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文及译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文及译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文及译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带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创作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作品鉴赏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与马。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前者胜过后者的道理,用一个“轻”字点明,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因为封建士大夫总有这么一项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轼因反对新法,于元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三年到黄州后,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被人推搡漫骂,不识得他是个官,却以为这是可喜事《初入庐山》诗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则是从另一面表达同样的意思。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做官表示厌烦与畏惧。“官”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这里的“一蓑烟雨”,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事。此时“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已无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他写这首《定风波》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他的这一种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白出来用语虽或不同,却可以彼此互证。再看看别人对“一蓑”的用法,如陆游《题绣川驿》的“会买一蓑来钓雨”,和《舟过小孤有感》的“商略人生为何事,一蓑从此入空蒙”,俨然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那几句的翻版。陆游也是个宦途不得志的诗人,以放翁诗证东坡词,则“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也是可以了然的。苏轼对于张志和的《渔父》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极为称赏,恨其曲调不传,曾改写为《浣溪沙》入歌(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江湖上的“斜风细雨”既令他如此向往,路上遭遇的几点雨自然就不觉得什么了。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不须作过深的诠解;不过说“斜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词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睛之笔。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引出了感触。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风雨声。“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毋用怀疑;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晴的遭际。既然如此,则如黄庭坚所说的,“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谪居黔南十首》),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最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那么要到得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课尝试运用层面教学法。层面教学有两个含义:一是文本解读的表层和深层,二是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层次和发展层次。即使是朗读。也分为分析前读和分析后读两个层面,前者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后者则要有提高,读出情感和意蕴。
【教学目标】
I.深入探究“微冷”“归去”等词语的语用义,掌握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初步理解“语境的压力”。
2.把握本词较为复杂的情感线索,并由点及面,了解宋词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基本层面】
一、导入新课如果在路上遇到下雨,又没带雨具,我们一般会怎么办?对。我们一般会小跑避雨。但是,有一人不但不避雨,反而“吟啸徐行”,这人是谁?他为什么这样特别呢?我们看PPT的三幅图,哪一幅图最符合本词的意境呢?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第二幅画,因为这幅画的主人公戴着草帽.穿着草鞋,拄着一根竹杖,正应了词中的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
二、分析前的朗读三个字的字音要读准——蓑,料峭,萧瑟;几处的节奏不能读破。
三、解析注解和题序
苏轼词多用题序,点明词作的时间、地点、环境和创作动机,这也是苏轼对宋词的一个贡献。注意以下几点:作品写于黄州,联系上学期学过的《赤壁赋》,请学生讲述一下苏轼到黄州的原因。
“乌台诗案”在学《赤壁赋》时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注意提示这样三个方面:首先,“雨具”是指带雨具的人。其次,作者为什么要在题序中特地指出这个细节呢?其实这是为下文雨中漫步张本。再次,苏轼去沙湖干什么?准备到此买田终老?经过三年的磨洗,苏轼的心境是不是更平和了?
四、文字层面的赏析(重点理清几处修辞手法)
1.“山头斜照”赋以人的情感,是拟人,夕阳像一位老朋友,在山头等候,给历经“风雨”洗礼的苏轼以关怀、以温暖,表达了作者在酒醒之后的惊喜之情。“风雨”是双关,既指现实中的“穿林打叶声”,也指人生险途和险致其死地的政治风雨。“微冷”也可理解为双关,是酒醒雨淋之后身体寒冷,也是写梦醒后的心理状况,回到现实中的凄苦无奈之情。
2.“竹杖芒鞋”有没有可能“轻胜马”?作者怕什么?归纳小组讨论的结果,大体得出如下结论:
(1)“竹杖芒鞋轻胜马”应该是作者在酒醉状态下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感受。
(2)“谁怕?”,表层含义是不惧风吹雨打,实际上也是面对政治风雨的一种态度,在宦海沉浮中随遇而安,求得心灵的宁静,这就和下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黏合在一起了。
“新批评”主将布鲁克斯说:“反讽作为对于语境压力的承认,存在于任何时期的诗、甚至简单的抒情诗里。”①语境能使一句话的含混意颠倒,这就是反讽。诗歌中的所有语词都得受到语境的约束,它们的意义都受到语境的影响,因而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反讽。本词的反讽意味就很浓烈:在语境的压力下,“谁怕”这一简单语词获得了新生,产生了复杂的语境义——“乌台诗案”的制造者们本来想从精神上压倒苏轼,但没想到他在黄州吟诗作画,甚至准备买田终老,日子过得很滋润。这是典型的悖论型反讽。
五、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学生找出词中的三处景致,小组共同完成以下表格。
1.漠然视之(关键词“任平生”的“任”,即任凭之意,随遇而安的心理。)
2.无奈(关键词“微冷”既有酒后的冷意,更是回归现实后内心的凄苦。)
3.超然视之(对于宦海沉浮的达观态度)
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漠然一无奈一超然。到了这个层次,完成了基本层面的教学。但是,还有更为深层次的东西需要探究。
【发展层面】
一、深层意蕴挖掘
1.学生提问:既然是“雨具先去”,苏轼怎么可能穿着蓑衣呢?提示:要理解这个问题,就要和下阂的“酒醒”结合起来分析,他觉得“竹杖芒鞋”轻便得很,胜过了坐骑,这是一种醉酒状态下的独特感受,这个“轻”字里分明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他甚至还朦朦胧胧觉得自己是披了蓑衣在雨中徐行的,暂时忘却了官场险恶难测,人世蝇营狗苟,而沉溺于酒后的自我陶醉之中,随遇而安,这正如胡云翼在《宋词选》中所说的“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当然,醉酒淋雨是要付出代价的,苏老夫子得病了,他在散文《游沙湖》中有记载:“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但是,醉酒中的陶醉沉迷总是暂时的。“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的春风无情地把作者吹回到现实之中。这“醒”字既是实写雨淋身体寒冷而酒醒;也是写梦醒后的心理状况,回到现实中的凄苦无奈之情。但是,远处山头温暖的夕阳让作者感到了些许暖意,也增添了他战胜逆境的信心。
2.我们知道.诗以抒发社会性的群体情感为主,常常把感情浓缩在一个点上,选择最动情的一个短镜头,情感最强烈的一个饱和点。
以苏轼《惠州一绝》为例: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里最动情的镜头就是吃荔枝,情感的饱万方数据和点就是“长作岭南人”。没有人会去追问作者为什么这么热爱岭南,更不必担忧荔枝吃太多会得糖尿病。
但词不一样。大家知道,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有利于抒发个体生存的忧患、纾解人生失意的苦闷。
总之,宋词以更加细巧的语言,更加灵动的形式,表达更为细腻的个体情感。
二、哲理层面探究“归去”,作者欲归何处?结合提供的参考资料,展开小组讨论探究。
参考资料(课前先印给学生阅读):苏轼《游沙田》、《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临江仙·夜归临皋》,百度百科资料(神宗朝,新党执政,推行新法,反对变法的旧党人士大多被排斥出朝廷。哲宗元祜年间,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旧党人士而力斥新党,属于旧党的苏轼及苏门诸君子纷纷回朝,会师于汴京,诗词酬唱,酒酣耳热,文坛盛况空前),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学生分组探究的四种观点:第一组:归去沙田,那是作者买田终老之处。
点评:结合注解,大抵不错,只是太实了,缺少深层次的体悟。
第二组:作者从此真正成熟了,不问官场事物,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如陶渊明和“竹林七贤”。
点评:和第一组相比,能够向深层挖掘,但这是照搬余秋雨的推断,结论太武断,缺少对其他参考资料的比照,错解了苏轼当时的心境。
第三组:归去朝廷。重整旗鼓。
点评:这是从积极处去理解人物,有拔高之嫌。
第四组:归去江海,寻找心灵的宁静,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点评:既能深层次挖掘,又不过分拔高,和作品、参考资料提供的核心意思深度融合,“于我心有戚戚焉”。(学生笑声,掌声。)以上是对作品深层意蕴的探究,形成相互对立的四种观点,正符合新批评的反讽理论中的主题型反讽,“在一部作品中,有时能发现它表达的主题思想意义是相反相成的二层意义”。
三、分析后的朗读(读出节奏、韵味、情感)
四、作业
1.背诵本词,完成《三维设计》中相关练习。
2.预习柳永《雨霖铃》,找出词中“过片”的文字。思考“虚实结合”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