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好服紫原文翻译
《齐桓公好服紫》是*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讲的是齐桓公喜欢穿紫*的衣服,齐国都城里的人便都穿紫*的衣服,说明老百姓对偶像或权威人物的审美取向是非常趋同的。本文以生动的实例说明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告诫人们,作为领导人或具有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必须谨慎,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否则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以下小编为你收集了齐桓公好服紫原文翻译,希望给你带来一些借鉴的作用。
一、原文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xiù:气味)。’”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其人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1]
二、译文
齐桓公喜欢穿紫*的衣服,整个都城的人都穿紫*的衣服。正在那个时候,几匹没染*的布都换不回一匹紫*的布。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的衣服,紫*的布料很贵,整个都城的百姓喜欢穿紫*衣服的风气不消失,我该怎么办呢?”管仲说:“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紫衣服呢?您可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非常厌恶紫*衣服的气味。’”正巧身边大臣中有穿紫衣来进见的人,齐桓公就说:“稍微退后点,我厌恶紫*衣服的气味。”那个大臣说:“好的。”
从这天开始,没有侍卫近臣再穿紫*衣服了;到第二天,国都中也没有人穿紫*衣服了;第三天,国境之内没有人再穿紫*衣服了。
三、注释
1.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姓姜,名小白。
2. 好:喜欢。
3. 服紫:穿紫*的衣服。
4. 服:把……作为衣服(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5. 国:都城。
6. 五素不得一紫:五匹生绢换不到一匹紫*的(绢)。素:未染*的绢(丝织品)。
7. 患:以......为患,为忧。
8. 管仲:字夷吾,春秋时齐国的丞相,助齐桓公称霸。
9. 臭(xiù):气味。
10. 左右:身边的近臣。
11. 郎中:官名,侍卫近臣,此处泛指宫中官员。
12. 甚:很。
13. 恶(wù):厌恶。
14. 适:正好。
15. 进:晋见。
16. 少:稍稍。
17. 却:退。
18. 衣:穿衣服。
19. 其明日:(到了)第二天.。
20. 境内:国境内。
四、归纳总结
齐桓公喜欢穿紫*的衣服,齐国都城里的人便都穿紫*的衣服,说明老百姓对偶像或权威人物的审美取向是非常趋同的。本文以生动的事例说明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告诫人们,上行下效。作为领导人或具有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必须谨慎,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否则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人云亦云的意思
臭不读chòu,读xiù,意思是气味。
第2篇:齐桓公好紫服寓言故事
导语:寓言故事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齐桓公好紫服寓言故事,希望有所帮助!
齐桓公很喜欢穿紫*的衣服,所以全国上下的人都穿紫*的衣服,齐桓公一出门整个世界都紫*的,时间一久他的脸*也“紫”了,而且当时在齐国五匹没染*的布都换不来一匹紫*的布。齐桓公终于审美疲劳了,觉得这种现象非常不合适,所以就问他的心腹管仲:“我喜欢穿紫*的衣服,现在紫*的布这么贵,这个城市的人依旧还喜欢穿紫*的衣服,该怎么办呢?”
管仲知道齐桓公想要让国家里的人不再这么执着于紫*的衣服,于是就对齐桓公说:“你可以试着***紫*的衣服,并且对身边的近臣说不喜欢紫*衣服的味道,这样就会好的。”
齐桓公照做了,果然没两天,全国上下就再没有人穿紫*衣服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公众人物,尤其是国家的领导人物,他的喜好对于下面的人,对于老百姓们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所以作为一个领导人物或者说像是现在的艺人这样的公众人物,必须对于自己的言行负责,必须充分考虑到会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一言一行必须谨慎,否则不只是容易招来的谩骂,要是有不合适的举动被崇拜他们的人学了,影响也是极其恶劣的。
第3篇:桓公服紫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桓公服紫》主要是以齐桓公喜爱穿紫*的衣服论述起来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桓公服紫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齐桓公好服紫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
管仲日:“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②。’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
公曰:“诺。”
于是日,郎中③莫衣紫;其明日,国④中莫衣紫;三日,境内⑤莫衣紫也。
译文
齐桓公喜欢穿紫*的衣服,全国上下也就都穿起紫*衣服来了。这时,五件素*衣服的价格抵不上一件紫*衣服。齐桓公对此感到忧虑,便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衣服,紫*衣服特别昂贵,全国老百姓都喜欢穿紫*的衣服没个完,我该怎么办呢?”
管仲回答说:“国君想制止这种风气为什么不试一下自己***紫*衣服呢?您可以对周围的人说:‘我很讨厌紫*衣服的气味。’要是这时候正好有穿紫*衣服的人来拜见您,您一定要说:‘稍微退后一点,我讨厌紫*衣服的气味。’”
齐桓公说:“好吧。”
这样一来,当天宫中的侍卫近臣就没有人穿紫*衣服了;第二天,整个都城都没有人穿紫*衣服了;第三天,齐国境内都没有人穿紫*衣服了。
注释
①素:没有染*的丝织品。②或甚恶紫之臭:我很讨厌紫*衣服的气味。臭,气味。③郎中:官名,侍从国君的近臣,此处泛指宫中官员。④国:都城。⑤境内:国境内。
阅读训练
1.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齐桓公好服紫()②吾甚恶紫之臭()()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______________②桓公患之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
译文:
②其明日,国中莫衣紫。
译文:
4.本文中“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后来桓公“勿衣紫”且言“恶紫之臭”,于是,“三日,境内莫衣紫也”,由此,你联想到可概括这类现象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
5.当今社会,利用“名人效应”,请名人作广告已成为一种时尚。请结合短文内容,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
1.①ho②wxi
2.①这个时候②忧虑、担心
3.①齐桓公喜欢穿紫*的衣服,全国上下也就都穿起紫*衣服来了。②第二天,整个都城都没有人穿紫*衣服了。
4.上行下效(其它成语,只要意思对也可以。)
5.提示:正反两方面阐述皆可。
第4篇:说苑齐桓公原文及翻译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纂,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说苑齐桓公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你!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包鼓立于*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齐桓公从莒国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后),就任命鲍叔牙当太宰,(鲍叔牙)谢绝说:“我,是国君的一个平庸的臣子,您给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冻受饿,就是国君对臣子的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大概就只有管夷吾了。我比不上管夷吾的地方有五点:宽厚仁慈,使*感恩,我不如他;治理国家不违背它的准则,我不如他;用忠诚信义结交*,我不如他;制定礼法道德规范成为全国*的行为准则,我不如他;(两*交战)在营门前击鼓助威,使*勇气倍增,我不如他。”桓公说:“那个管夷吾用箭射中我的衣带钩,因此(我)差点丧命。”鲍叔牙解释说:“管夷吾是为他的君主而行动;您如果宽恕他的罪过让他回到齐国,他也会像这样的。”齐桓公问:“那怎么办?”鲍叔牙回答说:“到鲁国去邀请他。”齐桓公说:“施伯,是鲁君有智谋的大臣,他知道我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给我,那可怎么办呢?”鲍叔牙说:“派人向鲁国请求,就说:‘我们国君有个不好的臣子在贵国,想要把他在群臣面前处死,所以请求贵国。’那么就会给我们了。”齐桓公就派使臣向鲁国请求,按着鲍叔牙说的做。<>鲁庄公向施伯询问这件事,施伯回答说:“这不是想***他,是想用他治理国家。管仲,是治理天下的有才之士,他所在的国家一定能在天下如愿以偿,让他在齐国,那必定长期成为鲁国的忧患啊。”鲁庄公问:“那怎么办?”施伯回答说:“***了管仲然后把尸体交给齐国使臣。”鲁庄公准备***管仲,齐国的使臣(向庄公)请求说:“我们的国君想亲眼看着处死他,如果不能把活的管仲在群臣面前***了示众,还是没达到请求的目的呀,我们请求给我们活的。”于是鲁庄公吩咐捆绑管仲来交给齐国使臣,齐国使臣领回管仲便离开了鲁国。<>
齐桓公求管仲对照翻译: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包鼓立于*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齐桓公从莒国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后),就任命鲍叔牙当太宰,(鲍叔牙)谢绝说:“我,是国君的一个平庸的臣子,您给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冻受饿,就是国君对臣子的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大概就只有管夷吾了。我比不上管夷吾的地方有五点:宽厚仁慈,使*感恩,我不如他;治理国家不违背它的准则,我不如他;用忠诚信义结交*,我不如他;制定礼法道德规范成为全国*的行为准则,我不如他;(两*交战)在营门前击鼓助威,使*勇气倍增,我不如他。”桓公说:“那个管夷吾用箭射中我的衣带钩,因此(我)差点丧命。”鲍叔牙解释说:“管夷吾是为他的君主而行动;您如果宽恕他的罪过让他回到齐国,他也会像这样的。”齐桓公问:“那怎么办?”鲍叔牙回答说:“到鲁国去邀请他。”齐桓公说:“施伯,是鲁君有智谋的大臣,他知道我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给我,那可怎么办呢?”鲍叔牙说:“派人向鲁国请求,就说:‘我们国君有个不好的臣子在贵国,想要把他在群臣面前处死,所以请求贵国。’那么就会给我们了。”齐桓公就派使臣向鲁国请求,按着鲍叔牙说的做。<>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鲁庄公向施伯询问这件事,施伯回答说:“这不是想***他,是想用他治理国家。管仲,是治理天下的有才之士,他所在的国家一定能在天下如愿以偿,让他在齐国,那必定长期成为鲁国的忧患啊。”鲁庄公问:“那怎么办?”施伯回答说:“***了管仲然后把尸体交给齐国使臣。”鲁庄公准备***管仲,齐国的使臣(向庄公)请求说:“我们的国君想亲眼看着处死他,如果不能把活的管仲在群臣面前***了示众,还是没达到请求的目的呀,我们请求给我们活的。”于是鲁庄公吩咐捆绑管仲来交给齐国使臣,齐国使臣领回管仲便离开了鲁国。<>
<>
第5篇:齐桓公求管仲原文翻译
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3子、齐襄公弟,其母为卫国人 。下面请欣赏关于《齐桓公求管仲》原文和翻译,希望你们喜欢!
原文: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包鼓立于*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译文:
齐桓公从莒国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后),就任命鲍叔牙当太宰,(鲍叔牙)谢绝说:“我,是国君的一个平庸的臣子,您给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冻受饿,就是国君对臣子的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大概就只有管夷吾了。我比不上管夷吾的地方有五点:宽厚仁慈,使*感恩,我不如他;治理国家不违背它的准则,我不如他;用忠诚信义结交*,我不如他;制定礼法道德规范成为全国*的行为准则,我不如他;(两*交战)在营门前击鼓助威,使*勇气倍增,我不如他。”桓公说:“那个管夷吾用箭射中我的衣带钩,因此(我)差点丧命。”鲍叔牙解释说:“管夷吾是为他的君主而行动;您如果宽恕他的罪过让他回到齐国,他也会像这样的。”齐桓公问:“那怎么办?”鲍叔牙回答说:“到鲁国去邀请他。”齐桓公说:“施伯,是鲁君有智谋的大臣,他知道我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给我,那可怎么办呢?”鲍叔牙说:“派人向鲁国请求,就说:‘我们国君有个不好的臣子在贵国,想要把他在群臣面前处死,所以请求贵国。’那么就会给我们了。”齐桓公就派使臣向鲁国请求,按着鲍叔牙说的做。
鲁庄公向施伯询问这件事,施伯回答说:“这不是想***他,是想用他治理国家。管仲,是治理天下的有才之士,他所在的国家一定能在天下如愿以偿,让他在齐国,那必定长期成为鲁国的忧患啊。”鲁庄公问:“那怎么办?”施伯回答说:“***了管仲然后把尸体交给齐国使臣。”鲁庄公准备***管仲,齐国的使臣(向庄公)请求说:“我们的国君想亲眼看着处死他,如果不能把活的管仲在群臣面前***了示众,还是没达到请求的目的呀,我们请求给我们活的。”于是鲁庄公吩咐捆绑管仲来交给齐国使臣,齐国使臣领回管仲便离开了鲁国。
第6篇:《齐桓公下拜受胙》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原文阅读:
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 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 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翻译译文或注释:
鲁僖公同王室及诸侯在葵丘相会,重申旧盟,并且加强友好,这是礼节。周襄王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肉, 说:“天子对文王、武王有祭祀之事,派孔赐给伯舅祭肉。”桓公要下阶拜受,宰孔说:“还有后面的命令。天子命令孔说:‘由于伯舅年老,加上有功劳,赐予进 一等,不用下阶拜受。’”桓公回答说:“天子的威严离我面前不到咫尺,小臣小白,我怎敢贪受天子的命令,不用下拜呢?恐怕会跌下来,给天子带来羞辱,怎敢 不下拜?”于是下阶跪拜,登堂再拜,接受祭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