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王竹溪生平简介

综合 2024-09-03 21:34:47

物理学家王竹溪生平简介

理论物理学是基础学科,基础有什么用?打个比方,盖房子就要先有基础,你不能要求人家一定要说出这个基础具体支持了哪一块砖哪一片瓦才是有用的,基础的用处是支持了整个房子。 ——王竹溪

人物百科:

王竹溪(1911.6.7-1983.1.30),名治淇,字竹溪,以字行,湖北省公安县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热力学统计物理研究开拓者。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民囯二十四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7月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王竹溪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特别是热力学、统计物理学、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在湍流尾流理论、吸附统计理论、超点阵统计理论、热力学平衡与稳定性、多元溶液、热力学绝对温标、热力学第三定律、物质内部有辐射的热传导问题以及基本物理常数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有序无序变化的统计力学理论方面将贝特理论作了重要推广,在热力学的理论研究方面作出多方面的推广。同时对物理学史、基本物理常数和汉字检索机器化方案等作了不少有成效的研究。他还在生物学关键问题-水分化学势、汉字检索方案的优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个人履历

留学英国

王竹溪一生勤于学而精于研,博闻强记,幼时即熟读《四书》《左传》,1929年因慕梁启超之名,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入学一年后,因感自己对物理有兴趣,遂转入物理系。

1933年王竹溪进入清华研究院跟随周培源研究湍流理论,成为了周培源最早和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当时周培源对他的评语是:“对物理概念理解深入,并具有数学计算的特殊才能。”1935年公费留英,1933年,公费留学,同年8月到英国剑桥大学,师从福勒研究统计物理。在导师指导下,王竹溪在统计物理方面深入到当时国际科学前沿,潜心研究。

任教西南联大

1938年夏,王竹溪获剑桥博士学位,值祖国抗战救亡,他旋即回国赴难,任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时年27岁。

在西南联大的8年科研艰难、生活困苦,但也恰是王竹溪科研硕果累累的时期。他关于热力学、统计物理、生物物理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论文相继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剑桥哲学学会会刊》美国《物理评论》美国《物理化学杂志》和《中国物理学报》等刊物。联大的8年也是王竹溪培养人才的好时期,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在联大时即跟随他做研究、写论文。

物理学大师

王竹溪对我国物理学发展的贡献,绝大部分都是在北京大学的31年做出的。他著有物理论文近40篇。出版的著作主要有《热力学》《统计物理学导论》《热力学简程》《特殊函数概论》(与郭敦仁合著)、《统计物理学简明教程》《简明十位对数表》以及《新部首大字典》等。他于1955年编著的《热力学》是我国自编的第一部热力教材。

王竹溪一生兴趣广泛,他不仅是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而且有深厚的中国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的根底。从20世纪30年代起他就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字,于1943年发明了汉字新部首检字法,并于1979年进一步提出汉字检索新方案,成为研究汉字检索机器化之先锋。1988年,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和电子工业出版社联合出版了王竹溪的遗著《新部首大字典》,共收51100个汉字,多于《康熙字典》,是对汉文字学的重要贡献。王竹溪以一人之力独立完成此巨著,表现出他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而且具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这种精神堪为后人楷模。

桃李满园

王竹溪前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物理系执教40余年,学生数千人。王竹溪曾自咏:耿耿忠心效桑梓。王竹溪执教四十余年,中国几代物理学家都曾听过他的课,所教授的课程从普通物理、理论物理到高等量子力学等等,囊括了培养一个物理学人才所必须的几乎全部课程。他留名青史的学生有黄昆、邓稼先、朱光亚、杨振宁、李政道、郭永怀、周光召等等,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良师益友。[2]

主要成就

王竹溪一生的科学研究,涉及理论物理众多领域,尤以统计物理和热力学见长。在湍流尾流、气体扩散、吸附作用、超点阵(超晶格)和有序-无序相变、高级相变、气体性质、多元溶液、热力学平衡与稳定性、绝对热力学温标、热力学第三定律、植物细胞的吸水、物质内部有辐射的热传导以及基本物理常数的确定等方面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最重要的,当推超点阵统计理论。

社会评价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良师益友。(九三学社评)

先生倾其毕生献身物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见证了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发展与壮大。王竹溪先生热爱教育、乐为人师的奉献精神;学习先生严谨求实、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北京大学副校长王恩哥院士评)

先生扎实深厚的学术基础和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