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描写秋天的诗句

综合 2024-09-06 13:28:47

六年级上册描写秋天的诗句19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那什么样的诗句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描写秋天的诗句190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4、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7、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王昌龄《塞下曲·其一》

8、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李绅《宿扬州》

9、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李白《秋下荆门》

10、红叶黄花秋又老,疏雨更西风。——张先《少年游·红叶黄花秋又老》

11、秋风过鸿雁,游子在潇湘。——齐己《远思》

12、自是西湖秋更好,水光山色接长天。——曹勋《题扇二十四首·小楼连苑碧山前》

13、江城秋色净堪怜,翠柳鸣蜩锁断烟。——文征明《新秋·江城秋色净堪怜》

14、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15、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保。——朱淑真《月华清·梨花》

16、辘轤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李煜《采桑子·秋怨》

17、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李煜《长相思·云一緺》

18、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19、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纳兰性德《临江仙·孤雁》

20、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21、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辛弃疾《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22、雨开芭蕉新闲旧,风撼筼筜宫应商。——黄庭坚《秋怀之秋阴细细压茅堂》

23、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黄庭坚《秋怀之茅堂索索秋风发》

24、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鱼玄机《冬夜寄温飞卿》

25、落叶纷纷暮雨和,朱丝独抚自清歌。——鱼玄机《愁思》

26、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鱼玄机《早秋》

27、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28、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刘禹锡《萋兮吟》

29、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30、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其一》

31、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日出入行》

32、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

33、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34、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秋风清》

35、临风裛露早秋天,范出南金色更鲜。——洪适《次韵蔡瞻明秋园五绝句》

36、追往事、空惨愁颜。——柳永《戚氏·晚秋天》

37、雨中秋事芙蓉尽,霜后时新橘柚来。——文征明《十月》

38、魄满中秋天浩荡,光圆三五夜迢遥。——屠隆《长安明月篇》

39、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40、中秋天气似重阳,幸有庭前桂子香。——王柏《中秋》

41、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42、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柳永《戚氏·晚秋天》

43、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杜甫《客夜》

44、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杨万里《初秋行圃》

45、昨夜明河澹欲流,纤纤凉月报新秋。——陈恭尹《送陶虎侯二首·其一》

46、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孟浩然《初秋》

47、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孟郊《古怨别》

48、去年中秋天漆黑,今年中秋月雪白。——杨万里《中秋月长句》

49、中秋天气随宜好,来访南园会隐家。——邵雍《访南园张氏昆仲因而留宿》

50、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51、念名利,憔悴长萦绊。——柳永《戚氏·晚秋天》

52、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柳永《戚氏·晚秋天》

53、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柳永《戚氏·晚秋天》

54、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柳永《戚氏·晚秋天》

55、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柳永《戚氏·晚秋天》

56、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杜甫《洗兵马》

57、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柳永《戚氏·晚秋天》

58、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柳永《戚氏·晚秋天》

59、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柳永《戚氏·晚秋天》

60、孤馆,度日如年。——柳永《戚氏·晚秋天》

61、断莽平烟,残莎剩水,宜得秋深才好。——吴文英《齐天乐》

6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63、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64、半山云影前山雨,十里香风晚稻花。——曾纡《宁川》

65、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66、湖水清,江湖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贯云石《小梁州·秋》

67、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8、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杜甫《晚晴》

69、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70、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赵师秀《池上》

71、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72、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谢逸《点绛唇》

7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7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5、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76、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77、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程颢《游月陂》

7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79、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80、莲叶秋深才绿净,荪花露冷尚香浮。——广宣《玉山佳处以冰衡玉壶悬清秋分韵得秋字》

81、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82、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鱼玄机《早秋》

83、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无可《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

84、月到中球圆,人圆梦难圆。——无可《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

85、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

86、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87、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88、楚关带秦陇。荆云冠吴烟。

89、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90、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9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2、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93、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94、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9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96、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97、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白居易《雨后秋凉》

98、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黄庭坚《秋怀之秋阴细细压茅堂》

99、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00、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101、临风裛露早秋天,范出南金色更鲜。——洪适《次韵蔡瞻明秋园五绝句》

102、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柳永《戚氏·晚秋天》

10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04、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王勃《秋日别王长史》

105、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106、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107、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李绅《宿扬州》

108、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09、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10、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柳永《戚氏·晚秋天》

111、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李白《九日》

11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13、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114、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115、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116、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117、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118、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119、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120、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121、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元好问《秋怀》

122、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123、秋至帝子降。客人伤婵娟。

124、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25、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26、金黄稻谷千层浪,累累瓜果十里香。(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9月24日)。

127、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摘自刘禹锡《秋词》)。

128、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摘自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129、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摘自苏轼《赠刘景文》)

130、独占三秋压众芳,何须橘绿与橙黄。(吕声之《咏桂花》)

131、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摘自黄庭坚《念奴娇》)

132、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程颢《秋月》)

13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134、秋期如约不须催,雨脚风声两快哉。(范成大《秋前风雨顿凉》)

135、秋容浩荡夕云高,旻宇萧然绝一毫。(王珪《秋雨》)

136、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苏轼《菩萨蛮》)

137、夜云起河汉,朝雨洒高林。(刘禹锡《早秋雨后寄乐天》)

138、雨后风凉暑气收,庭梧叶叶报初秋。(朱淑真《初秋雨晴》)

139、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40、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141、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洪迈《桂花》)

142、秋入幽岩桂影团,香深粟粟照林丹。(宋高宗《扇面画桂赐从臣》)

143、飞轩下瞰芙蓉渚,槛外幽花月中吐。(顾瑛《玉山亭馆分题》)

144、桂花枝上秋光,翠云影里疏黄。(周权《清平乐》)

145、宝树林中碧玉凉,秋风又送木樨黄。(杨升庵《桂林一枝》)

146、微云澹澹碧天空,丛桂香生细细风。(沈之琰《西湖》)

147、滴滴研朱染素秋,轻黄淡白总含羞。(瞿佑《桂花·仙友》)

148、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149、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150、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赵师秀《池上》)

151、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

15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153、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54、霜剪凉阶蕙,风捎幽渚荷。(魏徵《暮秋言怀》)

15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56、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57、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158、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159、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160、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16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6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63、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班婕妤《怨歌行》

164、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165、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66、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167、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168、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69、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170、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171、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7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7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174、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17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76、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秋日》

177、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178、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7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80、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181、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82、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刘禹锡《始闻秋风》

183、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84、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185、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186、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程颢《秋日》

187、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北楼》

188、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189、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程颢《秋日》

190、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