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原文 翻译及赏析)

句子 2023-11-09 15:11:49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赏析导航】

岑参40岁的时候,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并随之西征,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就是其中之一。

本诗行云流水,展现了一幅绝异于大众耳目的塞外风光,令人目不暇接,如饮甘醇。

其一,风奇。“平沙茫茫黄入天”,秋冬时节的风,不像夏天那么猛烈,而这里却不同,狂风掀起漫天黄沙,遮天蔽日,可见风势之狂乱;“轮台九月风夜吼”,九月(阳历十月)的轮台,夜晚寒风刮来,宛如虎啸狮吼,令人颤栗,可见风声之响亮;“随风满地石乱走”,不仅是刮起一般的沙石,而是把大如斗的石头也吹得到处滚动,可见风力之猛烈。

其二,地奇。一边是戈壁沙漠,一边是雪海茫茫(雪海虽是地名,其实也应是当时实情的描述),更奇的是,河川里布满大如斗的碎石,在狂风推动下四处奔走!

其三,天气奇。“风头如刀面如割”,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简直是锋利的刀刃在一片片的划割啊!“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继续渲染这里极寒的天气:战马奔腾,身上的雪花被热腾腾的汗气蒸发融化,很快,这些融化的雪水又凝结成一条条的冰凌;大帐中,砚池里写战斗檄文的墨水已经凝结成冰块了!

这样的天气,不身临其境,怎能感受到其酷烈!这样的细节,没参与其中,如何能描述得这样真切!

或许,对于探险者来说,这样的地方正可满足其探察绝域风光的心理;而对于出征的将士来说,这却是对其生理、心理极致的挑战。

那么,他们是如何应对的呢?

首先,作品交代了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秋冬时节,正是游牧民族(匈奴)草黄马肥之时,而对于农耕民族(汉人)来说,正是粮食刚刚入仓的时候,也是敌人最容易发动侵略的时候。果然,“烟尘飞”,报警的烽烟与匈奴策马入侵卷起的尘土一起翻飞——可见敌人来势汹汹,而我方也早有准备。

再看看我们的将士们是怎么做的。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将军睡觉时,也是铠甲在身,随时准备启程;成千上万军人组成的大军半夜行军之时,听不到任何人发出的声音,只有戈矛相碰的轻微的声响。从中可以想见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的情景。在这样的军队面前,那些恶劣严酷的天气,又算得了什么呢?

由此自然可以想到,在这样的军队面前,侵略者最终会得到什么下场。

因此,诗人最后信心十足地说:“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敌人听到封大夫这样的军队前来,一定会胆战心惊,不敢接仗,抱头而去。“车师西门伫献捷”,我已经准备好,在车师大本营,等待你们凯旋归来。

看来,在奇异的天气地势之外,还有奇人,奇事!

好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好一首激情昂扬的战斗诗篇!

【韵译】

君可见,

走马川,雪海边,

茫茫黄沙飞入天。

夜风吼,石乱走,

一川碎石大如斗。

九月金秋时,

草黄马正肥,

匈奴起干戈,

天山烟尘舞。

大将封常清,

奉诏西出征,

昼夜急行军,

金甲不离身。

风头如刀,

脸面如割,

步履维艰,

兵戈相拨。

五花马,

连钱骢,

汗毛带雪,

瞬息成冰珠。

帷幄里,

起檄文,

砚墨化开,

复又凝结。

天寒地势恶,

将士竞踊跃,

犯边匈奴寇,

闻之应胆慑。

伫立车师门,

料知敌逃遁,

摆好接风宴,

静候传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