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无完卵文言文翻译

综合 2024-08-25 08:30:32

覆巢无完卵文言文翻译

覆巢无完卵(拼音:fù cháo wú wán luǎn)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文子·上礼》。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覆巢无完卵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覆巢无完卵文言文翻译 篇1

【原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注释】

(1)孔融:汉末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2)中外:即内外,中央与地方,这里指朝廷内外。

(3)故:本来,原来。 琢(zhuó):琢磨,思索。钉戏:一种小孩玩的游戏。

(4)了:完全。 遽(jù)容:着急害怕的神色。

(5)冀(jì):希望。

(6)不(fǒu):古时通“否”,不,多用在表示疑问的句子末尾。

(7)徐:慢慢地,不慌不忙地。

(8)大人:称长辈的敬词。这里指对父亲的敬称

(9)覆(fù):翻倒。 巢:鸟窝。

(10)完:完整。 卵:蛋。按:这句话比喻主体倾覆,依附的东西不能幸免,必受株连。

(11)寻(xuán):古时通“旋”,不久。

(12)琢钉戏:一种小孩玩的游戏

【翻译】

孔融被捕,朝廷内外都很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才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孩子依旧在玩琢钉戏,一点也没有恐惧的样子。孔融对前来逮捕他的差使说:“希望惩罚只限于我自己,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这时,儿子从容地上前说:“父亲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随即,来拘捕两个儿子的差使也到了。

拓展

成语寓意

鸟巢既被捣翻,鸟蛋也就容易被摔破;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团体遭到祸害,个人也就难以幸免。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安危与集体的利益连结在一起,要维保个人的利益,就得保护集体的利益。

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全体高于局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整体不存在,那也谈不上所谓的局部。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人不能为了局部利益,而忽略整个社会的环境,最终是得不偿失。国家这个大家繁荣富强了,自己的小家才能富裕安康;战争动乱年代,小家也一样流离失所;每一个小家都不断争取自己的富裕,同样会给国家带来经济的发展。

成语出处

最早出处

覆巢毁卵,凤凰不翔。(《文子·上礼》)

衍生典故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zhuó)钉戏,了无遽(jù)容。融谓使者曰:“冀(jì)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fǒu)?”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后人根据以上文献整理出“覆巢无完卵”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