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感悟人生

综合 2024-10-07 15:43:45

于丹感悟人生

81、“修己以敬”好好修炼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己以安人”在修炼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让别人安乐。“修身”是对国家、对社会负责任的靠前前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但是前提是朴素的,是始自脚下的。修身养性、做好自我,就是起点。

82、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对外界的报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83、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84、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不同的声音和谐融入到在的集体的声音当中。真正的和谐就是在坚持不同的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

85、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86、我们应结交那些可以完善自己品德,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人。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安贫乐道的朋友。

87、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不见得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有紧密的联系。真正快乐的力量,来自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与良朋益友的切磋与交流。

88、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

89、人年轻时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时,要学会用减法生活。你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满,最后就会累于得。

90、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等于给自己打开了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91、一个人志向至关重要,决定他一生的发展方向。

92、在今天看来,一个的发展往往不在于终极理想有多高远,而在于眼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93、成功的职业,不一定是你心中的理想。

94、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是礼仪廉耻也就是对自己要有所约束,内心有坚定的不妥协的做人标准,同时要对社会有用,要为社会做事。

95、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96、要学会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

97、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力量。

98、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应对外界。

99、只有建立自己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100、“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一个人内心有所约制,就会在行为上减少过失”;“能够反省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

101、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102、勇敢有时候是理性制约下的一种镇定和自信。有德有仁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灵的勇敢。

103、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104、孔夫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

105、神圣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样的人;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样的人。

106、《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107、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

108、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应该自重的。

109、我们见到一些老师声色俱厉,经常指责他的学生不该如何如何。那是这个老师没有到境界,真正好的老师会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着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上一篇:励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