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文言文翻译

综合 2024-08-31 00:05:20

狼三则的文言文翻译

《狼三则》选自《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1640—1715)所著《聊斋志异》卷六。描绘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下面是狼三则的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原文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歘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竟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

注释

货:出售、卖。

欻(xū):忽然。

瞰(kàn):窥视。

既:已经

诸:相当于“之于”

蚤(zǎo):通“早”,早晨。

仰:抬

昂:贵。

直:通“值”,价值。

缘:沿着

罹(lí):遭遇(祸患)。

译文

一个屠夫卖完啦肉回家,天色已经晚啦。在这时,突然出现啦一匹狼。狼不断的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啦,就这样尾随着屠户跑啦好几里路。屠户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啦几步,可是等到屠户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啦上来。屠户没办法啦,于是他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啦)再来取肉。于是屠户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啦看。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户啦。屠户就(安全地)回家啦。第二天拂晓,屠户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感到非常害怕。(屠户因为害怕)小心地(在树的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啦狼的上颚,那个情形就好像鱼儿咬住啦鱼饵。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啦。

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啦祸患,真是可笑啊!

作者人物生平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蒲氏是淄川世家,早年热衷功名。父亲蒲盘时家道已渐中落,曾娶妻孙氏、董氏、李氏,蒲松龄为董氏子。年少时,张献忠、李自成起义,再后来清军入关,正处改朝易鼎之际,社会不安。

崇祯十三年四月十六日(1640年6月5日)夜戌刻生。

蒲松龄19岁时参加县府的考试,县、府、道试均夺得第一名,考中秀才,受到山东学政施闰章赞誉,“名藉藉诸生间”。

顺治十四年(1657年),与刘国鼎的女儿成婚。

顺治十五年(1658年),初应童生试,以县、府、道三第一进学,受知山东学政施闰章。

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年),应乡试未中。

康熙元年(1662年),长子蒲箬出生。然而他在之后科举场中极不得志,虽满腹实学,乡试屡不中,至46岁时方被补为廪膳生,72岁时被补为贡生。平日除微薄田产外,以教书、幕僚维生。

康熙二年(1663年),应乡试未中。

康熙三年(1664年),应邀就读李尧臣家。张笃庆有《和留仙韵》二首,讽蒲松龄记叙神怪故事无益。

康熙九年(1670年),八月,应任江苏宝应知县的同邑友人孙蕙之聘,南游做幕。

康熙十年(1671年),春、夏在宝应、高邮。秋辞幕返里。

康熙十一年(1672年),四月,随本邑缙绅高珩、唐梦赉游崂山。秋应乡试未中。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应乡试未中。

康熙十八年(1679年),作成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高珩为之作序。《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作品影响

《聊斋志异》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同乡好友王士祯十分推重蒲松龄,以为奇才,并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至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方刊刻行世。

该书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不仅集志怪传奇小说之大成,使短篇小说的艺术水平达到空前高度,而且同李杜诗,《红楼梦》等构成中国文学史上绵延不断的高峰。

后多家竞相翻印,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谐铎》《新齐谐》《夜雨秋灯录》等模拟之作纷纷而起。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也是在其影响下产生的一部笔记小说。该书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库,也是世界文库里的东方瑰宝。

1848年美国人卫三畏将其中的《种梨》《骂鸭》译成英文至今,《聊斋志异》已有英法德捷克等十八种文字的三十个译本在世界流行,并且对日本文学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全国《聊斋》出版物有100多种,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160多出(部)。2010年香港TVB电视剧《蒲松龄》马浚伟饰蒲松龄。

下一篇:家国情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