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综合 2024-08-29 03:41:29

《晏子春秋》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晏子春秋》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灵公①好妇人而丈夫饰②者。国人尽服之③。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④。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⑤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⑦月,而国人莫之服。

注:

①灵公:指卫灵公。

②丈夫饰:穿男子服装。

③尽服之:都跟着穿戴男子服怖。

④相望: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

⑤为:指“穿”

习题1

1、解释下列字的含义。(4分)

公使吏禁之曰 使( )

使内勿服 使( )

女子而男子饰者 者( )

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者( )

2、分析“悬牛首于门”和“卖马肉于内“各喻指什么。(4分)

3、灵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答案:

1、使:派遣,驱使,命令。

使:让,允许。

者:的人。

者:人。

2、“悬牛首于门”指“禁女子而男子饰”。“卖马肉于内”指“服之于内”。

3、原因: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

启示:欲施政于民.要以身作则,才能取信于民。

习题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

(2)公使吏禁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译文:

(2)逾月,而国莫之服。

(3)

译文:

3.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用今天的熟语怎样表述?

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4.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

1.(1)喜欢。

(2)代词,代女扮男装的行为。

2.(1)君主您为什么不让宫中的人不要女扮男装呢?

(2)过了一个月,齐国都城里再没有人(或女子)穿着这种服装了。

3.比喻。挂羊头买狗肉。

4.上行则下效;要想纠正某种不正之风,上级的以身作则比法律制止更有效。

译文:

灵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晏子进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为什么啊?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灵公说:好。令宫内不要女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穿扮男人服饰了。