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半轮秋(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

句子 2023-10-12 09:13:41

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赏析:

这是青年李白初出四川时的作品。李白曾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回忆道:“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初出茅庐的李白,自信而豪迈,是怀着一番经天纬地的远大抱负的。脚下是万里河山的壮丽,心中则时常幻想着风虎云龙的慷慨际会。当他雄赳赳、气昂昂地离开四川、奔向广阔天地的时候,谁承想,回眸一望,那故乡的明月,竟勾起挥之不去的眷恋,让这位热血青年的心头泛起绵绵不尽的乡愁。于是,便有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峨眉山月歌》。让我们一起随着诗人的笔触,走进他幽微深秀的内心世界。

第一句,“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在蜀地读书游学,先后两次登上峨眉山,并作《登峨眉山》诗。在诗中,他曾发出“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感叹。如今,他就要远别故乡,此时的峨眉山月,自然也蒙上一层淡淡的清愁。“半轮”二字,可以有两种解读,一种是“弦月”,至于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想来皆有可能;一种是山高蔽月、只见一半,与“山衔好月来”之境颇似。一个“秋”字,既可以解释为时节之秋,放在句末,灵动清妙;也未尝不可用《礼记·乡饮酒义》“秋之为言愁也”之义,作“愁”解释,这也正与《唐诗品汇》所载刘辰翁“含情凄婉,有《竹枝》缥渺之音”之论相合。古人云,“诗无达诂”,诗的语言本来就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能够生发出不同的理解和想象。只要能够自圆其说,无论哪种解释,都是值得肯定的。正如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所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

第二句,“影入平羌江水流”。平羌江,在峨眉山的东北,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平羌”二字,顾名思义,与古老的羌族有关,旧传“羌夷入寇,诸葛亮于此平之,故名”。这里不仅有平羌江,还有平羌山,北周武帝置平羌郡,治平羌县,即今乐山市中区。李白乘船作别故乡,仰头一望,峨眉山上高悬着半轮秋月;低头再看,月影已随小舟一起在茫茫大江上下浮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仰一俯之间,故乡已经渐行渐远,而诗人也正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清溪”,即清溪驿,属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三峡”之名,古人用之甚多,但具体是哪“三峡”,却又众说纷纭。正如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所言“川河之中,峡名甚多”,“纷纭传指,难可凭依”。总的来说,李白这首诗中的“三峡”,有的说是“岷江小三峡”,也有的说是“巴东三峡”即“长江三峡”。我比较倾向于后者。李白晚年曾作《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其中就有:“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李白的这两首诗,从诗题到内容,都是遥相呼应的。况且,李白吟咏所向,雄奇险峻的“巴东三峡”,无论是在空间,还是在境界上,无疑都更为深广阔大。

第四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里的“君”,沈德潜说“即指月”。明月这一意象,在李白的笔下,饱含深邃悠远的内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纵观李白的一生诗作,一个“月”字,正是他一往情深、心心念念的对象。据有的学者统计,在李白1166首诗歌中,出现“月”字就高达523次。在《峨眉山月歌》这首诗里,李白把对故乡的所有眷恋与深情都倾注在那轮“峨眉山月”之中,所以把“君”释为“月”自然没有问题。不过依我拙见,这里的“君”,不仅可以指天地自然的“峨眉山月”,也可指与“峨眉山月”紧紧牵连在一起的那片故土和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人。月亦如人、人亦如月,月和人,一同氤氲在山水之间的溶溶夜气和诗人笔下的浓浓深情之中。

在全诗最后,出现了第五个地名——渝州(因靠渝水得名,隋初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唐境相当于今重庆市江津区、璧山县等地)。一般来说,诗贵虚实相生,一首七绝,寥寥二十八字中,不宜用太多地名,否则容易过于质实。但李白却能以一管矫健生花之笔,运斤成风,化实入虚,连用五个地名,却浑然天成、毫无窒碍,有如神龙行空、不可捉摸。因此,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盛赞:“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嵋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值得一提的是,自李白写《峨眉山月歌》之后,历代诗人纷纷在自己的诗中,向这位蜀中先贤致以敬意。如,北宋苏轼《送张嘉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南宋杨万里《谢谭德称国正惠诗》:“君不见李家谪仙吟掉头,解道峨眉山月半轮秋。”明代薛瑄《平羌望峨眉山》:“山月半轮怀李白,扁舟我亦下渝州。”清代张问陶《成都夏日与田桥饮酒杂诗》 :“只恐平羌江水上,峨眉山月是前身。”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足见太白此诗影响之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