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读后感

句子 2024-05-29 11:05:41

路遥《人生》读后感1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人生》这本书讲了高加林的部分青年生活故事,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高加林没有考上大学,在村里面教书,虽然没有编制,但他仍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因为他相信,以他的能力,未来肯定能转正,摆脱农民的身份。但是好景不长,村支书高明楼的二儿子高三星高中毕业了,需要有份相对“体面”的工作,高明楼就凭借其村支书的关系,将三星替换了加林——加林失业了,他要重新变回农民的身份,这个打击是非常巨大的,加林也非常的气愤,但碍于父母“如果揭发高明楼,以后在村里的日子肯定不好过”的想法及苦苦哀求,加林放弃了揭发检举的想法。

日子终究要继续下去。在家里面闷了几天后的加林,终于走出家门、走进田里,开始劳作,为了让村民们看到自己的毅力、能力,中间很少休息,双手满是血泡。母亲为了减轻他的痛苦,蒸了一篮白面馒头让他拿去城里卖钱,但加林没有战胜自己的好面子,毕竟原来他可是干干净净、会打球、会读书的学生,现在成了农民!不幸的是,千躲万躲,还是碰到了高中同学黄亚萍和张克楠,在他们面前匆匆打了招呼后以自己去亲戚家匆匆告别。为了不再遇到其他同学,他选择去了图书馆,看书看得入迷,直到天黑才出来,馒头已经无法卖出去了,所以回了家。

在回家的路上,碰到跟踪他一天的巧玲,这位善良的姑娘,将馒头送到城里姨妈家,谎称帮加林把馒头卖完了并把钱给了加林。这一举动拉近了两人的关系,加林面对“二能人”刘立本家漂亮的二女儿巧玲,加之他已恢复农民身份,巧玲对他来说是非常好的伴侣,两人终于在一起了。在一起后,加林的生活也不再像之前一样灰暗,也逐渐的接受了农民的身份,他甚至可以一个人到城里拉粪,甚至在拉粪时可以当面与高中同学张克楠的母亲争执。生活逐渐好转,并且幸福。

但一段时间后,远在他乡做高官的叔叔高高玉志即将返乡任职,打破了这份平静的美好。“能人”马占胜为了拍领导马屁,立即给加林在报社找了一份工作,加林远离村庄、远离巧玲,回到城里工作,有了城里户口,成为了城里人。他在报社里,努力工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华,是县里的一位才子。恢复城镇户口的他,重新赢得了黄亚萍的青睐,毕竟两人在高中时就非常聊得来,由于毕业后加林重返农村,才断了联系。勇于追求爱情的黄亚萍终于向加林表白了,并告诉他她父亲很快就回南京工作,如果两人在一起,可以一起回南京工作。一方面,加林和亚萍确实聊得来,自从加林到报社工作后,非常有成就感,觉得和巧玲没有共同话题,和巧玲不能聊政治、不能聊文学,只能聊村里面的家长里短,这不是他要的生活;另一方面,南京是个大都市,是加林向往的生活,于是,两人纷纷与原来的恋人分手,高调的在一起了。虽然期间加林的父亲、德顺爷爷上门劝告加林,但无功而返。

但好景不长,张克楠的母亲举报加林的工作是走后门得来的,在加林满心憧憬去南京工作时,县委决定取消加林工作、城市户口。这一刻,他才后悔自己曾经的选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别人的恭维中迷失了自我。他意识到自己与亚萍再无可能,勇敢的向亚萍说出自己爱的是巧玲,与亚萍分手。

但是,回到村里面的加林再也无法拥有巧玲了,他失去了一个非常爱她的女孩——在与加林分手后,迅速与他人结了婚,以减少悲伤。得知加林失去工作的巧玲,主动劝说姐姐一起去找村支书、姐姐的岳父——高明楼将村里新增的老师名额给加林,这一消息是由德顺爷爷告诉加林的,加林知道后趴在地上痛哭...

路遥《人生》读后感2

路遥离开我们已经26年了,他是用生命来写作的作家,他的文学人生有如划过夜空的流星,短暂而辉煌,令人唏嘘。当时,初涉文坛的路遥,凭借《人生》一书,一举成名。

《人生》以十年wg结束后百废待兴的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高加林跌宕起伏的命运,小说描摹出的强烈的时代感、刻画人物命运的沉重感以及流露出的对黄土地的无比眷恋,都给读者带来深深的震撼。小说问世后,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作者路遥也曾收到了上千名读者的来信。时过境迁,这部小说未因时光的流逝而被人遗忘,时至今日,仍然有成千上万的读者在热烈地谈论着路遥和他的《人生》,并且为作品中的人物及精神所鼓励,所感动、所照耀,让我们长久的思索和怀念。

人生不能轻言放弃。高加林虽没有考上大学,但回村里当上小学老师,除了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可以多挣工分外,工作之余他还可以饱览群书,实现自己的文学梦。但是命运捉弄,村支书高明楼利用自己的关系将高加林顶替下来,高加林重新做回了在黄土地里刨挖的农民。他愤恨、唾弃、鄙夷高明楼的不公正手段,但又无可奈何。这时,淳朴善良的本村姑娘刘巧珍向他表达了真挚热烈的爱情,高加林重新拾起了生活的勇气。人生玄妙之处在于,你永远无法预测生活的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不会知道人生的岔路口哪条才是你的“阳光大道”,即使你现在正处人生的`低谷,也不要灰心丧气,因为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说不定,更美好的人生旅途就在后面。

人生不可过于贪求。高加林在得到巧珍的精神慰藉和爱情滋润后,再次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因为转业回家的叔父的“照顾”,他进城在县委办当了通讯员。人生的美好不仅如此,在县广播台当播音员的黄亚萍巧遇高加林,他得到心中女神的垂青,黄亚萍对他发起了猛烈的爱情攻势,经过痛苦的抉择之后,他抛弃了刘巧珍,为了前途、为了事业、也为了虚荣,选择了黄亚萍。但是,命运的转折令人措手不及,正处在事业爱情巅峰的高加林怎么也不会想到,黄亚萍前男友的妈妈在这时告发了他“走后门”当记者的事实,高加林再次跌回“原点”,当了农民。正如莫言道出了人生境界的真谛:“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高加林的故事对我们很有现实意义,尤其是作为初涉社会的年轻人,要不忘初心,不要被浮华的生活表象所迷惑,为了一时的虚荣、名利而迷失自我,而丢弃自己最为宝贵的财富。

人生需要珍惜感恩。刘巧珍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另一个主要人物,她善良而质朴,勇敢而坚强,当面对偏僻乡村的流言蜚语,她敢于冲破世俗的藩篱,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当心爱的人为了前途而离他而去,她没有诋毁、没有抱怨、没有中伤,只是默默地放开牵着风筝的线,任他远走高飞;当高加林从记者跌落成农民时,她没有落井下石,而是阻止了母亲的责备,跟村支书求情让高加林再当老师。就像德顺爷爷的话说:“……啊,巧珍,多好的娃娃呀!那心就像金子一样……金子一样啊……”生活中,我们常常羡慕别人拥有的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对自己伸手可及的幸福却视若无睹,常常喟叹“幸福在别处”,然而,人应该活在当下,一味地好高骛远会让自己迷失方向,珍惜与你相遇的每个人,感恩发生的每件事,是这些人和事让你获得丰富饱满的人生,体味到生活的五味杂陈。

是的,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我想,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曾经拥有的不忘初心,已经得到的加倍珍惜,未曾得到的坦然释怀,那么,即使遇到再多的困苦艰难,都能够做到无怨无悔,微笑面对......

路遥《人生》读后感3

再读《人生》

又一次温读《人生》,又一次热泪满眶,又一次领悟那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读人生,让我对未来的未知充满了恐惧,同时又有一种希翼,所以对于现在,我有一种淡然。就像我知道每一种选择都有着他内定的规律,或者尊与现实或者尊于心灵;就像我知道每一次选择我都会坚定的走下去,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一条人生路。

我想故事的结局一定像我们每天所走的路一样,一样的实在。路,可能有花俏的,像满地遍花的羊肠小道,像铺满鹅卵石的小桥,可能还有的设计让水漫上去,等等。可这些终是旅游式的消遣,就像我们偶然通宵达旦的与朋友狂欢,真正称得上路的还是那些结结实实的水泥大道。

其实孙少平就是高家林未来的写照,一个有韧性血气方刚且能屈能伸的男子汉。无疑孙少平是完美的,是让每个读者都赞扬的那种;而高家林却是那种桀傲浮华爱慕虚荣的,自视过高患得患失的,让人感觉恨铁不成钢的那种形象。可,难道孙少平心中就没有过波澜,他就不想田晓霞死后能再拥有像金秀这么漂亮女人的爱情。我想那是不可能的,这就像是在问一个结过婚的人是不是就没有爱的欲望一样,答案是显然的,可是有一种比爱更重要的责任压在他们身上。他一定也是想的,可他知道自己以不配去拥有这份爱,他没法给她一个温馨舒适的家,没法不让她每天不担心害怕,所有他选择了拒接,选择了煤矿那一个破败却温馨让人留恋的家。而巧珍,是当时朴素善良农村妇女的写照,她和平凡的世界中的郝红梅一样,一样有一种对爱情的追求。她甚至比郝红梅更痴迷,更陷的深,对爱情更执着。可人生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摔倒了,失败了,丢失了,她们站起来,看着那愈来愈远的背影,最终她们都选择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一种更热爱土地的生活。对于黄亚萍来说,这场恋爱只是一次野外漫游的邂逅,只是春天里的一场梦而已,虽然美的让人落泪。

人生,多么沉重的字眼,有谁能在这条道上一马平川。有些事情蹉跎的是岁月,而有些事情却要用整个岁月去怀念。也许人是易忘的,可有一种记忆是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心上,每一次扯动就会疼痛,就会流血,就会进一步的加深它的伤痕。人生这部作品是段朴实而又凄美的爱情悲剧,而这段悲剧之所以凄美,就是因为有刘巧珍的存在。高加林的背叛,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致命打击,但是,“刚强的姑娘,她既没寻短见,也没神经失常,人生的灾难打倒了她,但她又从地上爬起来了!”因为“她留恋这个世界,她爱太阳,爱土地,爱劳动,爱清朗朗的大马河,爱大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她应该活下去!她要劳动!她要在土地上寻找别的地方找不到的东西!”这一是体现出她的坚强、坚韧;又体现出她对生活,对土地,对自然,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这正透露出路遥对土地、劳动对故乡自然的深切热爱和依恋。

借助别人对路遥的评价来说一下————他塑造刘巧珍这个人物,写人在极其困难的景况下战胜苦难的“崇高而光彩的道德力量”,基源于对现实生活的道德忧虑,其目的就是要借“困难的时候”人们心灵的“高尚美好”,来“折射今天的现实生活”。认同传统的美德,赞美利牺牲精神,克己利他的仁爱之心和道德善良,与人类生活的意义和进步密切相关

想起别林斯基所说的那句话:“??生活就意味着:感觉和思索,饱受苦难和享受快乐;一切其余的生活都是死亡。??我们先得有饱受苦难的能力,然后

才会有享受快乐的能力,不知道苦难的,也就不知道快乐,没有哭泣过的人,也就不知道喜悦。

人生是我们没法迈过的槛,而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加!

路遥《人生》读后感4

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经典为什么会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到底带给我们什么?一直也在阅读经典,渴望从前人的作品中,获得阅读的快乐、认同和感动,更想从中收获知识,汲取智慧,得到力量。经典照亮不了我们的人生,却可以激起我们的思考与困惑,也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路遥的成名作《人生》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小说以改革初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着力塑造了高加林这一当代中国农村富有历史深度的青年形象,描写了他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的人生变化过程,他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要矛盾,也让我们在阅读之余对爱情、对人生进行思考与探索。

初读《人生》,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地莫过于纠缠复杂的爱情了:高加林的薄情,巧珍的痴情,黄亚萍的绝情,张克南的真情……就这样交织在一起,促使我们思考何为爱情,怎么对待爱情。千百年来,人们也都在探索它的奥秘,可它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带给人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虽然我们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我们却可以判断什么不是爱情,也许,高加林和巧珍的爱情悲剧,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有文化、有理想的高加林即使在他和巧珍那段最开心的日子里,也始终想着怎样走出贫瘠的山川。他最初会接受巧珍,更多的原因或许是他做农民的困顿与需要安慰的心理。并不是说他看不起农民,他是农民的儿子,只是多年的教育经历渐渐褪去了他身上的泥土味,他没有想过要像父亲一样一辈子做个农民。但巧珍对加林的爱却是不附加条件的,没有前提,无怨无悔,爱得纯粹,爱得彻底,爱得让人痛彻心扉。

大马河桥上,雪花飘扬。分手的时刻,巧珍哽咽地说:“加林哥,我尽管爱你爱得要命,但知道我配不上你了。我不识字,给你帮不上忙,还要拖累你的工作……”她摇摇晃晃跨上自行车走了,狗皮褥子掉在了雪地上……爱情的过程异常动人,爱情的结果却很残酷。没有终成眷属,难道我们就不需要爱情了吗?当然不是,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爱情也是。尽管结果可能不够圆满,可是仅凭结果评价爱情显然不够客观,没有过程的风风雨雨,没有两个人的相濡以沫,结果也许只是不幸地开始。从悲剧的本身我们看到的不应该只是悲剧,而是希望,是人活着的勇气与激情,我们也正是从那些遗憾和悔恨中不断成熟成长起来,而这正是爱情甚至生命价值的体现。

爱情是无常的,幸福却是真实的。对于巧珍来说,马拴的一句话“我一辈子就是当牛做马,也不能委屈了你,咱乡里人能享多少福,我都要叫你享上……”这何尝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幸福千千万,存于心而不是显于形。对于高加林来说,做了场好梦,猛摔下来,他也不该惋惜,他的爱情不在这里。

1992年黄土高原开始落雪的时节,路遥离开了他热情讴歌的这个世界,离开了我们,时年42岁。虽然他不是一个天才作家,把生活的苦难和残酷写出来也不是他的特色,但是他的好处在于真诚,在于他尽可能地挖掘与表现了每个人本身潜在的朴素而又宝贵的精神,把年轻人的贫穷、窘迫写得如此无辜、纯洁甚至可爱、可敬,这才是路遥的不同凡响之处。

贫穷不是罪过,寒酸不是低贱,落魄依然纯真,这正是高加林们心灵的诗意,也包含着生活的真理——这样的人犹如一个贵族,应当得到尊重。《人生》能够在青年人中默默流行30年,原因也在于此。对于众多渴望凭一己之力在社会上立足的求学者、打工者来说,他们依旧面临着残酷的生存压力,而《人生》中那种不屈不挠的信仰,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为苦苦挣扎和奋斗中的青年带来温暖和抚慰,给以他们永远的感情共鸣与精神鼓励!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柳青的话,既是对我们青年人的忠告,也可以看做是对《人生》的注解。

我们的人生该怎么走过啊?

路遥《人生》读后感5

看了路遥的人生之后,情绪有点沉重。有时候真的觉得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当我们旅途不顺时就应怎样调节;当我们应对这一系列的艰难抉择时,我们该怎样办;在一些诱惑面前我们,是否能够把握好自己。人生这条路曲曲折折,走得越长,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越多,领悟得越多。

《人生》一书叙述了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他与两个女生之间的事情构成了书的一个发展线索。我个人比较喜欢刘巧珍,她美丽善良、贴心,处处为所爱的人着想。当高加林是一个老师时,她站在旁边默默的关注他,虽然很爱他却不敢表达,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当爱的人被人顶替了班级教师职位回到家种地时,看着他在山坡上拼命挖地把手弄伤之后,心里很心疼,给他送药水;当加林提着馒头到县城卖时,她在一旁悄悄的观察着他,心里很替他着急,当加林一个馒头都没有卖出去时,她帮他卖..........这些行动都深深的打动了高加林,他俩开始谈恋爱。恋爱中,有一次他俩在草堆中谈话,巧珍对加林说“当我们结婚之后,我要让你像在学校一样,过星期天”,还有一次她到县城里看着爱人的被子薄,便说要给加林续棉花..........这些我们都能够体会到巧珍对加林无私真挚的爱。对于巧珍,我是十分的佩服,一个女生到底有多大的胸怀才能够这样默默的付出,能够苦自己,却不愿意自己所爱的人受苦,处处为爱的人着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爱的人。

对于高加林我有恨也有同情。恨他无情的抛弃了真心真意他好的人,同情他来来去去最后又回到了黄土,落下一个不好的下场。他是一个才貌双全、文武皆备的高中毕业生,自信、有抱负、有思想,毕业后当上了民办班级教师,但是被人不公平的顶替了。他的心里很不平衡,是巧珍慢慢的安抚着他。给予了他无私的爱,让他感受到快乐。但是当他进城工作之后,渐渐的觉得自己与巧珍有差距,开始抛弃在农村的相好。记得那次巧珍到县城看他时,对他说他家里的猪生了十二个猪娃,被老母猪压死一个.......他表现出反感,不耐烦,这预示着这段感情快走到了尽头。加上黄亚萍对他的热烈追求,他更是动摇了。黄亚萍是一个城里的女生,有知识有文化,大胆、开朗活泼,对高加林穷追不舍。她与高加林之间有共同的文学爱好,这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在这种状况下,最后高加林无情的丢下了巧珍,投向了那外一个女生的怀抱,我想换做此刻的一些人也会这样做的。但是就像我们说的一样,任何事情有得必有失,有人告发了他进城工作是靠关系。他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所有的东西顷刻之间又没有了,原有的爱人早已离开,邻居视他为负心汉。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世上没有后悔药,一切已来不及,只能认命了。我们不能把这些全怪罪在他

自己身上,造成这种结局的也有社会原因。我们应对他这种情景时,也不敢保证不会像他那样做。在现实面前,有好多事情是被逼无奈。

到此刻为止,看过路遥的好多作品,对《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感触比较深。作为一个南方人,不太了解陕北的文化底蕴。但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印象是很深的。《人生》给了我很多想法和启示,其中有句话个性好“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个性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是啊,人生这条路需要我们好好的走,要记得以前对我们好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做事要凭自己的良心,不能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变化,保留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在应对一系列艰难抉择的时候,好好的想清楚,不要伤害那些深深爱你的人,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机会,但是它还有可能会得到,有些人我们一旦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路遥《人生》读后感6

初次邂逅《人生》是在一个宁静的午后,宽敞的书店里偶尔传来几句细碎的交谈,我的视线在书架间掠过,《人生》就这样毫无戒备地闯入了我的眼睛。

人生?如此大的课题让懵懂的我有点摸不着头脑,细细想来,每个人都对人生充满着幻想,金钱、美食、名誉都是人生的彩头,人们穷其一生不停地追逐着。但是读了路遥的《人生》,我才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

主人公高加林在短短的几年里,就经历了一番曲折,他回乡,进城,又回到农村。他拥有过人的才华,有着有朝一日出人头地的梦想,他勤奋努力,眼看就要得到想要的结果了,但命运终要惩罚他的贪心、骄傲、虚荣,于是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人生的起起浮浮,让他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其实,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坦途万里呢?有人大声地嘲笑他“活该!”,但这期间的挣扎与煎熬,又有谁能体会?他努力改变命运有什么错?又是谁操纵着那根叫做“命运”的线?任凭他努力挣脱也无济于事?

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被村霸高明楼的儿子顶替,命运要他从此回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愤慨、挣扎,冲动地想着报复,然而最终他还是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人生本该如此,少不了磕磕绊绊。面对人生的沟壑,高玉德老汉的坦然与宁静像一张坚实的盾,稳住了一颗慌乱的心。

在他最为失意落魄的时候,巧珍的出现抚慰了他受伤的心。按书中的话说:“她是个斗大字不识一升的俊女子”虽然没念过书,但她温柔善良、勇敢无私、纯洁美丽,用她金子般的心来守护着她心底的爱人——高加林。为了加林哥,她毫无畏惧地刷牙,不顾众人的嘲笑;与加林哥大方地相伴骑车,不顾父亲的殴打;在加林哥卖不出馒头时豪爽地帮助他,不顾等待的艰辛,路途的遥远;在高加林被遣送回村后,不计前嫌地为高加林求情。她为加林做的每一件事都那么地心甘情愿、不求回报,唯一的愿望就是加林同样爱她。在她伟大的爱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

命运给高加林开了个玩笑,叔父的到来让他走后门当上了县上的记者。虽有马屁精马占胜的帮助,但他对马占胜、高明楼这样的领导是鄙视的,在高加林的内心深处,一股正义之火熊熊燃烧。高加林辞别了巧珍,来到了县城!他年轻气盛,才华横溢,吹拉弹唱,能文能武,很快就成了县城引人注意的角色,县城的生活让他傲气凌人,平凡而又自负,这也增加了人物的复杂性。

“生活啊,生活!有时候它把现实变成了梦想,有时候它把梦想变成了现实。”也许他始终盼望着黄亚萍的爱慕,黄亚萍的爱慕也确实搅乱了他悸动的心,他的人生面临着一次重要的抉择,黄亚萍的爱情来的如此突然,让他痛苦万分。高加林是矛盾的,爱上黄亚萍就意味着和她去南方,走入更广阔的天地,而巧珍只会牢牢地把他拴在这黄土地上。他再次面临选择。

高加林选择了与巧珍绝交,大马河静静流淌的河水见证着这一切,可怜的姑娘啊,遭到爱人的背叛,她的内心该是多么痛苦啊!高加林是无情的,在人生的转折点选择了比感情更为重要的冷冰冰的前程,高加林是可怜的,他在恍惚之间丢掉了怀中的一块金子——巧珍,他伤害了自己患难与共的亲人!人生啊!人生!这次你带给高加林的应是一辈子的遗憾!

因为走后门被举报,人生果真又把高加林送上了他想摆脱的黄土地,巧珍与马栓结婚,黄亚萍也离他而去。在大马河畔,那第一次与巧珍牵手,又残忍把她抛弃的地方,经历过的一切似乎就在昨天,这个曾经踌躇满志的帅小伙,似乎老了许多。

人生对高加林来说是深刻的,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更是如此,人生中的每一步棋看似遥远迷离,但其实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当高加林再一次踏上生养他的黄土地,再一次凝视木然却善良的乡亲们时,相信他不再有厌恶与憎恨,更多的是对黄土地抹不去的深情。在经过这番考验后,相信高加林一定会更踏实坚定地走过漫漫人生路。

路遥的“并非结局”带给我们的憬悟应是如此吧!

下一篇:人生名句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