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永遇乐》的原文及译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译文]落日仿佛熔化的金子一样灿烂,傍晚的云彩在太阳的余辉照耀下飘荡在空中,也像玉璧一样光彩夺目。
[出自]李清照《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
落日熔金:落日的颜*好像熔化的黄金。
合璧:像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次第:接着,转眼。
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
三五: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簇带:妆扮之意。
译文1:
落日仿佛熔化的金子一样灿烂,傍晚的云彩在太阳的余辉照耀下飘荡在空中,也像玉璧一样光彩夺目。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
译文2:
落日的余晖流金般灿烂耀眼,暮云浮动如玉璧相合,恍惚间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染绿的柳树上烟云朦胧,笛声中的《梅花落》曲调哀怨,人间的春*刚刚显露。元宵佳节虽然暖日融融,谁能说转眼之间不会来一场风雨?那些乘着香车宝马的诗朋酒友邀我出游,我一一婉言谢绝,不愿出去。
还记得当年汴京繁盛的年月,我有的是闲暇游乐时间,那时最偏重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和闺中同伴都带着翠羽的帽子,插着捻金的雪柳,一个个穿戴打扮得整整齐齐欢笑蜂拥地去参加游乐。可是如今呢?我已是一个憔悴满容、蓬头乱发、鬓发斑白的衰老妇人,更怕夜间出去。不如掩在窗帘儿底下,听听别人家的欢声笑语。
译文3:
落日像熔化的金子一样,晚云像合拢的白玉一样,此刻你在哪里?笼烟的翠条涂染想象的青绿,应节的笛管吹出落梅花一曲,我的心头可有几丝春?元宵佳节理当庆祝,况且天气晴朗。转眼间可有想不到的风和雨?我辞谢朋友们看灯的邀请。
不由得忆起汴京旧王朝,闺门中生活得自由逍遥。打早盼望着十五闹元宵,发插捻金雪柳,头戴铺翠帽,当年装扮好,姊妹比俊俏,现如今头如飞蓬形枯槁。今昔元宵节,不如靠在门边冷眼看,听听帘外一片欢腾。
赏析:
上片写今年元宵节的情景。“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着力描绘元夕绚丽的暮景,写的是落日的光辉,像熔解的金子,一片赤红璀璨;傍晚的云彩,围合着璧玉一样的圆月。两句对仗工整,辞采鲜丽,形象飞动。但紧接着一句“人在何处”,却宕开去,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长叹。这里包含着词人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的意念活动。置身表面上依然热闹繁华的临安,恍惚又回到“中州盛日”,但旋即又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觉,因而不由自主地发出“人在何处”的叹息。这是一个饱经丧乱的人似曾相识的情景面前产生的一时的感情活动,看似突兀,实则含蕴丰富,耐人咀嚼。“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三句,又转笔写初春之景:浓浓的烟霭的熏染下,柳*似乎深了一些;笛子吹秦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调,原来先春而开的梅花已经凋谢了。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几许”是不定之词,具体运用时,意常侧重于少。“春意知几许”,实际上是说春意尚浅。词人不直说梅花已谢而说“吹梅笛怨”,借以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正因为这样,虽有“染柳烟浓”的春*,却只觉春意味少。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承上描写作一收束。佳节良辰,应该畅快地游乐了,却又突作转折,说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心境“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词人的晚景虽然凄凉,但由于她的才名家世,临安城中还是有一些贵家妇女乘着香车宝马邀她去参加元宵的诗酒盛会。只因心绪落寞,她都婉言推辞了。这几句看似平淡,却恰好透露出词人饱经忧患后近乎漠然的心理状态。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中州,本指今河南之地,这里专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而最重视的是元宵佳节。“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这天晚上,同闺中女伴们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捻丝所制的雪柳,插戴得齐齐整整,前去游乐。这几句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以上六句忆昔,语调轻松欢快,多用当时俗语,宛然少女心声。
但是,昔日的繁华欢乐早已成为不可追寻的幻梦,“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影。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却又横生波澜,词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这是何等的悲凉!
永遇乐 李清照 翻译 赏析2
导读:
李清照的词一向以婉约风著称,委婉含蓄,而这首词更是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一。其原文如下:
····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永遇乐字词解释:
吹梅笛怨:梅,指乐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声哀怨。
次第:这里是转眼的意思。
香车宝马:这里指贵族妇女所乘坐的、雕镂工致装饰华美的车驾。
中州:即中土、中原。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三五:十五日。此处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以翠羽装饰的帽子。雪柳:雪白如柳叶之头饰;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头饰(参见《岁时广记》卷十一)。此二句所列举约均为北宋元宵节妇女时髦的妆饰品。
簇带:簇,聚集之意。带即戴,加在头上谓之戴。济楚:美好、端整、漂亮。簇带、济楚均为宋时方言,意谓头上所插戴的各种饰物。
永遇乐翻译:
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作品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寓江南时而伤今追昔之作。写作地点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时间约在公元1150年(宋高宗绍兴二十年)。
中心思想:
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内容简介:
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
永遇乐李清照赏析:
上片写今年元宵节的情景。“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着力描绘元夕绚丽的暮景,写的是落日的光辉,像熔解的金子,一片赤红璀璨;傍晚的云彩,围合着璧玉一样的圆月。两句对仗工整,辞采鲜丽,形象飞动。但紧接着一句“人在何处”,却宕开去,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长叹。这里包含着词人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的意念活动。
置身表面上依然热闹繁华的临安,恍惚又回到“中州盛日”,但旋即又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觉,因而不由自主地发出“人在何处”的叹息。这是一个饱经丧乱的人似曾相识的情景面前产生的一时的感情活动,看似突兀,实则含蕴丰富,耐人咀嚼。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三句,又转笔写初春之景:浓浓的烟霭的熏染下,柳*似乎深了一些;笛子吹秦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调,原来先春而开的梅花已经凋谢了。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几许”是不定之词,具体运用时,意常侧重于少。“春意知几许”,实际上是说春意尚浅。词人不直说梅花已谢而说“吹梅笛怨”,借以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正因为这样,虽有“染柳烟浓”的春*,却只觉春意味少。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承上描写作一收束。佳节良辰,应该畅快地游乐了,却又突作转折,说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心境“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词人的晚景虽然凄凉,但由于她的才名家世,临安城中还是有一些贵家妇女乘着香车宝马邀她去参加元宵的诗酒盛会。只因心绪落寞,她都婉言推辞了。这几句看似平淡,却恰好透露出词人饱经忧患后近乎漠然的心理状态。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中州,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而最重视的是元宵佳节。“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这天晚上,同闺中女伴们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捻丝所制的雪柳,插戴得齐齐整整,前去游乐。这几句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以上六句忆昔,语调轻松欢快,多用当时俗语,宛然少女心声。
但是,昔日的繁华欢乐早已成为不可追寻的幻梦,“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影。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却又横生波澜,词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
这首词在艺术上除了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外,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造成一种雅俗相济、俗中见雅、雅不避俗的特殊语言风格。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名家评论(选取一二):
1,宋张炎《词源》卷下:至如李易安《永遇乐》云:“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此词亦自不恶。而以俚词歌于坐花醉月之际,似乎击缶韶外,良可叹也。
2,明杨慎《词品》卷二:辛稼轩词“泛菊杯深,吹梅角暖”,盖用易安“染柳烟轻,吹梅笛怨”也。然稼轩改数字更工,不妨袭用。不然,岂盗狐白裘手邪?
3,明徐士俊《古今词统》卷十二:(眉批)辛词“泛菊杯深,吹梅角暖”,与易安句法同。
4,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下: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又“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杨用修以其寻常语度人音律,殊为自然。
词牌名:
永遇乐,词牌名,始创于柳永,分上下两阙,共一百零四字。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刘辰翁等均用此词牌创作过,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
永遇乐(lè):词牌名。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始于柳永。又名《消息》。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靠前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以上这篇永遇乐李清照翻译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李清照《永遇乐》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3
李清照《永遇乐》,这首词的语言平易,看似俗实则雅,将作者心中的悲痛之苦,委婉含蓄的表达了出来,堪称词作中上佳之品。本文由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导读:
李清照的词一向以婉约风著称,委婉含蓄,而这首词更是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一。其原文如下: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永遇乐字词解释:
吹梅笛怨:梅,指乐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声哀怨。
次第:这里是转眼的意思。
香车宝马:这里指贵族妇女所乘坐的、雕镂工致装饰华美的车驾。
中州:即中土、中原。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三五:十五日。此处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以翠羽装饰的帽子。雪柳:雪白如柳叶之头饰;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头饰(参见《岁时广记》卷十一)。此二句所列举约均为北宋元宵节妇女时髦的妆饰品。
簇带:簇,聚集之意。带即戴,加在头上谓之戴。济楚:美好、端整、漂亮。簇带、济楚均为宋时方言,意谓头上所插戴的各种饰物。
永遇乐翻译:
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作品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寓江南时而伤今追昔之作。写作地点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时间约在公元1150年(宋高宗绍兴二十年)。
中心思想:
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内容简介:
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
赏析:
上片写今年元宵节的情景。“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着力描绘元夕绚丽的暮景,写的是落日的光辉,像熔解的金子,一片赤红璀璨;傍晚的云彩,围合着璧玉一样的圆月。两句对仗工整,辞采鲜丽,形象飞动。但紧接着一句“人在何处”,却宕开去,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长叹。这里包含着词人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的意念活动。
置身表面上依然热闹繁华的临安,恍惚又回到“中州盛日”,但旋即又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觉,因而不由自主地发出“人在何处”的叹息。这是一个饱经丧乱的人似曾相识的情景面前产生的一时的感情活动,看似突兀,实则含蕴丰富,耐人咀嚼。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三句,又转笔写初春之景:浓浓的烟霭的熏染下,柳*似乎深了一些;笛子吹秦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调,原来先春而开的梅花已经凋谢了。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几许”是不定之词,具体运用时,意常侧重于少。“春意知几许”,实际上是说春意尚浅。词人不直说梅花已谢而说“吹梅笛怨”,借以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正因为这样,虽有“染柳烟浓”的春*,却只觉春意味少。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承上描写作一收束。佳节良辰,应该畅快地游乐了,却又突作转折,说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心境“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词人的晚景虽然凄凉,但由于她的才名家世,临安城中还是有一些贵家妇女乘着香车宝马邀她去参加元宵的诗酒盛会。只因心绪落寞,她都婉言推辞了。这几句看似平淡,却恰好透露出词人饱经忧患后近乎漠然的心理状态。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中州,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而最重视的是元宵佳节。“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这天晚上,同闺中女伴们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捻丝所制的雪柳,插戴得齐齐整整,前去游乐。这几句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以上六句忆昔,语调轻松欢快,多用当时俗语,宛然少女心声。
但是,昔日的繁华欢乐早已成为不可追寻的幻梦,“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影。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却又横生波澜,词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
这首词在艺术上除了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外,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造成一种雅俗相济、俗中见雅、雅不避俗的特殊语言风格。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名家评论(选取一二):
1、宋张炎《词源》卷下:至如李易安《永遇乐》云:“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此词亦自不恶。而以俚词歌于坐花醉月之际,似乎击缶韶外,良可叹也。
2、明杨慎《词品》卷二:辛稼轩词“泛菊杯深,吹梅角暖”,盖用易安“染柳烟轻,吹梅笛怨”也。然稼轩改数字更工,不妨袭用。不然,岂盗狐白裘手邪?
3、明徐士俊《古今词统》卷十二:(眉批)辛词“泛菊杯深,吹梅角暖”,与易安句法同。
4、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下: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又“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杨用修以其寻常语度人音律,殊为自然。
词牌名:
永遇乐,词牌名,始创于柳永,分上下两阙,共一百零四字。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刘辰翁等均用此词牌创作过,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
永遇乐(lè):词牌名。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始于柳永。又名《消息》。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靠前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原文翻译及赏析4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
⑴吹梅笛怨:梅,指乐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声哀怨。
⑵次第:这里是转眼的意思。
⑶香车宝马:这里指贵族妇女所乘坐的、雕镂工致装饰华美的车驾。
⑷中州:即中土、中原。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⑸三五:十五日。此处指元宵节。
⑹铺翠冠儿:以翠羽装饰的帽子。雪柳:雪白如柳叶之头饰;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头饰(参见《岁时广记》卷十一)。此二句所列举约均为北宋元宵节妇女时髦的妆饰品。
⑺簇带:簇,聚集之意。带即戴,加在头上谓之戴。济楚:美好、端整、漂亮。簇带、济楚均为宋时方言,意谓头上所插戴的各种饰物。[2-3]
白话译文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寓江南时而伤今追昔之作。写作地点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时间约在公元1150年(宋高宗绍兴二十年)。
文学赏析上片写今年元宵节的情景。“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着力描绘元夕绚丽的暮景,写的是落日的光辉,像熔解的金子,一片赤红璀璨;傍晚的云彩,围合着璧玉一样的圆月。两句对仗工整,辞采鲜丽,形象飞动。但紧接着一句“人在何处”,却宕开去,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长叹。这里包含着词人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的意念活动。置身表面上依然热闹繁华的临安,恍惚又回到“中州盛日”,但旋即又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觉,因而不由自主地发出“人在何处”的叹息。这是一个饱经丧乱的人似曾相识的情景面前产生的一时的感情活动,看似突兀,实则含蕴丰富,耐人咀嚼。“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三句,又转笔写初春之景:浓浓的烟霭的熏染下,柳*似乎深了一些;笛子吹秦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调,原来先春而开的梅花已经凋谢了。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几许”是不定之词,具体运用时,意常侧重于少。“春意知几许”,实际上是说春意尚浅。词人不直说梅花已谢而说“吹梅笛怨”,借以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正因为这样,虽有“染柳烟浓”的春*,却只觉春意味少。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承上描写作一收束。佳节良辰,应该畅快地游乐了,却又突作转折,说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心境“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词人的晚景虽然凄凉,但由于她的才名家世,临安城中还是有一些贵家妇女乘着香车宝马邀她去参加元宵的诗酒盛会。只因心绪落寞,她都婉言推辞了。这几句看似平淡,却恰好透露出词人饱经忧患后近乎漠然的心理状态。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中州,本指今河南之地,这里专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而最重视的是元宵佳节。“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这天晚上,同闺中女伴们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捻丝所制的雪柳,插戴得齐齐整整,前去游乐。这几句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以上六句忆昔,语调轻松欢快,多用当时俗语,宛然少女心声。
但是,昔日的繁华欢乐早已成为不可追寻的幻梦,“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影。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却又横生波澜,词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
这首词在艺术上除了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外,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造成一种雅俗相济、俗中见雅、雅不避俗的特殊语言风格。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李清照清平乐原文及翻译5
清平乐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她早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落,在词中都约略可见。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清照清平乐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稻∶坊ㄎ藓靡猓??寐?虑謇帷?/p>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注释
?担?uó):揉搓。
海角天涯:犹天涯海角。本指僻远之地,这里当指临安。
萧萧两鬓生华: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看取”二句:“看取”是观察的意思。观察自然界的“风势”。虽然出于对“梅花”的关切和爱惜,但此处“晚来风势”的深层语义,当与《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和《忆秦娥·临高阁》的“西风”埒同,均当喻指金兵对南宋的进逼。因此,结拍的“梅花”除了上述作为头饰和遣愁之物外,尚含有一定的象征之意。故应:还应。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她早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落,在词中都约略可见。饱经沧桑之后,内中许多难言之苦,通过抒写赏梅的不同感受倾诉了出来。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
上片忆旧。分为两层:开头两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生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醉”字,不仅是酒醉,更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陶醉。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三四句当写丧偶之后。李清照在抒情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更?挡行荆??碛嘞悖??眯┦薄保ā端咧郧椤罚??耙估挥碳糁蚧ㄅ?保ā?ahref='/wenxue/dielianhua/'target='_blank'>蝶恋花》)。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俩相得,生活美满幸福。但是,时常发生的短暂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在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紧接着就开始了长期的“屏居乡里”的生活。生活的坎坷使她屡处忧患,饱尝人世的艰辛。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就是词人婚后的这段生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本词中“?稻倍?洌?蛋衙坊ㄈ嗨椋?那楹懿缓茫?劾岚岩陆蠖际?噶恕2迕*?得罚?砩兔坊ㄓ肜崛髅坊ǎ?昂笙啾龋?幌惨槐??从沉瞬煌?纳?罱锥斡氩煌?男那椤?/p>
下片伤今。“生华”意为生长白发。词人漂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斑白,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形象遥相对照。三四句又扣住赏梅,以担忧的口吻说出:“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看取意为看着。晚来风急,恐怕落梅已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飘零。词人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生活的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词人说:如今虽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而且一夜风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败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
最后的.“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可能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古人常用比兴,以自然现象的风雨、风云,比*形势。这里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的“风势”,即“国势”。稍后于清照的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与此寓意相似,都寄寓着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情绪。清照所说“风势”,似乎是暗喻当时极不利的民族斗争形势;“梅花”以比美好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她根本没有赏梅的闲情逸致。身世之苦、国家之难糅合在一起,使词的思想境界为之升华。
这首词篇幅虽小,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从依次描写赏梅的不同感受看,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生活阶段,三种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从上下两阕的安排看,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但又不是今昔并重,而是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哀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国家之忧,但不是如咏物词之以描写物态双关人事,词语平实而感慨自深,较之《永遇乐·落日?金》一首虽有所不及,亦足动人。
这一首小词,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李清照清平乐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1.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2.李清照如梦令原文翻译
3.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翻译
4.李清照《醉花*》原文与翻译
5.李清照武陵春原文及翻译
6.李清照如梦令原文及翻译
7.李清照清平乐翻译赏析
8.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原文翻译赏析
《永遇乐》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永遇乐
苏轼北宋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释】:
①彭城:今江苏徐州。
②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建封为其爱妓盼盼在宅邸所筑小楼。
③?(dǎn)如:击鼓声。
④铿然:清越的音响。
⑤梦云:夜梦神女朝云。云,喻盼盼。宋玉[高唐赋]楚王梦见神女:“朝为行去,暮为行雨”之典故。⑥惊断:惊醒。
⑦心眼:心愿
⑧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造。
【译文】:
明月如霜般洁白,好风就如同清水一样清凉,清新静谧的夜景真是怡人。弯弯的水渠中,鱼儿跳出水面,圆圆的荷叶上,露珠随风落下。但夜深人静,这样好的美景却无人欣赏。三更鼓声,声声在夜空有力,响彻夜空,一片树叶悄悄落到地上,轻音竟惊断了我的梦。夜*茫茫,再也见不到黄昏时的景*,醒后我寻遍了小园,处处都无痕。那长期在外地的游子,看那山中的归路,苦苦地思念着故乡家园。燕子楼空空荡荡,佳人已经不在,空留着那双燕子在楼中的画堂。古今万事皆成空,还有几人能从梦中醒来,只有些怀念旧日情感,不禁惆怅长叹。
【赏析】:
本词是元丰元年(1078)十月,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所作。本词是词人即景感怀,以“梦登燕子楼”及“盼盼”情事为契机,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思考与感慨。词上片描写明月清风。鱼翻露泻的清泠夜景。此时人从梦中醒来,独自俳徊小园,更显寂寞。下片联想桂佳人已去,眼前楼空,因而感叹人生如梦,转眼皆为虚无,扳映作者失意思念故乡的伤感心情。全词写景景如图画,抒情情思缠绵;叙事得纲领,用典不泥*;遣辞用字精炼,意境清丽优美,很有艺术魅力。笔墨简洁空灵。“如”三句写鼓声惊梦,“夜茫茫”三句叙醒后小园寻梦。照应开头六句。将其置于虚实之间。既可理解为梦中所见,也可理解为现境所见。使夜景与梦境相互辉映,似真似幻,惝恍迷离。此正是词之妙境。下片换头三句抒发倦客怀乡之情,接下三句慨叹人去楼空,并由人去楼空悟得万物本体的瞬息生灭,然后以空灵超宕出之,直抒感慨:人生之梦未醒,故生出多少新愁旧怨,其感慨已超越了自我,推及到人生与宇宙。结尾三句再把思路拓展开去,由今日思及未来。设想后人见黄楼而叹息凭吊自己,也如自己今日凭吊燕子楼。扩展了词的时空感,加重了深沉的历史感。词人将景、情、理熔于一炉,围绕燕子楼情事而层层生发。景为燕子楼之景,情则是燕子楼惊梦后的缠绵情思,理则是由燕子楼关盼盼情事所生发的“人生如梦如幻”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永恒追问。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诗词原文及赏析7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作者】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杰出女词人,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幼承家学,早有才名。婚后与其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其住所为“易安堂”,故自封为易安居士。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早年生活安定,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有《漱玉词》等。
【注释】
①落日熔金:落日的颜*好象熔化的黄金。
②合璧:象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④次第:接着,转眼。
⑤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
⑥三五:指元宵节。
⑦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⑧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⑨簇带:妆扮之意。
【评解】
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抒写离乱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怀。上片从眼前景物抒写心境。下片从今昔对比中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表达沉痛悲苦的心情。全词情景交融,跌宕有致。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鲜明对比。感情深沉、真挚。语言于朴素中见清新,平淡中见工致。
【集评】
张端义《贵耳集》:易安居士李氏,赵明诚之妻。《金石录》亦笔削其间。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段云“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
王士祯《花草蒙拾》: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刘辰翁《须溪词》《永遇乐·璧月初晴》小序:“余自辛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李调元《雨村词话》: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赏析】
黄昏是一个特别令人惆怅的时候,微醺的夕阳斜斜地照上绮窗,半明半昧的光线似醉人的眼光,软软的朦胧的笼在身边,不肯离去。前尘影事渐渐都回到眼前,此时隔了这样一种昏黄的惆怅看去,不论欢乐悲伤都染上了岁月的痕迹。
这一阕《永遇乐》是写在黄昏的词,写的是作者在黄昏里的一点回忆一些感慨。“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开首实写眼前景*:夕阳似融化的金子,斜斜的挂在西山上,明亮、温柔、没有刺眼的光芒却别有一种教人留恋的软媚。暮*渐起,满天云影舒舒卷卷,散开复又聚拢。如同散落天涯的半璧,因了机缘的巧合,再遇到另一半合成整璧,这些分散满天的云朵慢慢合成一片。暮*愈发沉了,环顾四周,叫人忍不住想低低地问一句:那念兹在兹的人在哪里?自己这又是在哪里?”这一问拉开了作者与景物的距离,同时又暗暗地为整首词定了调子。悼往伤今,抚今念昔如同黄昏里的那一抹苍青是整首词抹不去的底*。南朝江淹《拟休上人怨别》有“日暮璧云合,佳人殊未还”句,“暮云合璧”化用此上句而来,同时词中暗蕴“佳人殊未还”之意。“人在何处”这一问,问的含蓄问的惆怅,将这追念之意暗暗地漾了开来。“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是“烟染柳浓,笛吹梅怨”的倒文。作者在那低低地一问之后,又将眼光转向身边的景物。暮*沉沉,青青的柳枝隔了这四起的烟霭看去,似乎愈发浓郁。不知何处传来一缕笛声,《梅花落》的曲调幽幽入耳,直响到人心里去。只影对晚景,纵是春*正好,这其中又有多少春意?词中“春意知几许?”正承“染柳”两句而来,正因为有对春景的描绘,才引出“春意知几许”这一问。上片这前六句,作者极巧妙地在景物与自己之间推进推出,既写眼前之景又寄心中之意。那两个问句淡淡问起,似是不经意之笔,实是作者著力安排,引得读者去体会她的含意,又因为不曾明白道出,所以妥帖之外,别有含蓄之致。在成功地渲染了全词的氛围之后,作者又回到现实。“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这是上片的第三个问句,结构与前两个问句一样,都是两个四字句写景,问句紧承其后,作者的情感暗含于问句之中。通过这一句,我们知道前面写的是元宵节的黄昏,天气很好,融暖和适。可是作者却说“次第岂无风雨?”这一问很奇怪。元宵节在宋朝是一个十分热闹的节日,在这一天,即使是常年身居闺阁的女子,也可以严妆丽服出门观灯赏花,因此当时的女子们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日。作者忧心忡忡的道:“此时天气虽好,可转眼之间难道不会有风雨?”这一问泄露了她的心事。我们知道热衷游乐的年轻人在久受拘束之后,终于有机会可以放松一次,即使外面真的风雨交加,他们也会说天气很好。只有饱经沧桑,心事重重的人才会看着醉红的夕阳对来访游伴懒懒地说“等会儿怕会有风雨吧?”在往下看“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应是“谢他酒朋诗侣,香车宝马,来相召。”“谢”是“推辞谢绝”之意。由此看来“次第岂无风雨”一句应该是对酒朋诗侣以香车宝马来邀请自己时地回答。所谓风雨其实只是借口罢了,真正的原因是无情无绪,看花没心情,观灯无意思。
下片紧承上片而来,作者谢绝了酒朋诗侣的邀请,虽不愿出游,心中到底还是不能忘情,今宵独坐,不由回忆起往日情形。“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中州,应该是今河南省开封市,即宋朝时的东京。因为河南为古豫州之地,居九州之中,所以称中州。“中州盛日”即东京兴盛繁华的时候,那时环境尚且安定,作者也还年轻,青春明媚,又才气纵横,不曾为生活吃过苦,也不曾看见生活的本来面目。那时候,即使是乌云都是镶着金边的。年轻的时候深闺无事,读书女工之外每多闲暇,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幻想,于是特别重视元宵这个可以出游的节日。“三五”过去指农历十五,此处特指正月十五。“铺翠冠儿”是装饰有翡翠或是翠绿*羽毛的花冠;“雪柳”多以素绢或银纸扎制而成;都是当时妇女元宵节插戴的装饰品。周密《武林旧事》卷二曾记:“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娥,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由此可以知道“铺翠冠儿”和雪柳都是当时极流行的饰物。“捻金雪柳”应是以加了金线的丝绸所制,较普通雪柳别致些,大约是女子们争奇斗艳别出心裁的结果。“簇带”是当时的方言,即“戴满插满”之意。“济楚”也是当时口语,指女子整齐美丽。记得当时京都繁华,闺中少女,长日无事最盼望的最重视的便是元宵节。戴一顶铺翠冠,拈一朵精心制作的捻金雪柳,仔细地戴在鬓间,齐齐整整的装扮起来,与女伴们一起观灯游戏。作者韶华盛极,满目辉煌满眼锦绣中,知道自己是最美的,青春的矜持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惆怅旧欢如梦,李清照写这首词时已经饱经忧患,不再年轻。她一定知道年少绮怀,人间惊梦最容易不过。于是笔下迅速由旧日拉至眼前,回忆中的美好转眼便成现实中的凄凉。如今孤身一人,辗转天涯,容颜憔悴,霜华满鬓,早已无心收拾,元宵夜更懒得出去。无情无绪出去也没意思,倒不如在帘子底下听听那些小儿女明媚流丽不更世事的欢言笑语,重温一场旧梦。“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与前面中州盛日,争奇斗艳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结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尤为沉痛,似作者的自言自语,更是一种百无聊赖的慰藉。生命的红烛眼看快要燃到尽头,过去再也不再,风雨飘摇之中,只能眼看它烧下去,并且借这一点微光重温旧梦。
有些事在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时候,对于某些感情是很难有深切体会的。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波澜不惊的,亡国之痛,身世之感,我们是知道的,可那是一种雾里看花的知道,隔了混沌的距离,只是知道,不能懂得。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当时名士,母亲也知书识字,她少女时代一直过着相对悠闲优裕的生活,结婚之后与赵明诚也甚为相得,渡过了一段欢乐的时光。南渡之后,国破家亡,亲人离散,清照自身亦饱尝流离之苦,她与赵明诚半生所集金石字画散失殆尽。现实的凄凉使得人们往往到回忆中寻找慰藉,可是过去的时光越美好,越衬的现实悲凉无比。李清照是一个敏感多思的人,精神的重压和生活的折磨使她承受着极大的痛苦。这个饱经忧患的老妇人以平静的笔触来回忆青春时的往事,对比眼下的凄凉情景,于百无聊赖中寻一丝慰藉。其中沉痛,虽不自言,却教人不忍卒读。作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崩坏的时代,旧的一切统统被破坏,整个时代在渐渐的下沉。个人的悲剧在时代的洪流中是微不足道的,千万人的悲剧汇成了整个时代的悲歌。李清照这首词写自己的身世之悲盛衰之感,在当时实在是大多数人的命运。因为带上了整个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彩,写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这首词变得格外浑厚深重,在当时影响很大。刘辰翁曾依此词和作一首,同是饱经世变的词人,他或者更能理解李清照的情感: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无寐,满村社鼓。
这首词也是抒写今昔之感,然而下字不够精当,当浓处不及易安深厚,当淡处又不及人家沉痛。处处贴着原词来写,反倒时时拘束,露了形迹。相比之下,倒是姜夔的《鹧鸪天》(元夕不出),自铸清词,别有易安情怀。
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
帘寂寂,月低低,旧情唯有绛都词。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这首《永遇乐》很早便会背了,那时我也还小,夏日午后,坐在梧桐树下,一字一句,默默记诵,细碎的阳光透过手掌形的树叶漏在书上,带着绿*的清凉。
如今我也大了,生活的面貌亦略微知道一些。写完这一章的时候,正是黄昏。夕阳软醉的脚步在书影与书影之间徘徊,忽然分不清是前世还是今生。(尤君若)
一剪梅李清照原文翻译8
引导语:李清照《一剪梅》词的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下文是这首词的全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一剪梅原文:
出处或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全文翻译: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一剪梅对照翻译: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原文赏析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N《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琅?旨恰匪担?ldquo;易安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词的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赞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失人间烟火气象”。“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表现。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其实,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当然,它所喻的人世的'一切诸如离别,均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这和李煜《乌夜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境,成为千古绝唱。
总之,《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景物体现了她的心情,显示着她的形象特征。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答:拟物,对偶,设问的修辞手法
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对偶
云中谁寄锦书来?设问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对偶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对偶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下阕)后两句运用拟物手法,把无形的愁苦形象化,表现了离愁的难以排遣,成为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