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题上林后亭》阅读*
试题内容: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玉楼春·题上林后亭欧阳修风迟日媚烟光好。绿树依依芳意早。年华容易即凋零,春*只宜长恨少。池塘隐隐惊雷晓。柳眼未开梅萼小。樽前贪爱物华新,不道物新人渐老。8.简要赏析“池塘隐隐惊雷晓,柳眼未开梅萼小”对春景的描绘。(5分)
9.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和概括。(6分)
试题*:
8.初春的脚步临近,池塘里的*雪逐渐融化,响亮的雷声带来了珍贵的春雨;梅花傲立枝头,含苞待放,柳树尚未发芽。(1分)这两句运用动静结合(或听觉、视觉结合)的手法,(2分)描绘了一幅绿意即将萌发、万物复苏的初春图景。(2分)
9.①对春天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喜爱。②由春景引发的伤春之情。③对春*苦短,人生年华易老(青春年华易逝)的感慨。④万物复苏,循环往复,然而人生却非如此,引发词人对逝去即不可再得的感叹。(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第2篇:玉楼春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1)上阙一、二句,所写之景有何特点?作者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使用了哪种修辞?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阕看,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寂寥"之感?请概括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1)①花木繁盛,花香阵阵,景*秾丽美好。
②渲染洛阳满城春*,反衬深沉的离愁别绪。
(2)①拟人;
②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3)①旅途春光无限,愁思也无边无际;
②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驿舍偏僻寂静;
③抒情主人公深夜独处,望月思人,倍感[寂寥"。
第3篇:顾亭林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
(1)居家恒服布衣()
(2)实勉我也。()
(2)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b.
(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c.
(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d.
(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3)
有人劝说顾亭林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4)
[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________的心态:[五易其稿"则表现了他________的态度。
阅读*:
*:2.a;
解析:
(1)
(3)
(4)
第4篇:辛弃疾《玉楼春》阅读*
辛弃疾<玉楼春>阅读*
([128815");辛弃疾<玉楼春>阅读*
玉楼春
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下阕前两句写出了哪些[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
gkstke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析下阕后两句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学优网整理
9。(1)比喻和对偶。不甘而无奈。(3分,修辞2分,心境1分)
(2)年华老去的惆怅;春光逝去的伤感;理想破灭的失望。(3分,
每点1分)
(3)以[梨花风雨"象征了作者的命运处境;将许多愁都凝聚在风雨中的梨花之上,貌似超脱,实则沉痛;以景作结,耐人寻味。(4分,答出任两点即可)
第5篇:《玉楼春》阅读题
玉楼春
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
(2)下阕前两句写出了哪些“愁”?(3分)
(3)请简析下阕后两句的妙处。(4分)
(1)比喻和对偶。不甘而无奈。(3分,修辞2分,心境1分)
(2)年华老去的惆怅;春光逝去的伤感;理想破灭的失望。(3分,每点1分)
(3)以“梨花风雨”象征了作者的命运处境;将许多愁都凝聚在风雨中的梨花之上,貌似超脱,实则沉痛;以景作结,耐人寻味。(4分,答出任两点即可)
[大意]
迎着风儿,想要劝春光停住脚步。
春光却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
岸边的落花没能伴随流水而去,
她就成为在泥土上飘舞的飞絮。
看着镜中头发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时光。
人没有辜负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负了自己啊!
从梦中醒来才感觉远离了许多忧愁,
只是牵挂着风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评析]
这是一首惜春的词作。全词新颖别致,显示出辛弃疾词于豪放之外的另一种风格。作者永远抱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即使她是那样渺茫、难以实现,然而他仍然执著地等待着!这就是爱国词人辛弃疾能创作出大量雄壮词篇的原因。
第6篇:《顾亭林居家》阅读*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居家恒服布衣()(2)实勉我也。()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b、(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c、(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d、(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14、有人劝说顾亭林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的心态:[五易其稿"则表现了他的态度。(3分)
参考*:
12。日常居家在家时其实
13。a
14。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
15。豁达勤奋好学
第7篇: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
与友人论学书
[明] 顾炎武
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已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与门弟子言,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①之说,一切不道,而但曰:[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呜呼!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达。"颜子之几乎圣也,犹曰:[博我以文。"其告哀公也,明善之功,先之以博学。自曾子而下,笃实无若子夏,而其言仁也,则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而一皆与之言心言*。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必其道之高于夫子,而其门弟子之贤于子贡,祧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②。我弗敢知也。
<孟子>一书,言心言*,亦谆谆矣,乃至万章、公孙丑之所问,与孟子之所答者,常在乎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以伊尹之元圣,尧、舜其君其民之盛德大功,而其本乃在乎千驷、一介之不视不取。伯夷、伊尹之不同于孔子也,而其同者,则以[行一不义,***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是故*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谓忠与清之未至于仁,而不知不忠与清而可以言仁者,未之有也;谓不忮不求之不足以尽道③,而不知终身于忮且求而可以言道者,未之有也。我弗敢知也。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虽然,非愚之所敢言也,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
(选自<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有删改)
[ 注] ①危微精一: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其中"的简称,宋儒把它当做十六字心传,看成尧、舜、禹心心相传的个人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②祧:超越。东鲁:借指孔子。二帝:指尧舜。③忮:嫉妒。求:贪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往来南北 比:近来
b.未尝数以语人 数:多次
c.博我以文 博:渊博
d.非好古而多闻 好:爱好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批判行为的一组是( )
①往往言心言*,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②明善之功,先之以博学
③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
④行一不义,***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
⑤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
⑥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③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命与仁"是圣人孑l 子都很少谈论的,但如今君子认为自己的学问超过了圣人,自己的弟子比子贡贤明,所以一味地空谈[命与仁",而置实际问题于不顾。
b.<孟子>- 书谈到心*问题也常常着重于出去做官和与人相处、离去与留下、辞职与接受俸禄、收取与给予等行事做人的道理,这也和今人空谈心*形成了对比。
c.作者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羞耻之心,只做些空洞无用和虚假的学问,那么即使天天向圣人学习,也会离圣人越来越远。这无疑对[今之君子"敲响了警钟。
d.在文中,作者批判了[今之君子"空谈心*而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出了为学应继承孔孟以来的重实学而不尚空谈的观点,要做到[博学于文"[行已有耻",博学与修身并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而一皆与之言心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1。c
2。b
3。a
4。(1)圣人用来做学问的原则,是多么简明易懂而且可以遵循啊。
(2)如今的君子却不这样,召集几十上百前来求学的人,本来这好比花草树木一样,应该分别对待,然而却一律和他们空谈心*。
(3)不把穿破旧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认为是羞耻的,而把百姓没有受到自己的恩泽认为是羞耻的。(意对即可)
第8篇:《青玉案》阅读*
【原文】
青玉案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问题】
7.“元夕”是指【】节。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星如雨”写出了天上的繁星像雨点一样,形容星星之多。
b、“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写出了当时热闹的场面。
c、“暗香”借指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先去看灯、游玩的女子。
d、“灯火阑珊处”的“那人”表现出不愿随波逐流的品格。
【参考*】
7.元宵(或“上元”)(2分)
8.a(2分)(“星如雨”意谓焰火纷飞,洒落如雨。星,指焰火。)
第9篇:《溪亭》阅读*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
林景熙,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不仕,隐居平阳。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运用了比兴手法,写日暮时分,诗人徘徊溪亭,观览景*,思绪纷披。
b、颔联写明月上高树,诗人半醉半醒,心绪不宁,难以去怀,说明诗人感慨至深。
c、尾联悠长的渔歌、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人倍感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漂泊无依之感。
、.诗中用“日暮”“月初白”“孤灯个词语,表现白天到夜晚的时间变化,表达作者孤寂情感。
e、诗人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也受到感染。
15、赏析嫌中“穿”“数”二字的妙处。6分
【*】
14、ad
15、“穿”即穿行,写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的孤独和忧郁。“数”即数数,指诗人独坐无聊,只得藉数流萤以遣闷,诗人苦闷无聊的心情跃然纸上。
【解析】
14、试题分析:a项,没有比兴手法;d项,“白天”不恰当。
15、试题分析:注意从情感的角度分析“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的孤独和忧郁、苦闷无聊的心情”。
点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链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此题主要从炼意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