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勤学》原文及注释
匡衡勤学作者:葛洪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译文:
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注释】
[1]逮:及。
[2]穿壁:在墙上找洞。
[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
[4]资:借。
[5]大学:大学问家。
匡衡勤学翻译及原文2
匡衡勤学,选自《西京杂记》《西京杂记》是古代汉族历史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原二卷,今本作六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匡衡勤学翻译及原文,欢迎阅读。
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译文:
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注释】
[1]逮:及。
[2]穿壁:在墙上找洞。
[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
[4]资:借。
[5]大学:大学问家。
匡衡勤学原文翻译3
匡衡勤学,是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匡衡勤学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匡衡勤学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及,达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对...感到奇怪)问衡,衡曰:“愿(希望)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最终终于)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匡衡勤学译文
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鼎”是匡衡的小名。当时的人们竟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街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与这个人讨论《诗经》中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对他十分佩服,倒穿着鞋子跑了。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那个人说:“我讲不出什么来了。”于是就跑了,不再返回。
匡衡勤学注译
1.逮:到,及。
2.穿壁:在墙上打洞。
3.以:用。
4.邑人:同县的人。
5.大姓:大户人家。致:给。
6.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7.佣作:做工辛勤劳作。
8.偿:报酬。
9.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10.愿:希望。
11.得:得到。
12.资给:资助给。
13.偿:报酬。
14.书:读书。
15.遂:于是就。
16.大学:大学问家。
17.如是:如此。
18.匡衡:西汉经学家。
19.文不识:人名。
20.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21.乃:于是。
22.穿:凿。
23.与:给。
24.愿:希望。
25.得:允许。
26.遍:尽
27.资:借。
28.以:把。
29.映:映照。
成语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的文言文翻译4
匡衡勤学是一篇文言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匡衡勤学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姓文,名不识,家中非常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最终匡衡学有所成。
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使人们开怀大笑。”“鼎”是匡衡的小名。
当时的人们竟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街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与这个人讨论《诗经》中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对他十分佩服,倒穿着鞋子跑了。
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那个人说:“我讲不出什么来了。”于是就跑了,不再返回。
注释:
①逮:及,达到②佣:做佣人③资:供给,资助④以:把⑤遂:于是,就⑥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从字面上来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在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的样子。⑦.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得来的成语:韦编三绝秉烛夜读悬梁刺股
[匡衡勤学的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匡衡勤学文言文翻译5
匡衡勤学这篇文言文有没有读过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匡衡勤学文言文翻译,欢迎借鉴!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③资给以书④遂成大学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参考*
1.①到,此指照射过来②报酬③把④就
2.①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邻居家的光亮照过来,拿着书映着灯光来读书。②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凿壁借光,凿开墙壁,借邻居的灯光来读书,现在这个成语形容勤学苦练。
4.①学习要主动——匡衡凿壁借光,主动创造条件来学习,其好学的精神值得学习。
②学习要刻苦——虽然家庭贫穷,可是,他不畏艰苦的环境,并且能以“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方式“得主人书遍读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逮:及,达
②衡乃与其佣作佣:做佣人
③资给以书资:供给,资助
以:把
④遂成大学遂:于是,就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光,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匡衡于是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D.必以分人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
从字面上来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在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
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很刻苦的样子。
5.用这个成语造句: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没有凿壁偷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行的.
6.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得来的成语:韦编三绝秉烛夜读悬梁刺股(废寝忘食囊萤映雪)
7.与句中“以书映光而读之”中“而”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匡衡勤学而无烛B.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C.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D.出淤泥而不染
注释:
1.逮:到,及。
2.穿壁:在墙上打洞。
3.以:用。
4.邑人:同县的人。
5.大姓:大户人家。致:给。
6.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7.佣作:做工辛勤劳作。
8.偿:报酬。
9.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10.愿:希望。
11.得:得到。
12.资给:资助给。
13.偿:报酬。
14.书:读书。
15.遂:于是就。
16.大学:大学问家。
参考译文
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启示
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
[匡衡勤学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原文及译文6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③资给以书④遂成大学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参考*
1.①到,此指照射过来②报酬③把④就
2.①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邻居家的光亮照过来,拿着书映着灯光来读书。②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凿壁借光,凿开墙壁,借邻居的灯光来读书,现在这个成语形容勤学苦练。
4.①学习要主动——匡衡凿壁借光,主动创造条件来学习,其好学的精神值得学习。
②学习要刻苦——虽然家庭贫穷,可是,他不畏艰苦的环境,并且能以“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方式“得主人书遍读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逮:及,达
②衡乃与其佣作佣:做佣人
③资给以书资:供给,资助
以:把
④遂成大学遂:于是,就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光,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匡衡于是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d.必以分人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
从字面上来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在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
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很刻苦的样子。
5.用这个成语造句: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没有凿壁偷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行的.
6.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得来的成语:韦编三绝秉烛夜读悬梁刺股(废寝忘食囊萤映雪)
7.与句中“以书映光而读之”中“而”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匡衡勤学而无烛b.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c.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d.出淤泥而不染
注释:
1.逮:到,及。
2.穿壁:在墙上打洞。
3.以:用。
4.邑人:同县的人。
5.大姓:大户人家。致:给。
6.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7.佣作:做工辛勤劳作。
8.偿:报酬。
9.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10.愿:希望。
11.得:得到。
12.资给:资助给。
13.偿:报酬。
14.书:读书。
15.遂:于是就。
16.大学:大学问家。
参考译文
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启示
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
《匡衡勤学》阅读练习及*解析7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字(4分)
邻居有烛而不(逮)
衡乃与其(佣)作
(资)给以书
遂成(大学)
小题2:语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
d.必以分人
小题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用四字短语作答)(3分)
参考*:
小题1: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佣作:雇佣资:借大学:大学问家。
小题1:d
小题1: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偷光),这个成语表面上的意思是借邻舍的烛光读书。而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小题1:试题分析:逮,今义为“逮捕”;古义为“到、及”。资,今义为“资本”,古义有“借”的意思。大学,今义为“高等学府”;古义为“大的学问家”。
小题1:试题分析:“资给以书”中“以”是“把……”的意思。全句“就把书借给他”,“必以分人”出自《曹刿论战》,原句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这里的用法相同。所以,选d,a、用来;b、因为;c、凭借。
小题1:试题分析:本文讲匡衡家庭贫穷,夜晚无烛读书,只好凿邻居家的墙,把邻居家的亮光引导到自己家里,好让自己继续读书。后来就演变成了“凿壁偷光”这个成语。这个成语,表层意思是借邻居家的光亮读书,实际上是形容一个人勤奋苦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