后面护卫,建立祠庙,用牛羊猪祭祀,封给万户大邑来供奉。诸侯听到这件事,就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看重马了。”庄王说:“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该怎么办呢?”优孟说:“请大王准许按埋葬畜牲的办法来葬埋它:在地上堆个土灶当做套材,用大铜锅当做棺材,用姜枣来调味,用香料来解腥,用稻米作祭品,用火作衣服,把它安葬在人的肚肠中。”于是庄王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传扬此事。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待他很好。孙叔敖患病临终前,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一定很贫困。那时,你就去拜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靠卖柴为生。一次路上遇到优孟,就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优孟。”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于是,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优孟说:“请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来就任楚相。”庄王答应了他。三日后,优孟又来见庄王。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妻子说千万别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像孙叔敖那样地做楚相,忠正廉洁地治理楚国,楚王才得以称霸。如今死了,他的儿子竟无立锥之地,贫困到每天靠打柴谋生。如果要像孙叔敖那样做楚相,还不如自***。”接着唱道:“住在山野耕田辛苦,难以获得食物。出外做官,自身贪脏卑鄙的,积有余财,不顾廉耻。自己死后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惧贪脏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家室也遭诛灭。*哪能做呢?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唉,清官又哪能做呢?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于是,庄王向优孟表示了歉意,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户之邑封给他,以供祭祀孙叔敖之用。自此之后,十年没有断绝。
第6篇:《鲁恭治中牟》原文及译文
原文
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据《后汉书》改写)
注释
中牟令:中牟县的县官。
雉:俗称野鸡。
徒:只会。
德化:用道德感化
任:用
*:暗中
阡陌:田间小路
反:通“返”,返回
状:陈述,描绘
译文
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用道德感化百姓,不用刑罚的方式。朝中大官袁安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暗中派人到中牟县去视察。那人与鲁恭走在田间小路上,一起坐在桑树下。有一只野鸡经过,在他们旁边停下,旁有一个小孩。那个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它抓住?”那个小孩说野鸡才是幼鸡,不能抓。那人很惊讶,对鲁恭辞别说:“我此次前来,是要检查你的政绩的。蝗虫不犯县境,这是我看到的靠前个现象;爱护鸟兽,这是第二个现象;小孩也怀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现象。我久留只会打扰贤者。我将快速返回,把情况报告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