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外孙王安石译文赏析
【注释】 (1)凤凰雏:指幼小的凤凰。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外孙。雏,指幼小的,多指鸟类。 (2)从:放纵,放任。(通假字:通“纵”) (3)五车(chē):形容书之多,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成语“学富五车”即源于此。 (4)年小:年纪小。 【译文】 外孙如同南山上新生的小凤凰,眉目清秀胜过画中所见。他小时候放纵任*,但长大后必须阅读大量书籍。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王安石题赠外孙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外孙真挚的爱抚与对他未来的期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家庭欢乐中的幸福心情。 王安石的外孙名叫吴侔,他聪颖伶俐,眉清目秀,极为可爱。王安石深深地爱着他,渴望他有所作为,因此创作了这首诗。一方面是表达了对外孙的深情关怀,另一方面则是对他的教育与鼓励。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这前两句以南山的小凤凰来比喻外孙的可爱,以此突显外孙的美好,描绘了他天真活泼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外孙的深深眷恋。 “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小时候外孙要什么吃,外祖父总是心甘情愿给予,因为诗人知道,“贪吃”是幼儿的本*。 由此,诗人联想到外孙的未来发展。在他年幼时可以纵容他的任*,但长大后就必须督促他努力学习,以成为有学问的人。 “五车书”形容书籍的多量。引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古代称读书多为“学富五车”。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外孙的深情爱意,同时揭示了培养下一代、促使其健康成长的方法,强调了广泛阅读对成长的重要*,至今仍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赠外孙》古诗翻译及赏析2
南山新长凤凰雏,
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
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赠外孙》
古诗注音:
nánshānxīnzhǎngfènghuángchú,
méimùfènmínghuàbúrú。
niánxiǎocóngtāàilílì,
zhǎngchéngxūdúwǔchēshū。
古诗翻译:
小外孙就像南山上新生的小凤凰一样,
眉目清秀得比画上的还好看。
在他小时候时就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是年纪大些的时候必须读很多的书。
古诗字词解释:
(1)凤凰雏:指幼小的凤凰。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外孙。雏,指幼小的,多指鸟类。
(2)从:放纵,放任。(通假字:通“纵”)。
(3)五车(chē):形容书之多,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成语“学富五车”即源于
此。
(4)年小:年纪大。
古诗赏析:
诗歌充分抒发了作者对外孙的喜爱之情,揭示了培育后代,使之健康成长的方法,强调了博览群书对于成长的重要*。
个人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1042年(庆历二年)进士。1058年(嘉?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074年(熙宁七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1076年(熙宁九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赠外孙》古诗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1.王安石《赠外孙》原文翻译及赏析
2.王安石《赠外孙》原文和译文赏析
3.杜甫《赠李白》古诗原文赏析及诗意翻译
4.杜甫《赠花卿》古诗翻译赏析
5.古诗《赠汪伦》翻译及赏析
6.《赠卖松人》古诗翻译赏析
7.古诗《赠汪伦》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8.山亭柳赠歌者晏殊古诗翻译赏析
赠外孙王安石译文赏析3
赠外孙
作者:王安石
南山新长凤凰雏,
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
长成须读五车书。
赠外孙注音:
nánshānxīnzhǎngfènghuángchú,
méimùfènmínghuàbúrú。
niánxiǎocóngtāàilílì,
zhǎngchéngxūdúwǔchēshū。
赠外孙翻译:
小外孙就像南山上新生的小凤凰一样,
眉目清秀得比画上的还好看。
在他小时候时就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是年纪大些的时候必须读很多的书。
赠外孙字词解释:
(1)凤凰雏:指幼小的凤凰。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外孙。雏,指幼小的,多指鸟类。
(2)从:放纵,放任。(通假字:通“纵”)。
(3)五车(chē):形容书之多,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成语“学富五车”即源于此。
(4)年小:年纪大。
赠外孙赏析:
诗歌充分抒发了作者对外孙的喜爱之情,揭示了培育后代,使之健康成长的方法,强调了博览群书对于成长的重要*。
个人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1042年(庆历二年)进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074年(熙宁七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1076年(熙宁九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