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归纳
数学家也研究纯数学,也就是数学本身,而不以任何实际应用为目标.虽然有许多工作以研究纯数学为开端,但之后也许会发现合适的应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参考!
一、位置
在学习位置时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起初确定一点位置是根据规定和约定。由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先画X轴,而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先用小括号将两个数括起来,再用逗号将两个数隔开。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列数与行数必须是具体的数,而不能用字母如(X,5)表示,它表述一条横线,(5,Y)它表示一条竖线,都不能确定一个点。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二、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法的算法: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关于分数乘法的计算:可在乘的过程中约分,也可将积的分子分母约分,提倡在计算过程中约分,这样简便。
约分的书写格式:把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分数的基本*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特别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
三、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就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除以一个数是乘这个数的倒数,除以几就是乘这个数的几分之一。
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但仍读几比几。注:10/2=5/1,表示比读5比1,19:2=5,是比值,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第2篇: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1.收集数据,统计表。
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呢?
学生可能回答:
①姓名、*别。
②身高、体重。
③兴趣爱好。
(1)调查表。
为了清楚地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种个人情况调查表。
姓名*别
身高/cm体重/kg
最喜欢的学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最喜欢的图书长大后最希望做的工作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特长
①填一填.
②用语言描述清楚还是表格记录清楚?
(2)统计表.
为了帮助整理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如:xx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
学科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其他
人数
①根据上一张表中最喜欢的学科统计各学科人数.
②将数据填在统计表中.
③你认为用统计表记录数据有什么好处?你对统计表还知道哪些知识,与同学进行交流。
2.统计图。
(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做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
①条形统计图。
特征:清楚表示出各科数量的多少。
②折线统计图。
特征:清楚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③扇形统计图。
特征: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
(2)教学例1。
①认真观察例题中的图表。
②指出各统计图的名称。
③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如:从扇形统计图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
从条形统计图看出,男、女生分别喜欢运动项目的人数;
从折线统计图看出,同学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情况变化趋势。
④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
如:问卷调查;
查阅资料;
实验活动等。
⑤做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1)什么是平均数?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众数?
(2)出示例题。
身高/m1.401.431.461.491.521.551.58
人数135101263
体重/kg30333639424548
人数245121043
①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a.找出中位数和众数。
b.计算平均数。
②不用计算,你能发现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③你认为用什么数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二、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4题。
复习内容:概率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可能*的认识,掌握可能*的基础知识,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
2.经历预测等实验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一定、可以,不可能。
下面哪些现象是一定的,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
(1)明天会下雨。
(2)2008年*奥运会上,刘翔会创造110米栏纪录。
(3)王明身高会达到14.5米。
(4)人每天都需要喝水。
(5)明年手机会大幅降价。
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可能的现象。
2.可能*的大小。
(1)出示转盘。
提出问题。
①指针所停的区域有几种可能?是什么情况?
②指针停在什么区域的可能*大?为什么?
③指针停在什么区域的可能*小?为什么?
(2)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例,来说明可能*的大小?
如:
①摸球游戏。
摸出黑球的可能*大,摸出白球的可能*小。
②抛图钉。
钉尖向上的可能*大,钉面向上的可能*小。
3.用分数表示可能*的大小。
(1)摸球游戏。
问题:摸到黑球的可能*是多少?摸到白球的可能*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不难得出:摸到黑球的可能*是,摸到白球的可能*是。
理由:盒子里共有4个小球,每个小球摸出的可能*为。有3个黑球,那么摸到黑球的可能*为3=。白球只有1个,摸出的可能*为。
(2掷硬币。
问题:投掷硬币后,硬币正面向上与反面向上的可能*哪个大?
可以请学生上台进行实验,全班学生观察结果。
正面向上的可能*为,反面向上的可能*为。
正、反两面向上的可能*是相等的。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二十二第5~7题。
4.综合应用
有趣的平衡
复习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复习过程
一活动准备
1.选一根粗细均匀的竹竿,或一根细空心管。(长约1m)
2.在竹竿中点的位置打个小孔并栓上绳子。
3.从中点开始每隔8㎝做一个记号。(或刻小槽)
如图所示:
二探索规律
1.平衡(一):
(1)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保证平衡?
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两边所放的棋子要同样多。
②演示:
如:左边放3个棋子,右边也必须放3个棋子,这样才能保证平衡。
(2)如果左右两边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动到什么样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
①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
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的刻度要相同。
②演示。
如:
左边塑料袋挂在刻度4的点上,右边塑料袋也要挂在刻度4的点上,这样才能保证平衡。
(3)你有什么体会?
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边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与中点,刻度(距离)要相等。
2.平衡(二):
(1)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才能保证平衡?
①也放4个棋子行不行?会产生什么结果?
②应该放几个?
放3个。
(2)如果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1个棋子。
①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几个呢?
学生交流,各自说出自己的见解。
②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2上呢?
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3个。
③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1上呢?
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6个。
(3)你有什么体会?
左右两边棋子个数与刻度数的积要相等。
3.平衡(三):
(1)问题: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呢?
(2)实验活动:
①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活动。
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③教师提供表格,引导学生展开活动。
右刻度
所放棋子数
乘积
(3)汇报结果。
右刻度12346
所放棋子数126432
乘积1212121212
学生发现: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
(4)从表中你发现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成什么比例?
学生观察表中两个量的变化情况,不难发现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教学内容:设计运动场
复习目标:
使学生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有关圆的周长、面积等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运动场的设计,来为学校设计一个小型运动场。
板书课题:设计运动场
二、组织活动
1.介绍运动场的形状。
(1)运动场由1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组成。
如:
(2)长方形的长是两条直线跑道的长,宽是两个半圆的直径。
(3)运动场共设4条跑道,最内侧跑道的内沿长200m,每条跑道宽1m。
(4)直线跑道的长定为50米。
出示示意图。
2.解决问题。
(1)画一张比例尺是的平面图。
①说一说你想怎么画。
②直线跑道在图上用多少厘米表示?
③学生画平面图,教师巡视。
④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平面图,师生共同评价。
(2)这个运动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①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运动场的占地面积?
长方形面积+圆面积=运动场面积
②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③说一说计算的步骤和结果。
(3)要给运动场铺上20㎝厚的煤渣,一共需要多少立方米的煤渣?
①你认为可以怎样求煤渣的体积?
煤渣的体积=运动场面积煤渣的厚度
②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单位统一:20㎝=0.2m
③算一算,将结果与同学交流。
(4)设计100m和200m赛跑的起跑线。
①你认为先确定哪一道的100米起跑线?位置在哪里比较合理?终点在哪里?
比如:先确定最内侧跑道的起跑线。
②终点线不变,第2道100m跑的起点线在哪里?
a.讨论:在靠前道的前面还是后面?为什么?
b.算一算:应该在靠前道前面的几米处?
③照这样计算,第3道、第4道100m跑的起点线在哪里?
a.第3道与第2道的起跑线有什么关系?
b.第4道与第3道的起跑线有什么关系?
④如果是200m赛跑,应该怎样确定各跑道的起跑线?
(5)如果要给4条跑道铺设塑胶,每平方米价格17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①说一说你的解答思路。
a.先求跑道面积。
跑道面积=整个运动场占地面积-运动场内间面积(非跑道面积)
椭圆=长方形面积+圆面积
b.再求铺设塑胶价钱。
总价=跑道面积单价
(6)运动场内还可以设计其他什么运动设施?
如:小足球场;
跳远沙坑
跳高场地;等等。
第3篇: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不等关系
※1.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大于等于0(≥0)、0和正数、不小于0
非正数:小于等于0(≤0)、0和负数、不大于0
二.不等式的基本*质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质,并会灵活运用:
(1)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如果a>b,那么a+c>b+c,a-c>b-c.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
※2.比较大小:(a、b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
一般地:
如果a>b,那么a-b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等于0;反过来,如果a-b等于0,那么a=b;
如果a
即:
a>b,则a-b>0
a=b,则a-b=0
a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三.不等式的解集:
※1.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
※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①定点:有等号的是实心圆点,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
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四.一元一次不等式: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特别要注意,当不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
※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①去分母;
②去括号;
③移项;
④合并同类项;
⑤系数化为1(注意不等号方向改变的问题)
※4.不等式应用的探索(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列不等式解应用题基本步骤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相类似,即:
①审:认真审题,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要抓住题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等含义;
②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③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④解:解出所列的不等式的解集;
⑤答:写出*,并检验*是否符合题意.
五.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六.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定义:由含有一个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
如果这些不等式的解集无公共部分,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通常是利用数轴来确定.
※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
(3)写出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a、b为实数,且a
(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
第二章分解因式
一.分解因式
※1.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1)整式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一个多项式;
(2)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相乘.
二.提公共因式法
※1.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2.概念内涵:
((1)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应当是“积”;
(2)公因式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3)提公因式法的理论依据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ac=a(b+c)
※3.易错点点评:
(1)注意项的符号与幂指数是否搞错;
(2)公因式是否提彻底;
(3)多项式中某一项恰为公因式,提出后,括号中这一项为+1,不漏掉.
三.运用公式法
※1.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2.主要公式:
(1)平方差公式:
①应是二项式或视作二项式的多项式;
②二项式的每项(不含符号)都是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的平方;
③二项是异号.
(2)完全平方公式:
①应是三项式;
②其中两项同号,且各为一整式的平方;
③还有一项可正负,且它是前两项幂的底数乘积的2倍.
※5.因式分解的思路与解题步骤:
(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
(4)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
第三章分式
一.分式
※1.两个整数不能整除时,出现了分数;类似地,当两个整式不能整除时,就出现了分式.
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为分式,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2.进行分数的化简与运算时,常要进行约分和通分,其主要依据是分数的基本*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一个分式的分子、分母有公因式时,可以运用分式的基本*质,把这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的们的公因式,也就是把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叫做约分.
※4.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二.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简记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分式的加减法
※1.分式与分数类似,也可以通分.
根据分式的基本*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2.分式的加减法:
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一样,分为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与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2)异号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3.概念内涵: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分母,其方法如下:
(1)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2)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的积,
(3)如果分母是多项式,则首先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四.分式方程
※1.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②解这个整式方程;
③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原方程检验.
※2.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①审清题意;
②设未知数;
③根据题意找相等关系,列出(分式)方程;
④解方程,并验根;
⑤写出*.
第4篇: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归纳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第5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
一、线、角
1.直线没有端点,没有长度,可以无限延伸。
2.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没有长度,射线可以无限延伸,并且射线有方向。
3.在一条直线上的一个点可以引出两条射线。
4.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圆的半径、直径都是线段。
5.角的两边是射线,角的大小与射线的长度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得越大角就越大。
6.几个易错的角边关系:
(1)平角的两边是射线,平角不是直线。
(2)三角形、四边形中的角的两边是线段。
(3)圆心角的两边是线段。
7.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8.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9.在同一个平面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二、三角形
1.任何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2.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4.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
5.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则它们面积相等。
6.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三、正方形面积
1.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正方形面积:两条对角线长度的积2
四、三角形、四边形的关系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能组成一个长方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能组成一个正方形。
4.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五、圆
1.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则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增加r2。
2.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
3.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六、半圆的周长公式:c=d?2+d或c=pr+2r
4.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
5.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七、圆柱、圆锥
1.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2.如果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那么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3.把一个圆柱沿着半径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体积不变,表面积增加了两个面,增加的面积是rh2。
4.把一个圆柱沿着底面直径劈开,得到两个半圆柱体,表面积和比原来增加了两个长方形的面,增加的面积和是dh2。
5.把一个圆柱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那么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削去的圆柱的体积占圆柱体积的,削去的圆柱的体积占圆锥体积的2倍。
6.把一个圆柱截成几段,增加的表面积是底面圆,增加的面的个数是:截的次数2。
第6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靠前单元圆
1、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圆心。认识在同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而这些对称轴都过圆心。知道生活中有了圆才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认识同心圆、等圆。知道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或直径决定。等圆的半径相等,位置不同;而同心圆的半径不同,位置相同。
3、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介绍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上的成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运用上,要能根据圆的周长算直径或半径,会算半圆的周长:圆的周长×1/2+直径。会求组合图形的周长。
4、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5、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会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已知圆的周长会算圆的面积,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会算圆环的面积,并且知道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正方形、长方形、圆三种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
6、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本单元重点讲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为:
1、知道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用百分号“%”表示;百分数有时也定义为分母是100的分数,但百分数与分数是有区别的:分数既可表示具体的量,又可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然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所以是不名数,也就是不能带单位的数。
2、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3、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知道出勤率、出粉率、成活率等百分数的意义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计算这种百分数。
5、知道成数、打折的含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数,叫做成数。打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十分之几出售。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成数和折扣数不能用小数表示。
6、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7、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含有百分数的方程。
8、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利息是本金存入银行过一段时间取出后多出来的钱;本金是存入银行的钱;利率就是某段时间中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利息税是国家银行规定的针对利息收入的税收。会计算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9、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通过观察、*作、想象,知道一个简单图形是怎样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并能借助方格纸上的*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2、能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美丽的图案,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
3、欣赏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通过生活中有趣而美丽的图案,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神奇。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4、理解化简比的必要*,能运用商不变的*质或分数的基本*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拓展能力:能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比。
第五单元统计
1、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应的数据,体会数据的作用。
2、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3、、会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从而决定用什么什么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能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