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评价标准的再反思
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行是新课程实施的难点和关键,新课程实施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速度和程度。如果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目标、行为、方式习以为常,学生的学习方式、态度、习惯依然如故,那么课程改革必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数学课:有的教师讲得井井有条,知识分析透彻,算理演绎清晰,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变式和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设计了许多细碎的问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频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畅,但结果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却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注重精讲知识,留出大量的时间练习各式各样的习题,虽然学生解题能力尚可,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有的教师让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唱主角,*作、演示、活动、汇报……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个别学生更如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
而现代课堂教学评价则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评价课堂教学的根本标准。真正的课堂应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课堂。单纯从教师或从学生的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都是不全面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如果不对好课的标准进行重新认识,势必会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一、面向全体学生。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二、关注学习过程。《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加以优化指导。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关于课堂评价标准的再反思2
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行是新课程实施的难点和关键,新课程实施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速度和程度。如果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目标、行为、方式习以为常,学生的学习方式、态度、习惯依然如故,那么课程改革必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数学课:有的教师讲得井井有条,知识分析透彻,算理演绎清晰,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变式和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设计了许多细碎的问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频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畅,但结果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却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注重精讲知识,留出大量的时间练习各式各样的习题,虽然学生解题能力尚可,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有的教师让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唱主角,*作、演示、活动、汇报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个别学生更如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
而现代课堂教学评价则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评价课堂教学的根本标准。真正的课堂应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课堂。单纯从教师或从学生的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都是不全面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如果不对好课的标准进行重新认识,势必会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一、面向全体学生。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二、关注学习过程。《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加以优化指导。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谈谈课堂评价标准再反思3
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行是新课程实施的难点和关键,新课程实施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速度和程度。如果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目标、行为、方式习以为常,学生的学习方式、态度、习惯依然如故,那么课程改革必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数学课:有的教师讲得井井有条,知识分析透彻,算理演绎清晰,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变式和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设计了许多细碎的问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频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畅,但结果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却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注重精讲知识,留出大量的时间练习各式各样的习题,虽然学生解题能力尚可,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有的教师让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唱主角,*作、演示、活动、汇报……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个别学生更如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
而现代课堂教学评价则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评价课堂教学的根本标准。真正的课堂应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课堂。单纯从教师或从学生的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都是不全面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如果不对好课的标准进行重新认识,势必会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一、面向全体学生。
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二、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加以优化指导。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4
现在许多学校制订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着重强调从教师的角度把课堂教学活动分成具体的一些指标进行评价。当教师在校内外的公开课结束后,听课教师要与开课教师之间要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课堂中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问题,在探讨中时常有经过思维的碰撞,擦出的火花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启发。作为开课或听课教师都要反思交流、探讨中所涉及到的掌握教材、情景创设、问题设置、教法选择、课堂容量、师生互动等内容。除此之外,我觉得课堂教学评价更应该重视学生反馈的信息的反思,一堂课的教学质量究竟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收集学生的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教师在授完课后,可以利用学生自修的时间,到班级里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真诚的交流,从中提取带有普遍*的或者是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研究。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周记将一周以来本门学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一文。
关于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的反思范文5
教学评价是我们综合组研究课题,在美术教学中更要体现评价的多样*和活化*。《海洋世界》是一堂校本教研成果展示课,正是要突出教学评价,也出表现学生学习的自主*,通过试教实践,我发现并总结了如下优点和不足:
优点:
1、情境创设好(教室布置成海洋世界),导入自然(参观海洋世界),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2、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手摆鱼的制作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定位;
3、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情境体验、自主学习、多种游戏等等,使学生始终在一种愉快、舒展的状态中学习;
4、对学生作品的评价,采取的方式巧妙,“五*池”、“七彩池”等名字形象而富有诗意。
不足:
1、教学评价形式单一,主要表现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价侧重于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评价。
2、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老师通过游戏“对与错”来解决手摆鱼的轮廓大小问题,这种运用观察来掌握制作难点的方式效果不好,不少教学中体现评价学生画小了。
改进意见
1、体现评价的多样*:
1)首先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在活动中体现(将学生评价、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渗透于各个环节,让学生自由表现审美观,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
2)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把老师评价和学生的自评、互评随时体现,如:对学生思维的评价、对学生表述的评价、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作品的评价、学生对同伴的评价。
3)最后一环节,加入“通行证”这一道具,把互评(每组选出一条做得最好的鱼,最先拿到通行证,进入海洋世界,自由快乐地游戏)、师评、自评(全体学生陆续拿到通行证进入海洋世界游戏),结合起来。
2、体现评价的全面*:不仅仅对作品结果进行评价,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随时进行评价。
3、在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环节,加入学生动手试戴手摆鱼、试画轮廓这一环节,让他们通过亲身感受来掌握难点。
改进后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积极*更高,学生的自主*进一步提高了。
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的反思范文6
教学评价是我们综合组研究课题,在美术教学中更要体现评价的多样*和活化*。《海洋世界》是一堂校本教研成果展示课,正是要突出教学评价,也出表现学生学习的自主*,通过试教实践,我发现并总结了如下优点和不足:
优点:
1、情境创设好(教室布置成海洋世界),导入自然(参观海洋世界),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2、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手摆鱼的制作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定位;
3、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情境体验、自主学习、多种游戏等等,使学生始终在一种愉快、舒展的状态中学习;
4、对学生作品的评价,采取的方式巧妙,“五*池”、“七彩池”等名字形象而富有诗意。
不足:
1、教学评价形式单一,主要表现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价侧重于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评价。
2、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老师通过游戏“对与错”来解决手摆鱼的轮廓大小问题,这种运用观察来掌握制作难点的方式效果不好,不少教学中体现评价学生画小了。
改进意见
1、体现评价的多样*:
1)首先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在活动中体现(将学生评价、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渗透于各个环节,让学生自由表现审美观,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
2)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把老师评价和学生的自评、互评随时体现,如:对学生思维的评价、对学生表述的评价、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作品的评价、学生对同伴的评价。
3)最后一环节,加入“通行证”这一道具,把互评(每组选出一条做得最好的鱼,最先拿到通行证,进入海洋世界,自由快乐地游戏)、师评、自评(全体学生陆续拿到通行证进入海洋世界游戏),结合起来。
2、体现评价的全面*:不仅仅对作品结果进行评价,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随时进行评价。
3、在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环节,加入学生动手试戴手摆鱼、试画轮廓这一环节,让他们通过亲身感受来掌握难点。
改进后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积极*更高,学生的自主*进一步提高了。
实施课堂即时评价的反思范文7
1、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成果
在教学中针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安排各种形式的活动,既有适应全班学生的儿歌演唱、游戏活动,又有小组合作的对话小品,更有学生的个别反馈。针对不同范围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评价可以及时、相应地面对全班、小组以及个人。
由于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当场作出的评判,使学生立即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结果,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很快能看到自己学习的情况,对此印象非常深刻。
2、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由于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所作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都给学生以肯定,因此所有学生都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过去会因为测验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受到过多的批评和责备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但如今在课堂上即使不能及时跟上全班多数同学的步伐,也不会遭到教师的指责,取而代之的是殷切的鼓励和耐心的指导,只要稍有进步,就会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表扬。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克服紧张的心理,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自觉地按照学习目标去努力。
3、激发学生交往的欲望
英语教学中课堂即时评价能及时反馈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了他们的交往欲望。学生为了得到教师更多的肯定和表扬,更主动地投入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来。
学生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同学之间相互比赛谁得的星数多、谁又拿到了小红旗……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完全融入了小班英语课堂学习活动中。
4、培养*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没有了严厉的指责和批评,更多的是教师委婉而又真诚的鼓励和赞赏。课堂气氛比过去融洽了,师生之间没有了严格的等级之分。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是一个语言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点拨者、合作者。学生不会因为受批评而害怕老师。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亲密了。英语教学中实施课堂即时评价只是在改革评价方式中的尝试,通过这一改革,让评价充分发挥其功能,成为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还有许多地方值得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课堂教学评价语反思范文8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中,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原因是很多学生的积极*没有被调动起来。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育良好的情感。但在我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致情况如下:
一、评价语*语言单调,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我的课堂使用的评价语过于格式化,用得最多的就是:“你回答的真好”、“老师真为你高兴”、“你回答错了”、“你太棒了”等几个简单的词汇,就像在套用统一的格式范本复制评语。至于为什么回答的好,为什么老师真为你高兴,好,好在哪儿,不去解释,只有靠学生自己去揣摩。
二、对学困生,没有诚挚地欣赏
我在新授课时,讨论问题或回答问题时,叫优生或中等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较多,叫学困生回答问题的现象较少,当学困生回答不上来时,我对用激励*语言启发和鼓励学困生的评价语使用的太少,或过于太简单。没有给学困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没有对学困生诚挚地欣赏,造成学困生厌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习的主动调动不起来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
三、不善于创造即兴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评价语言一般都是在课堂生成过程中生成的,它可能是教师预先设想的,但也可能是课堂上出现预设外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即兴评价。这就考验教师课堂机智和随机应变能力,但也是一节课的关键点。有的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真是回答的天衣无缝,可有时候我只会说一句:“你回答的真好”,这位学生当时肯定没有感到喜悦。如果是这样表扬的话:“你回答的真完整,和老师想的一样,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这位学生一定会特别的高兴,而且学习的兴趣又一次的被调动起来。这就充分的说明我不善于创造即兴评价语言,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总之,我会通过改进自己的教学评价用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使绝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喜欢学数学。
新课程中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之教学反思范文9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新课程中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之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新课程中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之教学反思一般来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由于评价要涉及一些复杂的量化技术和手段,因此,评价往往成了评价专家的专利。但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推进,随着从量化评价向质*评价的转向,随着惩罚*教师评价向发展*教师评价转变,一些处在实践靠前线的实验区、实验学校以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逐渐摸索、创造出一些独具特*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下面选出当前在学校中较普遍与实用的课堂教学评价质*方法:教学反思、课堂观察、评价访谈、教师成长记录袋评价等逐一加以介绍。
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一种质*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很重视充分发挥教师作为主体的作用,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研究融为一体。同时,这种评价方法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是反思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相吻合。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专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专业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它隐含着三个基本信念: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教师是研究者。按教学的过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靠前,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能使教学成为一个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第二,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第三,在教学后的反思,教师批判地在教师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评价能力。教师反思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
教学反思一般具备以下三个特征。靠前,它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思考,探索实践之路。第二,它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实效*为目标,一方面,通过反思,进一步改进教学,使之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自己的责任心,在改进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实践水平。第三,教学反思是教师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师只有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他才会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获得体验,使自己变得更为成熟起来,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
二、教学反思的方式
教学反思是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做到的一种自我评价方法,是一条有效的实专业化的途径。教师进行教学自我反思的方式如下:
记教学日志:教学日志是教师所记录的某种形式的日记。记教学日志既是积累教学基本资料和信息的一个途径,又可以是进行资料和信息分析的靠前步。教学日志既有在课堂教学时当场记下的片言只字,也有课后对事件和感受的较全面的记载。实践中可以按照每天记、每周记或每月记这样几种时间频率来掌握。间隔因人而异,但记教学日志的习惯一定要延续足够长的一段时间,这样才能使教师对自己教学规律的掌握与实践以及一些独特的习惯做法显现出来。
利用案例:在很多专业领域里,案例研究都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形式。本文所说的案例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发生的较典型的事例,它含有很多类似情况的主要成分。当教师注意研究它时,所产生的认识会远远超过对这件事情本身的了解。案例通常是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让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这些案例没有现成的*,它是供教师自己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的原始材料,这里的案例研究,就是教师以自己的眼光对案例所做的观察、反思与研究。由于案例可以将教师平时无意中采取的做法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行为显现出来,帮助教师客观清楚地了解自己,因此可以说是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之一,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实质上是一种实践*很强的反思*活动,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理*思考,调整自己的认识,改进自己的做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趋合理。较典型的行动研究通常有这样几个步骤:发现问题;作初步思考,获得基本数据;确定行动研究的方法策略;实施研究步骤并清楚记录每项结果;写出阶段*结果;制定下一个循环研究的计划。
同事间观摩:同行教师之间为了业务提高经常互相听课,它不以评价为目的,因此被观摩的教师不会感到紧张,互相听课对听课教师和被听课教师都有好,在听同行教师讲课时,听课者常常会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一些情况,实际上互相观摩是教师之间共同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教师教学反思的分层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以教师所在的学校为主体,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教师教科研能力增强其教学实践能力,也是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概括起来教师专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新手阶段、形成和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最后达到专业型教师的阶段,我们认为对教师教学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应和教师的成长阶段相联系。在校本培训中,根据教师成长阶段的不同特点,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进行培养和培训,有助于教师更快提高。
新任教师的“微格教学反思法”培训。新任教师一般指那些有一年到三年教龄的教师,他们对学校和课堂的认识较为理想化,工作非常认真,但却缺乏对不同教学情境的分析和善后处理能力。随着教学实践的积累,他们逐渐意识到实际的教学与想象中的课堂大相径庭,因而产生失落感并对教学缺乏信心。在校本培训中,应针对新任教师的上述特点,采用“微格教学法”,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改善其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微型教学”,是一种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培养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方法。教师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学习和训练,集中解决某个特定的教学问题,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促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和技巧的改善提高。使用“微格教学法”培训新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可遵循如下步骤:
理论学习:学习了解本方法的内涵、意义、目的和步骤。
观看示范课录像:校本培训中,新任教师集中起来进行观察学习并尝试着分析教学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技能、策略和方法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
备课:组织新任教师在熟悉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编写教案,教案要详细说明每个环节所应用的教学策略、方法(教师行为)和预想的反应(学生的反应和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和录像:新任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学校组织教研员和其他教师听课指导,学校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录像。
反思评价:主讲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作自我分析和评价,教师和听课人员一起观看录像后,主讲教师重新进行自我剖析,分析教学得失,听课者评课并填写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自己统计量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修改教案,再实践再提高,教师以简要的文字写教学反思,评价自己的优劣得失并写出改进计划,最后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
形成和发展阶段教师的“案例反思法”培训。有三四年教龄并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的教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学中,他们能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教学计划,能针对学生学习情况选择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对这一阶段教师的校本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对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反思和指导方面,宜采用“案例反思法”培训(突出成功案例的价值),使教师获得进一步提高。
“案例反思法(casemethodsofteaching)”即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案例被作为剖析的对象,以书面的形式被展开,教师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和寻求对策等工作。可遵循如下步骤:
阅读分析案例:要求教师尽快进人学习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的有关事实,与案例中教师的角*进行置换,对案例中教师行为的科学与否进行分析,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
分组讨论:教师在自己阅读、研究、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要求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供大家讨论、批评,切磋补充。
反思总评:案例反思的最后环节是反思、总评。校本培训中要求每个教师写一个案例学习报告,对自己在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中的收获、问题等进行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自我提高。
成熟型教师的“临床诊察反思法”培训。成熟型教师是指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群体的一部分,该群体教师已形成适合自身个*特征的教学风格,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有自我认同感。但此阶段的教师也进人了教师成长过程的“高原期”,他们的教学实践更多地依赖于个人习惯和经验,对教学实践中蕴涵的教学理论缺乏自觉的意向。针对这种情况,校本培训可用“临床诊察反思法”进行培训,使该类型的教师认识到各种教学问题背后所隐藏的教学理念,提高他们的专业认识,促使其专业成长。
所谓“临床诊察反思法”就是教师和教育专家一起有目的地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严谨而理*的观察和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策略的一种课堂教学诊断方法。在校本培训中,学校可邀请教育专家与学校合作,使专家对本校教师具有专业引领的作用,通过以下步骤来提高。
诊察前讨论:教育专家深人课堂,在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教师介绍有关的教学理论,引导教师具有发现问题的意识,然后教师与协作教师一起共同讨论教学计划,制定诊察重点和记录诊察结果的方法。
课堂教学诊察:教育专家到教室听课并作有关记录,同执教教师共同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一起讨论和制定改进策略。
行动研究小组成员进行分析:行动研究小组成员共同分析课堂发生的一切,分析存在的优缺点,提出克服缺点的行动策略,决定要解决的问题。
会诊与讨论:教育专家、协作教师分别向执教师提出反馈意见,共同讨论制定改进措施。反思:小组成员分别对自己教学实践行为和整个诊察过程进行反思,对照原先确定的目标检查改进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总结此次行动研究的得失,增强对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能力并由此进人下一轮临床诊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