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的整理
1.测固体的密度
(1)测比水的密度大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
(2)测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细而长的针或细铁丝将物体压没于水中,通过排开水的体积,测出固体的体积。二是在固体下面系上一个密度比水大的物块,比如铁块。利用铁块使固体浸没于水中。铁块和固体排开水的总体积再减去铁块的体积就等于固体的体积。固体的质量、体积测出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1)一般方法: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
(2)液体体积无法测量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借助于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进行测量。测量方法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
b.将空瓶内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1;
c.将瓶中水倒出,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2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
这种*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密度的单位:在*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固体、液体质量减少或增加时他们的密度也发生变化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3
靠前章声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一、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招生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二、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第二章光的传播
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
二、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五、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六、凸面镜和凹面镜
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
七、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九、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十、光的*散:
1、太阳光通过***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这种现象叫*散;
2、白光是由各种*光混合而成的复*光;
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散现象;
4、*光的三原*是:红、绿、蓝;其它*光可由这三种*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是品红、青、黄,三原*混合是黑*;
5、透明体的颜*由它透过的*光决定(什么颜*透过什么颜*的光);不透明体的颜*由它反射的*光决定(什么颜*反射什么颜*的光,吸收其它颜*的光,白*物体发射所有颜*的光,黑*吸收所有颜*的光)
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的马、绿*的草、红*的花、黑*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的马,黑*的石头,还有黑*的花在绿*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
十一、看不见的光:
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
(从左往右其波长逐渐减小;散射逐渐增强;人眼辨别率依次降低)应用傍晚太阳是红的,晴天天是蓝的,汽车的雾灯是黄光。
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镜)
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遥控探测)
红外线的主要*能是热作用强;(加热)
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紫外线的主要特*是化学作用强;(消毒、***菌)
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荧光作用;(验*)
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鸟的知识点4
鸟类
1、家鸽适***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身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
(2)两翼和尾部生有大型正羽,可以扩大两翼面积,使两翼扇动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
(3)胸肌发达,能强有力地牵引翅膀扇动空气。
(3)骨骼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为发达的胸肌提供附着的场所。
(4)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能及时排出粪便,减轻体重。
(5)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可获得充足的氧气。(气囊的作用是:暂时贮存气体,辅助呼吸)
2、家鸽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1)体内受精,卵生,主要是体外发育。
(2)卵细胞:包括胚盘(含细胞核)、卵黄,卵黄膜三部分。卵黄是供胚胎发育的养料,卵白和卵壳都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给胚胎提供水分和养料。
3、鸟纲的主要特征
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高而恒定,卵生。
4、恒温动物的概念
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叫恒温动物。主要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的知识点复习5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6
1、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
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7
不少同学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知识时非常认真,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遗传和变异现象
一.*状和相对*状
1.*状——是指生物体的所有特征的总和,如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和行为方式等。
2.相对*状——同一种生物一种*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也就是两同一不同(同一生物、同一*状、不同表现类型),判断方法:首先看是否互为“反义词”,再看是否同种生物。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以下的例子是相对*状吗?a、兔的长毛和粗毛,人的长发与卷发(不是,因为不是同一*状的比较)。
b、兔的长毛和猫的长毛(不是,因为不是同种生物的比较)。
二.遗传和变异*状
1、遗传----是指*状由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是指亲子之间的相似*。
2.变异----是指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
3、遗传学——自然科学领域中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染*体、dna和基因
1.染*体:细胞核中的一些容易被碱*染料染成深*的物质。染*体具有种的特异*,不同种生物染*体数目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生物体细胞的染*体数目一般是相同的。
2.染*体与dna的关系:染*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分子。dna分子呈长链状
3.基因:是染*体上具有控制生物*状的dna小片段。是控制生物*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4.基因与dna的关系:在dna上不是所的的部分都有遗传效应,具有遗传效应的dn*段(本质)才叫基因。
基因和染*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染*体或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5.染*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1个许多条1个多个
细胞染*体(每条)
基因(控制*状)
6.基因组: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这种生物的基因组。
一.*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
1、等位基因---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如aa,bb等。
显*基因——在等位基因中,占主导地位,能得到表现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基因——在等位基因中,不能得到表现,会被掩盖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显**状——由显*基因控制的*状,成对基因可能都是显*基因(aa),也可是等位基因(aa)。
隐**状——由隐*基因控制的*状,成对基因必须都是隐*基因(aa)。
(注意: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出来的*状一般相同,但表现出来的*状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的表现型相同,但基因型不一样)
亲本:矮豌豆(纯种)aa×aa
子一代:(所以豌豆的高就是显**状)
如父母中只要有一方为aa,不管另一方是aa、aa,后代都会带有一个显*基因a,所以都为显*。如后代为隐**状,父母双方都必须至少有一个隐*基因。
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状表现。
2、如何书写遗传图?例如:基因型为aa和
aa的杂交
亲本:aa×aa
(1)将亲代所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写出
(成对的基因分开)配子:
(2)每个亲代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与对方所
产生的生殖细胞自由组合。子代:aaaaaaaa
(注意:显*基因要写在隐*基因前)
3、如何确定相对*状中的显*和隐*?——假设法
(1)先假设一方为显*,那另一方必为隐**状,然后代入到题目中,计算是否符合题意。
(2)再反过来假设另一方为显*,然后代入检验是否正确。
*别与*别决定
一.*染*体
1、染*体可分为常染*体和*染*体,人的*别不同主要是由*染*体决定的。人其中常染*体共有
22对,这22对染*体在男女两*中是一样的,而且没有*别之分,另一对(第23对)染*体为*染*体,是决定*别的染*体。
2、在男*中的*染*体为xy(异型*染*体),女*中的*染*体为xx(同型*染*体),其中,x染*体比y染*体要大,所以男*的体细胞中的染*体为:22对(常染*体)+xy,女*体细胞中的染*体为:22对(常染*体)+xx;男*生殖细胞中的染*体为:22条(常染*体)+x或22条
二.生男生女的秘密
女*产生的生殖细胞只有一种,就是含x染*体的卵细胞,而男*产生的生殖细胞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体的精子,一种是含y染*体的精子,x精子与y精子的数量基本相等,生活力大体一致,这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相等的,因此产生的后代男女比例为1:1。当含x染*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生出的小孩是女孩,当含y染*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生出的小孩就是男孩,所以人的*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决定了,主要起决定作用的是男*。
1.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介绍
2.初二生物上册试题及*
3.8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4.初二生物下册知识点
5.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知识点8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
注意:音调、响度、音*三者互不影响,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