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

句子 2023-11-11 10:27:54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本名从嘉,字重光,登帝位后改名李煜,李煜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重瞳,被认为有帝王之相,因而遭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然而似乎天意弄人,李煜的五个哥哥却因各种原因早卒,最后将排行老六的李煜推向了帝位的宝座,李煜961年继位,975年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978年七月七日,李煜因遭宋太宗猜忌被毒死于汴京。《相见欢》这首词正是写于李煜被俘之后二年多,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推崇和喜爱,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李煜的这首《相见欢》。

原文如下: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语言以白描,口语化为特色,“林花谢了春红”,宛如白话却充满了艺术力量,“林花”,那不是一朵两朵花,而是一大片花,那就是整个春天啊,虽然美好但最终也逃不掉凋谢的命运!词人开篇便将“恨”之起因写得彻底,留不得一点希望。 一个“了”字,这是多么沉重的哀伤! “春红”,这样美丽的颜色,将整个春天一网囊尽,又与前面的“林花”相互呼应,是整个春天都逝去了,是所有的美好都没有了。

“太匆匆”,犹如口语般,但每个字透出的都是哀惋与无奈,那么绵长!词人此时的心是沉痛的,无奈的,简单的三个字,写尽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个“无奈” 写出了词人彻底的无力感,不是我不想留住这春红,不是我这么匆匆地要谢别这春红,是那无情的风雨让我无可奈何啊。

大自然中有无情的“风雨”,人生之“风雨”不也一样吗?任谁也无可避免,谁也无法逃避,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选择,只能经受着这风雨的摧残。李煜对此更是深有体会,以他的天性,他本无意于帝王之位,他更愿意做一个“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的隐者,一个写诗填词的文人,却因命运让他做了皇帝,接了一个已经日薄西山的江山,他亲自写信对大宋坦陈臣服之意,小心翼翼的尊奉宋廷,为的就是给他自己和百姓求得安宁,但即便这样,还是被宋太祖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让他江山沦落,而自己也沦为宋廷的阶下之囚。

政治上的灾难不堪重负,生活中的摧残又何曾停止过,李煜年少时便因哥哥李弘冀的猜忌,生活在巨大的惶恐中,他目睹过宫廷的相互残杀,经历过爱妻爱子的生离死别,体会过弟弟李从善出使宋廷而不归的思念和不安,人生之风雨无穷无尽,可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可是,面对这一切,他却无能为力,唯有“无奈”! 他曾试着用纵情的享乐,去抵御这无常的人生,获取暂时的欢乐,而现在,连那短暂的行乐也是不可能了,只有这身为囚徒的痛苦和凄凉。

“胭脂泪,相留醉”那带着雨滴的花,多么的惹人怜爱!而就是这样让人怜爱的花,纵然赋予再多深情,也无法相留!这流下胭脂泪的,是花?还是人?读到此,仿佛看到李后主的挚爱大周后在弥留之际,和后主“执手相看泪眼”的生离死别。“几时重”,既是疑问,也是悲慨,一个 “重”字,将那彻底失去的沉痛表现得深入骨髓,词人心中自然明白,答案只有一个———再也没有了,再也不会回来了!然后,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势如泼墨,直出肺腑,将词人的沉痛和悲哀写得动人心魄。

后代学者常将李后主与李白的写作风格相提并论,就在于他们的真情常常自胸中喷涌而出,毫无雕饰,这样不事雕琢的语言,看似平淡却又韵味无穷,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长恨”中的“长” 字写出了人类亘古不变的悲哀———“此恨绵绵无绝期”,“水长东”,又一个“长” 字写出了人类无法改变的宇宙规律。流水一去不复返,再美好的人和事,任你如何留念,它终究会逝去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面对永恒的流水和时间,我们人类的生命又是何其短暂!这是李后主在沉痛的悲伤之后对于人生的深刻思索和领悟。

李煜以其天生敏感细腻的诗人气质,家族传承的文学艺术素养,以及坎坷的人生经历,倾吐着自己内心的沉痛和悲慨,生老病死,爱恨别离,人生的无常;时光飞逝,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无法抉择的命运,我们又何尝不会经历呢?

李煜虽然身为帝王,写的却是普罗大众的情感,他用自己的命运无常映射出世人命运的虚幻易变性,其境界已超越自身的局限,升华为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落实到对人、自然、命运的悲悯与思索,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此首《相见欢》通过真挚情感达到的至高艺术境界,感染着后世无数的读者,让我们在不同的时空因为拥有了一份共同的情感而紧紧相连,而这正是李煜词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