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里河东入海(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
陆游出生不久后,就发生了“靖康之难”,小时候的逃难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从小他便有“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当他踏入仕途的时候,怀着这样梦想的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名“主战派”。
然而由于“主和派”的排挤,皇帝的懦弱,南宋的“主战派”一直被排挤,陆游也不例外。
他一度被罢官,远离政治中心,心情烦闷的他曾写下大量诗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一片爱国热忱以及壮志难酬的愤懑。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首诗应该算是陆游境界最恢弘壮阔的一首诗,水平之高,连盛唐也不多见。
全文如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写于1192年的秋天,当时他回到山阴老家,看似回归田园,其实对于外面的时局一直担忧不已。
那日天还未大亮,心中烦闷的他出门散步,写下这首诗,苍凉悲怆,读来令人泪目。
诗歌开头两句一河一山,一横一纵便将北方中原地区的壮丽写到了极致。
三万里长的黄河向东奔腾,流入东海,五千仞高的山峰高耸入云,直上青天。
这里的“河”指母亲河黄河,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
然而“岳”到底是指哪座山,却是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是“泰山”,它是五岳之首,再加上历朝历代很多皇帝都曾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以在古人的心中“泰山”可不止是一座山那么简单。
也有人认为这里的“岳”应该是华山。
为什么呢?华山位于陕西,而陆游在北伐献策中曾提到“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从这里可以看出陆游对长安地理位置的重视。
结合这一背景来看,“华山”确实比“泰山”更符合意境。
但无论是华山还是泰山,都是祖国壮丽山河的代表,诗人对这山河有多喜爱,后文的遗恨就有多深刻。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那些在金人统治下的遗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期盼南师北伐,六十多年过去了,眼枯见血,却始终见不到南军,他们的心中该有多么愤恨!
“尽”字极写遗民的痛苦,而“又”字扩大了时间的限制,进一步深化了遗民的内心的失望。
即使被金人压迫,他们也始终心怀故国。
然而南宋的统治者这时又在干什么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他们醉生梦死,仿佛早已忘却当年的“靖康之耻”。
北地遗民的失望也是诗人的希望,他希望通过这首诗唤醒统治者“恢复中原”之志。
然而南宋统治者又一次让他失望了,他终此一生都不曾见到“王师北定中原日”。
但不管如何,陆游的这首诗终究是难得的经典。
全诗恢弘壮阔,理想与现实,热爱与愤恨,交相辉映,水平之高就连盛唐也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