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媚古诗赏析
秋波媚古诗赏析
秋波媚
作者: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拼音:
qiū dào biān chéng jiǎo shēng āi ,fēng huǒ zhào gāo tái 。
bēi gē jī zhù 。píng gāo lèi jiǔ ,cǐ xìng yōu zāi !
duō qíng shuí sì nán shān yuè ,tè dì mù yún kāi 。
bà qiáo yān liǔ ,qǔ jiāng chí guǎn ,yīng dài rén lái 。
阅读答案:
⑴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三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襟怀?(4分)
答:⑴ 表现出词人热爱祖国而又无比乐观的襟怀。“悲歌击筑”,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表示誓死夺取胜利的决心;“凭高酹酒”,这里不只是奠祭为国捐躯的将士,更重要的是预祝收复长安,获得全胜;“此兴悠哉”一句,一直接抒发了这一壮志豪情。(4分)
⑵ 以下片为例,分析这首词的浪漫主义特色。(4分)
答:⑵ 下片以形象的笔墨和饱满的感情,描绘出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大胆的想象和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这首词的韵味,使作品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4分)
赏析:
上片写登高酹酒。开篇两句描绘前线的'秋色与紧张的战斗气氛,哀怨的号角声与烽火的光焰交织在一起,渲染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地前线的雄浑画面,为词人登高酹酒提供了一个十分开阔的背景。“悲歌”三句,通过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展示出词人热爱祖国而又无比乐观的襟怀。下片写遥望长安,期待胜利。“多情”两句,以拟人的手法,移情于景。词人高兴地发现,原来飘浮的暮云不知何时已经散去,展露出十六日晚上分外皎洁的明月,把词人遥望中的长安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词人站在高兴亭上,仿佛真的看到长安城外浦桥两岸的烟柳在迎风摇摆,长安城南的曲江,无数亭台楼馆都一齐敞开大门,正期待南宋军队早日胜利归来。
个人资料: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