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宋词
十首最美宋词
如果唐诗是一个器宇轩昂的男子,那宋词就是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子。最美不过是宋词。哪怕是豪放派,也首先是美,然后是狂。如果你也喜欢美的东西,那么,不应该错过这十首宋词。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十首最美宋词:
一、《蝶恋花·春景》——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没有江山,没有抱负,没有人世浮沉,没有阔大的一切。一首小词,淡淡的春色,寻常的巷陌,却在不知不觉中道尽人生。
词的上阙的主题是死亡与新生的哲学关系。残花落尽,柳棉不飞,是象征死亡的衰败,大多数诗人都是用落花去伤春的。东坡却不然。一个潇洒的、旷达的、豁然的人,看到的是残花背后象征着新生、象征着青春,象征着生气的青杏与无尽的芳草。
然而,春究竟还是去了。墙里的佳人,不仅仅是佳人,她还是这曼妙的春色,是人间的一切美好。这美好,不属于任何人,留也留不住,你的多情只能被她的无情所恼。我们所能做的是,她在的时候欣赏她,她走的时候对她的背影说一声彼此珍重。背下这首词吧,至少,该知道“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下一句不是“何必单恋一枝花”。
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是一首不食人间烟火的词。在一个最该向世事、像人间烟火低头的时候,苏轼填了它。黄州,是苏轼人生事业的最低谷,也是他文学事业的最高峰。
庄子曾说“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苏轼说,庄子的蝴蝶,是我的大雁。
缺月与疏桐,装点了这个充满了缺憾和孤独的夜。往来的幽人亦是缥缈的孤鸿。孤独时更想去寻找,寻找一份理解,然而,寻找的结果又何尝不是凄凄惨惨戚戚,没有人能够理解他这份怅憾。他却不低头,宁愿拣尽寒枝,宁愿独守寂寞沙洲,也绝不随波逐流。能有这样一份高傲,唯东坡与鸿雁耳。
背下这首词吧,至少,该知道“寂寞沙洲冷”并不只是一首歌。
三、《定风波·三月七日》——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控制住了体内的洪荒之力才只选了东坡三首词。不然,有可能十首都是他的。太爱苏轼了。苏轼的豪放里,那种国家山河的,不多,更多的是寻常小事里放达。
这是一件关于淋雨的小事。他说,风雨穿林打叶这没什么,有晴就有雨,晴日可以逍遥,雨天亦可以自在。我只有一件蓑衣来面对风雨,已经足够了。蓑衣挡不住的,什么都挡不住。身边是料峭春风微冷,前头有山间斜阳暖照,回头看看,谁的人生不是冷暖兼具、晴雨不定呢?
遇到风雨就慌忙奔跑的人,未必不会被淋湿,人狼狈,心亦狼狈。
背下这首词吧,至少,给自己淋过的雨找一个高雅的理由。
四、《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唐人司空图说“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欧阳修只在其间添了一个“共”字,意蕴就不一般了。
“共”是与人,更是与东风。李白把酒邀月,欧阳公举杯祝东风。东风是什么?是春。春又是什么?是美好。美好又是什么?是和相知的人相伴。相伴是最大的美好,与亲人,与爱人,与友人。只可惜,聚散苦匆匆。所以欧阳修希望东风慢一点,再慢一点。
世事从来不遂人愿,东风还是走了,哪怕明年还会回来,还是此时此刻的东风吗?就算明年的春花更加明媚,携手看花的人,还是眼前这一位吗?
背下这首词吧,至少,叹惋物是人非时,不只会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
五、《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后人送了李清照一个多少女子可望而不可即的名字,李三瘦。我们来看看她的瘦身秘籍吧。
薄薄的雾气和阴沉沉的云久久不能散去,然而,更不能消散的,是愁。又一个重阳佳节,是这样独自度过;空空的床上,是无边无际的寒凉。日难欢,夜难眠。
黄昏后一杯无人对酌的苦酒,伴着秋天无花与之共艳的香菊,人寂寞,花亦孤独。飒飒西风,吹落了花,吹瘦了人。人,更瘦于花。酒难咽,心难安。
背下这首词吧,至少,知道思念是瘦身的法宝。
六、《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真正的生无可恋。
寻寻觅觅是找,冷冷清清是找不到,凄凄惨惨戚戚是找不到的心情。李清照在找什么?她在找她的青春、爱情、故国、家乡、健康,可这一切都不在了。所以,喝了一辈子的酒,如今也淡了,敌不过急风。从前人比黄花瘦,如今,花已零落,人还有几时?最难消遣是黄昏,偏又逢淅淅细雨,疏疏梧桐,从前总道一个愁字,如今,愁难了得。
背下这首词吧,至少,知道“怎一个愁字了得”比“愁”更愁。
七、《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没有谁比柳永更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分别。
时间:秋天,有寒蝉为证。地点:长亭,最适合相送。再深的留恋也拗不过开船的时间,再多的话语也抵不过凝望的泪眼。自古以来,多情人为离别所伤,离别时,哪一个又不是多情的人?更何况是在这凄冷的清秋时节。时节催人多情。
今宵在这都门长亭饮下的酒,明朝却在他乡晓风残月中醒来。经此一别,以后所有的风景都之是摆设,所有的时光都只是日子。没有你,就算有那千种风情,又能跟谁去诉说呢?
最难熬的光景是欲留难留,最伤心的话是执手不语,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在彼我在此,最深的痛是我不想说,因为没有你听。这首词吧,至少,知道《金粉世家》里冷清秋的名字是出自这里。
八、《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好多人都觉得这是首怀人之作,我并不这么认为。柳永风流不假,但柳永的风流里应该不只有一个人。
柳永真正的风流,应该是他的“疏狂”。他为他的“疏狂”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奉旨填词,一生布衣。也是因为他的“疏狂”不得不辞别爱人,黯淡离开京城。他登高远眺,油然而生一种春愁,春愁在哪?在遥远的天际。那看不清也够不到的地方里,有他一生的追求。而这追求,却没人懂得。只凭这一句,我想,他的春愁里绝不仅仅是一个思念的人。
此生负于疏狂,便只好一醉方休,对酒当歌的欢乐却弥补不了求之不得的苦闷。为了她,我甘愿容颜憔悴,纵使体瘦衣宽也无怨无悔。这里的她,是柳永的精神追求,是他所希望得到的一切美好。
背下这首词吧,至少,当无怨无悔地去做一件事时可以吟一句“为伊消得人憔悴”。
九、《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夕是元宵节,最热闹的元宵节。像东风吹落了千树繁花又吹落漫天繁星一样,烟花是那样绚烂。千金的宝马,豪华的雕车,一路扬起的不是灰尘,而是芳香。四下里乐声入耳,玉壶一般的月亮在空中渐渐西斜,一夜花灯飞舞。
满街的女子个个如花儿般漂亮,穿戴上最精美的服饰,像元宵节的花灯一样夺目。她们笑语盈盈地在我身边走过,留下几缕芳香,却没有一个是我想要的那个姑娘。我要的那个姑娘在哪?在这人群里我已经找了她千百次。偶然一回头,不经意间,看见她就站在灯火零落的地方。
如果你真的以为辛弃疾在寻觅一个姑娘,那么你错了。跟柳永词里的“伊人”一样,辛弃疾笔下的那个人,并不是一个人。也许是他毕生都在最求却无法实现的理想,也许是他自己孤高志趣的写照,总之,是把一种无形幻化成一个有形。
背下这首词吧,至少,每次“百度”时要知道“百度”也是出自这首词。
十、《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纤薄的彩云在空中变幻多姿,流星传递着相思的仇怨,终于在这个夜晚,他们悄悄地渡过了遥远的银河。在秋风白露间的一次相逢,就胜过了人间那些厮守也是死守的婚姻。款款柔情仿佛银河里的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境一般,分别时不忍看鹊桥上那条归路。若是一份至死不渝的爱情,又何必在乎每一朝每一夕的相处呢?
都说秦观是个丑汉子,可他却把词写得那么美。这一首词里,有抒情与议论,有相聚与别离,有天上与人间,有瞬间与永恒。相聚是喜悦的,却又带着恨;短暂的相聚是残忍的,却能胜过无爱的长相厮守;相聚是美好的,但分离却又那样痛苦;长久分离的深情与朝朝暮暮的平淡,谁又能做出完美的选择呢?
背下这首词吧,至少,别辜负说了那么多年的“柔情似水”与“朝朝暮暮”。
资料1:
一、宋词
(一)简介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宋词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形成于唐代而在宋代达到顶峰,与唐诗并称为双绝。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
(二)发展历程
1、历史起源
曲子词源自民间,俚俗粗鄙就是其天然倾向。由于敦煌石窟中大量的“曲子词”被重新发现,词源于民间。
宋词俗文学的观点已得到广泛承认。隋唐之际发生、形成的曲子词,原是配合一种全新的音乐——“燕乐”歌唱的。“燕”通“宴”,燕乐即酒宴间流行的助兴音乐,演奏和歌唱者皆为文化素质不高的下层乐工、歌妓。且燕乐曲调之来源,主要途径有二:一是来自边地或外域的少数民族。唐时西域音乐大量流入,被称为“胡部”,其中部分乐曲后被改为汉名,如天宝十三年(754)改太常曲中54个胡名乐为汉名。《羯鼓录》载131曲,其中十之六七是外来曲。后被用作词调的,许多据调名就可以断定其为外来乐,如《望月婆罗门》原是印度乐曲,《苏幕遮》本是龟兹乐曲。《胡捣练》、《胡渭州》等调,则明白冠以“胡”字。部分曲调来自南疆,如《菩萨蛮》、《八拍蛮》等等。部分曲调直接以边地为名,表明其曲调来自边地。《新唐书·五行志》说:“天宝后各曲,多以边地为名,如《伊州》、《甘州》、《凉州》等。”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也说:“今乐府所传大曲,皆出于唐,而以州名者五:伊、凉、熙、石、渭也。”伊州为今新疆哈密地区,甘州为今甘肃张掖,凉州为今甘肃武威,熙州为今甘肃临洮,石州为今山西离石,渭州为今甘肃陇西,这些都是唐代的西北边州。燕乐构成的主体部分,就是这些外来音乐。二是来自民间的土风歌谣。唐代曲子很多原来是民歌,任二北先生的《教坊记笺订》对教坊曲中那些来自民间的曲子,逐一做过考察。如《竹枝》原是川湘民歌,唐刘禹锡《竹枝词序》说:“余来建平(今四川巫山),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又如《麦秀两歧》,《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七引《王氏见闻录》言五代朱梁时,“长吹《麦秀两歧》于殿前,施芟麦之具,引数十辈贫儿褴褛衣裳,携男抱女,挈筐笼而拾麦,仍和声唱,其词凄楚,及其贫苦之意。”宋代民间曲子之创作仍然十分旺盛,《宋史·乐志》言北宋时“民间作新声者甚众”,如《孤雁儿》、《韵令》等等。燕乐曲调的两种主要来源,奠定了燕乐及其配合其演唱歌辞的俚俗浅易的文学特征。歌词在演唱、流传过程中,以及发挥其娱乐性功能时,皆更加稳固了这一文学创作特征。歌词所具有的先天性的俚俗特征,与正统的以雅正为依归的审美传统大相径庭。广大歌词作家所接受的传统教育,历史和社会潜移默化之赋予他们的审美观念,皆在他们欣赏、创作歌词时,发挥自觉或不自觉的作用。努力摆脱俚俗粗鄙、复归于风雅之正途,便成了词人们急迫而不懈的追求。
2、发展情况
在唐朝时已经出现,最初在民间流行。经过五代到两宋,词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词以描写艳情为主。张炎说:“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盖声出于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词源》卷下)就是对这方面特征的一个总结。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抒写艳思恋情的专门文体,“诗言志词言情”、“词为艳科”都是宋词这种创作主流倾向的归纳。宋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被后人推尊为“豪放词”开山祖的苏轼,其绝大多数词仍属“艳科”范围。即使是“艳情”之外的题材,也要受到主流倾向的渗透,或多或少地沾带着“艳”的情味宋词创作的主流倾向,正属于被孔子屏弃的“郑卫”之声一流,与风雅篇什背道而驰。它只有表层次上的享乐生活追求,决没有深层的意蕴供回味。所以,宋词人们一面沉湎于声色的快乐享受,另一面又自己掩饰,自己辩解,“自扫其迹”。后人“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也为其曲意解释。贪图享受,人所难免,兴发情动,形诸歌咏。事后又觉得不合雅趣,有失颜面。这种矛盾普遍存在于歌词的创作之中。如能将艳情的表述含蓄化、朦胧化,似有兴寄,让接受者产生无限言外托喻之想。且将字面、句子、声韵皆加以锻炼,使其具有典丽高雅之风貌,岂不是两全其美?基于这样的立场,“去俗复雅”作为宋词创作的主要努力方向,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零星的努力到形成创作流派,从创作的实践到出现较完整。
3、巅峰时期
苏轼应该可以说是文人抒情词传统的最终奠定者,而一些人认为,这也正是历史发展的下坡路的开始,宋词只是一味的寄情山水,或者歌以明志。陈师道用“以诗为词”评价苏词,道中苏词革新的本质。从整体上观照,词的“雅化”进程,某种意义上也是词逐渐向诗靠拢的一个过程,努力跨越“言志”与“言情”界限的过程,所以,陆辅之才说:“雅正为尚,仍诗之支流。不雅正,不足言词。”苏轼以前,这个过程是渐进的,至苏轼却是一种突飞猛进的演变。首先,苏轼词扩大了词境。苏轼之性情、襟怀、学问悉见之于诗,也同样融之于词。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他外出打猎,便豪情满怀地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他望月思念胞弟苏辙,便因此悟出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登临古迹,便慨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五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刘熙载《艺概》卷四概括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其次,苏轼词提高了词品。苏轼的“以诗入词”,把词家的“言情”与诗人的“言志”很好结合起来,文章道德与儿女私情并见乎词,在词中树堂堂之阵,立正正之旗。即使写闺情,品格也特高。《贺新郎》中那位“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的美人,可与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格调比高。胡寅《酒边词序》因此盛称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乎尘埃之外。”词至东坡,其体始尊。再次,苏轼改造了词风。出现在苏轼词中的往往是清奇阔大的景色,词人的旷达胸襟也徐徐展露在其中。传统区分宋词风格,有“婉约”、“豪放”之说,苏轼便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凡此种种“诗化”革新,都迅速地改变着词的内质,况周颐因此肯定说:“熙丰间,词学称极盛,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山斗。”(《蕙风词话》卷二)刘熙载转换一个角度评价说:“太白《忆秦娥》,声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至东坡始能复古。”(《艺概》卷四)东坡的复古,正是词向诗的靠拢,突出“志之所之”,也是向唐诗的高远古雅复归。至此,词之“雅化”也取得了本质性的突破。
二、古诗宋词名句
1、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2、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柳永《曲玉管》
3、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4、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韩元吉《好事近》
5、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6、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辛弃疾》
7、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8、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陈亮《水龙吟》
9、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11、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木兰花》
1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13、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辛弃疾《木兰花慢》
1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15、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韩元吉《六州歌头》
16、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17、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清平乐》
18、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欧阳修《木兰花》
1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20、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周密《瑶华》
资料2:
一、四种分类
1、按长短规模分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音乐性质
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拍节
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二、词牌来源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也就不再另拟题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