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一封信》读后感

综合 2024-10-23 20:11:16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100条写给教师的建议,处处渗透着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一片苦心,以及他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是我们不可不读的一部好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而我要说,教学后,写“教学感悟与反思”也教给我思考。因为在写“教学感悟与反思”时,在记录真实课堂的同时,还要对其作出认识和看法,这些都要进行思考,所以写“教学感悟与反思”更使我学会了思考,并发现了它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他说把这些收集起来,那是“无价之宝”。刚开始读到这条建议时,我想教师写日记当然好的,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有反思就有创新,就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但把它们称为“无价之宝”。

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要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生是人,好象这是一句废话,可是我们看看许多教师在工作中的作为,就知道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可不把儿童当成“具体”的人的教师大有人在,他们有的把学生当成可以随意灌输知识的容器,有的看作是应该具有完美的人格。于是,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就做出了种种有悖教育的言行来。“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

二、教师要做一个学生潜能的激发者,学生自尊的维护者,自信心的培养者。对待学生,有些教师往往在“恨铁不成钢的”这种说法的掩饰下,做些种种不人道的事情。要知道,是铁就不会变成钢,我们教师要做得,要让这铁使他物有所值,使他能够成为一块有用的铁。“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我们一些青年教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往往想从某一些专家学者或者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教师的身上学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有这种想法,以至于把有些特级教师的教案全盘照搬,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可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你们应当懂得: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这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

“在学校里的真正的创造*劳动首先是生动的、探究*的思考和研究。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

这些话,对于我们这些青年老师来说,值得好好去揣摩一番。看看我们周围,沿着别人的路走,没有个*,没有自己的思想,东效西颦,最终也只能成为一个好的教书匠。而不能有更大的发展。


《第2篇:《给教师的一封信》读后感范文》

《给教师的一封信》的作者是维托·佩龙。这本书主要讲了教师们深切关心的问题,即怎么与孩子们和年轻人打交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读了《给老师的一封信》这篇文章,我才深深体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

老师,为我们*碎了心,有些人不但不懂得怎样抚慰老师心灵创伤,反而记恨老师,这会让老师日渐消瘦,以泪洗面,积郁成疾。我们的心灵固然很重要,可你要知道,老师如母亲,你一次又一次伤她的心,她不会觉得她没照顾好自已的孩子,以致你记恨他。老师如园丁,把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辛辛苦苦培育成才。老师,是多么伟大,多么崇高啊!

老师,她们无时无刻不在默默为我们灌溉丰富的知识,默默祈祷我们长大能成才。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100条写给教师的建议,处处渗透着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一片苦心,以及他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是我们不可不读的一部好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而我要说,教学后,写“教学感悟与反思”也教给我思考。因为在写“教学感悟与反思”时,在记录真实课堂的同时,还要对其作出认识和看法,这些都要进行思考,所以写“教学感悟与反思”更使我学会了思考,并发现了它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他说把这些收集起来,那是“无价之宝”。刚开始读到这条建议时,我想教师写日记当然好的,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有反思就有创新,就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但把它们称为“无价之宝”。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要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

学生是人,好象这是一句废话,可是我们看看许多教师在工作中的作为,就知道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可不把儿童当成“具体”的人的教师大有人在,他们有的把学生当成可以随意灌输知识的容器,有的看作是应该具有完美的人格。于是,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就做出了种种有悖教育的言行来。“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

二、教师要做一个学生潜能的激发者,学生自尊的维护者,自信心的培养者。

对待学生,有些教师往往在“恨铁不成钢的”这种说法的掩饰下,做些种种不人道的事情。要知道,是铁就不会变成钢,我们教师要做得,要让这铁使他物有所值,使他能够成为一块有用的铁。“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

我们一些青年教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往往想从某一些专家学者或者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教师的身上学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有这种想法,以至于把有些特级教师的教案全盘照搬,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可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你们应当懂得: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这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

“在学校里的真正的创造*劳动首先是生动的、探究*的思考和研究。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

这些话,对于我们这些青年老师来说,值得好好去揣摩一番。看看我们周围,沿着别人的路走,没有个*,没有自己的思想,东效西颦,最终也只能成为一个好的教书匠。而不能有更大的发展。


《第3篇:给儿子的一封信读后感》

的:

长这么大,靠前次写信给你,不是忘了写,而是不知道该跟你说点什么,今天之所以写给你,是我晓得,你记*那么坏,怎么会记得你曾经经历的那些伤痛与成长。

其实,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到底了不了解你。小时候,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你的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也从来没怀疑过你的善良勇气智慧坚定和理智。可是当你慢慢长大,听着外面的各种褒贬不一的声音,我真的不知道了。这么多年,我看着你茫茫然的,像个受了伤的小兽,跌跌撞撞而又无助的走着,亲,我是真的心疼。

小时侯,你那么坚定的相信,整个世界都是为了你,为了使你更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而存在的,不管那些爱你的疼你的恨你的伤害你的都是为了塑造你而活着。这些想法你曾多久没在闪过了。从什么时候,你变得不在相信自己,开始为周围的思想所左右,开始怀疑了。亲,我不是在怂恿你自傲——你也没有过,我只是希望你能拥有青春的自信和勇气来生活。不在逃避,不在犹豫,当面对生活中的那些伤痛时也不是只会无助的再角落里偷偷哭。

不知当你渐渐的忘记那些自信的时候,你有没有那种莫名的自卑和落寞。你惶恐的看着周围人和事的变化,以为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你对我说,你不知道自信是什么,对你而言,自信只是空洞而无力的一个汉语词汇。你说他们都太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在一群佼佼者当中你是怎样的暗淡无光。你甚至说不管你怎样的努力,都没有人会在乎,你的努力也注定不会得到回报。可是,亲爱的,当你说这些的时候,你真的相信吗?相信这是那个年少时想要改变世界的狂妄的你的想法?

你对我说,你仿佛没有经过青春的脊骨,就直接进入到老年人心态的尾巴,你说你早已没有了青春该有的*和勇气,像个中年人一样,不在期盼会有什么新变化,只是想平静的过完每一天。可是当你想象一下这种生活时,心里不会有不甘吗?骨子里你不是也憧憬着纯美的友谊和爱情吗?对未来,你不是也抱着一份美好的愿望吗?

我多么的希望你能阳光快乐的生活,带着你曾经对生活的热爱和眷恋,带着你曾经的自信和优雅,把周围的那些或是赞美或是讽刺挖苦的声音付诸一笑,可以淡定的去坚守你自己,去追寻你自己幸福。就像蚕蛹化蝶般,在经历了痛苦之后可以蜕变出自己的精彩。

可不可以,一直的相信你自己。


《第4篇:《给妈妈一封信》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给妈妈一封信》这篇文章,想:“这个姐姐也是小学生,就失去了最亲爱的人——妈妈,太可怜了。”她在文中还写到了她心中充满了笔墨难以形容的痛苦,如果你觉得好笑,那你就想想,如果你最亲爱的人被夺走了,你难过吗?你忍受得住吗?你希望妈妈复活吗?

想着想着,我想到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啊!那位姐姐真可怜。

像我们这些有妈的孩子可要多多关爱妈妈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