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退的意思【精选31句】
1、人是需要坚持的,如果一味的知难而退,那么自己的一生庸碌无为便是注定的结局。只有迎难而上,自己的人生才不至于有那么多遗憾。
2、【示例】: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四个“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
3、【解释】: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4、知难而退(zhīnánértuì)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译文:见着能够获胜的机会就进攻,认识到难以取得胜利就后退,这是指挥军队的一条很好的原则。【近义词】听天由命、畏葸不前、望而却步、急流勇退、如丘而止【反义词】知难而进、力争上游、再接再厉、百折不挠
5、再接再厉,急流勇进,锲而不舍,逆水行舟,力争上游,知难而上,知难而进,百折不挠,金石可镂,一马当先,迎难而上
6、反义词:
7、基本解释:
8、“知难而退”原义指作战时相机行事,遇到不利情况应及时退避;中性。后指碰到困难就退缩;含贬义。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也作宾语。
9、【成语】:知难而退
10、【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11、知难而进和知难而退两个难不是一个意思,知难而进的难是困难的难,是有可能克服的困难,知难而退的难,是不可克服困难,表示的灾难的意思,是短期内或者说以现在的条件不能实现的目标。
12、【拼音】:zhīnánértuì
13、【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14、【近义词】:听天由命、畏葸不前、望而却步
15、知难而退: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适可而止:适可:恰好可以。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16、【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为争夺霸权相互进行战争,郑国处于他们之间,他依附晋国,楚国就派兵征服它。晋国听说楚国出兵就派荀林父、士会、先榖等率军讨伐楚国,听到他们已经结盟,士会同意荀林父知难而退的做法,先榖不同意造成兵败。
17、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18、为什么要退,不是回避困难而是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最终达成目标取得成功。
19、[zhīnánértuì]
20、知难而退,难:自己知道根据个人能力难以达到目的就果断的放弃。这也是一种比较明智之举。
21、再接再力,急流勇退,咬紧牙关,力争上游
22、迎难而上。
23、知难而上。知难而退的意思就是面对困难,选择后退,避让。而知难而上的意思恰恰和他相反,意思就是虽然知道前面的路途很艰险,或者这件事情做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是依然选择了勇往直前。。
24、承受不了你的善变,于是我知难而退。
25、知难而退
26、【反义词】:知难而进、力争上游、再接再厉
27、善于施压,知难而退,巧言令辩和明察秋毫,这些细节的巧妙结合,造就了我们之间的差异。
28、我这辈子只学过三堂风琴课,然后就知难而退了。
29、意思是知道困难就后退。
30、知难而退zhīnánértuì
知难而退的意思
31、如果说知难而进是勇敢的表现,那知难而退则是智慧的选择,当面对困难无所取胜的时候,我们不应该选择无谓的牺牲而是完善自已,使自大更强大,我们的退不是逃跑,不是退缩,而是用智慧以最小代价换取胜利。退是一种迂回,(军事上)刘备三分天下,(这个比较长自己组织一下语言)。退是一种自我保护,(政治上)红军上雪山过草地,是一种退,为的是保存实力。退是另辟蹊径,(科研上)爱因斯坦,在研究相对论时未能取得成功,过了很长时间又重新论证(需要查资料)鸡蛋和石头的例子不要举了,有点幼稚。很容易反驳。鸡蛋碰石头不是知难而进,是无谓的愚昧的行为。对方一个董存瑞也是粉身碎骨你就不好办。=============收回拳头,是为了更有力的出击退,并不是败退,而是下一次出击的准备!实例1:毛泽东的“敌进我退……”16字真言实例2:努尔哈赤强攻,被袁崇焕挡在关宁防线之外,受到炮击重伤,最后抑郁而死;其子皇太极收回兵力,远绕蒙古,直逼北京,最终才有反间计让崇祯皇帝自毁长城,进取天下的机会——总往炮口上撞的,被炮打死;绕过防御,以退为进,直捣黄龙的,最后成功……================知难而退是智者的选择,试问对方辨友,假设你是一只有思维能力的鸡蛋,你会不会去找石头打架呢?(如果他的回答是会,那么你就问他,最后鸡蛋粉身碎骨,他的知难而进有什么意义吗?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何不知难而退呢!如果他的答案是不会,你就接着说,同理,作为一个有思维能力的人,我们为什么不能知难而退呢?)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很佩服对方辨友知难而进的勇气,但是在当今社会,需要的不是光有勇气的莽夫,我们应该有分寸的把握,懂得知难而退,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智者的选择!我们不排除社会上有知难而进的现象,但是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面对困难时是进还是退的哪一种方式更好!举个例子来说,在08奥运会上刘翔因伤病退赛,如果刘翔不顾伤病的参加比赛,可能从此我们就再也不能一睹飞人的风采了!还有,在面对高考时的过独木桥,许多同学在衡量利弊以后选择了出国留学,但是这也并没有阻碍他们成才啊!你可以把这个问题定位在解决“难”这一点上。其实无论是知难而进,还是退,无非就是落在这个“难”上面。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难,所以在与对方辨友讨论的时候,应该定位在其与“难”正面冲突,不如另辟蹊径的去巧妙解决它,这才是一个智者应该做的!希望对你有所启发,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