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杜鹃圆舞曲》的教学反思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三拍子的乐曲旋律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我采取了从杜鹃叫声切入教学的方式进行,并将教材中的手风琴版本换成了管弦乐的版本进行欣赏。(个人认为这个版本更容易听出杜鹃的叫声。我将手风琴版本放在后面进行对比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音*魅力。)
一年级的孩子好动,没什么耐心。所以,在初听环节,我截取了靠前段进行教学:找一找,你是否听到了杜鹃的叫声。如果听到了,和它一起来唱一唱。在孩子对音乐有初步印象后,我安排了全曲的聆听,并请学生想象:杜鹃不唱歌的时候,在干什么,用手指画一画它优美的舞姿。音乐很长,孩子们难免会厌倦,于是,我也与他们一起感受:轻轻晃动身体,和他们一起画。一些表现力强的孩子也会主动地随着我一起感受。我还会加上形象的语言,描述我所感觉的杜鹃形象:呀,杜鹃飞到那边去啦!它转了个圈往下飞了……有人说,在孩子欣赏的时候,我们不能去打扰他们,不要加上语言的描述,应该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可是,他们真的能随着音乐的高低变化想象到杜鹃飞上飞下的情景吗?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既然要让学生感受到,就必须引导他们怎样去感受。偶尔加上语言辅助孩子去欣赏,未尝不可吧!
小学音乐《杜鹃圆舞曲》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教学反思2
《杜鹃圆舞曲》是一节欣赏课,其中包含两个知识点:3/4拍节奏和圆舞曲的特点。三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都很有限,而且圆舞曲相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新鲜,不易理解。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是本课的关键。要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愉快轻松地获得知识,了解乐曲结构都具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立足学生,深入浅出,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备课时,我在教学设计上下了功夫,特别是教学环节的衔接和完整*以及问题的设计、重点、难点的处理上。我在教案的设计上意图以音乐本身的特点元素为主,在语言的逻辑*方面斟酌了好几遍,力求让学生能明了教师的意图,并能主动参与。
《杜鹃圆舞曲》的学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完整聆听;其次是分段细听;最后在完整听,了解曲式结构,并能总结出圆舞曲的特点,学生基本能够把握。在初次聆听的时候,我要求所有同学闭上眼睛,随音乐的感觉自由摆动肢体,发挥想象,让他们通过听觉来体会感受音乐的情绪,这样做的教学效果非常棒,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总结的感受也很到位。我想,音乐课不是语文课,也不是其它学科,我们无须用过多的语言去介绍,去讲解,应就音乐的本身去引导孩子聆听感受、表现创造,这才是孩子们需要的音乐课堂。
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3
篇一: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
四月二时七日,聆听了泗阳庄圩小学音乐杨丽老师的一节欣赏课《杜鹃圆舞曲》,同时我也将我对这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对比。
《杜鹃圆舞曲》是一节欣赏课,其中包含两个知识点:3/4拍节奏和圆舞曲的特点。三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都很有限,而且圆舞曲相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新鲜,不易理解。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是本课的关键。要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愉快轻松地获得知识,了解乐曲结构都具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立足学生,深入浅出,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轻松的学习环境。当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杜鹃圆舞曲》的学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完整聆听;其次是分段细听;最后在完整听,了解曲式结构,并能总结出圆舞曲的特点,学生基本能够把握。在初次聆听的时候,我要求所有同学闭上眼睛,随音乐的感觉自由摆动肢体,发挥想象,让他们通过听觉来体会感受音乐的情绪,这样做的教学效果非常棒,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总结的感受也很到位。我想,音乐课不是语文课,也不是其它学科,我们无须用过多的语言去介绍,去讲解,应就音乐的本身去引导孩子聆听感受、表现创造,这才是孩子们需要的音乐课堂。
而杨老师在设计时,显然是没有从乐曲分析的角度去备课,而是更多地在那里让学生通过舞蹈的形式感受什么是圆舞曲,以及圆舞曲所表现的情绪,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去了解作品的内涵,没有深入地去了解作品结构,过渡的律动,没有层次的递进,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学得到提高。课后,我也和杨老师交流了我的看法,提出了一些建议:目标的定位要正确,这样的活动式的欣赏没有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当学生律动时,三次指导没有到位,对于学生的反馈不够反应不够及时准确。当然通过和杨老师的交流也了解到了他们泗阳的一些课堂习惯,也知道了地区*所带来的授课差异,让认识到了这样活动的必要*。
总之,作为一个刚工作一年的年轻老师,我觉得有这样的课堂表现已是不错,她敢于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对于课型的大胆创新,所表现出的那份冲劲正是我们工作多年的老师所缺失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篇二: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
我上课的内容选择的是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欣赏课《杜鹃圆舞曲》,课后,我感慨良多,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绪整理,现在谈谈自己的感受。
《杜鹃圆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的一首作品。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这是一节欣赏课,其中包含两个知识点:3/4拍节奏和圆舞曲的特点。学生们在这方面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都很有限,而且圆舞曲相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新鲜,但不易理解。
在课堂上,我首先是让孩子们完整地聆听;其次是分段细听,并在欣赏每一乐段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参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最后在完整听并能总结出圆舞曲的特点,学生基本能够把握。我认为,在课堂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整节课上下来,我感觉,学生的积极*非常高,而且思维十分活跃,学生在听、想、舞中感悟了春天,找到了春天的美。通过这三段式聆听教学,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进入了音乐的美丽殿堂。()这节课,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基本思路与环节还是比较正确的,有人说,在孩子欣赏的时候,我们不能去打扰他们,不要加上语言的描述,应该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可是,他们真的能随着音乐的高低变化想象到杜鹃飞上飞下的情景吗?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既然要让学生感受到,偶尔加上语言辅助孩子引导他们去欣赏,也未尝不可吧!
一节又一节的课,每一节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问题,每一节课都可能有不足,每一节课都是一次进步和学习的过程,我享受着每一节课堂,我喜欢课堂,我愿意在每一次课堂里面付出、汲取,然后慢慢成长!
篇三: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三拍子的乐曲旋律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我采取了从杜鹃叫声切入教学的方式进行,并将教材中的手风琴版本换成了管弦乐的版本进行欣赏。(个人认为这个版本更容易听出杜鹃的叫声。我将手风琴版本放在后面进行对比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音*魅力。)
一年级的孩子好动,没什么耐心。所以,在初听环节,我截取了靠前段进行教学:找一找,你是否听到了杜鹃的叫声。如果听到了,和它一起来唱一唱。在孩子对音乐有初步印象后,我安排了全曲的聆听,并请学生想象:杜鹃不唱歌的时候,在干什么,用手指画一画它优美的舞姿。音乐很长,孩子们难免会厌倦,于是,我也与他们一起感受:轻轻晃动身体,和他们一起画。一些表现力强的孩子也会主动地随着我一起感受。我还会加上形象的语言,描述我所感觉的杜鹃形象:呀,杜鹃飞到那边去啦!它转了个圈往下飞了……有人说,在孩子欣赏的时候,我们不能去打扰他们,不要加上语言的描述,应该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可是,他们真的能随着音乐的高低变化想象到杜鹃飞上飞下的情景吗?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既然要让学生感受到,就必须引导他们怎样去感受。偶尔加上语言辅助孩子去欣赏,未尝不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